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1页
第2页 / 共61页
第3页 / 共61页
第4页 / 共61页
第5页 / 共61页
第6页 / 共61页
第7页 / 共61页
第8页 / 共61页
第9页 / 共61页
第10页 / 共61页
亲,该文档总共6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馆 藏 复 选 原理、方法与操作,PE管材 PE管价格 PE管材管件 为您整理 HDPE管材为您整理,主要内容,馆藏复选的概念和对象 馆藏复选的动因分析 高校图书馆的馆藏复选现状 馆藏复选的目的和原则 馆藏复选的一般标准 馆藏复选的常用方法 馆藏复选工作的组织和开展,一、馆藏复选概念,概念提出 20世纪60年代前苏联图书馆学家格里科尔耶夫提出 馆藏复选概念 是指图书馆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对馆藏文献进行筛选、调整和剔除的过程。 通过对馆藏文献的选择,了解馆藏的利用情况和物理状况,从而确定馆藏文献的馆内调配、剔除或复本增加策略,不断完善馆藏的管理、存取和利用。 讨论:复选过程是从验收阶段算起,还是从入藏后开始?验收阶段是初选过程的延续,还是复选的开始?,藏书剔除概念 藏书剔除是指图书馆依据一定的原则和标准,将长期滞留书库,读者少用、不用或无用的文献,从馆藏中分离出来,并按不同情况分别进行处理的过程。采进剔出,藏书剔除强调的是入藏文献的逆过程。 复选与剔除的关系 从外延上看,馆藏复选包含了馆藏剔除,馆藏调整和剔除构成馆藏复选的主要内容。从功能上看,馆藏复选强调对整个馆藏系统的合理调整和优化,而不仅仅是剔除文献。 建议使用馆藏复选概念,因其能够更好地反映对馆藏文献优化管理、动态组织的思想。,二、馆藏复选的对象,复选对象是图书馆馆藏的各类型文献。包括: 图书馆收藏的各种印刷型文献。包括图书、连续出版物、特种文献资料等。其中,图书和期刊是复选的主要对象。 图书馆具有所有权或使用权的电子文献。如磁盘、光盘、电子图书、电子期刊、二次文献数据库(包括题录、文摘、索引)和其他数据库等。 图书馆收藏的各种视听文献和缩微文献。包括录音带、录像带、CD、VCD、DVD、缩微胶卷、缩微平片、缩微卡片等。 经图书馆加工整序的免费网络信息资源。 图书馆收藏的其他文献。如模型等立体文献、手稿等。,三、馆藏复选的两大动因分析,根本动因呆滞馆藏的大量存在与图书馆提供高质量文献服务的矛盾 呆滞馆藏大量存在的原因 文献内容老化是呆滞文献大量产生的本质原因 案例:05年317所高校馆纸质图书累积量排名前五: 北京大学481万多册 山东大学402万册 四川大学392万册 南京大学376万册 复旦大学371万册 文献老化规律与“二八规律”,入藏文献与读者需求不符、复本量过多或采选失误是形成呆滞文献的另重要原因 本科教学评估压力下的图书采购“大跃进”现象 案例:05年320所高校馆当年采购图书量排行榜(万册) 山东轻工业学院图书馆 71.7 (04年54,合计125) 南京工业大学 70.4 天津师范大学 69.8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66.6 涪陵师范学院图书馆 65.7,由于教学科研任务和读者对象的变化,馆藏中会不断涌现出一些不再符合本校任务和需求的多余文献。 电子文献的产生及发展,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对纸本文献的使用分流和替代作用,降低纸本文献的使用率。 呆滞文献的大量存在,不仅占用了大量的存贮空间,也严重影响了读者的使用效率。 案例:某高校馆流通书库232875册图书(19562004年出版)流通数据统计结果:占总数50.7%的117991册图书在2005年未被借出过;占总数59.3%的图书在2006年上半年未被借出过。,一方面,呆滞书刊大量产生和存在不可避免;另一方面,图书馆自身有科学管理馆藏和提供高质量文献服务的强烈要求,随着这两方面矛盾运动的加剧,就形成推动馆藏复选工作的强大内在动力。 通过复选,对藏书体系中各种门类、各种用途、各种类型文献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数量上的比例失调现象,进行优化和调整 通过复选,实现馆藏在多级藏书体系中的馆内调配或剔除,达到馆藏系统的合理布局和吐故纳新 通过复选,提高馆藏的质量与利用率,从而提高文献服务工作效率。,直接动因馆藏存贮空间危机 馆藏飞速增长+文献需求不断提高书库危机日益严重 书库空间扩充永远也赶不上藏书增长幅度,“书满为患” 案例:某图书馆总馆馆舍2.2万平方米,2005年初对基本书库和阅览室进行调查,共有书架15562米,藏书达14272米。满架率达到91.71%。另有3个专业分馆属教室改造,通常进新书挪旧书 控制新书增长量和利用电子文献替代外,经常性、制度化地剔除呆滞书刊是解决书库危机有效途径,四、高校图书馆的馆藏复选现状,理论调研 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以“剔除”为关健词进行检索,检到1981-2007年间发表论文总数为339篇;以“复选”为关健词,检到13篇。 理论研究多,实践案例少;经验方法多,客观方法少。 实际调研 发放“高校图书馆馆藏复选与剔除调查问卷”,15个馆返回问卷:北大、清华、武大、西安交大、北京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大学、南开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山西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财经大学和香港教育学院,馆藏复选现状呈现以下特点: 馆藏复选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得到重视 馆藏复选工作的开展仍然比较薄弱 馆藏复选工作制度不够完善 复选方案比较粗略 复选理论方法研究与实践应用的结合度还很不够 结论: 馆藏复选仍然是目前高校图书馆文献资源发展的薄弱环节。有必要更深入地开展馆藏复选研究,以期提高馆藏复选工作的能力和效率,提升馆藏的质量和活力。,五、馆藏复选的目的,缓和有限的存贮空间和不断增长的馆藏之间的矛盾,增强馆藏存贮空间的实用性,节省文献存贮空间和利用有限成本,以利于现在和未来的馆藏增长。 优化馆藏。通过对失去使用价值、保存价值低、利用率低或多余复本的馆藏文献的馆内调整或剔除,实现馆藏的合理配置,提高馆藏的质量和活力。 斯洛特明确提出了核心藏书与非核心藏书的概念。 他认为剔除的目标就是保留核心藏书,以满足读者对现有整个藏书95%至99%的需求。 当一个馆的核心藏书占该馆现有图书的72-84%时,可以保证满足99%的读者使用需求;换句话说,如果一个馆将馆藏的16-28%予以剔除,仅会对1%的读者需求产生影响。,通过对利用率高低不同馆藏的重新配置和流通阅览书库中呆滞书刊规模的压缩,活化馆藏,方便读者,提高馆藏的利用效率和服务效率。 对图书馆业务工作系统进行调节控制,使馆藏布局和馆藏结构更趋合理、系统与完善。 调剂余缺,有利于文献资源的整体布局。,六、馆藏复选的指导原则,应在了解学校教学科研计划和馆藏发展规划、调查读者需求、评估现有馆藏,广泛征求读者和馆员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开展馆藏复选工作。 应综合考虑图书馆的目标和规划、存贮空间状况、馆藏布局、馆藏特点和使用状况、读者特点、馆藏资源特性等因素制定馆藏复选方案,这些因素往往决定了复选标准和剔除数量。馆藏复选方案应定期修订 。 应结合文献采选的原则和标准来制定馆藏复选的原则和标准,并将馆藏复选的信息及时反馈给采编、典藏等业务环节,保持馆藏发展方针的一致性和连惯性,特别要注意保持本校重点学科文献和有长期保存价值文献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应加强对馆藏复选标准和复选方法的研究和选用,并在业务实践中不断加以修正以使之适应本馆实际,使馆藏复选工作更具客观性、科学性和合理性,更具效率和效果。 应建立明确的馆藏复选组织机构,加强馆藏复选馆员的培养,吸收教学科研人员和有经验的馆员参与馆藏复选工作,充分听取学科专家意见,以期合理调调配馆藏,避免误剔原本重要或有潜在价值的文献。 应经常性、持续性地开展馆藏复选工作,根据馆藏实际加强馆藏复选工作的计划性和步骤性,避免因复选时间间隔过长而造成复选工作量过大,或运用过多的人力和时间。,应对被剔除文献进行妥善处理。制定统一的文献剔除方案,根据被剔除文献的状态和特点区别对待,决定是否移入储备书库、提供给外部机构、出售或丢弃。处理这些文献时要考虑到可能的法律限制。 对于馆际协作计划确定的由本馆分工收藏的文献、本馆特藏文献和善本书,原则上不予剔除。对珍贵性的、有长期保存价值的、有潜在使用前景的、重点学科文献原则上应保留品种。,七、馆藏复选的一般标准,馆藏复选的标准,是进行馆藏调配、剔除和复本增配的准则。 一般标准主要包括: 内容标准 物理标准 使用频率标准 复本量标准 滞架时限标准,书龄标准 替代标准 语种标准 保障标准,内容标准 以文献内容为复选标准。主要包括:内容陈旧过时,已为新的出版物所取代;内容现在已不正确;内容重复,已有新的修订本或新的版本;内容已不符合本馆方针任务或不适应本馆需要;内容不健康或政治观点有异议,按有关部门明文规定或通知应停止流通的 物理标准 以文献的外观、印刷质量或介质为复选标准。对于印刷型文献,主要包括:外观陈旧影响使用;纸张、印刷、装订很差;污损、残缺或变质影响阅读;多次修复无法再使用。对于视听文献、缩微文献和电子文献,主要包括:制作质量差,阅读设备已无法正常读取;已老化、变质或变形;记录内容已部分或全部被抹去或破坏。,使用频率标准 以一定时期内流通、阅览、预约、检索或下载次数和利用率等为复选标准。 文献的利用率是最具实践性的评定标准。 复本量标准 以文献复本量多寡是否符合读者需求为复选标准。包括两种情况:多余复本(含重印本,以及只是出版地、日期或印次不同的复本)和复本不足。 复本量标准的确定往往建立在对各学科或主题文献的读者需求量大小的经验判断上,属于比较主观和粗放的标准,虽然缺乏应有的可靠性,但因其便于执行和操作,反倒常见于图书馆现有的剔除方案中。,滞架时限标准 以文献在两次流通之间(包括最后一次流通至今)滞留在书架上未被使用的时间长度为标准。滞架时限是确定流通书库中文献馆内调拨、提存和剔除的最佳标准。 大量研究表明,滞架时限是预测一书今后使用的最佳数据,且数据来源于图书馆自动化系统中的流通阅览统计数据,详实可靠,是确定“呆滞书刊”最有用的客观标准,是进行馆藏调配和剔除的重要依据。 书龄标准 以文献的出版日期、版权日期、印刷日期、采购日期或进入流通日期至复选时所经历的年限作为复选标准。 由于书龄和文献利用存在一定的对应关系,书龄标准可作为确定复选年代范围复本处理的重要依据。,替代标准 以不同类型文献之间的相互替代性作为复选标准。 主要考虑电子文献对印刷型文献的替代性,如果替代性高,则可剔除相应的印刷型文献的品种或复本。 完全替代性:外文期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专利等 部分替代性:中文期刊、外文图书、中文图书等 语种标准 以馆藏文献的语种为复选标准。主要包括:文献语种与本馆读者掌握的语种状况不一致;无人问津的语种;译自中文文献的不常用语种版本。,保障标准 以文献的保障要求作为复选标准。对于馆际协作计划确定的由本馆保障的文献或馆藏体系明确要求保障的文献,不进行复选或仅剔除多余复本;其余文献均属于复选的范围。 问卷调查中复选标准的使用排序 根据被调查馆所选择的常用复选标准的排序,进行加权统计分析后发现,最常用的是复本量标准,排在其后的依次为使用频率标准、内容标准、滞架时限标准、物理标准、书龄标准、替代标准、语种标准。可见,复选工作要从以经验判断为主导转向依靠客观使用数据分析为主导的计算机程序规模处理还需要较长的过程。,八、馆藏复选的主要方法,馆藏复选的关键在于找出馆藏中读者多用、少用、不用或无用的文献进行调整和剔除。 对馆藏文献进行审查、鉴别和复选,必须依据馆藏复选标准,综合运用各种馆藏复选方法。 复选方法主要包括: 经验判断法 滞架时限法 书龄法 利用率分析法 数学方法或程序方法,书目比较法 内容层次判断法 物理状况判断法 半衰期测定法,经验判断法 根据文献外观、文献价值、读者文献利用取向、复本量需求、各种文献日常借阅频率等的感性认识和平时文献管理的经验,决定馆藏文献取舍的方法。经验判断法相对简单、缺乏精确,不同馆员或专家的主观评判意见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结合馆藏使用的客观统计数据和制定严格的书面复选标准才能弥补经验判断法的不足。 实践工作中的“五看一查”法: 看破损程度,看积尘厚薄,看复本多寡,看年代远近,看内容层次,查使用好坏。,滞架时限法 根据文献在两次流通之间滞留在书架上未被使用的时间长度,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