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2020学年度第一学期泰州市期末考试高一样卷 9 科 9 份高一物理试卷 高一物理试题 (考试时刻: 100 分钟总分 100 分) 本卷须知: 1、本试卷共分两部分,第一卷为选择题,第二卷为非选择题. 2、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纸上,答案写在试卷上的无效. 第一卷选择题共 34 分 一、单项选择题:此题共6 小题,每题3 分,共 18 分,每题只有一个 选项 符合题意。 1. 北京时刻2009 年 9 月 20 日晚,在上海国际田径黄金大奖赛男子110 米栏的决赛中,复 出的中国飞人刘翔表现可谓惊艳全场。他以13 秒 15 的成绩惜败美国名将特拉梅尔屈居亚 军!特拉梅尔的夺冠成绩也是13 秒 15,因其有效部位领先冲过终点而笑到最后!在竞赛 中,以下讲法正确的选项是 A. 冲线时运动员能够视为质点 B. 路程与位移相同 C. 全程的平均速度约为8.37m/s D. 冲线时的瞬时速度为8.37m/s 2. 以下讲法正确的选项是 A. 有压力就一定有摩擦力 B运动的物体不可能受到静摩擦力 C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与物体的相对滑动方向相反 D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重力成正比 3. 如下图,一个质量为m 2kg 的物体,放在倾角为=30的斜面体上静止不动,假设用 竖直向上的力F10N提物体,物体仍静止取g=10m/s 2 ,下述结论正确的选项是 A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保持不变 B物体受到的合外力减小10N C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减小35N D斜面受到的压力减小5N 4.以下讲法中不正确的选项是 A依照速度定义式v= t x ,当 t 极小时, t x 就能够表示物体在t 时刻的瞬时速度, 该定义运用了极限的思想方法 B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专门多小段,每一段近 似看成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那个地点运用了等效替代法 C在探究加速度、力、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 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运用了操纵变量法 D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在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时,提出了闻名的斜面实验运用了理想 实验的方法 5. 以下几种情形中,升降机绳索拉力最大的是 A以专门大的速度匀速上升 B以专门小的速度匀速下降 C以专门大的加速度减速上升 D以专门小的加速度减速下降 6. 有一个小球从高处自由下落,下落一半高度时突然从右侧吹来一阵风风对小球的作用 力视为恒定的作用力 ,站在地面上的人观测到小球的运动轨迹可能是图中的 二、多项选择题:此题共4 小题,每题4 分,共16 分。每题有多个选项 符合题意,全部 选对的得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 分,错选或不答的得0 分。 7.关于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的几种讲法中,正确的选项是 A物体的两个分运动差不多上直线运动,那么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 B假设两个分运动分不是匀速直线运动与匀加速直线运动,那么合运动有可能是曲线 运动 C合运动与分运动具有等时性 D速度、加速度与位移的合成都遵循平行四边形法那么 F m v k m 8. 如下图的速度时刻和位移时刻图像中给出了四条图线,关于它们的物理意义,以下 描述正确的选项是 A图线 1 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 Bst 图线中t1时刻 v1v2 Cvt 图线中 0 至t3时刻内 3 和 4 平均速度 相等 Dst 图线中 t2时刻表示2 开始反向运动 9. 小雪和她所在的物理学习爱好小组在探究摩擦力过程中。如下图,用两块完全相同的木 板将一个正方形木块夹住,设正方形木块A重 6N,用 F=10N的水平压力通过P、Q两木板 把A物体夹住,木板与A物体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4 。现要将A物体沿竖直方向匀速拉出, 那么拉力大小可能为 A. 14N B. 8N C. 2N D. 1N 10. 如下图,质量为m 的滑块在水平面上撞向弹簧,当弹簧压缩了x0时滑块的速度减小到 零,然后弹簧又将滑块向右推开。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滑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整个过程弹簧未超过弹性限度,那么 A滑块向右运动过程中,始终做加速运动 B滑块向左运动过程中,始终做减速运动 C当弹簧复原原长时滑块的速度最大 D滑块向右运动过程中,当弹簧形变量 k mg x时,物体的速度最大 第二卷 非选择题共 66 分 三、实验题:此题共3 小题,共18 分。把答案填在答题纸相应的横线上。 11.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那么的实验情形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筋的图钉, 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OB和 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依照实验结果画出的图 1图乙中的F 与 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 _ 2实验中,橡皮条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两个弹簧秤把橡皮条的另一端拉到某一位置O 点, 以下操作正确的选项是 A实验中必须记录弹簧秤拉力的方向 B弹簧秤必须保持与木板平行,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弹簧秤的刻度 C先将其中一个弹簧秤沿某一方向拉到最大量程,然后只需调剂另一弹簧秤的拉力大小 和方向,把橡皮条节点拉到O点 D把橡皮条节点拉到O点时,两弹簧秤之间的夹角应取90不变,以便于运算合力的 大小 12.某同学在做探究平抛运动物体的规律实验时,让小球多次沿同一斜槽轨道运动,通 过描点法得到小球做平抛运动的轨迹 . 1 为了得到较准确的运动轨迹,在以下操作中你认为正确的选项是 A通过调剂使斜槽轨道的末端水平 B为减少实验误差,应使小球每次从斜槽轨道上不同位置滚下,最后取平均值 C为排除轨道摩擦力的阻碍,应使斜槽轨道的末端倾斜,直到小球能在轨道末端的水 平部分做匀速运动以平稳摩擦力 D小球每次必须由静止从同一位置开释 2某同学通过实验描迹得到平抛运动轨迹上A 、B、C 三个 点( 如下图 ) ,其坐标标记如图,坐标原点为抛出点,y 轴竖直 向下, 其中点的位置或坐标的测量有明显的错误,依照 你认为正确的数据算出小球平抛的初速为V0= m/s ( 结 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g 取 10 m/s 2 ) 13. 在探究加速度与物体质量、物体受力的关系活动中: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a的实验装置简图,A为小车, B为电火花计时器,C 为钩码, D为一端 带有定滑轮的长方形木板,实验中认为细绳对小车拉力F等于钩码的总重量, 1.40 1.89 2.40 2.88 3.39 3.88 4.37 单位cm 0 1 2 3 4 5 6 7 b C B a A 1图 b 是实验中猎取的一条纸带的一部分:0、1、2、3、4、5、6、 7 是计数点,每相 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 个打点图中未标出 ,计数点间的距离如下图。依照图中数据完成表 格中空白处 计数点1 2 3 4 5 6 瞬时速度 /(m/s) 0.165 0.215 0.314 0.364 0.413 2由 1中的数据在图c 中作出速度 - 时刻图象并由图象求出小车的加速度 a= m/s 保留 3位有效数字 3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时,保持小车的质量不变,改变钩码的个数,该同学依 照实验数据作出了加速度a与合力F的图线如图d,该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那么开始实 验前他应采取的做法是_ A将木板上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钩码拉动下恰好做匀速运动 B将木板上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使小车在钩码拉动下恰好做匀加速运动 C将木板上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形下使小车恰好做匀速运动 D将木板上不带滑轮的一端适当垫高,在不挂钩码的情形下使小车恰好做匀加速运动 四、运算题:此题共5 小题,共48 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讲明、方程式和重要的 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不得分。有数值运算的题,答案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4. 一小球从一足够长斜面的顶端由静止以恒定的加速度滚下来,依次通过A、B、C三点, AB=1.8m ,BC=4.2m ,小球通过AB 、BC所用的时刻均为2s,求: 1小球下滑时加速度的大小? 2小球通过C点时的速度是多大? 3斜面上A点到顶端的长度? ( d ) F a 0 c A B C 15. 两物体M、m 用跨过光滑定滑轮的轻绳相连,如图放置,OA、OB 与水平面的夹角分 不为 30 、60 ,m 重 20N,M 重 200N,M 和水平面间 =0.6。M、m 均处于静止状态。求: 1 OA、OB 对 O 点的拉力的大小? 2 M 受到的静摩擦力的大小和方向? 16.如下图,斜面倾角为45,从斜面上方A 点处由静止开释一个质量为m 的弹性小球, 在 B 点处和斜面碰撞,碰撞后速度大小不变,方向变为水平,通过一段时刻后在C 点再次 与斜面碰撞。AB 两点的高度差为h=5m,重力加速 度为 10m/s2,不考虑空气阻力。求: 1小球在AB 段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v; (2 )小球落到C 点时速度的大小。 17.如图,一水平传送带以4.0m/s 的速度顺时针传送,水平部分长L=5.0m ,其右端与一倾 角为 =37 o 的斜面平滑相连,物块与斜面的动摩擦因素为1=0.5。现有一可视为质点的物块 无初速地放在传送带最左端,物块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素为2=0.2。 假设物块在水平面 和斜面的转折处物块的速度大小不改变。 1试求物块从传送带最左端到达最右端 所需要的时刻是多少? 2物块冲上斜面后,在斜面上能向上滑 行的最远距离是多少? 18. 两个完全相同的物块a、b 质量为 m=0.8kg ,在水平面上 以相同的初速度从同一位置开始运动,图中的a、b 两条直 线表示物块a 不受拉力作用和物块b 受到水平拉力F 作用的 m M O A B - t 图象,求: 1物块 b 所受拉力F 的大小; 2 8s 末 a、b 间的距离; 3假设在8s 末将作用在物块b 上的水平拉力F 换到物块a 上,在 a 追上 b 之前再过多 长时刻它们相距最远?最远距离为多少?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