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8页 / 共12页
第9页 / 共12页
第10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四章-生业考古 作者: 日期:第四章 生业考古一、本章内容概要生业考古指对古代人类食物类型、食物资源及其生产方式以及与之密切相关的自然环境的研究。生业考古的研究内容很广,与古代人类基本生活方式相关的生产资料和生产领域均可归入其研究范畴。作为科技考古的一个重要方面,生业考古的研究目标是,利用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从考古遗存中提取有关古代生业方式的资料和信息,并在考古学和各相关学科的理论指导下,复原古代人类的生活面貌并探讨人类生业方式、生产内容及其与自然环境的关系。1自然环境与人类文化的关系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客观条件,它对人类及其文化的产生及其发展起着极其巨大的作用,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的自然因素包括气候、地形地貌、植被、动物、土壤、水系等。在所有影响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要素中,气候是最为活跃的因子,它不仅直接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还通过影响动物、植物、土壤等自然环境要素而间接影响人类。在研究人类与环境的关系时,一般从第四纪开始。对气候的研究,便可通过与之紧密相关的因素来分析复原。沉积地层和土壤的结构可以显示气候变化。根据历史文献的记载,结合树木年轮的宽度、密度恢复气候。各种生物遗体反映着其生长环境。人类的任何生产活动无不根据当时当地的地貌条件来决定,不同的地貌、地形提供给人们多样的生存条件。山地、荒漠、沼泽是人类最不愿选择的生存地,河谷、平原、草地是人类的首选地。自然因素对人类及其文化的影响体现在以下两点:其一,自然因素制约着人类活动的时、空范围。其二,自然因素影响着人类及其文化的形态,环境影响乃至决定着人类的生存方式。总之,时代越早,自然因素对人的影响越大。人地关系的另一面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因素具有反作用,即人类在被动适应自然环境的同时,也选择和改造环境。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能力(反作用力)还会不断增强。当人类从自然界摄取的能量达到生态系统的平衡时,人与自然两者才能长期共处。2动物考古研究对考古发掘所得的动物遗存进行种属判别、部位鉴定,并运用观察、测量、统计等多种手段,整理和分析考古遗址出土的动物骨骼,可以认识某一时段、某个地区存在的动物种类,了解古代人类居址附近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探讨古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及人类行为。(1)动物遗体的采集和记录采集动物遗存的方法与要求,与采集其它质料的考古遗物相同,而且需要更加仔细,因为动物骨骸易于破碎。应尽可能将出土的动物骨骼全部采集,以保证数量统计的准确和反映动物群的真实面貌。除了采集较大的动物骨骼外,还用筛选法获取肉眼看不到的细小动物骨骼(见图X4.1)。采样时,一般采用柱状取样;对于灰坑的土或贝丘遗址、洞,穴遗址的土壤全部采集。 采集的动物骨骼要单独存放,不能和陶片等类遗物放在一起,以免造成碰伤。对于那些已碎或易碎的骨骼要采取加固措施,保证运输过程中不损伤动物骨骼。对已经采集到的动物遗存要妥善保存。对动物遗存一定要有科学的记录,标明其出土单位、形状、数量,尤其是完整的动物骨架不仅要做全面的测量,而且要有照片,摄影等记录。对骨骼的特征性部位如左右、远近、中间等部位要做详细记录。 (2)动物骨骼的鉴定动物骨骼的部位、种属鉴定比较容易,只要与标本对比照即可得知。鉴定时,先根据骨骼的大小、形状判断出是鱼类、鸟类还是兽类、贝类,再与标本相比照,确定大致种属。然后鉴定骨骼的部位,注意其保存状况,确认有无骨端,骨端有无关节。一般在判断骨骼部位的同时就可以鉴定出其种属。最后要对残骨进行观察、鉴定、记录,最好单独统计。确定了动物的种属后,就可以鉴定骨骼的年龄。对于无法确认的骨骼部位、残骨、种属,最好不要进行年龄鉴定。动物骨骼的鉴定还包括雌雄性别的鉴定,可以根据骨骼的大小、牙齿的形状、大小等差异判定。对于作鉴定的动物骨骼,要进行记录,一般多用以简洁、明了的表格形式为好。(3)动物遗存的研究动物鉴定后,要进一步探讨动物与人类、自然界的关系,就需要借助数理统计方法进行定性,定量的分析。一般研究者多用动物的最小个体数和标本的总数量来确定该种动物在种群中所占的百分比。最小个体数的统计,可以了解某个遗址中各类动物所占的比例,进而推断人类对它们的利用程度,人们的食物结构的变化,以及动物家畜化的过程等方面。动物考古有助于古代遗存的相对编年。通过对动物群的特征、组合与更替,以及对其中的绝灭种属与现代生存种属的比较和统计,可有助于确定遗址的相对年代,划分地层。动物考古也为复原自然环境提供重要材料。以动物的生活环境和适合其生长的条件为基础,通过各层位出土动物群组成的变化来复原当时环境中存在的温暖化、寒冷化、湿润化和干燥化。判断考古遗址出土动物遗存是否为驯养动物,曾根据其个体大小、地理分布、种群数量、骨骼方面的变化等几项特征来判定。近年来,对动物食物结构的分析,以及动物骨骼数据库的建立将使动物驯化与否的判断更加准确。在人与动物的关系最重要的体现在物质生活方面。动物首先是人类重要的食物来源,用最小个体数可以得出古代人类的肉食利用和获取肉食资源的方式,甚至可以推知当时的人口总量。其次是人类制作衣物、生活用具、生产工具及武器的重要原材料,又是早期人类最重要的交通和代步工具。动物骨骼反映人类的经济信息很多,动物骨骼的破碎程度体现了人类的生产力水平,动物骨骼较石制品、陶器等遗物更能准确地反映人类活动的季节性、地域性。当人类定居、农耕生活驯养家畜后,对动物的处理更加多样化,结合其他资料我们从中可以推断当时人的信仰、意识等。寄生物考古指用遗址中的寄生物材料研究古代人类的行为模式及所处的自然环境,这是动物考古的延伸。寄生物附着于或栖于寄主体(宿主)的体内,并从中获取营养以维持生存,当宿主死后,寄生虫最终也会死在宿主体内或通过宿主的粪便排出,所以通过对宿主的研究可以了解当时寄生虫的特征,进一步了解当时的自然环境和某些人类行为。此外,寄生虫的特化程度高,环境要求严,喜欢湿热的环境,受自然环境的约束很大,所以寄生虫可反映某个局部地区的环境变化。寄生虫的标本采集比较容易,只要采集寄生虫的生存环境即可,遗址中动物的尸体、粪化石、粪土、被粪便污染的垃圾,甚至活动地面都会有寄生虫的虫卵、幼虫、成虫。寄生虫的鉴定内容目前仅限于种属、特征、数量方面。3植物考古研究植物考古的研究对象是考古发掘过程中发现的与人类活动直接或间接相关的古代植物遗存。植物考古的研究是通过观察、分析考古遗存中保存的植物信息,结合现代植物学知识来推断遗存中古代植物的种属特性,并据以复原遗址周围的自然环境;通过对出土植物遗骸的种类、数量、组合关系等多种形式的统计分析,就可判断当时人类的生存环境和生存能力,进而探讨农业经济特点、生活发展水平乃至社会习俗都是至关重要的。(1) 植物的形态研究木头残存等植物大遗存的分析主要借助于树木解剖学的知识。大块的木头当然可以比较容易地观察其形态,进行属甚至种的鉴定。炭化的碎片要分类、烘干,然后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种子、果实等植物小遗存,容易破碎且细小,因此对其的提取就需要特殊的方法。浮选法:又称水选法。是植物考古学家们根据炭化物质的特性而设计,专门用于发现和获取埋藏在考古遗址中的炭化植物遗存。它是将从地层、灰坑、窖穴等考古层位发掘出来的堆积物,放入水或氯化锌等溶剂中,使堆积物中包含的果实、种子、根茎等植物遗存浮于液面,经过富集筛选出植物资料以供研究(见图X4.2)。 水筛法:又称漂洗法。其原理是土壤颗粒和植物遗骸在体积上是有区别的,所以借助于水的力量可以将土壤滤出筛孔,而将植物保留在其上,再进行提取(见图X4.3)。 在考古遗存中,植物由于燃烧或其它原因变成朽灰,就很难从外形上判断它的种属了。但学者们发现,沉积于某些植物体中的“微体化石”却可供研究。即就是说,从微观角度看,植物遗骸有植物硅酸体、孢粉、硅藻等。相应地,有植硅石分析法、孢粉分析、硅藻分析、以及植物的DNA分析等。下面介绍经常使用的几种方法及其所获取的信息。(2)植物的微观分析孢粉分析是孢子花粉分析(Spore-pollen analysis)的简称,孢粉分析主要研究化石和现代维管束植物产生的孢子和花粉如苔藓、蕨类植物的花粉。“孢粉”是孢子和花粉的简称。根据孢粉的特征可能求得花粉谱,建立区域标准花粉序列,花粉谱的变化反映整个植被状况的变化,花粉谱中不同数值的变化说明植被成分的变化,而植被成分的重要变化通常由气候变化或人类活动引起。从孢粉或孢粉组合的花粉谱可以推断遗址附近的植被基本面貌及人类使用植物的基本情况。孢粉分析在考古学中的应用集中在三方面。第一,确定地层和考古遗址的相对年代。第二,了解过去人类生活的自然环境及其变迁,以及人类社会发展与周围环境的关系。第三,了解古代社会的文化活动及文化发展状况,特别是农作物的起源及其传播方面。孢粉分析也有一些局限性,所以对花粉集中的地方分析时要慎重,看看属于哪种人类行为。植硅石分析法就是利用植物硅古的这种高残留性及其形态上的种间特异性,通过对土壤中所含植物蛋白石的大小、形状和种类及密度等,推断其起源中古物的类型和产量、所属时代、区域等的一种古生物分析法。植硅石分析不受样品质地的影响,采样面比较广泛。考古遗址在堆积、过程中因人类使用植物而有可能积聚大量的植物茎叶,遗址的土壤大部分植硅石来源于原地腐烂的植物,反映了过去人类活动对植物的选择和人类使用植物的情况;遗址的许多部位,尤其是灶、储藏区、生活区、容器内也会残留植硅石,这样植硅石分析可以了解遗址各部位的功用。此外,动物和人类的牙齿、某些石器、灰烬(堆)也是植硅石很好的材料来源。植硅石分析法为许多考古问题提供了独立的数据和解释。(1)恢复遗址的自然环境与古人对遗址占用有关的环境改造。植硅石分析可弥补花粉资料的某些局限,提高古植物的准确度,了解人类使用植物的信息和生存情况。(2)国内外许多学者用该方法了解农作物的起源、扩散、当时的农业技术、方式、系统;为原始农业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证据,进而为探讨原始文化的交流提供了资料。(3)野生植物的可利用性、经济价值和非经济价值。(4)技术、经济和社会、组织之间的关系。从石器、古遗址的植硅石上可了解当时各部位的功用。此外还可提供食性研究,利用动物、人类牙齿上的植硅石来分析。实践中,研究者发现孢粉分析与植硅石分析各有不足,就将二者结合起来。两种方法可以互相补充,全面展示环境信息。(1)古遗址环境的研究。考古遗址的花粉通常积聚太少或没有,花粉分析就提供不了多少信息。而考古遗址中的堆积过程中积聚了很多的植物茎叶,植硅石分析可以分析遗址的环境变化和人类对植物的选择、利用情况。(2)古代植被的恢复。木本植物的花粉易于识别,花粉分析可区别出森林、草原。禾本科植物硅石规则、木本类植物硅石形态不太特处,植硅石分析能确定草原的性质,是高草草原还是矮草草原。两种方法单一运用结果都不太准确,同时运用可以鉴定乔木林的种属以及草原的不同草本植物成分。(3)栽培植物研究。栽培植物中,禾本科、菊科、葫芦科、桑科、胡椒科、荨麻科和蔷薇科的植物花粉不易鉴定到属种一级,但它们能够产生丰富的具有极大分类意义的植硅石,这对于研究它们的起源意义重大。而番大瓜科、茄科、木棉科、豆科等类栽培植物不产生或产生的硅石不具有分类作用,这只能依赖花粉分析。森林砍伐、农耕作业使得花粉减少,同时却积聚了许多植硅石。研究表明某些地区的一些层位有玉米花粉,却没有玉米植硅石。通过系统的花粉序列和植硅石年代序列可以恢复区域的地理植被、经济作物、生态环境、农业起源,甚至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