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8页
第2页 / 共28页
第3页 / 共28页
第4页 / 共28页
第5页 / 共28页
第6页 / 共28页
第7页 / 共28页
第8页 / 共28页
第9页 / 共28页
第10页 / 共28页
亲,该文档总共2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审计学,主 讲:田国林 塔里木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 E-mail:,第二章 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和一般原则,本章要点 第一节 财务报表的审计目标 第二节 财务报表审计的一般原则 第三节 财务报表的审计范围 第四节 财务报表审计的组织方式,本章要点,1.审计总目标的演变 2.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 3.管理层的认定 4.财务报表审计的具体目标 5.财务报表审计的一般原则 6.财务报表的审计范围 7.财务报表审计的组织方式 8.业务循环及划分,返回,第一节 财务报表的审计目标,一、财务报表审计目标的体系 二、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一、财务报表审计目标的体系,在注册会计师财务报表审计中,审计目标包括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和与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相关的具体审计目标两个层次。 (1)财务报表审计总目标是最高层次的目标,它是针对整个财务报表审计而言的。 (2)具体审计目标是在审计总目标的统驭下,以证实管理层的认定为出发点,针对各类交易、账户余额、列报的审计而确定的审计目标。,二、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一)审计总目标的演变 在详细审计阶段,查错防弊是这一阶段的审计目 。 在资产负债表审计阶段,审计目标是对历史财务信息进行鉴证,查错防弊目标虽依然存在,但已退居第二位,审计的功能从防护性发展到公证性。 在财务报表审计阶段,审计目标不再局限于查错防弊和历史财务信息公证,而向管理领域深入和发展。,二、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二)财务报表审计的总目标 根据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的规定,财务报表审计的目标是注册会计师通过执行审计工作,对财务报表的下列方面发表审计意见: (1) 财务报表是否按照适用的会计准则和相关会计制度的规定编制(合法性); (2) 财务报表是否在所有重大方面公允反映被审计单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公允性)。 因此,可以将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的总目标概括为对被审计单位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和公允性发表意见。,三、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认定,(一)认定的含义 认定是指被审计单位管理层对财务报表组成要素的确认、计量、列报作出的明确或隐含的表达。 管理层在财务报表上的认定有两种类型:一是明示性的认定;二是隐含性的认定。,返回,三、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认定,(二)认定的类型 1.对各类交易和事项的认定 (1)发生。即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 (2)完整性。即所有应当记录的交易和事项均已记录。 (3)准确性。即与交易和事项有关的金额及其他数据已恰当记录。 (4)截止。即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正确的会计期间。 (5)分类。即交易和事项已记录于恰当的账户。,三、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认定,(二)认定的类型 2.对期末账户余额的认定 (1)存在。即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是存在的。 (2)权利和义务。即记录的资产由被审计单位拥有或控制,记录的负债是被审计单位应当履行的偿还义务。 (3)完整性。即所有应当记录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均已记录。 (4)计价和分摊。即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三、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认定,(二)认定的类型 3.对列报的认定 (1)发生以及权利和义务。即披露的交易、事项和其他情况已发生,且与被审计单位有关。 (2)完整性。即所有应当包括在财务报表中的披露均已包括。 (3)分类和可理解性。即财务信息已被恰当地列报和描述,且披露内容表述清楚。 (4)准确性和计价。即财务信息和其他信息已公允披露,且金额恰当。,四、具体审计目标,具体审计目标由被审计单位管理层的认定推导而来的 (一)各类交易和事项的审计目标 1.真实性 2.完整性 3.准确性 4.截止 5.分类,四、具体审计目标,(二)期末账户余额的审计目标 1.存在 2.权利和义务 3.完整性 4.计价和分摊 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以恰当的金额包括在财务报表中,与之相关的计价或分摊调整已恰当记录。,四、具体审计目标,(三)列报的审计目标 1.发生及权利和义务 2.完整性 3.分类和可理解性 4.准确性和计价,第二节 财务报表审计的一般原则,一、遵守职业道德规范 二、遵守质量控制准则 三、遵守审计准则,一、遵守职业道德规范,制定并遵循一套行业职业道德规范,是注册会计师维护行业形象、取信于社会公众的基础。 目前,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主要包括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基本准则和中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规范指导意见。,二、遵守质量控制准则,目前,财政部已发布两个质量控制准则,即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第5101号业务质量控制和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121号历史财务信息审计的质量控制。 注册会计师应当遵守财政部发布的会计师事务所质量控制准则以及本所的质量控制制度。在执行某项审计业务时,注册会计师还应当同时遵守会计师事务所制定的审计质量控制程序。,三、遵守审计准则,注册会计师应当按照审计准则的规定执行审计工作,以保证审计工作质量,维护社会公众利益,增进社会公众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信心。,第三节财务报表的审计范围,一、财务报表审计范围的含义 二、确定审计范围的依据,一、财务报表审计范围的含义,财务报表的审计范围是指为实现财务报表审计目标,注册会计师根据审计准则和职业判断实施的恰当的审计程序的总和。恰当的审计程序是指审计程序的性质、时间和范围是恰当的。,一、财务报表审计范围的含义,审计程序的性质是指审计程序的目的和类型。审计程序的目的包括:通过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识别、评估重大错报风险;通过实施控制测试,确定内部控制运行的有效性; 通过实施实质性程序,发现认定层次的重大错报。审计程序的类型包括检查、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重新执行和分析程序。 审计程序的时间是指注册会计师何时实施审计程序,或指审计证据适用的期间或时点。 审计程序的范围是指实施审计程序的数量,包括抽取的样本量,对某项控制活动的观察次数等。,二、确定审计范围的依据,注册会计师应当根据审计准则和职业判断确定审计范围。,第四节 财务报表审计的组织方式,一、财务报表审计的组织方式 二、业务循环的划分 三、各业务循环的相互关系 四、账户余额与相关交易的关系,一、财务报表审计的组织方式,(一)账户法 账户法是对财务报表涉及到的每个账户余额单独进行审计的方法。 (二)循环法 循环法是将财务报表分成几大块进行审计的方法,即把紧密联系的交易种类(含事项,下同)和账户余额归入同一块中,按“块”进行审计,二、业务循环的划分,业务循环是指处理某一类型经济业务的工作程序和先后顺序的总称。 对于制造业企业来说,可划分为销售与收款循环、采购与付款循环、存货与仓储循环(包括工薪与人事循环)、筹资与投资循环等,三、各业务循环的相互关系,各业务循环存在着紧密联系,比如筹资与投资循环同采购与付款循环(也称支出循环)紧密联系,存货与仓储循环同其他循环所有循环紧密联系。,四、账户余额与相关交易的关系,交易的审计目标和余额的审计目标尽管有所不同,却是紧密联系的。 比如,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项目属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时应分别测试影响该账户的四类交易,即销售、收现、销售退回折让、坏账冲销等交易和该账户的期末余额。,完 谢谢大家,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