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2页
第2页 / 共62页
第3页 / 共62页
第4页 / 共62页
第5页 / 共62页
第6页 / 共62页
第7页 / 共62页
第8页 / 共62页
第9页 / 共62页
第10页 / 共62页
亲,该文档总共6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9 供应链信息管理,概述 供应链中的信息流控制 信息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 供应链管理中的信息系统,第一节 概述,一、信息管理的基本对象 二、供应链中的信息构成 三、信息管理在供应链中的重要作用 四、供应链中有效信息的特征 五、成功的信息管理标志,一、信息管理的基本对象,1、数据 2、信息 3、知识,1、数据,数据是说明原始事实的单元。 数据单元的表示方式: 数据名称、数据类型、数据长度。 常见的数据类型: 数值型、字符型、图表型、音频型、视频型。,2、信息,数据按一定意义、一定的规则组合在一起,形成数据的集合,这种集合体就叫做信息。 数据形成集合体的过程叫做数据处理。 信息的特点是显性化、结构化或半结构化,有具体的形式,有一定的格式,可以自由表达,可以存在如文件、资料、书报、邮件、数据库等等中。 可以用“管理信息系统”来管理信息,使人们在需要的时候能找到相关的内容,并反复使用它。,3、知识,各种信息按一定规则组合在一起,表达某些方面的应用,就形成了知识。 显性知识 是一种可表达的、可编码的知识。本质上是一种显性的、结构化的“信息”,可以存在于各种载体中,如书本、信件、文档、网络、信息系统中。人们可以通过学习、教育、训练来获得这些结构化的“信息”,并贮存在大脑中。 隐性知识 是存在人的头脑中的隐性的、非结构化、不可编码的知识。包括隐性经验、个人想法、洞察力、分析能力、价值观,各种判断、思想、创新等。隐性知识只能存在于人的大脑中,但它可以通过信息共享形成新的显性知识后存在于信息系统。,供应链信息管理就是要通过供应链中的信息系统,实现对供应链的数据处理、信息处理、知识处理的过程,使数据向信息转化,信息向知识转化,最后形成企业价值。,二、供应链中的信息构成,1、从供应链环节的角度划分 2、从层次结构角度划分,1、从供应链环节的角度划分,供应源信息:能在多长的订货供货期内,以什么样的价格,购买到什么产品,产品能被送到何处等。 生产信息:能生产什么样的产品,数量多少,在哪些工厂进行生产,需要多长的供货期等,成本多少,批量订货规模多大。 配送和销售信息:哪些货物需要运送道什么地方,数量多少,采用什么方式,价格如何,在每一地点的库存是多少,供货期有多长。 需求信息:哪些人将购买什么货物,在哪里购买,数量多少,价格多少。,2、从层次结构角度划分,个人信息 工作组信息 企业信息 供应链信息,三、信息管理在供应链中的重要作用,1、及时收集信息 2、通过掌握的信息控制生产成本,以最优惠价格迎合顾客需求。 3、优化配置供应链,形成正确的供应链管理决策。 4、实现最优的配送和付款方式。 5、获得客户反馈意见,提供良好的售后服务。,四、供应链中有效信息的特征,1、信息必须正确 信息描述的事实至少没有方向性错误 2、信息必须能及时获取 管理者需要的是及时的信息 3、信息必须恰好是必需的 管理者者需要能够利用的信息,五、成功的信息管理标志,提高客户满意度 企业能更好地为客户提供服务,提高客户管理效率 提高管理能力 企业可以使库存和人力资源需求减少,适应竞争。 使信息在策略规划和资源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一个成功的供应链信息管理应该使企业内形成优化的作业流程,企业间形成一种无缝的链接。,第二节 供应链中的信息流控制,一、供应链中的信息流 二、供应链中的信息流控制模式 三、信息流控制模式对企业决策的影响 四、供应链中信息流控制的特征,一、供应链中的信息流,1、采用信息技术前的信息流特点 2、采用信息技术后的信息流特点 3、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信息流特点,1、采用信息技术前的信息流特点,信息流滞后于物流 信息加工通常在部门与部门交接处存在着重复加工处理的情况 信息的传递是沿着企业内部的递阶结构(权力结构)传递 信息在层层传递中通常存在着失真的现象 滞后和失真的信息达不到有效地控制和调节物流的效果 企业决策层仅了解结果,而不了解过程。,2、采用信息技术后的信息流特点,信息流的采集与物流的过程同时发生。 信息采用计算机集中存储,统一加工处理,消除了部门与部门交接处的冗余加工处理。 用计算机传递、加工处理信息及时、准确。 能够快速反馈信息并由此控制和调节物流。 决策层不仅了解结果,而且也了解过程,实现信息的可追溯性、能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实时的决策。,3、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信息流特点,信息的传递不是沿着企业内部的递阶结构(权力结构),而是沿着供应链不同的节点方向(网络结构) 传递。 供应链企业之间信息的交互频率也比传统企业信息传递的频率大得多,其信息流模式也是并行的。,二、供应链中的信息流控制模式,1、分散控制模式 2、集中控制模式 3、综合协调控制模式,1、分散控制模式,分散控制模式的特点,各部门对信息的流向及内容有决定权,能灵活掌握信息需求及信息传播的时间、地点和方式,但企业不能从整体上把握信息的流向及内容,缺乏宏观调控能力并导致信息流的混乱及无序,管理效率下降,严重的情况将会是导致管理失控。,2、集中控制模式,集中控制模式的特点,信息的流向及内容完全由一个中心所控制,大部分情况下,信息流是固定的,如果需要改变信息流,无论是改变信息的内容或是流向,都需经过中心的同意,缺乏信息流动的灵活性。,3、综合协调控制模式,综合协调控制模式的特点,第一,它兼具分散控制的灵活性以及集中控制的宏观协调能力,使管理效率得以极大的提高。 第二,它符合供应链管理的群体决策机制,物流、信息流能够顺畅、快捷地流动,无论是物质还是信息,都可使正确的人在正确的时间和地点以正确的方式获得。,三、信息流控制模式对企业决策的影响,分散控制强调代理方的独立性,对资源的共享程度低,缺乏宏观调控,很难做到供应链的同步化。 集中控制模式把供应链作为一个整体纳入一个系统,采用集中方式决策,但轻视了代理的自主性,容易产生依赖思想,对不确定性的反应比较迟缓,难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综合协调控制模式中各个代理一方面保持各自的独立性运作,另一方面参与整个供应链的同步化运作体系,保持了独立性与协调性的统一。,四、供应链中信息流控制的特征,1、分布性 2、群体性 3、动态性,1、分布性,供应链管理环境下的企业从地理上看是分布在全球的各个地方的,信息资源通过网络连在了一起,各个企业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对信息流进行控制,因此,从整体上看,供应链管理的信息流控制具有分布式特征。,2、群体性,由于供应链企业的决策过程是一种群体协商过程,企业在制定生产计划时不但要考虑企业本身的能力和利益,同时还要考虑合作企业的需求与利益,因此在对信息流进行控制时,也必须考虑到合作企业的需求,从而形成了信息流控制的群体性。,3、动态性,由于顾客需求是在不断变化着的,为了适应这一变化,使企业具有敏捷性和柔性,这就要求供应链管理的核心企业随时调整合作伙伴,并且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随时调整信息流的内容及方向。所以说,供应链管理中信息流的控制具有动态性特征。,第三节 信息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 二、信息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现代信息技术是一个内容十分广泛的技术群,它包括微电子技术、光电子技术、通信技术、网络技术、感测技术、控制技术、显示技术等。 最近几年,技术创新成为企业改革的最主要形式,而信息技术的发展直接影响企业改革和管理的成败。信息技术革新已经成为企业组织变化的主要途径。,二、信息技术在供应链管理中的应用,Internet/Intranet技术、WEB技术 多媒体技术 数据库技术 MRP、MRPII 、ERP、CRM、JIT、CIMS CAD/CAM BR、RFID、GIS、GPS、EDI,第四节 供应链管理中的信息系统,一、供应链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关系 二、企业内供应链信息系统的逻辑结构 三、企业间的信息系统,一、供应链管理与信息系统的关系,1、管理信息系统(MIS) 实现对人、财、物和产、供、销的管理 2、决策支持系统(DSS) 从MIS获得各种报表和各种数学模型,进行企业决策。提供解决半结构化问题的能力。 3、基于知识的系统(KBS) 解决供应链上非线性问题,要依靠知识系统。,二、企业内供应链信息系统的逻辑结构,1、SCM中MIS的基本结构模型 2、SCM中MIS对数据、信息处理的逻辑结构模型,1、SCM中MIS的基本结构模型,2、SCM中MIS对数据、信息处理的逻辑结构模型,(1)供应链管理作业层,进行实质性的操作,包括物流管理、仓储管理、运输管理、订单管理、分销管理、制造管理、财务管理、电子化采购管理、关系管理等。 这些具体的操作是根据“商业应用层”中的“商业决策、管理、控制”的信息进行的。,(2)电子数据处理层,将“供应链管理操作层”中实质性操作过程的数据和信息,通过各种收集数据的子系统,如EOS、POS、EDI等等,收集到数据库中来。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管理收集和存储这些数据。 一些数据通过分类、排序、综合分析的数据挖掘过程,形成特有的商业信息、商业知识、商业模型等。 这些结构化的信息、知识和模型可供“商业应用层”调用,在企业的决策、管理、控制过程中发挥作用。,(3)商业应用层,商业应用层是信息系统的目的,所有数据收集、储存、提取后,如果没有商业应用都是无效的。 “商业应用层”十分重要,它包括了许多可视化的应用系统,如决策支持系统、报表系统、随机查询系统、在线分析等。,三、企业间的信息系统,1、企业间信息系统的概念(IOIS) 2、IOIS的类型 3、构建供应链IOIS的基本方法,1、企业间信息系统的概念(IOIS),企业间信息系统(Inter-Organiz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IOIS)是两个或多个企业间形成一个整合的数据处理和数据通信系统,是跨企业的信息系统。有时也被称为跨组织系统(IOS)。,2、IOIS的类型,(1)远程企业间节点 (2)应用处理节点 (3)多参与者交换节点 (4)网络控制节点 (5)集成的网络节点 (6)企业间供应链信息系统,(1)远程企业间节点,在供应链成员中,某一应用系统是由一个或多个高级别的企业参与者支持的,其他供应链成员的某一企业从远程链接到这个系统中去,成为系统的参与者。 这是一级水平的IOIS,是供应链关系发展的最初阶段,即优化阶段,也是传统供应链向现代供应链转化的阶段。,(2)应用处理节点,是由供应链成员企业开发的单一的业务应用处理软件系统,其他企业可以进入该系统进行共享。 这是二级水平的IOIS,这时的供应链成员只是形成初步的链接。,(3)多参与者交换节点,是由供应链成员企业开发的系统,其他成员企业可以通过网络与该企业链接。该企业可以与任何低接别的参与者共享网络链接,建立业务关系。 这是三级水平的IOIS,这时的供应链成员彼此间开始由较大的信任,进行各种业务的往来,在交易中有大量的文件在企业间的系统中传递。该阶段从“优化”进入“整合”。,(4)网络控制节点,是由供应链成员企业开发的企业间系统。它是用不同的应用软件构成的网络控制系统,可以让不同类型的、低等级的参与者和最终用户进行信息共享。在共享的过程中可以自动控制和跟踪供应链成员的各种行为。 这是四级水平的IOIS,是进一步“整合”的阶段。,(5)集成的网络节点,集成的网络节点使供应链成员都在一个有效的数据通信/数据处理的网络中,它整合了所有低级别的参与者和实时应用系统。 这是五级水平的IOIS,此时进入到“协作”的阶段。,(6)企业间供应链信息系统,在企业间供应链信息系统中,供应链参与者彼此间共享一个含有不同应用软件的网络,且这些参与者之间建立了业务关系。 这是第六种水平的IOIS,它包括了前面五种不同的水平,此时进入了“同步”阶段。,3、构建供应链IOIS的基本方法,构建供应IOIS的目的是要实现供应链企业间的“信息共享”,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