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5页
第2页 / 共115页
第3页 / 共115页
第4页 / 共115页
第5页 / 共115页
第6页 / 共115页
第7页 / 共115页
第8页 / 共115页
第9页 / 共115页
第10页 / 共1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十一章 設計方案產生階段,本章大綱,第一節 關聯性分析 第二節 區域佈置方法 第三節 物料搬運系統設計 第四節 物流週邊設施規劃 第五節 應用說明 第六節 結論,圖11.1 物流中心之設計方案產生階段架構圖,關聯性分析,除了進貨、儲存、揀貨、出貨等區域因實體功能需求所形成的流程關係外,其他不同的活動關聯,尚包括有: 程序上的關係 組織上的關係 環境上的關係 管制上的關係 藉流量大小的分析以避免長距離且大流量的搬運作業。,圖11.2 關聯性分析,主要針對設施中之作業或活動區域劃分較多,作業或活動間時常缺乏明確的從屬關係等情況。,定性關聯圖,定義 關聯圖是以定性因素為基礎,記錄設施內部的每個活動與其他一切活動之間的關係。 優點 決定主要與次要活動區域之關聯。 適合缺乏大量物料流動之辦公室或服務業使用。,圖11.3 定性關聯圖,表11.1 關聯因素程度等級表,定量從至圖,定義 從至圖是以資料蒐集所得之定量數據為基礎,以分析各作業區域間物料流動的規模大小。 目的 協助設計者在進行區域佈置時,避免搬運流量大的作業須經過太長的搬運距離。,定量從至圖(續),優點 適用於擁有大量物品流動之物流中心。 缺點 對於建置一全新物流中心之企業而言,蒐集主要物流作業區域間之流量值可能較難達成。 建議 可以同類型或規模相等之物流中心的流量資料為參考。,從至圖使用步驟,圖11.5 區域佈置方法圖,圖11.6 作業關聯圖,表11.2 關聯線圖底稿表,圖11.7 方塊樣板的相對位置圖,關聯線圖法,優點 可使用方塊樣板來代替每個作業區。在相對位置確定後,即可依照各作業區的實際尺寸,完成最終的實際佈置。 缺點 放置樣板的位置相當主觀,因此最後可能會發展出數個樣板佈置方案。 樣板面積均相同,因此,當加入各作業區之不同面積考量時,將會產生多個最終佈置方案。,圖11.8 作業關聯圖和關聯線圖,圖11.9 圖形建構法的程序步驟,圖11.9 圖形建構法的程序步驟(續),圖11.9 圖形建構法的程序步驟(續1),圖11.10 最終鄰接圖建立區塊佈置,動線佈置法,先決定作業系統的主要動線進行方向,再依流程性的性質或關聯性的性質進行區域配置。,區域佈置安排,步驟1 決定各區域的模板面積大小與長寬比例,步驟2 決定進出月台佈置及廠內物流動線,步驟3 佈置面積較大且長寬比例不易變更的區域,步驟4 佈置面積較大但長寬比例可變更調整之作業區域,步驟5 佈置面積較小且長寬比例可變更調整的區域,步驟6 佈置行政管理與辦公區域,步驟1 決定各區域的模板面積大小與長寬比例,步驟2 決定進出月台佈置及廠內物流動線,步驟3 佈置面積較大且長寬比例不易變更的區域,步驟4 佈置面積較大但長寬比例可變更調整之作業區域,步驟5 佈置面積較小且長寬比例可變更調整的區域,步驟6 佈置行政管理與辦公區域,當各區域佈置之面積無法完全置入廠房面積內時,必須修改部分區域面積或長寬比例,如修改的幅度超過設備規劃的底線,則必須進行設備規劃的變更。 由於顧客需求和競爭環境的變化,此時區域佈置即成為一動態過程。 設施設計必須加入彈性化之考量 重組廠區內的各作業區,以達較佳的作業動線。 對緊接各作業區之物料的接收與裝運區,提供較大的週邊處理區域。,小結,避免將辦公室及服務設施配置在廠區週邊,而是將未來有較大擴充可能性的設施設置在廠區週邊,以便利未來擴充需求。 減少作業區空間中的走道空間比例。 規劃廠區面積最小化,以避免作業人員動作與時間的浪費。,小結(續),物料搬運系統設計,物料搬運系統設計之重要性,製造廠的物料搬運成本 總作業成本的30%75% 物流中心的物料搬運成本 總成本的60%70%,物料搬運系統設計之重要性(續),物料搬運的定義,美國物料搬運協會(MHI) 物料搬運是指於企業之某特定範圍,藉由機械來移動大量包裝的固態或非固態產品之所有基本作業。 本研究補充以下四點 廠房內部及外部之運輸配送功能。 物料之水平和垂直方向的移動(裝載、卸載)。 物料搬運系統設備的選擇。 以大量或單元負載方式移動,將較符合經濟及作業效益。,物料搬運的定義(續),物料搬運系統的設計目標,降低物料搬運成本和存貨量。 增加物流的效率及確保適時適地使用物料。 改善設施使用率,規劃有效率的製造程序以增加生產力。 提高安全性、減少竊盜遺失等現象發生的可能性。,表11.3 物流中心物料搬運原則,表11.3 物流中心物料搬運原則(續),表11.3 物流中心物料搬運原則(續1),表11.3 物流中心物料搬運原則(續2),表11.3 物流中心物料搬運原則(續3),表11.4 設備與活動檢核表,表11.4 設備與活動檢核表(續),圖11.11 物料搬運系統設計流程圖,搬運設備機械化因素,搬運單元負載化因素,意義 將某些商品經由包裝之後視為單一的品項搬運,一般是藉由棧板、籠車、容器及貨櫃達成單元化之目的,其主要觀念即是基於群組方式移動比個別移動商品更為經濟、省力且省時。 影響因素 商品的重量、尺寸、外型。 搬運設備是否能配合。 單元負載成本大小。 單元負載所提供的額外功能,如商品堆疊和保護。,搬運單元負載化因素(續),優點 減少移動頻率 減少搬運時間 降低移動成本 提高空間的利用效率 提供較完善的貨品保存方式,搬運單元負載化因素(續1),缺點 成本將因使用量大而上升,尤其當單元負載容器無法重複使用時。 裝卸貨的設備需依單元負載型態之不同而使用不同的設備。 如何回收空的棧板容器仍是一大問題。 使用不同的單元負載容器時,其間的轉換過程將耗費甚多人力、物力。,物料搬運系統的設計,圖11.12 搬運作業改善圖,使用物料搬運原則檢核現行搬運系統是否有效運作、作業瓶頸應如何改善。,設計搬運系統可能面對的難處,工廠佈置的方式常成為設計搬運系統的限制。 類似性能和限制的搬運設備相當多,評估比較不易。 某些設備之特性難以衡量。 企業主之期望乃是求得最低成本之搬運系統。 應用數學或模擬分析模式設計,仍無法保證求出最佳的系統設計。 某些資料如移動時間和設備運作成本等估計不易。,物料搬運設備的選用,依設備功能分類,運輸設備(Transportation Equipments) 在平面上移動之交通工具,有固定路線,或可自由行駛。 升降設備(Elevating Equipments) 主要功能是可將物品旋轉、移動,使物品在其區域內作上下之運送。 輸送設備(Conveying Equipments) 將大量物品由一處運送到另一處且有一定路線,或在裝配線上擔任配件或半組合品的運送任務。,依設備功能分類(續),轉運設備(Transferring Equipments) 水平與垂直移動功能的合併,在一定區域內經由固定路線,並經由中繼轉運接駁站完成階段搬運任務。 自動裝載設備(Self-Loading Equipments) 機器需有間歇性的提起、前進、放下動作,有層次按序的裝載,而不需要類似單元負載的搬運設備。,依設備結構型態分類,依設備結構型態分類(續),依設備結構型態分類(續1),依設備結構型態分類(續2),依設備移動特性分類,依設備移動特性的分類(續),依設備成本特性分類,依裝卸貨和移動成本的分類 提舉式搬運設備(Handling Equipments) 屬於特定區域內之提舉和定位的搬運設備,適用於短距離的搬運、輸送(如起重機、吊車等)。 行走式搬運設備(Travel Equipments) 將物料由一地運送至另一地的搬運設備,適用於長距離的搬運、運送(如卡車、電車等)。,依設備成本特性分類(續),依固定和變動成本的分類 簡單型搬運設備(Simple Equipments) 構造簡單,投資購買設備的費用較低,而操作成本較高;尤其是人工成本(如手推車、千斤頂等)。 複雜型搬運設備(Complex Equipments) 構造複雜但操作容易,屬高額的設備投資費用,但操作成本較低,(如側載卡車、自動控制之輸送機等) 。,依設備成本特性分類(續2),將二種成本特性合併的分類,圖11.13 物流週邊設施規劃事項,設施方面,廠址條件或環境 環境因素:如廠址的土地坡度、風向、交通出入口、光線等。 人為污染:如空氣、灰塵。 廠房特性 新、舊廠房的增(擴)建、廠內設施之間的關聯性和區劃分隔。 服務性公用設施及員工需求 如休息室、洗手間、更衣室、吸煙區等。,法令方面,建築法規 環保法令 勞動基準法,預算方面,較無法兼顧成本預算的控制,尤其是舊廠的改建,規劃者所佈置的方案可能使原有的作業流程及週邊設施大幅更改,變更及重建所須投入的資金或許超出預期甚多。,管理方面,導入新的作業方式或觀念(如及時化、全面品管或與其他業者進行物流共同化等),均可能對設計方案產生影響。例如,有新技術的導入(硬體或軟體)。,廠房柱子構造及柱子間跨距 支柱設計需考量廠房內跨距的需求及工程可行性,儘可能豎立於通道外側,以不阻擋人員通行及物料搬運為原則,設計出符合倉儲的儲位及料架規劃。 屋頂、屋高及樑高 牆壁及門窗 地板負載及地板表面材質 遮陽(雨)棚高度及長度,廠房結構,給水設備 給水設備必須具備3個條件 有合於用途的水質 適當的供水壓力 充足的水量 給水方式 自來水直接給水(住宅、小規模建築) 高架水槽給水(物流中心) 壓力水槽給水(物流中心) 泵浦直接給水,水電設備,水電設備(續),排水設備 排水種類 污水 需經由污水處理池處理過後,方可排出。 雜排水 日常生活用水等。 雨水 工業廢水,水電設備(續1),排水方式 合流式 分流式,依有效樓地板面積估算方式,QuAnq Qu:用水量(升日) :建築物有效樓地板面積對總樓地板面積的比率(%) A:總樓地板面積(平方公尺) n:每有效樓地板單位面積的使用人數(人平方公尺) q:每人每日用水量(升日人),依使用人數估算方式,Qu=Nq Qu:用水量(升日) N:使用人數(人) q:每人每日用水量(升日人),依給排水衛生設備器具數目估算方式,Qu=( NEqE) Qu:用水量(升日) NE:E類型用水設備的數量 qE:E類型設備器具每日的用水量(升日),電力系統應具備的條件 高信賴度 供電穩定性高,電壓、頻率不易變動。 高安全性 具防火、防震、防止觸電等安全措施。 維護容易 採用自動化機具,減少人員操作管理。 環保性高 採用低噪音、低振動之機具。,電氣系統,縮小化 機具、配電盤小型化、輕便化,以節省空間。 省能化 省能系統、省能設備的採用。 經濟性 設備費、工程費、維護費等的降低。,電氣系統(續),設備容量 契約容量 受電電壓 受電方式 安全裝置 受變電室設置位置 構造,物流中心設置受變電設備之考慮事項,負荷密度 最大需要電力 受變電設備容量的決定 契約容量,影響設備容量計算的因素,負荷密度,建築物消耗電力的設備稱為負荷設備,主要項目如下: 照明設備 日光燈、螢光燈。 動力設備 冷凍、空調、給排水、輸送設備使用之電動機。 電熱設備 烘乾機、電熱水器等。,負荷密度(續),電力設備 變壓器、充電器、CVCF裝置等。 其他 如電話、廣播、電腦、防災、防範設備等。 在規劃階段往往各項設備都尚未確定,因此可採用負荷密度的估算方法,公式如下: 電氣設備的用電量(負荷密度)(樓地板面積),需要率 建築物用電量 建築物最大需要電力(負荷設備容量)(需要率) 負荷率,最大需要電力,受變電設備容量的決定,受變電設備容量,契約容量,電力公司供電時與使用單位約定契約容量,以作為計算電費的基準,及電力公司供電電壓、供電方式的選擇依據。,範例研討:台糖高雄物流園區,範例研討:台糖高雄物流園區(續),消防設備,物流中心主要消防設備 偵煙器 消防栓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