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浅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反腐倡廉建设,2015 年 11 月,1,1,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摘要:反腐倡廉是关系人心向背、党的生死存亡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议题,是实 现党的建设科学化的长期工程。文章尝试深刻理解反腐倡廉建设的内涵与核心,结合近 年来我国廉政建设的特点和问题,探寻反腐倡廉建设的规律,总结反腐倡廉工作中的经 验教训,本着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阐述新时期建立和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 的策略和举措。 关键词:反腐倡廉 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标本兼治,2,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引言 腐败是指国家公职人员为谋取私利而滥用权力或偏离公共职责的权力蜕变现象,如 何预防和治理腐败是世界各国普遍面临的难题。一直以来,我党和政府非常重视反腐倡 廉工作,不断探索和完善反腐倡廉的科学理论、工作模式和方式方法,清晰的展现了具 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腐倡廉建设科学化的发展轨迹。 特别是以习近平主席为代表的新一届领导集体主持工作后,通过实际行动表明了中 央在反腐问题上的坚强意志和坚定决心,强调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强化党对党风 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统一领导,强化反腐败体制机制创新和制度保障,加强思想政治 教育,严明党的纪律,坚持不懈纠正“四风”,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坚定了要以猛 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以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坚决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 败斗争进行到底。 文章通过深刻理解反腐倡廉建设的内涵与核心,结合实际,总结经验教训,指明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反腐倡廉建设的特点,本着标本兼治、综合治理的原则,阐述新时期建 立和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策略和举措。,3,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一、反腐倡廉建设的内涵和核心 (一)反腐倡廉建设的内涵 廉政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和思想文化的重要内容。中国共产党是马克 思主义的政党,无论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还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都以马克思 主义廉政文化思想为指导的革命政权。在拒腐防变,廉洁自律的道路上,不断总结 廉政文化建设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廉政文化思想 体系。腐败是党之大敌,国之大敌,民之大敌。马克思、恩格斯、列宁都对廉洁政 府的建设,反对官僚主义和贪污腐化以及加强官员的监督等问题做出过系统的有针 对性的论述。我国目前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 发展阶段,但是腐败问题在我国当前社会普遍存在。腐败现象和腐败分子层出不穷, 违纪违法事件屡禁不止。拒腐防变是执政党建设和社会管理的必要手段,反腐倡廉 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新时期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高速发展新形势下我们必 须保持清醒的头脑,认识到反腐倡廉建设的长期性、复杂性、艰巨性,只有一如既 往地抓好反腐倡廉建设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和保持党的先进性,保证党和国家事 业健康发展。 概括地讲,反腐倡廉建设的内涵,可以表述为“一个中心,两个基本方面”。 所渭一个中心,就是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这是 反腐倡廉建设的中心,指明了反腐倡廉建设的目标。所谓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坚持 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十六字战略方针,二是坚持将反腐倡 廉建设融入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社会主义建设格局。这两个基本方 面,规定所要建立的惩防体系的主要特征和发展方向,即一个毫不放松惩治的前提 下更加注重预防的体系,一个全面融入社会主义建设方方面面的体系。从党的十四 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开展反腐败斗争以来,经过近十五年的艰苦探 索,我们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道路。这一道路的确立,也标志着我国 反腐倡廉建设将进入一个崭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二) 反腐倡廉建设的核心 腐败是为谋取个人私利而滥用公共权力的一种社会现象。一切腐败现象,都是以 权钱交易为其特征的。权力是滋生腐败的温床,腐败是权力滥用的结果。腐败本质上 是权力腐败,失去制约和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特色反腐倡廉必须由中国共产党来领导,这也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属性所决定的。中,4,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权力之所以必须受到制约和监督,主要在于其本身具有二重性。权力是一种复杂 的社会现象。就其质的规定性而言,权力具有强制性、整合性和目的性的特点,同社 会公共利益密切相联系,具有代表和实现公共利益的功能。与此同时,权力还具有天 然的扩张性、变异性和腐蚀性。作为一种强制性的社会力量,权力在配置社会价值和 社会资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权力的行使过程,同时也是社会价值和社会资源的分配 过程。在现实生活中,权力直接掌握在一部分人手里,很容易与个人私利联系起来。 权力一旦被缺失权力道德的人所掌握,并且不受制约和监督,就会丧失其社会公益性 质,变成为个人或少数人谋利益的工具。 权力的二重性及其运行特点告诉我们,预防和治理腐败,核心在加强对权力的制 约和监督。只有切实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才能有效地防止权力变异和被滥用, 从而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抓住了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 就抓住了预防和治理腐败的核心和关键。 二、 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建设特点 首先,中国特色反腐倡廉,是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 展观这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思想指导的。这一指导思想决定了我党反腐 斗争的正确方向。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 义、毛泽东思想与当代中国的客观实际紧密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建设特色社会主义 唯一正确的指导思想,按照这一思想,中国成功地走出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并必将继续在此基础上取得更加辉煌的胜利。毫无疑问,中国特色的反腐倡廉,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保证我党在有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道路上取得更加辉煌胜利的重要保证。 其二,中国特色反腐倡廉,是以中国共产党为唯一正确领导的反腐倡廉。反 腐倡廉斗争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党要管党”这一原则最直接的体现。中国 共产党自其创立以来,就全心全意地为人民谋利益,领导中国人民建立了新中国, 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历史实践证明,中国共 产党的领导是我们民族独立、人民幸福的根本保证。中国特色反腐倡廉作为我们特 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然也理所当然由中国共产党来领导,只有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之下,中国特色反腐倡廉才能取得最全面最彻底的胜利。中国,中国贪官贪腐涉案金额巨大,如原河北省委书记程维高之子程慕阳,“在没有,5,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政治党派,从本质上说,是没有自己的利益的,如果要说有,那 这个利益也只能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的根本利益。因而应该说,只有这个党,才是 最大公无私的,最能自我完善的,因而也只有这个党,才是反腐倡廉最坚决最彻底 的。 其三,中国特色反腐倡廉,是马克思主义反腐倡廉理论与中国反腐倡廉建设 实际相结合的一大创举。既然我们的特色反腐倡廉,是马克思主义反腐倡廉理论与 中国反腐倡廉建设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这就决定了我们的反腐倡廉必须立足于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客观实际,就是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始终把党风廉政 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置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中来开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切实维护 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党员干部的合法权益;必须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 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必 须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 败斗争;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建立和完善反腐败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作为一种文 化的兼容性,我们当然要最大范围地吸取国外反腐斗争的先进经验,但却决不是照 搬照抄。比如就反腐的法制建设而言,废除对贪污罪的死刑,虽然在一些国家实行 了,却未必代表时尚,也不代表法制的文明进步,与中国的实际是很不相符合的。 所以,只有与中国客观实际相结合的反腐倡廉,才能产生反腐倡廉的最高成效,才 最能体现人民群众的意愿。 三、 当前反腐倡廉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 (一) 具有很强的隐蔽性 “体制内腐败也有更大的隐蔽性和欺骗性。”,体制内腐败是相对于体制外腐败 而言的,是披着合法的外衣,打着改革的旗号,以各种文件等官方形式公开从事的 腐败行为。由于这种腐败行为本身有政府部门的强制力保证措施,具有普遍性和公 开性,往往不被视为腐败行为,且公众的注意力大都集中在贪污贿赂等明显的体制 外腐败上面,而较少关注体制内腐败,因而具有更大的危险性。由于隐性腐败不直 接违法律法规,即使违返了也不容易被发现,只有发展到显性腐败、充分暴露出来, 才会引起足够的重视。 (二)腐败主体由个体向群体扩张,具有传染性,关、文教卫生等很多部门也日显突出。腐败从经济领域向政治领域渗透,使权力变,6,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投入过一分钱的情况下,用了不到 10 年的时间,为程家创办了 32 家海内外公司, 公司资产总值数亿元人民币;中国银行广东开平支行行长许超凡等人把 4 亿又 8300 万美元(约折合人民币 40 亿元)转移到美、加等国并顺利出逃等等。”他们能做到如 此惊人的“成绩”,很难凭一己之力,在这背后,隐藏着一群硕鼠,以其合力正在 咬啮着国家财产。腐败由个体向群体扩张,似乎是社会腐败内生的必然,他们需要 群体的力量来共同运作,相互照应,以掩盖其罪行的同时并继续扩大贪腐能力。 (三) 更具有规模性,趋向集团化 “世界银行在分析腐败国家特征时指出,转型国家由于转型存在着一个从上而 下逐级放权的过程。原先只要向中央一级行贿即可获得经济利益,现在需要逐级行 贿,因此腐败总体规模逐步扩大。”伴随腐败规模化而来的是集团化趋势加强。如 茂名腐败窝案,“2011 年 2 月 10 日广东茂名前市委书记罗荫国被检察机关以涉嫌 职务犯罪刑拘之后,茂名市及市属区县陆续有涉案官员和企业老板被专案组带走。 据悉,短短一个月时间之内,已经全面崩溃的罗荫国交待出来了 100 多名处级以上 官员。再如,绥化马德卖官案涉案干部 260 多人,郴州腐败窝案一个地方领导班子 几乎烂掉。”等等这样的例子在洪伟著中国反腐大举措里也屡见不鲜,这里不 再佐证。 (四) 垄断行业已经成为一个特殊的利益群体 最高检察院反贪污贿赂总局局长王建明称,垄断行业已经成为贪污贿赂犯罪高 发区。这一现象对中国政治建设的危害是相当严重的,对于党和政府在百姓中的形 象和地位影响是不可低估的。“据新华社电最高人民检察院披露的统计显示,2013 年 1 月至 11 月,全国检察机关查办贪污贿赂犯罪案件 27236 件 36907 人”,按照垄 断占贪污贿赂犯罪全部案件的四分之一计算,垄断行业贪腐案件不是一个小数目。 由此可以看出,垄断行业已经形成一个特殊的利益群体,对社会形成巨大的危害, 垄断行业在严重破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扭曲了整个社会的公正公平原则。 (五) 腐败向多部门蔓延且领域加深 过去,腐败行为仅仅发生在个别经济部门和少数有实权的人身上。现在,腐败 已发展成比较普遍的社会现象,渗透到社会的许多领域。腐败从直接管钱管物的部 门向审批钱物的部门蔓延,即使过去被称为“清水衙门”的党务系统、执法执纪机,人。2015 年以来,全国共查处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问题 5087 起,6879 人受到处,7,一 寸 光 阴 不 可 轻,质加速。同时,腐败现象由个别特殊行业和一般职能部门向多种行业和执法部门; 由直接理财物的人员向“一把手”蔓延。 四、反腐倡廉对策研究 (一)成立专项巡视组,革新反腐举措 要打“老虎”“苍蝇”得想找出这些苍蝇老虎,中央十八大以后成立专项巡视 组,围绕一件事、一个人、一个下属单位、一个工程项目、一笔专项经费开展巡视, 哪里有情况就巡视哪里,机动灵活、出其不意、直奔主题,冲着具体的人或事去, 让人摸不着规律,在较短时间内把问题搞清楚,大大增强了震慑力。2013 年,第一 轮巡视就探索实行“三个不固定”,组长不固定、巡视对象不固定、巡视组和巡视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