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0页
第2页 / 共50页
第3页 / 共50页
第4页 / 共50页
第5页 / 共50页
第6页 / 共50页
第7页 / 共50页
第8页 / 共50页
第9页 / 共50页
第1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七律 长征,小学语文(人教版)五年级 上册,你认识画面上的这个人吗?他就是中国人民的领袖,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毛泽东。你想了解他吗?让我们随着本组课文的学习,共同走进毛泽东,去感受他伟人的风采和凡人的情怀。,走近毛泽东,毛泽东不但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他也是一名伟大的诗人。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诗歌七律长征。,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我们第一次接触到。七言律诗简称七律。一首八句,每句七个字。格律较严,二、四、六、八句要押韵,三四两句、五六两句要对偶,字的平仄有规定。“长征”是这首诗的题目。,就像这首诗, 一共有八句, 56 个字, 七八五十六。双句押韵, 五六两句对仗。 “律” 是按一定格律来写的 也称律体诗。 同学们说的非常好, 他说要押韵, 怎么押韵?1、 2、 4、 6、 8 一般押韵, 大家看看这首诗, 在哪押韵? 对,第一句的“难” 第二句的“闲” 第四句的“丸” ,第六句的“寒” , 第八句的“颜” 。 七律一般是一、 二 四: 六句押韵, 笫句也押韵, 有时候可以不押韵,其中有一句可以不押韵。,诗的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1935年10月,当时毛泽东率领中央红军越过岷山,长征即将结束。回顾长征一年来所战胜的无数艰难险阻,他满情喜悦的战斗豪情。以极其轻松的笔调写下了这首气壮山河的伟大诗篇。,逶迤 磅礴 岷山 泥丸,读一读、认一认,逶迤:弯曲绵延的样子。 磅礴:气势雄伟的样子。 五岭:指五座山岭,即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这五座山岭在江西、湖南、广东、广西四省边境。 乌蒙:指乌蒙山,在云南、贵州两省之间。,注释,金沙:指金沙江,是长江上游的一段。 铁索:指大渡河上的泸定桥。红军过桥时只剩下十三根铁索。 岷山:在四川、甘肃交界的地方。海拔4000米左右,终年积雪。 三军:指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当年没有编制红三方面军),也就是整个红军。,注释,交流分享长征知识,同学们根据课下收集的关于长征的知识进行分享。,“在1934年10月,由于王明“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领导,造成第五次反“围剿”失败,中央红军被迫退出中央革命根据地,开始长征” “红军在长征途中遇到并克服了许许多多困难:红军一共爬过18座山脉,其中5座是终年积雪。渡过24条河流,经过11个省,占领过大小62座城市,突破了十个地方军阀的封锁包围,打败了追击的国民党中央军” 飞夺泸定桥倔强的小红军金色的鱼钩丰碑等等,都是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故事,,初读要求:,1、老师范读,注意诗的韵律。 2、齐声朗读,读准字音,把握节奏。 3、齐读课文,整体感知诗意。,初读感知,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一九三五年十月 七律长征,看 图 配 诗,根据你的理解,给下面的图片配上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诗句。 (赛一赛,看谁反应快!),大渡桥横铁索寒,金沙水拍云崖暖,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整体感知诗意,整体感知诗意,红军不怕万里长征路上的一切艰难困苦,把千山万水都看得极为平常。绵延不断的五岭,在红军看来只不过是微波细浪在起伏,而气势雄伟的乌蒙山,在红军眼里也不过是小小泥丸在滚动。金沙江浊浪滔天,拍击着高耸入云的峭壁悬崖,雾气蒸腾;大渡河险桥横架,晃动着凌空高悬的根根铁索,寒意阵阵。更加令人喜悦的是踏上千里积雪的岷山,红军翻越过去以后个个笑逐颜开。,欣赏下面插图,想象红军长征途中经历了什么样的山“什么样的水?体会如何难?但战士们又怎么等闲?,品读感悟:,五岭逶迤,乌蒙磅礴,红军翻过的第一座大雪山夹金山,金沙江,泸定铁索桥,红军走过的水草地,七律 长征 万水 金沙 大渡 远征难 千山 五岭 乌蒙 岷山,七律 长征 万水 金沙 大渡 远征难 千山 五岭 乌蒙 岷山 不 怕 只等闲,五岭逶迤,细 浪,乌蒙磅礴,泥丸,金沙江,“金沙水拍云崖暖” 是说红军在过金沙江时“暖” 有两个原因: 一个是因为当时天气炎热, 红军喝水之后, 心里就感觉非常暖; 还有一个他们在过金沙江时, 没费一枪弹, 所以他们心里很高兴, 也觉得暖。,泸定铁索桥,“大渡桥横铁索寒” , 在过大渡桥时, 大渡桥非常险, 他们牺牲了很多人, 很艰难地过去所以心里“寒” 。 铁索指的是大渡河上的泸定桥, 经过时只剩下1 3 根铁索,大家想想, 当时桥下河水湍急, 这1 3 根铁索要攀沿过去难不难?横” 指横跨在东西两岸。,这两句概括了1935年5月红军巧渡金沙江和飞夺泸定桥两次战斗。第一个意思是因为红军在过大渡河时是五月末,那时金沙江的水很凉,使得夜晚下雨天气很凉,红军战士也感觉冷。第二个意思是他们在强渡大河时,左边是高人云霄的陡壁,山腰是终年不化的积雪,银光耀眼,寒光袭人,当红军过卢定桥时,只剩下1 3 根铁索。下面河流汹涌澎湃,这使红军战土感到心惊胆寒 。,请你再深情的诵读,边读边想画面,边感受红军战士的心情。,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25 七律 长征,1935年10月,岷山千里雪,七律 长征 万水 金沙 大渡 远征难 千山 五岭 乌蒙 岷山 不 更 怕 喜 只等闲 尽开颜,这首不朽的杰作,仅仅用了 56 个字,负载着红军长征路上的艰难万险饱含中国共产党乐观主义的万般豪情壮志,让我们连起来再读读这首诗吧!,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25 七律 长征,1935年10月,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25 七律 长征,1935年10月,听歌曲,谈感受,进一步理解诗歌。,这个“难” 是历史上从来没有的, 包含自然的难。 他们爬雪山, 过草地,穿单衣、 草鞋, 在路上躲过了敌的围追堵截。 我非常佩服他们。通过听音乐对第一句感受很深。 “难 字不仅体现了自然的难, 而且体现了党中央内部的难。有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错误与张国焘的右倾分裂主义。还有一点难, 红军过草地还面对国民党的围追堵截, 这一点是最难的。 太好了。 同学们这一个“难” 就如同学们刚才讲的那样天上有蒋介石的飞机在轰炸, 地上有蒋介石的步兵在围追堵截。 我们的红军历经“千山万水” ,再有党中央的分裂, 真是难上加难。 但是, 同学们, 红军的回答是什么? 不怕。,红军战士们把五岭看做是一个小小的细浪, 把“乌蒙” 看做小小的“泥丸” , 就说明他们非常乐观、 顽强。 我与他们一比差远了, 平时我遇到一道难题就不愿做, 说明我不够顽强, 我要向红军战士学习, 继续努力。多么乐观的红军队伍啊, 诗中用了多么新颖的比喻, 想象也非常的奇特, 把红军的藐视困难具体的形象化。 (指腾细浪)再读这一句。 “更喜岷山千里雪” 这句话可以看出红军战土非常的乐观、 从“更” 字体现出前边五岭、 乌蒙都是喜了, 眼前的岷山千里雪就更喜了, 为什么呢?因为战土最大的快乐就是战争, 因为战土的职责就是攻克天险。一是翻过岷山的雪山草地, 开始了新局面。,长征历尽一年,约二万五千里,纵横十一个省,在毛主席的指挥下,四渡赤水,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上有空袭,下有围追堵截,(大屏幕出示过雪山草地,长征路线图)终于在1936年取得了长征胜利。,【长征】中央工农红军长征路线介绍及地图,突破四道封锁线,四渡赤水,遵义会议,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 飞夺泸定桥,翻越大雪山,走过水草地,思考: 毛主席为什么要写这首诗吗?,七律 长征 万水 金沙 大渡 远征难 千山 五岭 乌蒙 岷山 不 更 怕 喜 只等闲 尽开颜 英勇无畏、乐观向上的英雄气概,现在请全体起立, 让我们再一次饱含深情地背诵这首诗, 给每一位同学包括老师久久的回味和更深的鼓舞。 红军不怕远征难, 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 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 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 三军过后尽开颜。,话说“新长征”探究活动,长征的现实意义 1、生活中也会通过这样的“山”“水”,结合生活说一说。 2、怎样才能培养自己的长征精神呢?如何学会排除万难?,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