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5页
第2页 / 共25页
第3页 / 共25页
第4页 / 共25页
第5页 / 共25页
第6页 / 共25页
第7页 / 共25页
第8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学 海 无 涯 1 文言文断句指津及配套练习文言文断句指津及配套练习 一、考点解析一、考点解析 断句是考查文言文的传统方式, 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断句是考查文言文的传统方式, 是学习文言文的基本功, 从前的大学入学国文考试,多采用此题型。从前的大学入学国文考试,多采用此题型。 二、高考试题回放二、高考试题回放 (1)(1)用用“/”“/”给第一部分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自然段给第一部分文言文阅读材料的最后一个自然段 断句。(断句。(3 3 分)分) 史官曰交友之道难矣人当意气相得时以身相许若无难事至史官曰交友之道难矣人当意气相得时以身相许若无难事至 事变势穷不能蹈其所言而背去多矣况既死而能养其亲乎吾观杜事变势穷不能蹈其所言而背去多矣况既死而能养其亲乎吾观杜 环事虽古所称义烈之士何以过而世俗恒谓今人不逮古人不亦诬环事虽古所称义烈之士何以过而世俗恒谓今人不逮古人不亦诬 天下士人哉天下士人哉 参考答案: 史官曰参考答案: 史官曰/ /交友之道难矣交友之道难矣/ /人当意气相得时以身相许人当意气相得时以身相许 / /若无难事若无难事/ /至事变势穷至事变势穷/ /不能不能蹈其所言而背去者多矣蹈其所言而背去者多矣/ /况既死而况既死而 能养其亲乎能养其亲乎/ /吾观杜环事吾观杜环事/ /虽古所称义烈之士何以过虽古所称义烈之士何以过/ /而世俗恒谓而世俗恒谓 今人不逮古人今人不逮古人/ /不亦诬天下士子哉(不亦诬天下士子哉(20062006 年高考语文广东卷第年高考语文广东卷第 1 1 题)题) (2)(2)用斜线用斜线(/)(/)给下列短文划直线的部分断句。给下列短文划直线的部分断句。(5(5 分分) ) 学 海 无 涯 2 太宗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太宗谓太子少师萧瑀曰朕少好弓矢得良弓十数自谓无以 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加近以示弓工乃曰皆非良材朕问其故工曰木心不直则脉理皆邪 弓虽劲而发矢不直。弓虽劲而发矢不直。 参考答案:太宗谓太子少师萧瑀曰参考答案:太宗谓太子少师萧瑀曰/ /朕少好弓矢朕少好弓矢/ /得良弓得良弓 十数十数/ /自谓无以加自谓无以加/ /近以示弓工近以示弓工/ /乃曰乃曰/ /皆非良材皆非良材/ /朕问其故朕问其故/ /工曰工曰/ / 木心不直木心不直/ /则脉理皆邪则脉理皆邪/ /弓虽劲弓虽劲/ /而发矢不直。(而发矢不直。(2 2007007 年高考语文年高考语文 北京卷第北京卷第 1111 题)题) 从试卷的得分情况可以看出,考生文言文的断句能力较从试卷的得分情况可以看出,考生文言文的断句能力较 差, 这实质上是缺乏文言文的语感。 缺乏语感的原因无疑是平时差, 这实质上是缺乏文言文的语感。 缺乏语感的原因无疑是平时 只做题不读书,诵读得太少,而没有必要的积累。语文学习在很只做题不读书,诵读得太少,而没有必要的积累。语文学习在很 大程度上要靠积累, 靠感悟, 靠熏陶, 对文言文的学习更应如此。大程度上要靠积累, 靠感悟, 靠熏陶, 对文言文的学习更应如此。 三、方法指津三、方法指津 (一)(一) 通文意通文意 碰到断句篇章, 不要急于答题, 应当先诵读这个篇章, 通过诵读,碰到断句篇章, 不要急于答题, 应当先诵读这个篇章, 通过诵读, 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力求对全文的内容有个大体的了解,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 逐步缩小范围, 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 遵循先易后难的原逐步缩小范围, 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 遵循先易后难的原 则。则。 (二)抓标志(二)抓标志 学 海 无 涯 3 发语词和句发语词和句首的语气词首的语气词“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其、盖、唯、盍、夫、且夫、若夫” 等以及表敬副词窃、请、谨、敢这些词常用在一句话的开头,有等以及表敬副词窃、请、谨、敢这些词常用在一句话的开头,有 领起全句的作用,前面可断句。领起全句的作用,前面可断句。 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有些常用在句首的关联词,如“苟苟”“”“纵纵”“”“是故是故”“”“于于 是是”“”“向使向使”“”“然而然而”“”“无论无论”“”“至若至若”“”“是以是以”“”“继继 而而”“”“纵使纵使”“”“然则然则”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等前面大多可以断句。 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常在句首的时间词,如“顷之顷之”“”“向之向之”“”“未几未几”“”“已已 而而”“”“斯须斯须”“”“既而既而”“”“俄而俄而”等,也可以帮助断句。等,也可以帮助断句。 句末语气词句末语气词“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也、矣、耶、哉、乎、焉、兮、耳、而已”等后等后 面可断句;面可断句; 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常用于句首的相对独立的叹词,如嗟夫、嗟乎、呜呼等,前后 都可断句;都可断句; (三(三)察对话:文言文在叙述人物的对话时,经常用)察对话:文言文在叙述人物的对话时,经常用 “曰曰”“”“云云”“”“言言”等字,这为正确断句,提供了方便。遇到等字,这为正确断句,提供了方便。遇到 “曰曰”“”“云云”“”“言言”等字, 我们很容易根据上下文判断出说话人等字, 我们很容易根据上下文判断出说话人 以及所说的内容。以及所说的内容。 (四)懂常识(四)懂常识 此外,还要懂得古代文化常识,诸如年龄、称谓、纪年纪日,职此外,还要懂得古代文化常识,诸如年龄、称谓、纪年纪日,职 官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知识也有助于我们正确断句。 古文化常识官等方面的知识, 这些知识也有助于我们正确断句。 古文化常识 学 海 无 涯 4 内容较多, 涉及到古人的衣食住行礼等各方面, 高考一般考查中内容较多, 涉及到古人的衣食住行礼等各方面, 高考一般考查中 学课本里学过的内容,因此,我们在复习中要做有心人,将课本学课本里学过的内容,因此,我们在复习中要做有心人,将课本 上出现的文化常识熟记于心。这样才能从容应试。上出现的文化常识熟记于心。这样才能从容应试。 (五)知语法(五)知语法 文言文语序和现代文语序基本相同,即主语文言文语序和现代文语序基本相同,即主语在前,谓语、宾语在在前,谓语、宾语在 后, 修饰语后, 修饰语般在中心词前。 主语和宾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般在中心词前。 主语和宾语一般由名词或代词充当, 谓语大多数是由动词充当, 而谓语又是构成句子的核心, 我们只谓语大多数是由动词充当, 而谓语又是构成句子的核心, 我们只 要抓住谓语动词,根据动词位置及和前后词语关系,进行推断,要抓住谓语动词,根据动词位置及和前后词语关系,进行推断, 就能提高断句准确率。就能提高断句准确率。 (六)明修辞(六)明修辞 古人写文章,十分讲究对仗工整,讲究对应,好用对偶、排比、古人写文章,十分讲究对仗工整,讲究对应,好用对偶、排比、 反复、对比、顶真等常用文言文辞格,这也为我们正确断句提供反复、对比、顶真等常用文言文辞格,这也为我们正确断句提供 了条件。利用这一特点进行断句,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了条件。利用这一特点进行断句,可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七)依总分(七)依总分 例如: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例如: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 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然后 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学记)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学记) 译文:学习的人有四种过失容易犯,教导的老师一定要知道。人译文:学习的人有四种过失容易犯,教导的老师一定要知道。人 在学习的时候, 或有贪多而不求甚解的毛病, 或有得少为足的毛在学习的时候, 或有贪多而不求甚解的毛病, 或有得少为足的毛 学 海 无 涯 5 病(知道一些就满足了),或有认为太容易,生起轻忽,不认真病(知道一些就满足了),或有认为太容易,生起轻忽,不认真 学习的毛病,或有自我设限,不求进步的毛病。这四种心理都不学习的毛病,或有自我设限,不求进步的毛病。这四种心理都不 相同,必须先明白这些心理,然后才能挽救这些缺失。教育的目相同,必须先明白这些心理,然后才能挽救这些缺失。教育的目 的,就是要培养、增长优点挽救过失的。的,就是要培养、增长优点挽救过失的。 (八)辨句式:(八)辨句式: 1 1文言文中,有很多特殊的文言文中,有很多特殊的“句式句式”,如感叹句、骈偶句、问,如感叹句、骈偶句、问 答句、对应句等,利用它们,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正确断句,从答句、对应句等,利用它们,可以有效地帮助我们正确断句,从 而理解而理解句意。句意。 2 2 文言文中的句式特别是文言文的固定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断句。 文言文中的句式特别是文言文的固定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断句。 比如:比如:“者,者,也也”这种典型的判断句式。这种典型的判断句式。“不亦不亦 乎乎”“”“孰与孰与乎乎”“”“其其乎乎”“”“安安哉哉”“”“何何为为” 等反问句式:等反问句式:“为为所所”“”“受受于于”“”“见见 于于”等被动句式。等被动句式。“何何之有之有” “” “唯唯是是”等宾等宾 语前置句式。语前置句式。 3 3文言固定句式:文言固定句式: “如如何何”“”“况况乎乎”“”“何(以)何(以) 为为” “” “无乃无乃乎乎”“”“得无得无乎乎”等。还有等。还有“无所无所”“”“有有 以以”“”“无以无以”“”“以为以为”“”“何所何所”“”“孰若孰若”“”“至于至于”“”“足足 以以”“”“得无得无” “” “何以何以”“”“于是于是”“”“然则然则”这些复音虚词,记住这些复音虚词,记住 这些习惯上较为固定的词组, 不要把它们拆散, 可以减少断句失这些习惯上较为固定的词组, 不要把它们拆散, 可以减少断句失 误。误。 学 海 无 涯 6 文言文断句检测练习文言文断句检测练习 用用“/”“/”给这段话标上句读(断句)并翻译给这段话标上句读(断句)并翻译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献者曰以示玉人玉人以为宝也故 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敢献之子罕曰我以不贪为宝尔以玉为宝若以与我皆丧宝也不若 人有其宝人有其宝 1 1参考答案:参考答案:“得玉,得玉,子罕。子罕。受受曰:曰:“ 玉人,玉人,宝也,宝也,献之。献之。”曰:曰:“为宝,为宝,为为 宝。宝。与我,与我,宝也。宝也。其宝。其宝。” 2 2用用“/”“/”给这段话标上句读(断句)并翻译给这段话标上句读(断句)并翻译 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 学然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 也故曰教学相长也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节选自 学记 )(节选自 学记 ) 2 2参考答案:虽有嘉肴参考答案:虽有嘉肴/ /弗食不知其旨也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虽有至道/ / 弗学不知其善也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是故/ /学学/ /然后知不足然后知不足/ /教教/ /然后知困然后知困/ /知不足知不足/ /然然 后能自反也后能自反也/ /知困知困/ /然后能自强也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学 海 无 涯 7 (对第一句,有同学这样断:虽有嘉肴弗食(对第一句,有同学这样断:虽有嘉肴弗食/ /不知其旨也不知其旨也/ / 虽有至道弗学虽有至道弗学/ /不知其善也。不知其善也。 虽然从语感上看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