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9页
第2页 / 共59页
第3页 / 共59页
第4页 / 共59页
第5页 / 共59页
第6页 / 共59页
第7页 / 共59页
第8页 / 共59页
第9页 / 共59页
第10页 / 共59页
亲,该文档总共5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一章 教育社会学的 演进与 发展,钟晨音,第一节 教育社会学的奠基人物,一、社会学之父:孔德(Auguste Comte) 1、生平 2、孔德社会学知识形成的两个阶段 3、孔德的重要理念: (1)实证主义 (2)社会有机体论,二、社会学的三位圣者: 马克思 (Karl Mars ,1818-1883) 涂尔干(Emile Durkheim,1858-1917) 韦伯 (Max weber,1864-1920),(一)马克思,1、提倡历史唯物论 2、主张阶级斗争论 3、经济是社会的下层结构 4、经济体系应对社会阶级结构不平等负责 5、疏离感是经济剥削的结果,(二)涂尔干,1、采用功能主义的观点看社会 2、提供解说社会现象的科学方法 3、主张社会大于个人的总和 4、强调教育对共识形成的重要,(三)韦伯 1、强调“理解”的原则 2、重视专业的权威 3、提出科层制与正式组织的特性 公私分明 层级管理 档案管理 专业分工,(三)教育社会学的前驱人物 1、华德(Lester F.Ward,1841-1913) 1883年出版了动态社会学 2、杜威(John Dewey,1859-1952) 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第二节 教育社会学 在欧美的发展与演进,一、规范的教育社会学阶段 1、概况的描述: 史密斯(W.R.Smith)-教育社会学概论 华勒(W.Waller)-教学社会学 2、这一时期教育社会学的特征,二、实证性的教育社会学时期 1、概况的描述: 2、代表人物: 帕深斯(Parsons,1902-1979) 墨顿(Merton,1910-) 3、这一时期教育社会学的贡献,三、批判的教育社会学时期 1、概况: 2、代表人物: 杨格(F.M.D.Young)-知识与控制 3、这一时期教育社会学的主要贡献,第三节 我国教育社会学的发展,一、创建期(1922-1949) 1、社会学的引进 1819年,康有为在“广州场星李万木草堂”开设了“群学”科 1903年,严复译述的群学肆言被看作社会学正式传入 中国。 1906年,京师法政学堂已列有社会学一科。 1908年,上海的圣约翰大学,最先开授社会学课程。 1913年,上海沪江大学建立了中国的第一个社会学系 2、教育社会学的引进 1922年,陶孟和著教育与社会,成为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二、停滞期(1949-1979) 三、重建期(1979- ) 1、1979年成立了“中国社会学研究会” 2、1980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建立了“社会学研究所”。 3、1981年12月,教育研究编辑部和中国社会科学研 究院社会学研究所召开研讨会。 4、1989年2月,南京师范大学率先开设教育社会学课程。 5、1989年4月,中国第一个教育社会学学术团体,“全国 教育社会学专业委员会”在杭州成立。,课后阅读文献:,钱民辉:教育社会学百年进程,社会学研究,1997年第5期。 杨昌勇:中国大陆教育社会学三十年停滞沉沦之反思,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年第1期。 杨昌勇:对国外教育社会学的介绍研究及其文献的回顾,教育理论与实践。1997年第5期。 钱民辉:对国外教育社会学知识体系的思考,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3年第1期。 吴康宁:西方教育社会学的学科发展(上、下),可在网络课程的文件夹中的“课后阅读”中下载。,课后小作业,杨昌勇在中国大陆教育社会学三十年停滞沉沦之反思中提到:“中国大陆教育学三十年的停滞沉沦,其原因除了外部的因素之外,更重要的是两种不同类型 的教育社会学的对立冲突及其人们对冲突的错误认识”,请您在阅读这篇论文的基础上?思考和回答这样一个问题: 学科的建设和学术的发展应该有其延续性,当中国的教育社会学研究落后于世界教育社会学研究的主流时,作为一个研究教育的学子,你认为应如何科学的评价这段历史?展望未来,在教育社会学的理论建设和实践研究中,您认为应该注意什么?(字数请限制在1000字以内),第三章 教育社会学的典范与派别,典范的含义 教育社会学典范的变迁 教育社会学各派典范的比较,第一节 典范概述,何为典范(paradigm),第二节 教育社会学的典范变迁,一、结构典范 (一)内涵 (二)结构典范的两大派别 1、和谐理论的代表人物与主要观点 (1)涂尔干 (2)帕深思(Parsons) (3)墨顿(Merton),2、冲突理论的代表人物与主要观点 (1)马克思 (2)达而道夫(Raff Daherndorf) (3)寇舍(Lewis Coser),二、诠释典范,(一)诠释典范的内涵 (二)诠释典范的流派 1、符号互动论: 杜威(John Dewey) ,汤玛斯(Thomas), 米德(Mead),布兰姆(Blumer) 2、现象学 胡塞尔(Hssel), 舒茨(Schutz) 3、民俗方法论 葛分可(Garfinkel),第三节 教育社会学典范的比较,一、结构典范与诠释典范的比较 1、基本假设 2、主要概念 3、研究现象的范围 4、独特的理论 5、所要处理的问题 6、论证的方法 7、隐含的价值,二、和谐理论与冲突理论的比较 1、基本假设 2、主要概念 3、研究现象的范围 4、独特的理论 5、所要处理的问题 6、论证的方法 7、隐含的价值,第四章 学习社会的 社会学分析,一、学习社会理念的源起与发展 (一)学习社会理念的提出(60-70年代) 1、哈钦斯(RMHutchins) 一九六八年出版:The Learning Society 一书,为探讨此一领域的经典之作。 2、一九七二年五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 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The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th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Learning, to Be-The World of Education, Today and Tomorrow的报告书, 即俗称的法尔报告书( Faure Report) 。,3、美国卡内基高等教育委员会(The Carnegie Commission on Higher education, 1973) : Toward a Learning society 4、一九八三年美国卓越教育委员会: A Nation at Risk: The Imperative For Education Reform,(二)学习社会理念的发展(90年代-) 1、欧盟( European Union)于一九九五年所提出的: Teaching and Learning: Towards the Learning Society (1) 鼓励获得新知 (2)促进学校与企业界的紧密结合 (3)促进社会的统合,照顾不利族群 (4) 精熟三种语言 (5)兼重资本投资与人力训练投资,2、一九九六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廿一世纪国际教育委员会:学习:内在的财富 (1)学会认知(learning to know) (2)学会做事(learning to do) (3) 学会与人相处(learning to live together): (4) 学会发展(learning to be),二、学习社会意义与内涵,1、哈钦斯 学习社会建基於尊重人性,透过博雅教育(liberal education)、教育机会均等的途径,并动员所有的学习资源,使社会中的每一分子均能融入学习的时空中, 以完成个体的自我改造与自我实现。,2、亚伯斯(Apps,1988) (1)它是一种实用的理念 (2)一种学习态度: (3)一种统整的态度和统合各种不同社会的策略; (4)一种教育的隐喻,3、英国经济和社会研究委员会(United Kingdom Economic and Social Research Council,ESRC,1994)曾给予学习社会作如下的界定(Tight,1996): 学习社会是一个所有公民都获得高品质的普通教育、适当的职业训练和在工作上个人可以终身继续参与教育和训练的社会。学习社会,讲求平等,并将使每个人具有知识、理解和技巧以保证国家经济的发展。此外,学习社会中的个人,能够从事批判性对话和行动,以提升整个社区的生活品质,维护社会的统合和经济的成功。,4、德华(Edwards,1995) : 1.学习社会是一种教育的社会(educated society)。 2.学习社会是一个学习的市场(learning markets) 。 3.学习社会是一个学习的网路( learning networks) 。,小结:学习社会 就个人而言,是指一个能充分提供个体在一生中任何时间均有学习机会的社会,使个人丰富生活知能,充分发展潜能,而达成自我实现; 就社会层面而言,社会中学习组织处处存在,以加强整体组织或社会的竞争力,促进社会的繁荣与发展。,三、学习社会舆终身教育 四、学习社会与学习组织,五、学习社会产生的社会学分析,(一)人口结构的改变 (二) 社会的变迁 (三)经济结构的改变 (四)国家竞争力的提升(附表) (五) 资讯社会的来临 (六)地球村的形成 (七)个人生命计划型态的改变,六、学习社会的实现,(一)欧盟一九九五年的迈向学习社会白皮书 1.促进新知的获得: (1)建立全欧知能认可体系 (2)促进交流 2. 促进学校与企业界紧密结合 3.促进社会统合 4.精通了三种语言 5.兼重资本投资及人力训练投资,(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学习报告书,1、促使每个人具备搜集、选择、安排、处理及运用资讯的能力,并不断地获得更新及运用知识 2.有效的运用媒体进行学习 3. 加强国际合作与交流 4. 均等教育机会的提供 5. 学习国际语言,(三)台湾迈向学习社会白皮书,一九九八年定为终身学习年,并发表迈向学习社会白皮书。在该书中提出建立终身学习社会的具体途径共有十四项: 1.建立回流教育制度: (1)各级学校扩充教育机会给非传统学生 (2)各级学校改变招生策略及调整学生结构 (3)建立学分累积与转移制度 (4)工作场所要提供给员工进修的教育假,2.开辟弹性多元入学管道: (1)扩大推荐甄选入学管道 (2)规划预修甄试入学管道 (3)开放进修及推广教育学分 (4)增开职业证照学力鉴定入学管道,3.推动学校教育改革: (1)对象的扩充 (2)学校教育目的的开展 (3)学校教育角色的改变 (4)学校课程结构的改变 (5)学校教学方法的改进 (6)教学场所的多样化 (7)学习成就的多元肯定,4.推展多元型态的高等教育机构: (1)发展研究型大学 (2)推动教学型大学 (3)推展科技型大学 (4)建立社区型大学 (5)设立远距型大学,5.推动补习学校转型: (1)订定及编制国民中小学补教的课程及教材、培训专业师资,改善学习 环境 (2)高中职及专科补习学校,应将补习性质调整为进修,并进行正名 (3)畅通补习教育与各级学校教育的衔接管道,6.鼓励民间企业提供学习机会: (1)宣导学习活动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2)妥善规划各种学习的体系与方式 (3)订立完善的鼓励办法 (4)促进企业与员工和谐关系 7.发展各种类型的学习型组织: (1)推展公务人力的学习型组织 (2)推动工商业的学习型组织 (3)推展学习型家庭 (4)推展学习型社区 (5)推动矫正机构内的学习型组织,8.开拓弱势族群终身学习机会: (1)确定优先对象,了解其学习需求; (2)改进现有学习环境与设 施; (3)因应特殊需要,发展创新的学习设施; (4)发展基本能力,奠定教育与训练的基础, (5)加强实 用能力的培养,发挥自助助人的功能。,9.整合终身学习资讯网路: (1)由地方主管教育机关进行整合区域内的学习机构,成为地区学习网路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