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3页
第2页 / 共73页
第3页 / 共73页
第4页 / 共73页
第5页 / 共73页
第6页 / 共73页
第7页 / 共73页
第8页 / 共73页
第9页 / 共73页
第10页 / 共73页
亲,该文档总共7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1章 理气剂,一、含义 凡以理气药为主组成,具有行气或降气作用,治疗气滞或气逆证的方剂,统称理气剂。属于“八法”中的消法。素问至真要大论“逸者行之”、“结者散之”、“高者抑之”为其理论依据。,二、适应证 理气剂的主要功用是调畅气机,使气机通畅而脏腑功能协调,适用于气机失调引起的各种气病。如脾胃气滞之脘腹胀满;肝气郁滞之胁痛、疝气;肺气上逆之喘咳;胃气上逆之呕、呃等。 三、分类 气病成因很多,情志失常,饮食失调,寒温不适,劳倦过度等均可导致气病,气病范围广泛,病变复杂,但归纳起来,不外为气虚、气陷、气滞、气逆四方面。气虚当补,气陷宜升,气滞当行,气逆当降,故理气剂可分为补气、升举、行气、降气等类。补气升举已于补益剂中述及,本章主要讨论行气与降气两类。,四、注意 1.应辨清是气滞还是气逆,是虚证还是实证,勿犯“虚虚实实”之戒。若气滞实证误用补气,则气滞愈增;虚证误用行气,则其气更虚。 2.要注意理气药性多辛温香燥,容易伤津耗气,应适可而止,勿使过剂。若气滞兼气虚者可行气兼以补气。 3.要掌握禁忌,如气滞兼有阴虚火旺、崩漏吐衄以及孕妇,均当慎用。,第 1 节行 气 剂,1.适应症:行气剂主要适用于气机郁滞的病证。常见有有脾胃气滞与肝气郁滞两类,脾胃气滞常见脘腹胀满,嗳气吞酸,呕恶食少,大便失常等症,肝气郁滞常见胸腹胁肋胀痛,疝气,月经不调,痛经等。 2.组方特点:行气剂的配伍,首先选用针对其主治范围的理气药,如脾胃气滞常用枳实、木香、陈皮、厚朴;肝气郁滞常用香附、川楝子、青皮、乌药等,并结合病证的寒热虚实及兼挟病邪,配伍相应的药物。代表方如:越鞠丸、半夏厚朴汤、天台乌药散等。,越鞠丸丹溪心法,【组成】苍术 香附 川芎 神曲 栀子各等分(各610g) 【方歌】越鞠丸治六郁侵,气血痰火湿食因, 香附芎苍兼曲栀,行气解郁法可遵。 【功用】行气解郁。 【主治】六郁证。胸膈痞闷,脘腹胀痛,嗳腐吞酸,恶心呕吐,饮食不消等症。,【方解】,【配伍特点】以五种药治六种郁证,诸法并举重在调理气机。 【辨证要点】运用本方应掌握以气郁为主,以胸膈痞闷,腹胀纳差为辨证要点。,【典型病案】 邹某,女,37岁,2003年8月20日初诊。患者因工作忙碌,生活饮食不规律,自2003年春节后就经常出现反复发作的上腹饱胀,时有疼痛,嗳气,纳后加重,伴有早饱,偶有烧心,每因情绪不佳时诸症加重。现口苦,咽干,舌边红,苔稍黄,脉弦。曾在我院做过2次胃镜,均未见异常,诊断为“功能性消化不良”。到中医科就诊,辨证为肝胃不和型功能性消化不良。嘱其调节情绪,治以疏肝和胃,予越鞠丸合柴胡疏肝散加减。,处方:香附10g,川芎10g,苍术10g,栀子10g,焦神曲12g,柴胡12g,郁金15g,川楝子15g,广木香10g,砂仁8g(后下),龙胆草6g,陈皮10g。7剂,水煎服。二诊时诸症大减,情绪亦佳。再投7剂。药后症状基本消失,即停药调养,现无明显不适。史成和.越鞠丸加减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60例临床观察.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2005 ; (12) 1:15 ,枳实薤白桂枝汤,枳实薤白桂枝汤 金匮要略,【组成】枳实四枚(12g) 厚朴四两(12g) 薤白半升(9g) 桂枝一两(6g) 瓜蒌一枚,捣(12g) 【方歌】枳实薤白桂枝汤, 厚朴瓜蒌合成方, 胸阳不振痰气结, 通阳散结下气强。,【功用】通阳散结,祛痰下气 。 【主治】胸阳不振痰气互结之胸痹。胸满而痛,甚或胸痛彻背,喘息咳唾,短气,气从胁下冲逆,上攻心胸,舌苔白腻,脉沉弦或紧 。,【方解】,【配伍特点】一是寓降逆平冲于行气之中,以恢复气机之升降;二是寓散寒化痰于理气之内,以宣通阴寒痰浊之痹阻。 【辨证要点】本方是主治胸阳不振,痰浊中阻,气结于胸所致胸痹之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胸中痞满而痛,舌苔白腻,脉沉弦或紧为辨证要点。,半夏厚朴汤 金匮要略,【组成】半夏一升(12g) 厚朴三两(9g) 茯苓四两(12g) 生姜五两(15g) 苏叶二两(6g) 【方歌】半夏厚朴与紫苏, 茯苓生姜共煎服, 痰凝气聚成梅核, 降逆化痰气自舒。,【功用】行气散结,降逆化痰。 【主治】梅核气。咽中如有物阻,咯吐不出,吞咽不下,胸膈满闷,或咳或呕,舌苔白润或白滑,脉弦缓或弦滑。,喉中有物,吐之不出,咽之不下,【配伍特点】辛苦合用,痰气并治,行气降气、化痰散结并用于一方。 【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情志不畅,痰气互结所致的梅核气之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咽中如有物阻,吞吐不得,胸膈满闷,苔白腻,脉弦滑为辨证要点。,【典型病案】胡某,女,37岁,职员。1987年8月7日初诊。患者因家庭不和睦,长期精神抑郁,于一次生气恼怒后不久,自觉喉中有物粘附,每因情绪不畅而加剧,咽中如梅核堵塞,吞之不下,吐之不出,胸闷不舒,胁肋胀痛,嗳气时作,善太息,不思饮食,作泛呕恶,舌淡、苔白滑或腻,脉弦滑。中医诊断:“梅核气”,乃痰气互阻所致。以半夏厚朴汤加减。,处方:半夏10g,茯苓10g,川朴10g,苏梗10g,郁金10g,香附10g,桔梗10g,威灵仙10g,射干6g,生甘草6g,山豆根15g。水煎,每日1剂分2次服。复诊:连服10剂而告愈。随访2年,未见复发。金真.半夏厚朴汤治疗“梅核气”验案1则.江苏中医药.2004; (25) 7:33 ,金铃子散 太平圣惠方,录自袖珍方,【组成】金铃子 玄胡各一两(各30g) 【方歌】金铃子散配元胡, 黄酒调下或煎服, 疏肝泄热行气血, 肝郁化火痛可除。,【功用】疏肝泄热,活血止痛。 【主治】肝郁化火证。胸腹胁肋诸痛,时发时止,口苦,或痛经,或疝气痛,舌红苔黄,脉弦数。,【方解】,【配伍特点】药虽两味,但行气、活血、清热、止痛之法皆备,既能行气舒肝止痛,又无升阳助热之弊。 【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肝郁化火之胸腹胁肋疼痛的常用方,亦是治疗气郁血滞而致诸痛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胸腹胁肋诸痛,口苦,苔黄,脉弦数为辨证要点。,厚朴温中汤 内外伤辨惑论 ,【组成】厚朴姜制 陈皮去白,各一两(各30g) 甘草炙 茯苓去皮 草豆蔻仁 木香各五钱(各15g) 干姜七分(2g) 【方歌】 厚朴温中蔻木香, 茯苓陈草干生姜, 行气温中燥寒湿, 脘腹胀痛首选方。,【功用】行气除满,温中燥湿 【主治】脾胃寒湿气滞证。脘腹胀满或疼痛,不思饮食,四肢倦怠,舌苔白腻,脉沉弦。,【方解】,【配伍特点】辛温行散,兼苦甘淡渗,重在温中行气燥湿。 【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脾胃寒湿气滞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脘腹胀痛,舌苔白腻为辨证要点。,天台乌药散 圣济总录,【组成】天台乌药 木香 小茴香微炒 青皮汤浸,去白,焙 高良姜炒,各半两(各15g) 槟榔锉,二个(9g) 川楝子十个(12g) 巴豆七十粒(12g) 【方歌】天台乌药木茴香, 青姜巴豆楝槟榔, 行气疏肝散寒痛, 小肠疝气酒煎尝。,【功用】行气疏肝,散寒止痛 【主治】肝经寒凝气滞证。小肠疝气,少腹引控睾丸而痛,偏坠肿胀,或少腹疼痛,苔白,脉沉弦。,【方解】,【配伍特点】行散温通,直入肝经,治疝止痛,兼除寒湿。 【辨证要点】本方为治寒滞肝脉所致疝痛之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少腹痛引睾丸,舌淡苔白,脉沉弦为辨证要点。,暖肝煎 景岳全书,【组成】当归一钱(6g) 枸杞子三钱(9g) 小茴香二钱(6g) 肉桂一、二钱(3g6g) 乌药二钱(6g) 沉香一钱(木香亦可,3g) 茯苓二钱(6g) 【方歌】 暖肝煎中杞茯归, 茴沉乌药姜肉桂, 行气止痛暖肝肾, 寒滞肝脉此方推。,【功用】温补肝肾,行气止痛 【主治】肝肾不足,寒滞肝脉证。睾丸冷痛,或小腹疼痛,疝气痛,畏寒喜暖,舌淡苔白,脉沉迟。,【方解】,睾丸冷痛,疝气痛或,小腹疼痛,畏寒喜暖,舌淡苔白,脉沉迟,【配伍特点】本方补养、散寒、行气并重,且标本兼顾,行中有补,寓补于行,行不伤正,补不碍气 【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肝肾不足,寒凝气滞之睾丸、疝气或少腹疼痛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睾丸、疝气或少腹疼痛,畏寒喜温,舌淡苔白,脉沉迟为辨证要点。,【典型病案】许某某,男,48岁,农民,1989年12月24日初诊。右侧睾丸牵及少腹胀痛2月余,在某地区医院检查确诊为“精索神经痛”,用中西药及针灸治疗未见效果。刻诊:右侧睾丸牵及少腹胀痛难忍,以致行则偻俯,不敢直立。前阴坠胀不适,有寒凉感。腰酸腿软,四肢不温,食欲稍差,睡眠及两便正常。查睾丸及附睾发育正常,手触精索则抽痛牵引少腹,苦不堪言。舌润滑、苔淡白,脉沉弦。证属寒滞肝肾,气机不通。治宜暖肝温肾,行气止痛。方选景岳全书暖肝煎加味。,处方:当归12g,枸杞子12g,小茴香9g,肉桂6g,台乌药9g,沉香3g,云茯苓12g,全蝎5g,蜈蚣1条,生姜3片。日1剂,水煎服。服药7剂,痛减大半,诸症缓解。续服7剂,痛止疾愈。随访2年,疾未再作。邹桃生.暖肝煎加味治愈精索神经痛.江西中医药.1994 ; (25) 6:19 报.2003,25(2):51,第 2节 降气,1.适应证:适用于肺气不降之咳喘及胃气不降之呕吐、嗳气、呃逆等症。 2.组方特点:属肺气上逆而咳喘者,常用降气平喘,止咳化痰药苏子、杏仁、沉香、款冬花等为主组成方剂,代表方如苏子降气汤、定喘汤。属胃气上逆而呕吐、嗳气、呃逆者,常用降逆和胃止呕药如旋覆花、代赭石、半夏、生姜、竹茹、丁香、柿蒂等为主组成方剂,代表方如小半夏汤、旋覆代赭汤、橘皮竹茹汤。,苏子降气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组成】紫苏子 半夏汤洗七次,各二两半(各75g) 川当归去芦,两半(45g) 甘草爁,二两(60g) 前胡去芦 厚朴去粗皮,姜汁拌炒,各一两(各30g) 肉桂去皮,一两半(45g) 【方歌】苏子降气平喘方,夏朴苏前枣草姜, 肉桂纳气归养血,上实下虚痰喘康。 【功用】降气平喘,祛痰止咳。 【主治】上实下虚喘咳证。咳喘痰多,胸膈满闷,喘咳短气,呼多吸少,或腰疼脚弱,肢体倦怠,或肢体浮肿,舌苔白滑或白腻,脉弦滑。,【方解】,【配伍特点】标本兼顾,上下并治,肺肾两调,而以治上为主。 【辨证要点】本方为治疗痰涎壅盛,上实下虚之喘咳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胸膈满闷,痰多稀白,苔白滑为辨证要点。,定喘汤 摄生众妙方 ,【组成】白果去壳,砸碎炒黄,二十一枚(9g) 麻黄三钱(9g) 苏子二钱(6g) 甘草一钱(3g) 款冬花三钱(9g) 杏仁去皮、尖,一钱五分(4.5g) 桑白皮蜜炙,三钱(9g) 黄芩微炒,一钱五分(6g) 法制半夏三钱(9g)如无,用甘草汤泡七次,去脐用 【方歌】 定喘白果与麻黄,款冬半夏白皮桑, 苏子黄芩甘草杏,痰热哮喘此方良,【功用】宣降肺气,清热化痰。 【主治】 风寒外束,痰热内蕴证。咳喘痰多气急,质稠色黄,或微恶风寒,舌苔黄腻,脉滑数者。,【方解】,【配伍特点】散敛结合,寒热共用,散、降、清、化共溶于一方,但重点在肺不在表,主治哮喘痰稠色黄而非恶寒发热。 【辨证要点】本方亦为降气平喘之常用方,用于素体痰多,复感风寒,致肺气壅闭之喘咳证。临床应用以哮喘咳嗽,痰多色黄,微恶风寒,苔黄腻,脉滑数为辨证要点。,【典型病案】杨某某,男,7个月。2001年12月3日因“持续性干咳,发作性呼吸困难2小时”入院。2天前患儿出现低热(37.4),咳嗽,痰少,曾服用小儿速效伤风冲剂、罗红霉素、祛痰灵等药(具体用量不详),体温有所下降,仍有咳嗽。2小时前突然出现阵发性呼吸困难,呼吸频率增快,症状迅速加重。查体:体温37.0,呼吸70次/分,急性病面容,精神差,面色苍白,鼻翼煽动及三凹征,口唇发绀,舌质红;两肺在呼吸困难缓解时可闻及湿罗音。血常规:WBC9.0109L,N 0.46, L 0.54。胸部X线摄片:轻微肺气肿,两肺有小点片状阴影。西医诊断:急性毛细支气管炎。中医诊断:肺炎喘嗽(痰热壅肺型)。方以定喘汤加减。,处方:白果5g,麻黄4g(先煎),桑白皮10g,款冬花8g,半夏5g,杏仁3g,苏子9g,黄芩6g,生石膏10g,射干8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