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2页
第2页 / 共32页
第3页 / 共32页
第4页 / 共32页
第5页 / 共32页
第6页 / 共32页
第7页 / 共32页
第8页 / 共32页
第9页 / 共32页
第10页 / 共32页
亲,该文档总共3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七章 制度变迁,主讲:刘苓玲 博士 副教授,第一节 制度变迁:概念与原因,一、制度变迁的相关概念 制度变迁是一个制度不均衡时追求潜在获得机会的自发交替过程。 诺思:制度变迁理论纲要 制度变迁是人们在制度不均衡时追求潜在获利机会的自发变迁(诱致性变迁)与国家在追求租金最大化和产出最大化目标下,通过政策法令实施强制性变迁的过程。 林毅夫,诺思的观点(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 1.制度是为了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地设定的一些制约,它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建立一个人们相互作用的稳定的结构来减少不确定性。 2.当要素相对价格及谈判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以及组织的偏好发生变化时,制度会发生变迁。,3.制度变迁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实施制度的各个组织在相对价格或偏好变化的情况下,为谋取自身的利益最大化而重新谈判,达成更高层次的合约,改变旧的规则,最终建立新规则的全部过程。 4.正式制度的变迁常常是非连续的,而非正式制度一般则是连续的、缓慢的。,二、制度变迁发生的原因,(一)制度的稳定性 制度的稳定性使人们能形成对未来的稳定预期,从而减少生活的不确定性。 另一方面,人们又会被制度的稳定不变所困扰,这是因为制度会由于条件或环境的变化而失去原有的功能,原来适宜的制度变成了过时的制度,这就要求人们采取行支,改变或打破旧的稳定制度,建立新的稳定制度。,(二)环境的变动性和不确定性,世界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事实,要求人们适时改变和调整已有的行为规则才可能使自身的利益极大化。 例:人口政策(是否选择计划生育?);公社制与家庭承包责任制,(三)利益极大化努力,利益极大化是人类不断进步、生存的技巧。,第二节 制度变迁模型,戴维斯和诺思制度变迁模型,一、制度的均衡与非均衡,假定制度初始是均衡状态,演变过程为:制度均衡制度非均衡制度均衡 (一)制度均衡 即指这样一种状态,在给定的一般条件下,现存制度安排的任何改变都不能给经济中任何个人或任何个人的团体带来额外的收入。 诺思:制度创新的理论:描述、类推与说明,表现: (1)已获取了各种要素资源所取得的全部利润,不存在潜在利润; (2)虽然存在潜在利润,但实施制度变迁的成本高一潜在利润; (3)存在潜在利润,但是如果制度环境不发生改变,制度变迁也无法展开。 均衡未必是永久的,会不断向非均衡转化。,(二)制度非均衡,是指存在潜在利润并且潜在利润大于制度变迁成本的情况下,人们对现存制度不满而意欲改变现有制度安排的状态。,产生制度变迁的压力在于: (1)制度安排改变导致潜在收入增加,增加到足以弥补制度变迁的成本。 (2)组织或操作一个新制度安排的成本降低,使原本因为制度变迁成本过高而无法进行的制度变迁成为可能。 (3)法律上或政治上的变化改变了制度环境。,二、潜在收益和成本的改变,制度变迁的诱致因素在于潜在利润的存在,并且潜在利润应该大于制度变迁的成本。,引起现存制度安排利润改变的因素有: 1.市场规模的变化使得搜集信息的成本或排除非参与者的成本呈现边际成本递减特性(如电子商务)。 2.技术的影响:其一,使规模报酬递增;其二,产业工业化、城市化与产业集聚;降低了信息成本、增加了物流、改进了市场交易。,3.社会团体收入预期的改变引起对建立新制度安排的成本收益评价做全面修正。 4.知识的积累及教育体制的发展使信息使用者的知识水平提高,减少了与安排革新相联系的成本。 5.政府权力和威望的稳固上升减少了政府性安排革新的成本。,三、行动团体,(一)初级行动团体 是一个决策单位,它们的决策支配了安排创新的过程。初级行动团体可能是单个人或由个人组成的团体(熊彼特意义上的企业家)。,外部利润: 从理论上讲,有许多外部事件能够导致利润的形成,这是在现有的经济安排状态给定的情况下无法获得的,这类收益被称为外部利润。,(二)初级行动团体,也是一个决策单位,是用于帮助初级行动团体获取收入所进行的一些制度安排变迁。 制度装置: 是行动团体所利用的文件和手段(如许可证)。,四、制度变迁中的时滞,时滞就是时间差,是指某项活动从计划开始到实际产生效果之间的时间间隔。,(一)时滞1:认知与组织时滞,从辨识外部利润到组织初、次级行动团体所需要的时间。 影响因素: 1.潜在利润越大,时滞越短 2.组成有关行动团体的成员越少,时滞越短,如果行动团体原型已经存在,时滞更短 3.交通和通讯条件越好,时滞越短,(二)时滞2:发明时滞,指新的制度安排设计(不是技术发明)。 影响因素: 1.发明者如果是利润最大化者,时滞越短; 2.可被借用的其他行业或经济中的完整形式或修正形式越多,时滞越短; 3.基于法律和政法环境的经济安排越可靠,时滞越短; 4.经济环境对可选择方案的制约越少,时滞越短,(三)时滞3:菜单选择时滞,是搜寻已知的可替换菜单和从中选定一个能满足初、次级行动团体利润最大化的安排所需要的时间。 影响因素: 1.菜单上可选择的数目越少,时滞越短; 2.各方案优劣差异越大,时滞越短; 3.固定成本越小,时滞越短。,(四)时滞4:启动时滞,是指可选择的最佳安排与旨在获取外部利润的实际行动之间存在着的时间间隔。 影响因素: 1.潜在利润越大越确定,时滞越短; 2.行动团体成员间的意见越一致且潜在利润分配越公平,时滞越短; 3.选举频率越高,时滞越短;相互对立的政治联盟力量越平衡,时滞越长。,第三节 制度变迁的方式,一、诱致性变迁 (一)概念 是指现行制度安排的变更或替代,是由个人或一群人在响应获利机会时自发倡导、组织和实行的。,(二)特点,1.改革主体来自基层 2.程序自下而上 3.具有边际革命和增量调整性质 4.在改革成本上向后推移 5.先易后难,先试点后推广 6.改革路径是渐进的,(三)优点,1.改革的速度和路径有可控性 2.具有自动稳定功能 3.具有内在的优化演进机制和决策修正机制,降低了决策失误率 4.激励机制持久起作用,(四)缺陷,1.核心制度难以突破,改革难以彻底 2.改革时间较长(试错,边学边干,反复博弈) 3.改革主体可能位移 4.“双轨制”并存,二、强制性变迁,(一)概念 是由政府命令和法律引入和实现。 (二)特点 1.政府是制度变迁的主体 2.程序是自下而上 3.激进性质(政策出台一步到位) 4.具有存量革命性质(从核心制度开始改革),(三)优点,1.推动力度大 2.制度出台时间短 3.能够保证制度安排较好地运行 4.对旧制度的更替作用巨大,(四)缺陷,1.低效性 2.“搭便车”行为不可避免 3.制度破坏性大 4.社会震荡大 5.风险高 6.违背一致性原则,三、路径依赖,最早是生物学家用以描述生物演进路径。 诺思认为,路径依赖类似于物理学中的“惯性”,制度变迁一旦进入某一路径(无论是“好”的还是“坏”的),就有可能对这种路径产生依赖。,之所以产生路径依赖,是由于自我强化机制在起作用,表现为: 1.规模效应 2.学习效应 3.协作效应 4.适应性预期,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