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群文通练五人类命运共同体主题解说“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于2015年9月在纽约联合国总部出席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时发表重要讲话中提出的治国理政方针理论。人类命运共同体旨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他国合理关切,在谋求本国发展中促进各国共同发展。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各国共处一个世界,要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人类社会的所有资源应该由全人类平等共享。全社会由全人类共享、共建。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如何建设这个世界”这一“时代之问”,属于国际关系的理念范畴。而国际法则是国家相互关系上行为的规范,是对国家之间的关系加以规范的原则、规则和制度的总体。理念引领方向,规则决定成效;规则服务于理念,而理念的落实也离不开规则。所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时代先进性,需要放到国际法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加以考察。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揭示的法律本质及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顺应了时代要求。马克思指出:“法的关系正像国家的形式一样,既不能从它们本身来理解,也不能从所谓人类精神的一般发展来理解,相反,它们根源于物质的生活关系。”国际法归根到底是由其所处时代国际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世界多极化、社会信息化、文化多样化的深入,各国日益相互依存,利益交融,命运与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需要各国同舟共济,共同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这要求国际法制度与时俱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正是契合了世界历史发展的要求,指明了新时代国际法的方向与目标。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中华传统文化以整体和谐为最大特征,追求“天下大同”的理想。在国家间交往中,中华文明历来崇尚“兼相爱,交相利”,坚信“义利并举、以义为先”的原则,重视各国之间建立和而不同、和睦相处、平等互利的友好关系。在法治方面,也在很早就形成了一系列约束国家行为的规则和惯例。在这些规则及其背后的规则意识基础上,中国古代历经“止有际而非国”的春秋战国和“止有国而非际”的王朝更迭,又在近代受到西方国际法的冲击和百年战争洗礼,逐渐形成了中国看待世界、看待自身的独特视角,这些都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重要文化源泉。从国际法自身发展的轨迹和逻辑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为国际法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新的价值目标。国际法在每个历史时期所反映的价值目标,体现的都是当时国际社会的价值追求,代表的是占优势地位的国家及其统治者的利益,这又归根到底决定于经济基础和国际分工的发展程度。在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提出和倡导了一系列指导国际关系的准则,包括国家主权原则、不干涉内政原则、国家平等原则等。但这些原则只适用于资产阶级“文明国家”之间,掩盖不了资本贪欲的野蛮扩张。两次世界大战后,和平成为国际社会最为关切的焦点问题。不使用武力、民族自决、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等国际法原则和集体安全体制得以确立。当前,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国际格局面临数百年未有之变局。世界日益成为地球村,和平与发展是国际社会的共同追求,应对全球性挑战也越来越需要各国加强合作。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超越了旧的利益局限,为国际法指出了以人类为中心、以人类社会整体利益和共同的前途命运为依归的根本价值追求,反映了全人类的普遍愿望,使新时代中国国际法赢得了道义制高点。(选自徐宏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国际法,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属于国际关系范畴,与规范国家相互关系的国际法有密不可分的联系。B国际法制度需要与时俱进,因为当今人类比任何时候更加需要共同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C17、18世纪的国际关系准则服务于资产阶级“文明国家”,这符合马克思对于国际法根源的判断。D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和平与发展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追求,各国处理国际关系问题时逐渐超越了利益局限。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站在国际法发展的角度,从三个方面论证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时代先进性。B文章列举中国历史上国家间的交往规则,论证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C文章采用“总分”结构,先指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和国际法的相互关系,再对此逐层论述。D文章既回溯历史,又着眼未来;既有理论论据,又有事实论据,视野开阔,论证充分有力。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指明了国际法的发展方向与目标,而国际法的走向又影响着这一思想落实的成效。B古代中国重视各国间的互利、友好,可见中国古代处理国家间关系的原则比17、18世纪西方倡导的更先进。C凡是以人类为中心,以人类社会整体利益、共同的前途命运为依归的国际法规,都站在了道义的制高点上。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体现了新的历史时期中国作为一个崛起中的大国参与世界新格局构建的责任担当。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角度来看,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先是一个客观现实,是一个实然性的存在,这一客观现实正日益清晰地出现在人类经济全球化的实践活动中。从空间上看,当人类实践活动进入到全球范围,经济全球化的实践浪潮推动形成了具有客观现实性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而客观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又呼唤着主观的或精神层面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出场”,这样,在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的基础上,自然生成了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这种认识的结果就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或思想的提出。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或思想,就是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什么以及如何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问题的理论阐释,是对世界各国相互联系日益紧密、相互依存日益加深、相互影响空前强烈的客观现实的观念反映。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之间具有辩证统一的关系。一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决定着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有什么样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发展变化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也会随着变化;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效果是检验或衡量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根本标准。另一方面,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发挥着重要的反作用,它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活动起着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等的指导作用。马克思、恩格斯指出:“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我们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活动当然也有目的,这个目的就是对业已出现的人类整体利益或人类共同利益的实现和维护。也就是说,人类利益共同体与命运共同体在本质上具有同一性,人类命运共同体正是对人类整体利益或人类共同利益的把握与确认,人类共同利益是我们提出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现实支点,世界各国人民对人类共同利益的珍视、维护和争取,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根本动力。那么,如何有效和顺利地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呢?关键是要处理好共同利益和特殊利益的关系。矛盾论告诉我们,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根据同一性与斗争性辩证关系原理分析,一方面,同一性依赖于斗争性,同一是包含着差别甚至对立的同一。这意味着,没有众多的存在着种种差异的国家,就不会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产生;没有不同国家的特殊利益,就不会形成人类的共同利益。另一方面,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斗争是同一中的斗争。这意味着,在人类命运共同体业已形成、人类整体利益日益突出的时代背景下,不能眼里只有自我的特殊利益而无视人类的共同利益,不能以自身特殊利益来损害人类共同利益。需要特别指出的一种情况是,一些强权国家私利膨胀,常常以一些冠冕堂皇的借口或理由指手画脚,任性妄为,肆意破坏或损害全人类的共同利益或别的国家的核心利益。这实际上也是把狭隘的自我利益至上化、绝对化的强权主义的做法。(摘编自邱耕田哲学视阈中的人类命运共同体)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客观和主观、实践和意识的统一体,先有客观现实后有主观认识,先有实践后有意识。B经济全球化浪潮推动了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践,在此基础上自然生成了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认识。C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或思想包括,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什么和如何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两方面的内容。D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动力来源于人类对利益的追求,这里的利益指人类整体利益而不是某国的利益。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指出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可从实践和意识两方面入手,并就二者的关系进行论证。B文章从人类实践活动全球化的角度,着重分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对实践的反作用。C对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文章以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办的顺序逐层分析,论证过程严谨。D文章采用了对比论证、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的方法,论而有据,论而有理,论而有力。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提出和构建,正是对共同利益生成和发展的一种确认和反映。B要构建人类利益共同体,世界各国有必要从维护自身利益慢慢过渡到维护共同利益。C人类的共同利益由不同国家的特殊利益形成,因此我们要确保不同国家的利益最大化。D某些西方国家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其他国家,实际上是把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答案精析1BA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属于国际关系范畴”错,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一种“理念”而不是“国际关系”。C项“17、18世纪的国际关系准则”以偏概全,原文为“17、18世纪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资产阶级提出和倡导了一系列指导国际关系的准则”;“这符合马克思对于国际法根源的判断”于文无据,马克思对法的根源做了判断,并未对国际法的根源做判断。D项时态错误,原文是“两次世界大战后,和平成为国际社会最为关切的焦点问题”,而当前,“和平与发展成为国际社会的共同追求”;“超越了利益局限”错,没有超越。2CC项“再对此逐层论述”错,从文中来看,后文没有逐层论述二者的关系,而是论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时代先进性”。3B文章第三段只是说古代中国重视各国间的互利、友好,但不能根据“互利、友好”这一点就认为整体优于西方。4CC项“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什么和如何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两方面的内容”不正确,原文说的是“就是关于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什么以及如何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问题的理论阐释”,可见不止包括这两方面的内容。5BB项“着重分析了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对实践的反作用”无中生有,文中只提到“它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实践活动起着世界观、价值观、方法论等的指导作用”,并没有着重分析。6AB项无中生有,“从维护自身利益慢慢过渡到维护共同利益”于文无据。C项“确保不同国家的利益最大化”不正确,由原文可知,应是追求人类共同利益,确保不同国家的利益。D项“实际上是把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不正确,某些西方国家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给其他国家,是把特殊性等同于普遍性的做法,是强权支撑下的自我中心主义的表现,并不是“把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之中”。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