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1页
第2页 / 共61页
第3页 / 共61页
第4页 / 共61页
第5页 / 共61页
第6页 / 共61页
第7页 / 共61页
第8页 / 共61页
第9页 / 共61页
第10页 / 共61页
亲,该文档总共6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庆阳,环境与资源保护 甘肃政法学院 张弛,仅从水、土资源两方面介绍,分别各列举一例以阐明一、水资源巴家咀水库二、土地资源董志塬,一,水资源,以巴家咀水库为例,1、巴家咀水库简介,巴家咀水库位于蒲河中段,镇原、西峰交界处,地处黄土高原地区。坝高74米,长539米,底宽404米,顶宽7米,库容4936亿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3522km。水库由一座黄土均质大坝、一条输水发电洞、两条泄洪洞、两级发电站和电力提灌站组成。是一座集防洪保坝、供水、灌溉及发电于一体的水利枢纽工程。属全国1 2座重点拦泥水库之一。被誉为黄土高原第一坝,它的建成和运用是庆阳人民在水利事业上的一个壮举。,2、巴家咀水库的功能,庆阳巴家咀水库是黄土高原上集防洪、蓄水、发电、灌溉、供水、旅游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型水利工程,总库容511亿立方米,控制流域面积3522平方公里,已建成二级电站,年发电400万度以上,九级提灌工程,灌溉面积达14.4万亩,同时成为西峰城乡第二供水水源。目前,巴家咀水库逐渐发挥出旅游和生态效应。,3巴家咀水库的意义,巴家咀水库作为拦泥试验库而闻名,为根治黄河水沙灾害发挥了重要作用。巴家咀水库为受益区域内的经济、社会、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及生态效益。,二,土地资源,以董志塬为例,1、董志塬的简介,董志塬位于庆阳中南部,在泾河北岸、马莲河和蒲河两大河流之间。世界上唯一的一块黄土高原在我国西北,西北典型的黄土高原在陇东,董志塬又是陇东黄土高原之最。 它的黄土层厚度达200米以上,塬面面积910平方公里,南北总长110公里,东西最宽处50公里。涉及庆城县、宁县、合水县、西峰区4县区的21个乡镇。 整个塬面,平均海拔1300多米,年平均降雨量550毫米,土层深厚,质地松软,近百万亩肥沃的良田,广袤无际,盛产以冬小麦为主、品种丰富的多样农作物。古有“八百里秦川,不如董志塬边”之赞,今有文人赋诗称颂:“董志塬头显奇观,茫茫平原远接天,麦带金波连云涌,树幻绿舟逐浪翻”。地处董志塬西边的南小河沟,是黄河中游水土保持试验地,已建成山峦青翠、绿树成荫、鱼鸭戏池的风景区,被誉为“镶嵌在黄土高原的一块翡翠”,有“东湖碧水洗晓月,南沟红叶染夕阳”的联句予以赞美。,2、塬面的现状,董志塬水土流失严重,其面积已由原来九百一十平方公里少到七百五十六平方公里,并正以平均每年损失四十二公顷的速度吞噬着人们赖以生存的农田。此外,董志塬年产泥沙量亦高达一千三百一十五万吨。同时,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及人类不合理的生产活动等综合原因,董志塬水土流失严重。 目前,董志塬的东西宽度已从以前的三十二公里减少为十八公里,最窄处不到半公里,两侧沟头大有连接的趋势。水土保持治理基础薄弱,水土流失严重是董志塬的基本现状。塬边3249条支毛沟在频繁的洪水冲刷下,不断伸向董志塬腹地,各沟头像无数个魔爪伸向董志塬腹地,把一个完整的塬面切割成“鱼骨状”,大量的泥沙充斥着马莲河、蒲河两大河流,严重威胁着董志塬人民的生存。,3、水土流失的治理,黄河水利委员会西峰水保站1951年建立的全面科学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试验区域。根据原、坡、沟错综交织的地貌特点和水土流失规律,科技工作者采用建立原面、沟坡、沟谷三道防线治理模式,经过50年的艰辛治理,有效的控制了水土流失蔓延,保住了董志原,减少了流入黄河的泥沙,保护并改造了广大农田、交通道路及住宅,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使其成为改善生态环境的示范性区域。 从1951年建站开始,老一辈的水土保持工作者就在南小河沟流域这片荒凉贫瘠的土地上开始布设了一系列监测设施,进行了大量的水土保持科学试验研究,同时在流域内开展了塬面、沟坡、沟谷等相结合的立体治理模式:在塬面上大面积修建水平条田和沟头防治工程;在坡面上整地造林、发展果园、种植牧草;沟谷修建淤地坝、小水库等。,附:人文资源,以图例为解,谢谢!,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