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9页
第2页 / 共119页
第3页 / 共119页
第4页 / 共119页
第5页 / 共119页
第6页 / 共119页
第7页 / 共119页
第8页 / 共119页
第9页 / 共119页
第10页 / 共1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成本会计学,授课情况简介: 1、本课程是会计专业的专业主干课,48学时,4学 分。 2、主讲教材:成本会计丁元霖主编 参考教材: 1)成本会计学欧阳清主编,东北财大出版社 2)成本会计学于富生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成本会计学乐艳芬编著,上海财大出版社 3、学习要求:预习 听课 复习 练习,成本会计学(上) 第一章-第四章,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成本概述 一、成本的涵义 1、什么是成本? 研究成本有何现实意义? (1)“微利时代” (2)节约型社会、可持续发展、节省资源、 能耗 (3)“世界工厂”能维持多久?(资源、环 境、劳动力等),3、生产成本的国际惯例 制造成本 制造成本(料、工、费) 工厂成本 管理费用,二、成本作用 主要表现于以下四个方面: (一)成本是补偿生产耗费的尺度 (二)成本是综合反映企业生产技术和经营管理水平的 重要指标 (三)成本是制订商品价格的重要依据 (四)成本是企业进行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第二节 成本会计的意义和内容 一、成本会计的意义 1、什么是成本会计? 2、成本会计理论方法的发展 3、现代成本控制的公式: 目标销售收入 目标销售利润、税金=目标成本,二、成本会计的内容 (七点) (一)成本预测 (二)成本决策 (三)成本计划 (四)成本控制 (五)成本核算 (六)成本分析 (七)成本考核 三、成本会计各项内容之间的关系,第三节 成本会计的任务 四项主要任务: 一、正确计算产品的成本、及时提供成本信息 二、加强成本预测和决策,确定目标成本 三、编制成本计划,实行成本控制 四、开展成本分析与考核,提高成本管理水平,第四节 成本会计工作组织 一、成本会计机构 (一)设置成本会计机构 (二)成本会计机构的组织分工方式 1、集中核算 2、分散核算 二、成本会计人员 三、成本会计制度,第一章 复习思考题 P 13,第二章 成本核算概述 第一节 成本核算的原则 企业在成本核算过程中应遵循六项原则 一、实际成本原则 实际成本原则又称历史成本原则,是指企业的各种资产应当按其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计价。实际成本原则对于成本核算有三个方面的含义。 (一)确认成本发生时应按实际成本计价 (二)产品完工时按实际成本计价 (三)结算产品销售成本是按实际成本计价,二、成本分期原则 成本核算的分期必须与会计报告期的分月、分季、分年相一致,而不是以产品的生产周期相一致。 三、一贯性原则 三方面含义: (一)生产耗费计算方法前后各期一致 (二)费用分配方法、在产品计价方法前后各期 一致 (三)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前后各期一致,四、合法性原则 遵循国家法令、法规、和制度对于成本开支范围的标准及规定 五、重要性原则 是指在成本核算时,对于主要产品以及对成本有重大影响的费用,应重点核算,力求准确。而对于次要产品以及对成本影响不大的费用,应简化核算,提高核算效率。 六、效益型原则 1、成本核算时应进行成本效益分析 2、成本核算工作本身也要讲求效益。 效益成本,第二节 成本核算的要求 一、划清各项费用的界限 划清以下五个方面的费用界限 (一)划清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的界限 (二)划清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的界限 (三)划清各个会计期间的费用界限 (四)划清各种产品的费用界限 (五)划清完工产品与在产品的费用界限,二、做好成本核算的基础工作 (一)建立和健全科学的定额管理制度 定额是指企业在一定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条件下,对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耗费所制定的消耗标准以及应达到的水平。 定额管理制度是一种科学的管理制度 定额是编制成本计划的依据又是审核和控制生产费用的标准,定额也就是衡量企业工作数量和质量的客观尺度。 涉及产品成本的定额主要有:产量定额、材料消耗定额、动力消耗定额、设备利用定额、工具消耗定额、劳动定额、各种管理费用定额等。,(二)建立和健全原始记录和凭证 P21 1、材料收发的原始记录和凭证 2、劳动消耗的原始记录和凭证 3、费用开支的原始记录和凭证 4、固定资产的原始记录和凭证 5、产品生产和产出的原始记录和凭证 (三)建立和健全存货的计量、计价、验收、领 退料和盘点制度 (四)建立企业内部的结算制度和内部结算价格 内部结算制度 :内部银行、内部支票、内部货币等 内部结算价格的三种常用形式:,第三节 费用的分类 企业产品的生产经营过程就是物化劳动和活劳动耗费的过程,也是产品价值形成的过程。这些耗费便形成了企业的费用。费用的分类主要以下两种。 一、费用按经济内容的分类 (8项) (一)外购材料 (二)外购燃料 (三)外购动力 (四)职工薪酬 (五)折旧费 (六)利息支出 (七)税金 (八)其他费用,(二)期间费用 期间费用又可称之为经营管理费用,是指企业本期发生的、不计入产品成本而直接计入损益的费用。 1、销售费用 2、管理费用 3、财务费用,二、费用按经济用途分类 成本会计核算的对象,是生产经营管理费用,这里可分为两部分:生产费用和经营管理费用。 (一)生产费用 生产费用是指企业生产各种产品所发生的,应计入产品成本的各项费用,其可以分为若干成本项目。 成本项目是指生产费用按其经济用途分类核算的项目,制造业的成本项目通常有: 1、直接材料 2、直接人工 3、燃料及动力 4、制造费用 (废品损失、停工损失),第四节 产品成本核算的账户体系和程序 一、产品成本核算的账户体系 1、“生产成本”- 基本生产成本 - 辅助生产成本 2、“制造费用”-基本生产车间 -辅助生产车间,二、产品成本核算的程序 (一)分配后归集或直接归集本月份发生的各项 费用 (二)摊销和预提应有本月负担的费用 (三)分配辅助生产费用 (四)分配制造费用 (五)计算并接转完工产品成本 产品成本核算程序图 见P29,第二章 复习思考题 P29,第三章 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第一节 材料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一、材料费用的原始凭证 (一)领料单 领料单是指由领料部门按用用途填制的一次性使用的领发材料凭证。 领料单一式三联(仓库、领料不门、财会部门)。 其格式见 P31 (二)限额领料单 是指当月或一定的时期内,按照规定的限额可以多次使用的领发料凭证。该凭证也是一式三联。格式见 P32 (三)领料登记表 是指在当月或一定时期内可以多次使用的领发材料凭证。领料登记表一式两联 平时存于仓库。领料时,由领料人在该表上签收,月末汇总后,仓库自流一联,另一联转交财会部门入账。 其格式见 P33 (四)退料单 退料单是指领料部门将已领未用的多余材料退回仓库的凭证。 其格式见P34。 关于真退料与假退料问题。,二、材料发出的计价 (一)按实际成本计价与按计划成本计价 按实际成本计价: 材料的实际成本即指材料的实际采购成本 。 材料的实际采购成本: 1、买价 (供货单位的发票价格,不含增值税) 2、相关费用: (1)运杂费(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包装费、仓储费等) (2)运输途中合理的损耗 (3)入库前的挑选费用 (4)购入物资应负担的相关税金和其他费用 按实际成本的计价方法:个别辨认法、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等。 材料的计量方法:永续盘存法、实地盘存法,按计划成本计价 1、计划成本计价的原理 2、计划成本计价的意义 (具体核算方法,财务会计已经讲述,本课程略),三、材料费用的归集 材料费用应根据领料单、限额领料单、两料登记表和退料但上列明的领料部门及领料用途,分别确定不同的对象进行归集。 原则:谁受益、谁承担。 原材料 基本生产成本 辅助生产成本 制造费用 销售费用 管理费用,四、材料费用的分配 当多种产品共同领用同种材料时,就需选用适当的方法,将发生的材料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材料费用分配的标准通常有:按定额消耗量比例、定额成本比例、重量比例、产量比例等。 材料费用分配的计算公式: 各种产品共同耗用的直接材料费用 材料费用分配率= 各种产品的分配标准数额综合 某种产品应分配 该产品的分 材料费用 的直接材料费用 配标准数额 分配率 举例:P36,五、材料费用归集分配的核算 (一)材料费用按实际成本归集和分配的核算 举例:P37 (二)材料费用按计划成本归集和分配的核算 举例:P38 六、包装费用的归集与分配 包装物是指为了包装本企业产品而储备的各种包装容器、如:桶、箱、瓶、坛、贷等。包装物属于材料的范畴。 “包装物”总帐科目下设五个明细科目: 库存未用包装物 库存已用包装物 出租包装物 (其他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成本) 出借包装物 (销售费用 ) 包装物摊销 (基本生产成本、销售费用、其他业务成本 ),第二节 人工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一、人工费用概述 人工费用包括:八项内容 P41 (一)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概述 1、职工工资 (1)计时工资 (2)计件工资 (3)加班加点工资 (4)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2、奖金 3、津贴和补贴,(二)职工福利费概述 (三)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概述 (四)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费华人失业保险费 等 1、医疗保险费 2、养老保险费 3、失业保险费 (五)住房公积金 (六)非货币性福利概述,二、职工工资核算的基础工作 (一)考勤记录 1、考勤簿 2、考勤卡 (二)产量和工时记录 P45 1、工资通知单 2、工序进程单 3、工作班产量记录 三、职工工资的计算 (一)计时工资的计算 1、月薪制下的日工资标准的两种算法 平均每月按30天计算,360/12=30(天) 平均每月按20.83天计算,(365-104-11)/12=20.63 举例:P49-50 2、日薪制(日工资率=月工资标准/月平均工作日) 问题:如果职工的病事假是在国定假日,扣不扣工资? 3、小时工资制(少数单位的另时工),(二)计件工资的计算 1、个人计件工资计算 2、集体计件工资计算 例:某生产小组由4个不同等级的个人组成共同完成了一项工作任务,共计得计件工资533.58元。小组每人的工资等级、日工资率、出勤日数,以及按日工资率和出勤日数计算的工资额和内部分配标准见下表。,集体计件工资分配标准 个人姓名 等级 日工资率 工作日数 按日工资率和工作 日数计算的工资额 赵 明 2 2.3921568 23 55.02 陈 仁 3 2.8235294 25 70.59 王 鹏 3 2.8235294 22 62.12 李 达 4 3.2941176 24 79.06 合 计 94 266.79 小组内部工资分配率=533.58/266.79=2 每人应得的工资为: 赵 明:55.02 2=110.04元 陈 仁:70.59 2=141.18元 王 鹏:62.1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