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2页
第2页 / 共72页
第3页 / 共72页
第4页 / 共72页
第5页 / 共72页
亲,该文档总共7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Hans Selye (1907 1982) 1936年,加拿大学者塞 里(Selye. H)首次提 出应激学说,认为心理 应激是“在任一时刻由 生活所造成的身体损耗 和破坏率”。 什么是应激? 坎农(Cannon,1925):个体在暴露于恶劣环境是出现战斗 与逃避反应,这时个体处于应激状态。 塞里(Selye,1936):机体受到内外环境刺激时,会发生一 系列的非特异性生理改变,表现出特殊的症状群。 20世纪50年代,Wolff提出社会生活的刺激,如生活方式或关 系的改变、要求不能得到满足等也能引起应激反应。事件- 个体的态度、认知水平、应对能力-应激反应 。 R. S. Lazarus : 20世纪80年代,实际或认识上的“要求 能力”不平衡-身心紧张状态-非特异性的生理 或心理反应表现。 就是说 环境刺激威胁到一个人的重要需求 和应对能力时,个体产生的一类特殊心理、生理反应。 3 应激的概念 |stress:机体在各种内外环境因素刺激下出 现的非特异性全身反应 | 应激原(stressor):各种内外环境因素 分为三大类:外环境因素 内环境因素 心理社会因素 特性(1) 普遍性与非特异性 躯体躯体: :过热过热 过冷过冷 手术创伤等手术创伤等 心理心理: :紧张紧张 恐惧恐惧 悲伤等悲伤等 普遍性普遍性 蓝斑蓝斑-交感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肾上腺髓质系统 为主的神经内分为主的神经内分 下丘脑下丘脑-垂体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肾上腺皮质系统 泌改变及一系列泌改变及一系列 功能代谢的改变功能代谢的改变 非特异性非特异性 特性(2) 防御性与损伤性并存,并可相互转化 防御性:是机体适应变化,保护自身的 重要组成部分,可提高机体的准备状 态,有利于机体的fight or flight 损伤性:过强or持续时间过长的应激 原对机体有害,可导致应激性疾病 特性(3) 应激原需要有一定的强度与时间 一种因素要成为应激原,必须要 有 一定的强度和时间,但各人的强 度和 时间可以有明显的不同 应激原的分类 按来源分按对个体的影响分 外部物质环境挫折 内环境冲突 心理社会环境强制 8 应激原强度的评估 Holmes TH,Rahe RH. The Social Readjustment Rating Scale. 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 1967, 11(2):213-218. LCU (life change unit):生活变化单位 研究生活事件和疾病间的关系 生活应激和疾病关系的研究进入了有统计学基础的阶段 2020-4-25 9 第六章 心身疾病与心理生理障碍 低于低于149149分分 风险程度:一般一般 大约有30%的机会罹患身心疾病。 150299150299分分 风险程度:中等中等 大约有50%的机会罹患身心疾病。 300300分以上分以上 风险程度:较高较高 大约有80%的机会罹患身心疾病。 11 分数解释分数解释 许多中介因素调节着两者之间的关系:包括个体 对事件的评价、处理和应对事件、造成的心理应 激的能力,社会支持的质与量、个体素质、潜在 的疾病、遗传倾向与性格特点等 应激的生理反应 2020-4-25 12 第六章 心身疾病与心理生理障碍 全身性适应综合征 (general adaptation syndrome,GAS ) 第一期:警觉阶段 第二期:阻抗阶段 第三期:衰竭阶段 2020-4-25 13 第六章 心身疾病与心理生理障碍 第一期:警觉阶段 2020-4-25 14 第六章 心身疾病与心理生理障碍 第二期:阻抗阶段 (应尽量缩短,去除应激原) 2020-4-25 15 第六章 心身疾病与心理生理障碍 第三期:衰竭阶段 可出现应激相关疾病,导致休克死亡等 2020-4-25 16 第六章 心身疾病与心理生理障碍 应激时机体的功能代谢变化 (一)中枢神经系统 与应激相关的CNS部位:边缘系统的皮层、杏仁核、 海马、下丘脑、蓝斑 神经传导、神经递质、神经内分泌的变化 蓝斑区:神经元激活,酪氨酸羟化酶活性升高,机 体出现紧张、专注程度升高,过度焦虑、害怕、 愤怒。 HPA轴:适度兴奋有助于维持良好的认知学习能力和 良好情绪;过度兴奋或不足可出现抑郁、厌食、 自杀倾向 (二)免疫系统 神经内分泌变化对免疫系统有调控作用,而免疫系 统也对神经内分泌系统具有反向调节和影响。 神经内分泌变化对免疫系统有调控作用: 急性应激:外周血吞噬细胞数目增多,活性增强, C、CRP等非特异性抗感染的急性期蛋白升高。 慢性应激:免疫功能抑制。 免疫系统对神经内分泌的调控: 病原微生物、抗原等刺激 免疫系统激活 抗体、细胞因子、神经内分泌激素 应激的心理反应 2020-4-25 24 第六章 心身疾病与心理生理障碍 心理应激反应 情绪反应行为反应 焦虑逃避与回避 恐惧敌对与攻击 抑郁退化与依赖 愤怒固着与僵化 激情精神活性物质滥用 2020-4-25 25 第六章 心身疾病与心理生理障碍 应激源应激源 应激中间应激中间(介介)变量变量 应激反应应激反应 社会支持社会支持 生生 应对方式应对方式 心理反应心理反应 活活 健康健康 事事 认知评价认知评价 行为反应行为反应 件件 疾病疾病 个性特征个性特征 生理反应生理反应 其他因素其他因素 应激与健康的关系 27 应激的转归 28 影响应激强度的因素 应激原应激原应激主体(个体)应激主体(个体)环境因素环境因素 强度需要自然环境 可预测性认知评价社会环境 可控制性人格特点 数量和累计作用经历与适应性 性质心理防御机制的应用和 应对方式 功能状态 遗传基础 29 应激的应对 Coping:人们为应付心理压力或挫折, 有意识地做出的认知性和行为性努力。 功能: 1.情绪指向性急性期,着重在自身。 2.问题指向性重组期,着重在于人与 环境的关系。 2020-4-25 30 第六章 心身疾病与心理生理障碍 常见的应对方式 投身社会公益事业 积极参加与拓展业余 爱好 努力工作或发奋学习 寻求外界支持 迷信或活动 主动克制不良情绪反 应 使用烟、酒或镇静麻 醉剂等精神活性物质 性活动增加 直接攻击或报复 自罚、自伤与自杀企 图或行为 2020-4-25 31 第六章 心身疾病与心理生理障碍 心理防御机制与应对策略的特点 本身无好坏之分 不断习得,强化运 用和发展 多混合使用 因人、因事、因时、 因地制宜 适度原则 2020-4-25 32 第六章 心身疾病与心理生理障碍 提高应对技巧 长期努力应激时努力 积累经验,增强应对能力认知重建 建立社会支持系统解决问题 认知模式训练策略地混合与交替使用应对 方式 应对策略和防御方式训练随机应变 培养健康的性格、信念、意志和世 界观 知己知彼 培养良好的体魄和爱好及时求助 33 应激是多成分构成的复杂过 程 Stessor Transaction Resistance Energy spent Strain Solution or slide 应激是各种刺激作用于个体,使其生理或心理的内 稳态受到干扰时,个体在多因素作用下努力维持内 稳态稳定的过程。 34 应应 激激 相相 关关 障障 碍碍 描述性定义 指一组主要由心理、社会(环境)因素引 起的精神障碍,也称反应性精神障碍。决定本组 精神障碍的发生、发展、病程及临床表现的因素 有: (1) 生活事件和生活处境 (2) 社会文化背景 (3) 人格特点、教育程度、智力水平及生活 态度及信念等 (4) 不包括癔症、神经症、心理因素所致生 理障碍及各种非心因性精神病性障碍。 应激相关障碍分类 41 应激相关障碍 41.1 急性应激障碍 41.11 急性应激性精神病 41.2 创伤后应激障碍 41.3 适应障碍 41.31 短期抑郁反应 41.32 中期抑郁反应 41.33 长期抑郁反应 41.34 其它恶劣情绪为主的适应障碍 41.35 混合性焦虑抑郁反应 41.36 品行障碍为主的适应障碍 41.9 其它或待分类的应激相关障碍 国内12个地区精神疾病流行学调查(1982) 反应性精神病总患病率为068 现患病率为0.08 以青壮年发病多见 男女性别相近 国外研究表明女性多于男性 一、急性应激障碍(急性应激反应) 急性应激障碍常在强烈的精神刺激之后数 分钟至数小时起病,大多历时短暂,可在 几天至一周内恢复,预后良好,一般在一 个月内未缓解者,不做此诊断。 临床表现 意识障碍 定向障碍 注意狭窄 言语缺乏条理 有自发言语 动作杂乱 无目的性 对周围感知不真切 人格和现实解体 偶见冲动行为 事后部分遗忘 精神运动性兴奋与抑制 表现为不协调的精神运动性兴奋 激越,喊叫,过度乱动或情感爆发 话多,内容常涉及心因与个人经历 部分病人表现为运动性抑制,情感迟钝、麻木 ,行为退缩,少语少动,近亚木僵状态。 创伤性经历常因想象、考虑、梦境、闪回 (flash-back)、触景生情等多种途径引发个 体反复重新体验,而个体则对能勾起痛苦回 忆的刺激尽量回避。 常伴有失眠、易激惹、注意集中困难,高度 警觉和惊跳反应,运动不安等症状. 幻觉妄想罕见。 诊断与鉴别诊断 有一个异乎寻常而严重的应激事件作诱因 精神症状的发生与应激事件有时间上的紧密 联系 症状特点;病程一般在一周以内且缓解良好 。 短暂性精神障碍发作:如妄想阵发,旅途精 神病等,此类病人病前常无重大心因,有其 特殊的临床表现(如精神病性症状)。 癔症:癔症常在心因下诱发,因此短期内常 难于鉴别,不过癔症的表现更为多样化,带 有夸张做作和表演性,暗示性强。结合病前 的性格特征和多次发作的病程特点,不难鉴 别。 典型病例 某女,26岁,大专文化,某公司业务员。因 急起失眠,言行紊乱一天入院。一天的晚上 ,病人与其男友在江边树下约会,突然出现 两个持刀歹徒抢劫。病人当时吓得大声呼救 ,男友奋力搏斗,手臂被砍一刀,鲜血直流 。歹徒抢劫未成,落慌当晚,病人即出现恐 惧不安,兴奋躁动,表情迷茫,行为冲动, 踢 踢打闻讯赶来的家人和警察,被强行送入某 医院急诊室,行镇静治疗。病人只睡了约2小 时后醒来,仍表现恐惧不安,起坐不宁,后 转入病房。病人对发生的经过不能完全回忆 ,只知道有一高一矮两个男人持刀抢劫一事 ,回想起来仍心有余悸。经一周治疗后,病 人情绪行为恢复正常,但诉不敢晚间外出。 诊断:急性心因性反应 二、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PTSD)。 此病又叫延迟性心因性反应 由于受到异乎寻常的威胁性、灾难性心理创伤 ,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 应激源往往具有异常惊恐或灾难性质;如残酷 的战争、被强暴、地震、凶杀等,常引起个体 极度恐惧、害怕、无助之感。 人格特征、个人经历、社会支持、躯体心理素 质等是影响病程迁延的因素。 发病多数在遭受创伤后数日至半年内出现。 大多数病人1年内恢复,少数病人持续多 年不愈而成为持久的精神病态。 社区调查居民终生患病率为1-14, 高危人群中(战后复员军人,天灾人祸 中的幸存人群)患病率则高达3-5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