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4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8页 / 共14页
第9页 / 共14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大漠边塞 草原牧场 水乡古镇 岛屿海滨 山水田园,王维(701761),字摩诘,是盛唐“山水田园诗派”的代表人物,工书画,精音乐。诗与孟浩然齐名,合称 “王孟”。 前期写过一些边塞诗,但其作品最主要的是山水田园诗,通过田园山水的描绘,宣扬隐士生活,苏轼曾赞:“味摩诘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一、 走进诗人 了解生平,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二、诵读诗歌 把握节奏,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三、再读诗歌 初步感知,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首联,颔联,颈联,尾联,空旷的山野一场秋雨刚刚降临,傍晚的天气显得十分凉爽。,静静的月光把松林照亮,清清的泉水在石上流淌。,姑娘们洗罢衣服,笑语喧哗地从竹林里回家去,渔船顺流而下,水上莲叶便摇动起来。,春花春草,任凭它枯谢吧,我要留下享受这无限风光。,四、咀嚼诗意 深入体会,1、诗中写了哪些景?这些景构成了怎样一幅画面? 2、颈联的浣女渔舟写得十分热闹,这与作者想要营造的那种空寂、清幽的氛围是否和谐? 3、简析尾联,并体会诗中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颈联写得十分热闹,这与作者要创造一个寂静、清幽的环境是否和谐?,是,这是一种以动衬静的表现手法。 正因为清泉、浣女、渔舟的热闹,更能烘托出环境的寂静、清幽。 如“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 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鹿柴(zhi)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菁苔上。,楚辞招隐士有“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的句子。王维却认为“王孙自可留”,结合全诗谈谈你的理解。,反用其意。王孙:原指贵族子弟,后来也泛指隐居的人,此处指诗人。 此时的诗人,对官场感到厌倦,而山居的闲适、宁静平和让诗人心生向往,借此表达自己追求高洁人格的志向、寄情山水的归隐之情。,3、简析尾联,四、根据意象 描述画面 苏轼评价王维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中秋景图。 请抓住意象及其特征,发挥想象,补充形象,尽可能描绘细致,勾勒出画面的美。 (提示:可从光、色、形、静态、动态等方面展开联想。),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背 诵 诗 歌,山居秋暝,五、课外作业(任选一题) 1、 就山居秋暝的中间两联任选一联进行合理想象,写一个散文片断。 2、学了山居秋暝之后,你对于诗中描绘的画面,传递的情感有什么感悟?写一篇小随笔。,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