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部编版初二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文本式+表格式(共2篇)17 昆明的雨【教学目标】 1.了解昆明的雨的特点以及文中所展现的风土人情。2.体会本文形散神聚的特点,品味汪曾祺散文“淡而有味”的语言。3.感悟文中蕴含的作者情感,理解作者热爱生活的人生态度。【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诗词大会,激趣导入师:上课之前,我们来做个游戏。中国诗词大会节目中有个环节叫“飞花令”,即由两个选手轮流说出含有某个主题字的诗句。如果一方在规定时间内说不出来,则另一方获胜。请大家推荐两位古诗词基础较好的同学,我们也来比拼一下。我们的主题字是“雨”。(学生进行短暂游戏)师:同样都是雨,在不同诗人的笔下,却有着不同的体验。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一篇跟“雨”有关的散文昆明的雨,看一看汪曾祺笔下的雨又是什么样的呢?(板书:昆明的雨 汪曾祺)【设计意图】“飞花令”游戏可极大调动学生的兴趣,激起学生对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古诗词文化的崇敬之情,并以“雨”为主题,自然引出本课的学习。二、预习检查1.字词积累(见状元大课堂本课“字词清单”栏目)2.作者介绍(见状元大课堂本课“作者名片”栏目)师:请同学们说说你对汪曾祺先生的了解。(生交流发言,师引导补充)补充介绍:课件出示:汪曾祺,江苏高邮人,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他自称是“一个中国式的抒情的人道主义者”。汪曾祺说:“我在昆明待了七年。除了高邮、北京,在这里的时间最长,按居留次序说,昆明是我的第二故乡。”贾平凹评价汪曾祺:“汪是一文狐,修炼成老精。”【设计意图】检查学生自学掌握的知识,补充强调学生预习所欠缺的部分。三、初读,感知内容之“散乱”请同学们根据下面的提示略读课文,时间3分钟,然后回答问题。提示:课件出示:略读也叫跳读或浏览,是一种阅读时只注意文章的关键部分,如标题、首段、末段以及每段的关键字(词、句)等,通过快速阅读掌握文章内容的方法。遇到不懂的字、词等,可以暂时跳过,也不必追求对所有细节都能理解。设问1:昆明的雨季有什么特点?预设 雨季长,不使人厌烦,不使人气闷,气压不低,人很舒服。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丰满的,使人动情的。设问2:本文除了雨还写了什么?预设 物:仙人掌、各种菌子、杨梅、缅桂花。人:卖杨梅的苗族女孩子、送缅桂花的房东。事:与友人小酌。设问3:文章标题是“昆明的雨”,为什么又写以上这些内容?预设 这些内容都与雨有联系。如:杨梅是雨季的一种果子。在雨的滋润下,杨梅是又大又黑红,卖杨梅的苗族女孩子娇美的吆喝声将雨季的空气也衬得更加柔和了。师小结:课文篇幅不长,但所叙景、事、物等较多,显出“杂”的特点,这也是散文“形散”的体现。【设计意图】课件出示“略读”,教给学生一种可视、可操作的阅读方法。“3分钟”的略读,可以将学生的阅读速度量化,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迅速提取文章重点内容的能力。通过提问,引导学生逐步感知课文内容。四、细读,品味语言之“平淡”师:有人说:“汪曾祺的散文像一壶铁观音,看似无味,细品方知甘甜。”下面,请同学们品析这些句子,仔细揣摩作者汪曾祺独特的运用语言文字的方式。课件出示:A.(干巴菌)颜色深褐带绿,有点像一堆半干的牛粪或一个被踩破了的马蜂窝。B.(鸡油菌)都是一般大小,有一块银元那样大,滴溜儿圆,颜色浅黄,恰似鸡油一样。C.昆明的杨梅很大,有一个乒乓球那样大。预设 大多数作家作品中的比喻句都是华美而艳丽的,而汪曾祺却借用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来比喻或描述。这些随处可见易于感知的事物在文中一次次出现,更易于让普通读者直接感受事物的形象,富有浓厚的生活气息。课件出示:牛肝菌下来的时候,家家饭馆卖炒牛肝菌,连西南联大食堂的桌子上都可以有一碗。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预设 用“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形象地描绘出牛肝菌的颜色、口感和味道,表达出作者对牛肝菌的喜爱之情。“很好吃”这三个字是日常用语,很好地体现了汪老散文平淡、家常的语言特色。课件出示:A.这种东西也能吃?! B.这东西这么好吃?!预设 这两个句子的标点很特别,都用了一个问号和一个叹号,但是它们所表达的感情却迥然不同。前句:反问+感叹,表露出质疑、嫌弃的情绪。后句:疑问+感叹,表露出惊叹、喜欢的情绪。朗读活动:1.品读语气和标点(1)请在这两句前面分别加一个语气词。(2)从“?!”入手,体会汪老表达的不同情感。2.朗读的处理朗读时要把情感附着在特定词语上,注意语速和语调。朗读指导:(1)前句的前面可以加“咦!”,读出质疑与嫌弃;后句的前面可以加“哇!”,读出惊讶与感叹。(2)前句要把情感附着在“这”“也能”上,后句要把情感附着在“这么”一词上。(3)前句语调上扬,后句语调由高到低。课件出示:卖杨梅的都是苗族女孩子,戴一顶小花帽子,穿着扳尖的绣了满帮花的鞋,坐在人家阶石的一角,不时吆喝一声:“卖杨梅”声音娇娇的。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预设 用“戴”“穿”“坐”“吆唤”一系列的动词,对苗族女孩子进行了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和外貌描写等,用卖花女孩的娇美情态衬托出昆明雨季的柔美。文字富有生活气息,很有画面感。课件出示:我吃过苏州洞庭山的杨梅、井冈山的杨梅,好像都比不上昆明的火炭梅。预设 对比,把苏州洞庭山的杨梅、井冈山的杨梅与昆明的火炭梅进行对比,突出昆明火炭梅的美味,侧面烘托了昆明雨的滋润,抒发了作者对昆明的喜爱之情。课件出示: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密匝匝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预设 这段环境描写很有意境。外面是大雨,院子里是淋湿的绿叶、白花,这样一种氛围,两个人静静地坐着,给人以宁静、闲适、恬淡之感。师小结:汪曾祺先生散文的语言平淡自然,如话家常,却饶有兴趣,言有尽而意无穷。他最善于用话家常式的口语,以及标点、修饰语等凸显语言特有的格调。【设计意图】品析语言,一定要抓住关键性字词句去分析。并引导学生根据一标一字,读出语感,读出感情。本环节的设计有助于学生体会文章的语言特点,为下面体悟文章的情感做铺垫。五、悟情感,体会散文之“神聚”师:本文之所以能对读者产生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就在于作者对“凡人小事”的审视。结合本文,试分析文章是如何“以小见大”、形散而神聚的。预设 作者对昆明的爱是深沉的,寄托感情的载体越小,越显得爱得醇厚,仙人掌、青头菌、牛肝菌等各类菌子,杨梅、缅桂花等作为承载情感的载体,内容零散,却都具有非凡的意义,它们共同昭示了汪曾祺散文的“凡人小事”之美,共同彰显着他对昆明、对生活的热爱。师补充:全文重点描述昆明雨季中的几种有代表性的事物,重在表现生活气息,体现作者对日常生活的重视,对生活中情趣与美的欣赏,符合作者散文创作的一贯特点。由画始,至诗终,并且首尾都有“我想念昆明的雨”的心语,不能不说是作者的艺术匠心的表现,这也说明,散文之“散”其实是外形散,内核严整。师小结:汪曾祺先生一生坎坷,但他始终能够保持平静旷达的心态,以平淡的心感受人生艰难,并且创造了积极的、乐观的、诗意的、美的文学人生。也希望同学们课下能多读汪老的文章,真正体会先生浓烈如火的真情怀。【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本文写法入手,理解本文形散而神聚的特点。【板书设计】昆明的雨言之平淡 情之绚烂(形散神聚)【设计亮点】这堂课重在引导学生自读,促进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与作者表达的情感,以及掌握阅读方法和散文“形散神聚”的特征。在板块设置上,找准时机导读导学,最终使学生获得学习自读课文的方法,培养自学的能力。人教部编版初二语文八年级上册教学设计 17 昆明的雨课题昆明的雨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课时分配建议本课依据学情分课时。第一课时进行自主学习反馈及整体感知、结构梳理。第二课时进行课文具体感知的交流展示及当堂检测。可适当调节。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准确认读并理解“辟邪、鲜腴、篱笆、无可方比、吆唤”等词语。2.体会作者对“昆明的雨”的描写方法。过程与方法1.阅读课文,提升筛选信息能力及思维能力。2.通过朗读体会文中作者平实朴素的语言特色。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对昆明的热爱怀念之情,培养热爱家乡的思想情感。课前预习作者简介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作家。早年毕业于西南联大,历任中学教师、北京市文联干部、背景文艺编辑、北京京剧院编辑。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著有小说集邂逅集,散文集浦桥集,大部分作品收录在汪曾祺全集中。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写作背景昆明地理位置属北纬亚热带,然而境内大多数地区夏无酷暑,冬无严寒,具有典型的温带气候特点,素以“春城”而享誉中外,春城之雨,润物细无声。本文写于1984年,是作者的一篇回忆性散文。读准字音青头菌(jn) 避邪(b xi) 鲜腴(y) 八卦(u)篱笆(l b) 釉(yu) 晕倒(yn do) 吆唤(yo)暮年(m) 缅甸(min din)一碟(di) 细碎(su)饱涨(bo zhn)淋湿(ln) 苔痕(hn) 密匝匝(z)辨清字形缅(min)缅怀 釉(yu)彩釉腼(min)腼腆 油(yu)油水理解词语避邪:用符咒等避免邪祟。鲜腴:新鲜肥美。吆唤:大声喊叫,呼唤。暮年:晚年。孟夏:夏季的第一个月。八卦:周易中的八种具有象征意义的基本图形,每个图形用三个分别代表阳的“”(阳爻)和代表阴的“”(阴爻)组成。名称是:乾、坤、震、巽、坎、离、艮、兑。相传是伏羲所作。细碎:1.琐碎;细小。2.细行;细节。方比:比较,比得上。饱涨:饱满。密匝匝:非常浓密的样子。新课导入汪曾祺的散文写风俗,谈文化,忆旧闻,述掌故,寄乡情,花鸟鱼虫,瓜果食物,无所不涉。读他的散文就好像聆听一位性情和蔼、见识广博的老者谈话,虽然话语平常,但饶有趣味,那么就让我们来美美地欣赏吧。新课展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本文题目是“昆明的雨”,请问本文写的仅仅是雨吗? 还写了仙人掌、各种菌子、杨梅、缅桂花等景物。写了为宁坤作画、和德熙去小酒馆喝酒的事。2.以上这些事物与雨有关系吗?任选其中的一点谈谈自己的看法。都与雨有着联系。示例:杨梅是雨季的一种果子,在雨的滋润下,杨梅是那样的又黑又红,在雨季的氛围中,卖杨梅的苗族女孩子的声音是那样的柔和。【感悟精彩句子】赏析下列句子。1.我想了一些时候,画了一幅:右上角画了一片倒挂着的浓绿的仙人掌,末端开出一朵金黄色的花;左下画了几朵青头菌和牛肝菌。这一段话画面感非常强,色彩鲜明,展现出昆明独有的地方特色。2.她们的声音使得昆明雨季的空气更加柔和了。“柔和”一词不仅写出了卖杨梅的女孩子声音的娇美,同时也衬托出昆明雨季的美丽。【把握文章主旨】本文的主旨是什么?作者是怎样表现的?本文通过回忆昆明的雨季及相关事物,昭示了“凡人小事”之美,表现了作者对昆明、对生活的热爱。同时启示人们,生活的美存在于身边的一草一木中,我们应善于发现并捕捉到它们。写作方法运用【深入研读,探究方法】1.条理清晰,承转自然。课文由朋友之托写起,引发对昆明雨季及相关事物的回忆,层次分明,一一道来,过渡承转很自然,并有直接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