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3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5页 / 共23页
第6页 / 共23页
第7页 / 共23页
第8页 / 共23页
第9页 / 共23页
第1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云南省民族大学附属中学高一化学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考号、姓名、考场、座位号、班级在答题卡上填写清楚。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相对原子质量:H-1 S-32 N-14 O-16 Na-23 Al-27 Cl-35.5 Zn-65第卷(54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8小题,共18.0分)1. 下列有关碱金属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均为A族元素,最外层均有1个电子B. 单质的还原性:C. 碱性:D. 由Li到Cs,核电荷数依次增加,电子层数、原子半径依次增大2. 下列关于卤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随核电荷数递增,卤素单质熔沸点升高B. 随核电荷数递增,卤化氢的稳定性增强C. 随核电荷数递增,卤素离子的还原性增强D. 随核电荷数递增,卤素原子半径增大3. 关于与的性质判断正确的是A. 常温下溶解度:B. 热稳定性:C. 与同浓度同体积的盐酸反应的速率:D. 与澄清石灰水反应,均有白色沉淀生成4. 将气体通入溶液中,没有看到明显现象,再通入一种气体或加入一种物质后,可产生一种白色沉淀,该气体或物质不可能是A. B. C. D. 5. 饱和氯水久置后,溶液中的各种粒子:减少的是A. B. C. D. 6. 在探究性质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气体通入NaOH溶液中,产生倒吸现象,说明极易溶于水B. 将通入溶液中至饱和,无沉淀产生,再通入,产生白色沉淀C. 气体通入溴水中,溴水的颜色褪去,说明具有漂白性D. 气体通入溶液中,溶液出现浑浊现象,说明有沉淀生成7. 下列关于钠的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热稳定性:B. 与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碱,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C. 碳酸氢钠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 中阴、阳离子的个数比为1:28. 如图,A处通入,关闭B阀时,C中的湿润红色布条看不到明显变化;打开B阀后,C中的湿润红色布条逐渐褪色则D瓶中盛放的是A. 浓盐酸B. 饱和NaCl溶液C. 浓硫酸D. NaOH溶液9. 下列对于硝酸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 浓硝酸在见光或受热时会发生分解B. 久置的浓硝酸会变为稀硝酸C. 金属与硝酸反应不产生氢气D. 稀硝酸与铁反应而浓硝酸不与铁反应10. 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A. 具有氧化性,可用于漂白纸浆B. 受热易分解,可用作氮肥C. 易溶于水,可用作净水剂D. 熔点高,可用作耐高温材料11. 下列实验能证明某无色气体为的是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显红色能使溴水褪色,再滴加酸化的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A. B. C. D. 12. 已知硝酸能将氧化为下列物质反应后能使KSCN溶液变红的是过量的Fe与反应和过量稀硫酸反应溶液中通入少量和的混合物溶于盐酸中向溶液中加入过量稀硫酸A. 只有B. 只有C. 只有D. 全部13. 将足量的铜片与浓硫酸加热充分反应,收集到标准状况下的气体VL,下列对此反应的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 该反应体现了浓硫酸的酸性和强氧化性B. 反应结束后两种反应物均有剩余C. 被还原的硫酸为D. 参加反应的Cu为14. 下列实验现象,与新制氯水中的某些成分括号内物质没有关系的A. 将固体加入到新制氯水中,有无色气泡B. 使红色布条褪色C. 向溶液中滴加氯水,再滴加KSCN溶液,发现呈血红色D. 滴加溶液生成白色沉淀15. 将明矾溶于水形成100mL溶液,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明矾净水是利用了明矾的强氧化性B. 溶液的焰色反应为紫色,这是化学性质C. 加入溶液至沉淀物质的量达到最大,消耗溶液D. 加入溶液至恰好完全沉淀,全部转化为16. 相同质量的铜片分别与过量的体积相同的浓硝酸、稀硝酸反应,二者相比较,相等的是A. 铜片完全消耗时所用的时间B. 反应中转移的电子总数C. 反应所消耗硝酸的物质的量D. 反应生成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17. 既能通过金属单质与足量反应得到,也能通过金属单质与酸反应得到的是A. B. NaClC. D. 18. 如图所示是的两个性质实验,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两个实验均表现了易溶于水B. 两个实验均表现了易挥发C. 两个实验均表现了是碱性气体D. 两个实验均表现了是还原性气体二、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3.0分)19. 在硬质玻璃管中的A、B、C处依次放有浸有KBr溶液、KI溶液、淀粉已知淀粉遇显蓝色溶液的3个棉球如图所示由左端通入氯气,在B处加热,可观察到A处棉球呈_色,B处棉球呈现_色,C处棉球呈_色将玻璃管冷却后,在B、C之间的玻璃壁上有_色的_填物质状态,这是因为_、B两处发生的离子方程式分别是:_20. 某工厂的工业废水中含有大量的,较多的和少量为了减少污染并变废为宝,工厂计划从该废水中回收硫酸亚铁和金属铜请根据下列流程图,完成回收硫酸亚铁和铜的实验方案可供选择的试剂为铁粉、稀、NaOH溶液等试剂操作a的名称为_ ,所需要的玻璃仪器为_ 固体E的成分为_ ,加入的试剂为_ ,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_ 加入试剂的目的是_ 从溶液D和溶液G中得到晶体的操作为_ 、冷却结晶、_ 、洗涤、干燥21. 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氯气是一种黄绿色非金属气体,化学性质上和氧气有许多相似之处,比如:氯气也能支持燃烧,写出铁丝在氯气中燃烧的方程式:_ ;氢气在氯气的燃烧观察的现象为:_ 氯气和石灰乳反应可以制得漂白粉,漂白粉暴露在空气中因吸收了空气中的和而失效,漂白粉失效过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_ 氯水中含有多种成分,因而具有多种性质,根据新制氯水分别与如图四种物质发生的反应填空、b、c、d中重合部分代表物质间反应,且氯水足量过程的反应方程式_ ,e过程中的化学方程式为_ 过程所观察到的现象为:_ b过程证明了氯水的存在_ 微粒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22. 充分加热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混合物19g,完全反应后固体质量减轻了,求: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在剩余固体中,加入过量盐酸,反应后放出二氧化碳的体积标准状况答案1. B2. B3. D4. C5. B6. B7. B8. D9. D10. D11. C12. B13. D14. C15. D16. B17. B18. C19. 橙;黄;蓝;紫黑;固体;碘易升华;、20. 过滤;漏斗、玻璃棒、烧杯;Fe和Cu;稀硫酸;将溶液中的和转化为沉淀,便于与含有的溶液分离;蒸发浓缩;过滤21. ;在安静地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在集气瓶口有大量白雾;溶液先变红而后褪色;d22. 解:令混合物中碳酸氢钠的质量为m,则: 质量减少168g62gm故,则碳酸钠的质量为:,答: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为,剩余固体为碳酸钠,质量为,物质的量为,令生成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x,则:11 x故,故二氧化碳的体积为,答:反应后放出二氧化碳的体积【解析】1. 解:碱金属位于周期表第A族,主族族序数等于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最外层电子数为1,故A正确;B.同主族电子层数依次增加,失电子能力越来越强,还原性增强,单质的还原性:,故B错误;C.同主族电子层数依次增加,失电子能力越来越强,金属性越强形成碱的碱性越强,故C正确;D.从上到下电子层数依次增大,核电荷数依次增加,电子层数、原子半径依次增大,故D正确;故选BA.碱金属位于周期表第一主族最外层电子数为1;B.同主族电子层数依次增加,失电子能力越来越强,还原性增强;C.同主族电子层数依次增加,失电子能力越来越强,金属性越强形成碱的碱性越强;D.从上到下电子层数依次增大,原子半径依次增大本题考查了碱金属的递变规律分析判断,主要是周期表同主族的递变规律,掌握基础是解题关键,题目较简单2. 解:卤族元素从上到下对应单质的相对分子质量逐渐增大,因都为分子晶体,则晶体熔沸点逐渐升高,故A正确;B.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非金属性逐渐减弱,对应的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减弱,故B错误;C.随核电荷数的增加,的电子层数逐渐增多,半径递增,离子的还原性递增,故C正确;D.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故D正确故选B卤族元素由上到下,非金属性减弱,以此比较单质的氧化性、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阴离子的还原性;卤族元素由上到下,颜色加深、单质的沸点升高,而气态氢化物中HF中含氢键,沸点较高,以此来解答本题考查卤素原子结构与性质的比较,侧重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律及非金属性比较的考查,注重规律性知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3. 解:常温下,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气体,有碳酸氢钠晶体析出,可知常温时水溶解性:,故A错误;B.不稳定,加热易分解:,碳酸钠受热稳定,故B错误;C.分别滴加HCl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为,相同条件下比反应放出气体剧烈,故C错误;D.和混合后生成,发生可与澄清石灰水发生或,故D正确故选D与相比较,不稳定,加热易分解,常温时,溶解度较大,与盐酸反应时,反应剧烈,都可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以此解答该题本题考查和性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和性质的异同,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4. 解:具有还原性,能被氯气氧化为离子,所以再向溶液中加入氯气,生成沉淀,故A不选;B.氨气具有碱性,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铵,亚硫酸铵与钡离子反应生成亚硫酸钡沉淀,故B不选;C.二氧化碳、二氧化硫均与氯化钡不反应,不能生成沉淀,故C选;D.具有还原性,能被离子氧化为离子,所以再向溶液中加入溶液,生成沉淀,故D不选;故选:C亚硫酸的酸性比盐酸弱,向溶液中通入至饱和,没有发生反应,此过程无明显实验现象,具有还原性,能被离子、氯气氧化为离子,与钡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氨气具有碱性,与二氧化硫反应生成亚硫酸铵,亚硫酸铵与钡离子反应生成亚硫酸钡沉淀,据此解答本题考查了二氧化硫的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物质的性质及氧化还原反应、复分解反应为解答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5. 解:氯气的水溶液称为氯水,新制氯水呈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在氯水中存在如下三个平衡:,所以新制的氯水中含有三种分子:、HClO,四种离子:、及少量;久置后发生反应:,由于HClO的分解导致了的不断反应,最后变成了HCl溶液,所以减少的是:、故选B新制氯水中含有含有三种分子:、HClO,四种离子:、及少量;久置后发生反应,由于HClO的分解导致了的不断反应,最后变成了HCl溶液,这时溶液中含有、及少量的,减少的为、HClO本题考查新制氯水和久置氯水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