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最新】精选高考历史二轮复习高考选择题48分标准练7时间:15分钟满分:48分12016广东广州模拟鉴于殷商孤立而亡的教训,周武王克商封国,把所灭国及空隙地带作为封地,授予同姓兄弟或姻姓亲信,让他们建立诸侯国。这些诸侯国不同于商代的邦国,开始成为该地域的次级“统治中心”。据此可知,分封制()A扩大了地方权力 B加强了中央集权C巩固了西周统治 D瓦解了贵族政治体系解析:结合周武王建立封国的目的、过程等内容可知,周初的分封制吸取了商朝中央政权孤立而亡的教训,因此材料主要强调周朝实行分封制所要达到的目的巩固统治。A、B两项说法错误,排除;D项与题意无关,排除。答案为C。答案:C22016山西四校联考范文澜先生在中国通史简编中指出:汉武帝“更喜欢儒家的是三纲五伦说”;朱熹在后世影响最大的著作是家礼,并且在他及其他理学家的影响下,南宋出现相当多的通俗教育读本,如劝孝文劝学文谕俗文等。由此可见,南宋与西汉相比在“三纲五常”方面的最大区别在于()A由服务统治者到服务民众B用理来论证其合理性C注重民族性格的培养D儒家伦理道德普及化、通俗化解析:由材料信息可知,朱熹等思想家意在通过通俗的读本将理学思想世俗化,劝导民众遵循儒家的“三纲五常”,由此可知D项符合题意。程朱理学和西汉儒学都为统治阶级服务,A项错误;B项不符合材料信息,可以排除;C项与材料中“劝孝文劝学文谕俗文”等信息不符,可以排除。答案:D32016河北唐山期末秦汉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趋势为“头枕三河(主要指关中地区),面向西北(草原地区)”,而到了唐(安史之乱后)宋则变为“头枕东南,面向海洋”。这是因为()A政治中心的南移 B经济政策的改变C四大发明的应用 D经济重心的南移解析:结合题中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唐宋以来经济发展趋势由原来的面向西北内陆转为面向东南沿海,这主要是因为唐宋时期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答案为D。答案:D42016山西八校联考“在清廷推行的新政中,废除科举制、兴办新式学堂是一项重要举措,本该使全社会欢呼雀跃。但是,欢呼雀跃者,大多是上层社会的绅士们,贫苦百姓却恨之入骨。原因很简单:办学堂就要加捐。乡民们不但把怨气发泄于官府衙门,而且无一例外地将学堂捣毁。”该材料反映出()A政府的专制统治不得人心B吏治腐败阻碍了改革进程C上层绅士引导了社会潮流D乡民的思想尚未得到解放解析:“废除科举制、兴办新式学堂”本来属于顺应历史潮流的措施,但百姓并不领情,其原因在于“加捐”,而“加捐”并非“专制”的表现,而是吏治腐败的表现,故排除A项、选择B项;C项不能全面反映材料的内容,故排除;D项不符合材料主旨。答案:B52016河南八市质检屈文生将南京条约中有关香港岛的英文官本、中文官本及其中译本整理成下面表格英文官本中文官本中译本cede给予割让to be possessed in perpetuity常远据守主掌永久占有表格中的信息反映出()A中英两国君主的政治地位不同B清朝“天朝上国”的观念依旧浓厚C中英两国在香港问题上针锋相对D清朝否认英国对香港拥有主权解析:南京条约规定清政府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但在南京条约中文官本中将这一情况表述为“给予”“常远据守主掌”,这反映出当时清朝“天朝上国”的观念依旧浓厚,B项正确。答案:B62016湖北武汉武昌调研1942年2月蒋介石出访印度,英国舆论认为中国“以远东眼光共保合作,为唯一解决英属地途径”,美国舆论认为蒋“动员印度之庞大潜力,则所予同盟国之帮助,实不可限量”。蒋介石的这次印度之行()A有利于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B唤醒国际社会关注远东事务C促进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建立D促使中印对日作战转入反攻解析:1942年2月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已经建立,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正处于相持阶段,由此可知B、C、D三项说法错误,排除。答案为A。答案:A72016河北“五个一名校联盟”质监毛泽东发文称:“(中国共产党现在领导的)这个广大的中国区,包括十九个大的区,其地域包括辽宁、热河、察哈尔、绥远、陕西、甘肃、宁夏、山西、河北、河南、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广东、福建等省的大部分或小部分。”此文发表的历史背景是()A“工农武装割据”初步形成B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C全民族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D中国共产党即将执政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中共领导的区遍布全国各地,这显然反映了抗日战争后期中共领导的抗日根据地的发展情况。在全民族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之时,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发起了全面进攻,故出现材料中所述现象,故选C项。A项不符合题意,“工农武装割据”初步形成之时,不会出现材料中的规模;根据材料不能得出B项中的结论,故排除B项;“中国共产党即将执政”是在解放战争基本胜利后,材料难以体现这一信息,排除D项。答案:C82016安徽合肥质检1957年,在当时全国6亿人口的前提下,马寅初发表新人口论,提出了“两个(孩子)有奖,三个(孩子)有税,不让人口增殖拖经济的后腿”的主张。该主张()A是贯彻“百花齐放”方针的结果B符合当时经济建设的客观需要C认为人口再生产阻碍经济发展D在实践中很快得到贯彻和执行解析:马寅初的新人口论主要强调了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不属于文艺创作,排除A项;C、D两项说法错误,排除。答案为B。答案:B92016河南郑州预测彼得伯克在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与社会中认为:“虽然世俗题材艺术品的数量和比例都有所增加,世俗绘画的比例从15世纪20年代的5%上升到16世纪20年代的约20%,但宗教题材的艺术品一直占绝对优势。”这说明,文艺复兴时期()A仍是以神为中心B并不反对基督教,仍信仰宗教C文艺复兴仍重视宗教苦修超过现世生活D以神圣主义作为文艺的核心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运动主张文艺作品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要求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世俗题材艺术品的数量和比例都有所增加”反映了文艺复兴要求人性的解放;“但宗教题材的艺术品一直占绝对优势”说明文艺复兴运动并不反对宗教信仰。由此可知,B项正确。答案:B102016福建福州五校联考1922年春,列宁在俄共(布)第十一次代表大会上说,“我们甚至有过这样的诗人,他们写道:看!在莫斯科,饥寒交迫,从前是整洁、美丽;现在是买卖、投机。这样的诗作在我们这里是很多的。”这反映出()A列宁高度重视诗歌的宣传功能B“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带来了危害C莫斯科出现了严重的经济危机D人们对新经济政策有不同看法解析:A项是对材料的错误理解;B项与题干时间及诗歌赞美的“从前是整洁、美丽”不一致,排除;诗歌是诗人内心感受的一种表达,与史实不一定符合,故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是部分人对新经济政策的贬责,D项符合题意。答案:D112016安徽芜湖马鞍山质监一名叫沙博夫斯基的东德官员,在新闻发布会上错误地发布了一项关于放宽出国旅游限制的草案,误导大批东德人涌向柏林墙,迫使当局解除前往西柏林的限制,不久柏林墙被拆除。柏林墙的倒塌()A是沙博夫斯基的失误所致B是北约东扩的结果C标志着冷战局面结束D加速了德国统一的进程解析:结合题中关键信息“东德”“柏林墙”“西柏林”可知,当时德国尚未实现统一,但柏林墙的倒塌加速了德国的统一。答案为D。A、B、C三项皆不符合史实。答案:D122016湖南长沙模拟下面是关于捷克斯洛伐克等国对西方国家的贸易额占其对外贸易总额比重的表格。1952年各国数据与1948年数据差距较大的直接原因是() 国家年份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1948年68%66%29%33%1952年29%29%15%11%A.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C经互会的成立 D柏林危机的爆发解析:由于苏联成立经互会,形成了一个社会主义阵营的贸易体系,使社会主义国家减少甚至断绝了与西方国家的贸易往来。由此可知,C项正确。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和杜鲁门主义的出台都早于1952年,A、B两项均可排除;柏林危机与表中时间不符,D项错误。答案:C7 / 7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