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0页
第2页 / 共20页
第3页 / 共20页
第4页 / 共20页
第5页 / 共20页
第6页 / 共20页
第7页 / 共20页
第8页 / 共20页
亲,该文档总共2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中药学问答1中药炮制的目的是什么?分述蜜炙、酒炙、醋炙、盐炙、姜炙的作用。 炮制的目的是:纯净药材,保证质量,分捡药物,区分等级;切制饮片,便于调剂制剂;干燥药材,利于贮藏;矫味、矫臭,便于服用;降低毒副作用,保证安全用药;增加药物功能,提高临床疗效;改变药物性能,扩大应用范围;引药入经,便于定向给药。蜜炙能增强补中益气、润肺止咳的功能。酒炙能增强活血通脉功能,能引药上行,降低寒性。醋炙可引药入肝,增强散瘀止痛功效;并有降低药物毒性和矫味矫臭的作用。盐炙能引药入肾,增强补肾、利尿、降火功效。姜炙能增强温胃止呕功效,缓和药性。2中药药性理论的含义是什么?有哪些主要内容?中药药性理论是指研究药性形成的机制及其运用规律的理论。主要内容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配伍、禁忌等。3药物防病治病的基本作用是什么? 药物防病治病的基本作用是:扶正祛邪,消除病因,纠正阴阳偏盛偏衰的病理现象,恢复或重建脏腑功能,使机体最大程度恢复到正常状态。 4何谓中药的四气?四气确定的依据是什么? 四气是指药物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药性,又称四性。 确定的依据:是根据药物作用于机体所产生的不同反应和所获得的不同疗效而总结出来的,与所治疾病的性质相对而言。即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药物,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能够减轻或消除寒证的药物,一般属于热性或温性。 5药物寒热与药物药效、临床应用的关系是什么? 寒凉药具有清热、泻火、解毒、滋阴等功效,临床主治阳证、热证。 温热药具有温里、散寒、助阳、益气等功效,临床主治阴证、寒证。 6何谓中药的五味?五味确定的依据是什么? 五味是指药物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味道。另有淡味与涩味两种,淡味常附于甘味,涩味与酸味功效相似,故仍称五味。 确定的依据:一是药物的滋味(口尝),二是药物的作用(临床实践观察)。因此“五味”主要是指药物味道的“味”,也包涵了小部分药物作用的“味”。 7简述辛、甘、酸?苦、咸、淡、涩味药的作用及主治病证。 (1)辛:有发散、行气、行血的作用,多用于治疗表证、气血阻滞的病证。 (2)甘:有补益、和中、缓急止痛和调和药性的作用,多用于治疗虚证、身体诸痛及调和药性、中毒解救等。(3)酸: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多用于治疗滑脱病证。(4)苦:有清泄火热、泄降气逆、通泄大便、燥湿、坚阴等作用,多用于治疗火热证、喘咳、呕恶、便秘、湿证、阴虚火旺等。(5)咸:有软坚散结、泻下通便的作用,多用于治疗瘰疬、痰核、癓瘕痞块及大便燥结等。(6)淡:有渗湿、利尿作用,多用于治疗水肿、小便不利等证。(7)涩:与酸味作用相似,多用于治疗虚汗、泄泻、遗尿、滑精等滑脱证。8何谓中药的升降沉浮?影响升降沉浮的因素有哪些?升降沉浮对临床用药有何指导意义?升降浮沉是指药物对机体有向上、向下、向外、向内四种不同的作用趋向。影响药物升降浮沉的因素主要与四气五味、药物质地轻重有密切关系,并受到炮制和配伍的影响。掌握升降浮沉的性能,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以调整脏腑气机的紊乱,使之恢复正常的生理功能;或作用于机体的不同部位,因势利导,祛邪外出,从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具体而言,病变部位在上在表者宜升浮不宜沉降;病变部位在下在里者宜沉降不宜升浮;病势上逆者宜降不宜升;病势下陷宜升不宜降。但病位与病势必须综合考虑。9如何理解药物毒性的含义?如何正确对待中药的毒性?古代药物毒性的含义较广,既认为毒性是药物的偏性,又认为毒性是药物毒副作用大小的标志。现代药物毒性的含义一般是指药物对机体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及损害性。包括急性毒性、亚急性毒性、亚慢性毒性、慢性毒性和特殊毒性如致癌、致突变、致畸胎、成瘾等。正确对待中药毒性要注意的问题是:正确总体评价中药毒性;正确对待本草文献记载;重视中药中毒的临床报道;加强对有毒中药的使用管理。10临床应用中产生中药中毒的主要原因是什么?临床应用中产生中药中毒的主要原因是:剂量过大或使用时间过长;误服伪品;炮制不当;制剂服法不当;配伍不当。此外,还有药不对证、自行服药、乳母用药及个体差异等亦是引起中毒的常见原因。11掌握中药的毒性对指导临床用药有何意义?在应用毒药时要针对体质的强弱、疾病部位的深浅,恰当选择药物并确定剂量。同时注意中病即止,不可过服,以防止过量和蓄积中毒。根据中医“以毒攻毒”的原则,在用药安全的前提下,也可采用某些毒药治疗某些疾病,让有毒中药更好地为临床服务。掌握药物的毒性及其中毒后的临床表现,便于对中毒原因进行诊断,以及对中毒者采取合理、有效的抢救治疗。12何谓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试举例说明。单行:单用一味药来治疗某种病情单一的疾病。如独参汤、清金散。相须:两种功效类似的药物配伍使用,可增强原有药物的功效。如麻黄配桂枝。相使:两药配伍,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辅药能提高主药的功效。如黄芪配茯苓。相畏:两药配伍,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所抑制。如半夏畏生姜。相杀:两药配伍,一种药物能消除另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如生姜杀半夏。相恶:两药配伍,一种药物能降低或减弱另一种药物的功效。如生姜恶黄芩。相反:两药配伍,会产生或增强毒副作用。如贝母反乌头。13何谓中药的用药禁忌?主要包括那几方面?为了确保疗效、安全用药、避免毒副作用的产生,在使用药物时应注意、忌讳的事情,称为用药禁忌。主要包括配伍禁忌、证候禁忌、妊娠禁忌和服药饮食禁忌四个方面。14何谓“十八反”、“十九畏”?“十八反”:即甘草反甘遂、大戟、芫花、海藻;乌头反半夏、瓜萎、贝母、白芨、白蔹:藜芦反人参、沙参、玄参、丹参、苦参、细辛、芍药。“十九畏”:即硫黄畏朴硝,水银畏砒霜,狼毒畏密陀僧,巴豆畏牵牛,丁香畏郁金,川乌、草乌畏犀角、牙硝畏三棱,官桂畏赤石脂,人参畏五灵脂。15何谓妊娠用药禁忌?哪些药应禁用或慎用?妊娠用药禁忌是指妇女妊娠期间用药的禁忌。根据药物对胎元损害程度的不同,一般可分为禁用与慎用两大类。禁用的药物是指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的药物,如巴豆、牵牛、大戟、斑蝥、商陆、麝香、虻虫等;慎用的药物包括通经化瘀、行气破滞及辛热滑利之品,如附子、大黄、芒硝、枳实、桃仁、红花、干姜、肉桂等。16简述解表药的含义、药性、功效、临床应用和使用注意。凡以发散表邪,解除表证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解表药。解表药大多辛散轻扬,主入肺、膀胱经。能发汗解表,用于外感风寒或风热所致的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或有汗)、脉浮等证。此外,部分解表药兼能利水消肿、止咳平喘、透疹、止痛、消疮等。还可用于水肿、咳喘、疹发不畅、风疹、风湿痹痛、疮疡初起等兼有表证者。使用解表药应注意:不宜久煎;不可使汗出过多,以免耗损阳气和津液;体虚、老幼、妇女胎前产后,多汗及热病后期津液亏耗者、以及久患疮疡、淋证和失血患者虽有外感表证,也应要慎重使用。17解表药常分几类?各类药的药性、功效应用是什么?解表药可分为发散风寒药、发散风热药两类。发散风寒药性味多属辛温。能发散风寒,主治风寒表证。部分发散风寒药兼有祛风止痛、止痒、止咳平喘、利水消肿、消疮等功效,又可用治风疹瘙痒、风湿痹证、咳喘、水肿、疮疡初起等兼有风寒表证者。发散风热药性味多属辛凉。能发散风热,主治风热表证。部分发散风热药兼有清头目、利咽喉、透疹、止痒、止咳等功效,又可用治风热所致目赤多泪、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风疹瘙痒、风热咳嗽等证。18试比较麻黄桂枝在性味、功效、应用上的异同。相同点:均味辛性温,均能发汗解表,用于外感风寒表实证。不同点:麻黄兼有微苦之味,发汗力强,主要用于风寒表实证;又能宣肺平喘、利水消肿,用于肺气不宣的咳嗽气喘,风水水肿。桂枝兼有甘味,发汗力较和缓,风寒表实证、表虚证均可应用。并能温通经脉、助阳化气,用于寒凝血滞诸证,心悸、脉结代,痰饮眩晕、水肿、小便不利等证。19简述紫苏的功效与主治。紫苏具有发散风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之功。用治外感风寒表证、脾胃气滞之恶心呕吐、胎动不安以及鱼蟹中毒之吐泻等。20试比较荆芥、防风功能应用的异同点。相同点:均长于祛风解表,治疗外感表证,风寒、风热表证均可使用,也可用于风疹瘙痒。不同点:荆芥发汗之力较强,又能透疹,消疮,止血(炒炭用)。用治麻疹初起、透发不畅,疮疡初起兼有表证,吐血、衄血、崩漏、便血等多种出血证。防风祛风之力较强,又能胜湿止痛,止痉。用治风湿痹痛,破伤风。21羌活、白芷、藁本均善治表证头痛,其区别何在?羌活能祛风散寒胜湿,入足太阳膀胱经,善治太阳经头、项肩背痛。白芷芳香走窜,止痛力强,入足阳明胃经,善治阳明经前额头痛、眉棱骨痛。藁本能散风寒、除寒湿、上达巅顶,善治太阳经头顶疼痛。22简述细辛的功效应用。细辛的功效: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临床应用:风寒感冒,头痛、牙痛、风湿痹痛,鼻渊,肺寒咳喘。23试述薄荷、牛蒡子的功效与应用的异同点。相同点:均能疏散风热,清利咽喉,透疹。用治外感风热表证、温病初期、咽喉肿痛、麻疹初起透发不畅、风疹等。不同点:薄荷发汗力强,外感风热、发热无汗首选;且能清利头目,疏肝行气;用治风热上攻,头痛目赤及肝郁气滞,胁肋胀痛等。牛蒡子兼能宣肺祛痰,尤宜外感风热,发热、咳嗽咯痰不畅者。也可用于肺热咳嗽,咯痰不畅者;又能清热解毒消肿,用治痈肿疮毒、痄腮等热毒证。24葛根、柴胡、升麻的功效与应用有何共性和个性?相同点:三者均能发散、升阳。用治外感表证及清阳不升的病证。葛根与升麻又均能透疹,常用治麻疹初起、透发不畅。柴胡与升麻又均能升阳举陷,用治气虚下陷,脏器脱垂。不同点:葛根善于发表解肌,为治外感表证兼项背强痛之要药;兼生津止渴,用治热病津伤口渴、阴虚消渴。柴胡善于疏散少阳之邪、退热,为治少阳证寒热往来之要药;兼疏肝解郁,用治肝郁气滞,胸胁胀痛,月经不调。升麻善于清热解毒,常用于齿痛口疮、咽喉肿痛、丹毒痄腮等多种热毒证。25白菊花、黄菊花、野菊花如何区别应用?白菊花:功善平抑肝阳、清肝明目,主治肝阳眩晕,肝火目赤。黄菊花:功善疏散风热,主治风热表证,温病初起。野菊花:功善清热解毒,主治痈肿疔毒、咽喉肿痛等。26简述清热药的分类,各类的功效与主要适应证。清热药根据其主要性能,分为以下五类。清热泻火药:功能清气分热,用于高热烦渴等气分实热证及某些脏腑热证。清热燥湿药:功能清热燥湿,用于湿温、泻痢、黄疸等湿热病证。清热凉血药:功能清热凉血,用于血热吐衄、发斑等营分、血分实热证。清热解毒药:功能清热解毒,用于热毒血痢、痈肿疮毒等热毒病证。清虚热药:能清虚热,退骨蒸,用于阴虚发热、低热不退等虚热证。27使用清热药时应注意些什么? 使用清热药时,须分辨邪热是在气、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