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2页
第2页 / 共32页
第3页 / 共32页
第4页 / 共32页
第5页 / 共32页
第6页 / 共32页
第7页 / 共32页
第8页 / 共32页
第9页 / 共32页
第1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六章 教育主体,本章主要内容,教育主体的有关理论 教育主体解说 教育主体性的合理发挥,第一节 教育主体的有关理论,代表性的教育主体观 教师主体观 学生主体观 双主体观,学生主体观,学生是教育活动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内因,因而是主体; 教师处于客体外因的地位。 有两种不同形态: 教师主导学生主体; 儿童中心说,双主体观,在“教”的活动中,教育者是主体,学生与教育内容共同构成客体;而在“学”的活动中,学生是主体,而教师和学习内容成了客体。 教育是交往活动,在交往活动中,师生之间不再是“主客体”关系,而是互相交流,互相对话的关系,教师与学生理解“文本”的过程就是与文本的制订者和设计者对话的过程。,应如何理解主体与主导呢?,引导学生成长的作用 领导教育教学过程的作用 指导学生学习、促进学生发展的作用,教育主体观的评价,三种观点都注意了教育活动的认识特征,都具有各自的价值; 教育主体的讨论不仅要关注认识的主体,也要关注实践的主体; 教育主体应该是一成不变的,排除了不同条件下教育主体不同的可能性;主体有赖与人的主体意识的形成; 把教育主体绝对化,不仅不能说明教育实际,而且造成恶果。,第二节 教育主体解说,主体与教育主体 教育主体性与主体间性,主体,主体:人与主体。“人”是存在;“主体”强调活动中人的作用。 主体作为一个哲学范畴,有本体论和认识论两种概念。本体论中的主体在“实体”或“某种运动形式的承担者”的意义上使用;而认识论上的“主体”是一个关系范畴,主体与客体相互对应,离开客体,就不存在主体。 从认识论的角度,主体和客体是认识和实践关系的两个基本构成因素,主体是指实践者、认识者或实践认识活动的行为者本身;客体则是实践和认识的对象、事物以及人。,教育主体,教育主体“是在教育实践中确立了主体地位的人”。教育主体的定义包括四方面意义: (1)只有人(教师和学生)才可能成为教育的主体; (2)并非从事教育实践活动的人就是教育主体,只有经过主体化过程并达到一定主体化程度的人,才可能成为教育主体,要具备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主体化过程是人获得主体意识和能力的过程,特别是获得目的性、选择性、创造性和自我调节性的过程,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3)教育主体有个体主体、群体主体与人类主体(类主体)之分; (4)教育主体必须在教育实践中得到确证。,教育主体如何在实践中得到确证?,教育主体是教育实践的主体,涉及道德、权利等实践问题; 在实践中检验意味着进行检验,看是否符合教育实际,还意味着认定和划分教学人员在教学中的地位和权力; 确证意味着动态性,即教学人员的发展,由没有确证到确证再到没有确证,教育主体始终处于不断变化之中。如果教学人员不恰当地展示自己的主体性,就有可能丧失主体性。 教育主体的潜在性与现实性。根据主体化程度,潜在主体又有“待证主体”与“可能主体”之分;潜在主体与现实主体可以转化。,教育主体性,分为狭义主体性和广义主体性 狭义主体性是指确证了教育主体地位,正在发挥教育主体作用的人的属性,这种人不仅具备目的性、选择性、创造性与自我调节性,而且要有合理的质量度。 广义的主体性包含“可能主体”与“待证主体”的属性,即只要有目的性、选择性、创造性与自我调节性,都是教育主体。,教育主体性的具体内容,目的性是教育主体在自觉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事先确立目的并按目的行事的一种属性。主要表现为:预先设想行动目标;目标成为主体的原因,指导或规定、协调或组织人的行为以达到预定的结果。目的性有存在阈。 选择性是教育主体在自觉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对行为目的和达成目的的手段与途径等,按照自己的价值观进行比较和择优的属性。表现为主体的主动性、不断的选择性、价值观的主导性。 创造性的教育主体求新的属性。表现为:主体有创新要求;能将创新愿望变成现实。首创与再创;社会价值与发展价值。 自我调节性是教育主体对自身进行反思、加大自己的合理行为和改变不合理行为的属性。自我调节有正调节与负调节之分。,教育主体间性,主体间性是存在于两个或多个主体之间、能够为两个或多个主体所共同理解、共同建立的一种性质。有人认为主体间性是客观化的主体性,是主观化的客观性。 教育主体间性是教育主体通过发挥自己的主体性与其他主体保持理解关系的属性,主要包括理解性、通融性和共识性。 狭义的主体间性是现实教育主体之间相互作用所表现的属性;广义的主体间性是潜在教育主体之间都可能具有或部分具有的属性。,主体间性的理解性、通融性和共识性,理解性:从认识论上理解,意味着了解或认识;从本体论上指人的存在方式,即人的本领或能力。理解性是认识论与本体论的统一,二者是相互理解与自我理解的统一。 通融性:教育主体不苛求对方,最大限度地接受对方的意见与行为的属性。求同、宽容 共识性:表现为主体接受与自己意见相左,却比自己意见更合理或处于优势地位的意见。通过反思而形成共识。,第三节 教育主体的合理发挥,教师与学生的主体性表现 教育主体性的合理发挥,教师主体性的表现,教育活动的设计者 教育活动的组织者 教育活动过程的主导者,学生主体性的表现,学生对教师的主体性作用、属性、功能进行主体性的选择; 学生对教师的主体性作用信息的破译与转化; 学生对教师的主体性作用的借鉴、创造与超越。,教育主体性的关系,教师主体性与学生主体性具有明显的不同。 教师主体性是以外化的实践目的与自身的发展相统一,是实践主体性和发展主体性相统一的以教育实践性为特征的个体主体性。 学生主体性是认识主体性和发展主体性相统一的、人类个体性生成与发展过程中以认识发展性为特征的个体主体性。,在教育实践中,教师主体性与学生主体性不仅有个体主体性的特征,而且更多地体现出一个教育活动联合体中的群体主体性和活动主体性,而这种联合体中的群体主体性和活动主体性则表现在两种主体性的协同、融合、统一上,与人类历史上的集群主体性的协调统一是不同的。,在教育活动中,教师主体性与学生主体性是既对立又统一的。教师主体性的发挥是为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学生主体性的发展更多地依赖于教师主体性的引导,而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发展又可促进教师主体性的发挥和发展。在两个主体性的相互作用中,学生不断得到改造、进化和发展,教师不断得到充实、丰富和提高,双方共处于一个和谐、协同的活动统一体中。,教育主体性的合理发挥,教育主体性合理发挥的前提: 深刻认识教育实践中教师主体性发挥的不合理性及其根源,形成主体性发挥上的趋利避害的意识和能力,是教育主体性合理发挥的前提。 教师主体性发挥存在“过之”与“不及”两种情形,出现过度发挥或发挥不补充两种情况。,1.教师主体性发挥过度的表现形式及根源,(1)主要表现: 过于强调自己目的的合理性,忽视别人的目的; 在教学手段和方法的选择上,从自己的利益和兴趣考虑过多,忽视别人的利益与兴趣; 脱离实际的“创造”,搞“花架子”,强迫学生听从; 在交往中,不顾他人的权利与自由,剥夺对方的选择与创造空间,压抑对方主体性的发挥。 这种情况在教师身上表现较多,学生也有类似情况。,(2)教师主体性过度发挥的主要原因 文化传统对教师角色的定位 教师对自己的权利过度运用,或运用不当。 教师对自己的身份和地位得不到社会认可,或遭到社会其他成员的轻视,造成教师的反感情绪,教师对学生会采取不当的教育行为。,2.教师主体性发挥不充分的原因,环境原因,压抑教师积极性,如不合理的评价制度等; 师生的主观原因:主要是主体化程度不充分,没有必要的主体意识与主体能力。 有时,主体性过度发挥与发挥不充分是相伴随的,某方面主体性发挥过度,就有可能制约其他方面主体性的发挥;反之,某方面主体性发挥不充分,也可能导致其他方面主体性过度发挥,如当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方法不满时,对学生进行打击报复。,教育主体性合理发挥的基础,1.认识误解的表现形式,引起思想上的警惕,尽量避免误解。 教师对学生的误解的表现: 认知方面; 情感方面; 行为方面。 学生对教师的误解的表现:误解教师的良苦用心;误解教师的资源分配。,2.加强理解,不断提升师生沟通的有效性,牢固树立理解观念,大力营造理解氛围; 不断完善理解机制,尝试构建理解模型 相互言说,初步理解; 实践解题,深入理解;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顺序性、阶段性、不均衡性、稳定性与可变性、个体差异性等特点进行。 师生反思,多重理解; 彼此点拨,移情理解; “档案”跟踪,长期理解。 不断开发、利用理解策略,不断开发、利用理解策略,组织校内“留学”; 引导适当发泄; 让学生当“专家”; 允许“追认性考试”; 注意罚后激励,3.教育主体性合理发挥的保障,珍视权利,履行义务,在合理范围内发挥主体性,这是教育主体合理发挥的保障。,第二次作业,题目:从三个题目中任选一题 1、如何理解教育?你认为如何贯彻素质教育? 2、试论述教育的功能问题。 3、如何有效发挥教育主体性? 要求: 1、2000字以上;2、可以打印,也可以用手写体;3、11月24日以前提交。,谢谢!,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