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6页
第2页 / 共26页
第3页 / 共26页
第4页 / 共26页
第5页 / 共26页
第6页 / 共26页
第7页 / 共26页
第8页 / 共26页
第9页 / 共26页
第1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3年第一学期历史教研工作,2013.8,一、指导思想 坚持学科育人,通过历史学科教学,培养学生历史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加强课程标准学习,促进专业素养的提升,提高课程执行力。深入研究史学思想方法在教学中的落实,贯彻学科教学中内容主旨求精准、史学方法求细致的主题。,二、2013年中学历史教研工作的主题 内容主旨求精准 史学方法求细致,三、主要工作与要求 1、加强课程标准的学习,课标修订的目的与主要内容,促进专业素养的提升。 初中:04版历史学科课程标准 高中:历史教学基本要求,课程标准的地位与作用,1、课程标准是教学、教材编写和教学评价的依据,当下偏离课程标准要求的种种教学乱象,只知有教材,不知有课程标准,只知有教学目标,不知有课程目标;甚至不知有目标,抱定以不变应万变的宗旨,罔顾课改方向及课程理念,漠视课程标准的基础要求定位,无限拔高教学目标,狭义认识“过程与方法”目标,忽视史学思想方法,如何认识中学历史课程中史学与教学的关系,史学的发展与进步决定了历史教学的延展及开放,史学为历史教学提供学科理论及内容结构的支撑,史学素养决定教学实效 仅仅追求教学的形式而忽视史学的内涵是粗鄙的,史学是前提,如何认识中学历史课程中史学与教学的关系,教学求实效,教学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学史的方法以触类旁通,教学实效在于提升素养 不能追求史学的结论而忽视获得的过程,教学的实效在于让学生显露以方法举一反三的过程,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会学,重要的是落实于教学,真正示范、训练了可迁移的史学思想方法 别拿“悟性就在脚下” 搪塞人,真正体现了“源中见高”把握内容的思想 别拿“新史观”和“新成果”忽悠人,真正致力于丰富学生历史学习的多种经历 别拿“以学生发展为本”吓唬人,课程标准的地位与作用,1、课程标准是教学、教材编写和教学评价的依据,2、课程标准规定了学科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提出教学和评价建议,体现对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课程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重新界定课程定位,中学历史课程以人类发展历程的重要史实,基于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方法,以及人们对历史的认识为学习内容。中学历史课程以接受、理解和自主学习这些内容,收集并解读典型史料,发现和探索历史及有关问题为学习方式,帮助和促进学生在追寻文明足迹、知晓前人得失、体验历史发展、感受史学进步的过程中,习得了解、解释与评价历史的基本方法,汲取历史经验,增强民族精神,开拓国际视野,陶冶道德情操,成为有历史意识和社会责任的公民。,课程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细化目标,尤其是蕴含史学思想方法的“过程与方法”目标,课程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重新界定学习水平,识记(A),一般运用(C),理解(B),综合运用(D),印象(A1),记住(A2),再认(重要历史人物、事件、特征等) 识别(事件特征、史料属性、时空差异等) 注释(历史材料中的关键词、术语等) 提取(历史叙述与史料中的信息) 分类(区分史实、材料等) 分析(史实、材料、观点等) 概括(史实、材料、观点、特征等) 归纳(历史事件的基本要素或特征等),估计(大致时空、史料属性等) 推测(历史的可能性、普遍性等) 回忆(时空、人物、特点、作用等) 排列(重大历史事件发生的顺序) 知道(历史事件的因果、基本特征等) 列举(历史现象、内容、成果等) 叙述(概述、描述史实),课程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重新界定学习水平,识记(A),一般运用(C),理解(B),综合运用(D),印象(A1),记住(A2),判断(历史真伪、是非、因果等) 比较(特点、属性、因果等) 联系(不同或相同时代的纵横关系等) 置疑(材料、推理、结论等),解释(史实、材料、观点、特征等) 想象(历史人物的动机或心态等) 评价(重大历史事件、历史人物等) 论证(证明或辩驳史实、观点等) 质疑(材料、推理、结论等) 设计(问题解决方案等),课程标准修订的主要内容,完善了内容与要求的表述方式(进一步明确要求),核心观点: 针对二级主题,写出基本教学立意(“源”),过程与方法目标: 分解课程目标;规定的是最迟达到时间; 注意与实施案例的匹配,课时规定: 明确本主题教学所需的时间,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分解课程目标; 注意行为动词所表示的程度; 渗透于主题教学之中,实施案例: 教学活动举例; 根据学情,选择和创新各种不同的活动方式 (如师生问答、小组讨论、合作交流, 文献收集、实地考察、调查访问, 课题研究等),初中学段1.9:救国道路的新探索,新文化运动吹响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号角;马克思主义传播和工人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为中国共产党诞生奠定了基础;国共合作开创了中国民主革命新局面,国共分裂后,南京国民政府统一中国,结束了北洋军阀统治;为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开创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学习本主题需课时。,高中学段4.4:国共分裂与抗战开始,震惊中外的四一二政变后,国民党建立南京政府并完成统一,对外修约;中国共产党通过武装起义,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工农武装割据”的革命道路;日寇发动九一八事变吞并东北,染指华北,也打破了国共对峙格局;中国共产党顺应抗日救亡大势,在艰苦卓绝的长征途中,找到了新的生机。 学习本主题需课时。,2、认真开展教学研究和备课教研,切实提高课程执行力。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需落实以下四个方面:,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备课先关注课程标准相关要求与规定 明确“源”,思考达成“源”要求的教学路径与策略 求“实效”,基于学生认知实际思考“高”“深”的度 讲“适当”,传达认识过程抽离可迁移的史学方法 重“方法”,3、积极参与网络教研,加强区际联系,开阔视野。 (1)参加主题为“中学历史学科育人价值实践”以及“优化课堂问题设计,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的网络教研,积累学科相关研究论文、案例、场馆学习资源运用设计及经验等。 (2)观摩学习包括主题论坛在内的学科践行育人价值课堂教学实践研讨活动。 (3)参加“两纲”视频课例及全市专题教研活动。,(1)9/10-10/30:开展“中学历史学科育人价值实践”的研讨;,操作方案及要求如下: 初、高中学段均可参加 各校在10/10前,上传关于中学历史学科育人价值实践的论文1-2篇、教学案例2-3篇(内含运用场馆资源践行学科育人价值的习作1篇)、学科育人价值专著阅读体会2-3篇、“两纲”录像阅评1-2篇,初、高中不限 10/10-24,教师上网浏览(不局限于本区的内容),提出意见和建议,专家参与 10/25-30,发帖者修改、完善相关资源,(2)11/20-12/30:开展“优化课堂问题设计,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的研讨;,操作方案及要求如下: 初、高中学段均可参加 各校在12/10前,上传关于“优化课堂问题设计,提高历史教学有效性”的各类成果,包括教学设计片断、教学案例、论文各3-5篇 12/10-20,教师上网浏览(不局限于本区的内容),提出意见和建议,专家参与 12/21-25,发帖者据各方意见修改、完善相关资源,再次发送至指定位置 12/26-30,专家组小结,对各提交的教学设计片断、教学案例、论文等进行审阅,评选出成熟及质优的篇目,修改完善后予以推荐发表,谢谢,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