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6页
第2页 / 共86页
第3页 / 共86页
第4页 / 共86页
第5页 / 共86页
第6页 / 共86页
第7页 / 共86页
第8页 / 共86页
第9页 / 共86页
第10页 / 共86页
亲,该文档总共8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安全标准化的提出,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一些企业就开展了安全质量标准化的工作。2004年国家安监总局出台了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标准及考核评级办法并在江苏省山东省的四市二十六个试点单位进行了安全标准化试点工作。2005年在全国范围内的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实施安全标准化活动。2007年国家安监总局研究制定了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安全标准化通用规范。于2008年发布,2009年1月1日起实施。,安全标准化的目的,安全标准化管理是预防事故、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要基础。 安全标准化是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落实安全生产责任的重要手段。 安全标准化是实施安全生产许可制度,强化源头管理的有力措施。 规范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的安全生产活动,提升其整体安全水平。 安全标准化是专项整治、安全评估,实现企业分级管理、分类指导的进一步要求。 开展安全标准化活动,是企业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的一种有效途径。 开展安全标准化活动,是企业自身在竞争的市场环境中生存发展的需要。 安全标准化工作有助于推动安全监管部门依法行政。,国家安监总局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指导意见,工作目标:2009年底前,危险化学品企业全面开展安全标准化工作,2010年底前,使用危险工艺的危险化学品企业应达到安全标准化三级以上水平,2012年底前,重点危险化学品企业要达到安全标准化二级以上水平,其他危险化学品企业达到三级。 政策措施:企业风险抵押金缴纳可按照当地规定的最低标准缴纳;达到安全标准化二级以上可以作为危险化学品企业安全生产评优的重要条件之一;安全生产许可证有效期满,需要延期的,可直接办理延期手续。(2009)124号文件,安全标准化的定义,为安全生产活动获得最佳秩序,保证安 全管理及生产条件达到法律、行政法规、部 门规章和标准等要求制定的规则。,安全标准化的适用范围,安全标准化规范适用于依法设立生产、经营、使用和储存危险化学品的企业,或者其所属生产、经营、使用和储存危险化学品的独立核算成本的单位。,术语,化学品:各种化学元素、由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及混合物,包括天然的或者人造的。 危险化学品:具有易燃易爆、有毒有害及腐蚀特性,会对人员、设施、环境造成伤害或者损害的化学品,包括爆炸品、压缩气体和液化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自燃物品和遇湿易燃物品、氧化剂和有机过氧化物、有毒品和腐蚀品等。,术语,危险化学品从业单位:依法设立且取得相关行政许可证的从事危险化学品的生产、经营、储存活动的企业或者其分公司、子公司所属的独立核算成本单位。 重大危险源: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储存危险物质,且危险物质的数量等于或者超过临界量的单元(包括场所和设施)。,术语,关键装置:在易燃、易爆、有毒、有害、易腐蚀、高温、高压、真空、深冷、临氢、烃氧化等条件下进行工艺操作的生产装置。 隐患:作业场所、设备或设施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管理上的缺陷。,术语,重点部位:(1)制造、储存、经营易燃易爆、剧毒等危险化学品场所,以及可能形成爆炸、火灾场所的罐区、装卸台(站)、油库、仓库等(2)对关键装置安全生产起关键作用的公用工程系统等。 资源:实施安全标准化所需的人力、财力、设施、技术和方法等。 相关方:关注企业安全行为或受其安全行为影响的个人或团体。,实施安全标准化的原则,企业结合自身特点,依据规范的要求开展安全标准化。 以危险有害因素辨识和风险评价为基础。 体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安全监督管理原则。 企业自评、安全标准化考核机构考评、持续改进企业的安全绩效。,实施安全标准化的六个阶段,初始评审阶段:了解企业安全管理的现状、组织机构、生产过程等基本管理信息,发现差距。 策划阶段:建立安全标准化方案;确定企业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等;进行风险分析;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及其他要求。 培训阶段:对全体从业人员进行安全标准化相关内容培训。,实施阶段:根据策划结果,落实安全标准化的各项要求。 自评阶段:应对安全标准化的的实施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发现问题,找出差距,提出完善措施。 改进与提高阶段:根据自评的结果,改进安全标准化的管理,不断提高安全标准化实施水平和安全绩效。,安全标准化管理要素,本规范由10个一级要素和53个二级要素组成。采用P(计划)、D(实施)、C(检查)、 A(改进)动态循环的管理模式,实现企业自主管理、政府部门监督的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持续改进企业的安全管理绩效。,5.1 负责人与职责,5.1.1 负责人 5.1.2 方针目标 5.1.3 机构设置 5.1.4 职责 5.1.5 安全生产投入及工伤保险,5.1.1 负责人,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应明确其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负责人, 落实安全生产基础工作和基层安全生产责任制 主要负责人作出文件化的安全承诺,并确保安全承诺转变为必须的资源支持 企业应实施安全标准化管理 企业负责人要定期组织召开安全委员会或领导小组会议。,5.1.2方针目标,制定文件化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 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得到所有从业人员的贯彻和落实;公众易于获得 签订各级组织的安全目标责任书 各级组织制定安全工作规划或计划,以保证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的有效完成 对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考核,5.1.3机构设置,建立安全生产委员会或领导小组 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企业应根据生产规模大小设置相应的管理部门。 健全安全管理网络,5.1.4职责,制定各级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的安全职责 制定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各职能部门、各生产基层单位安全职责 建立安全责任考核制度,定期考核,予以奖惩,5.1.5安全生产投入及工伤保险,按照国家或地方政府的规定,提取安全生产费用 建立安全费用台帐 安全费用专项用于安全生产 依法参加工伤社会保险,为从业人员缴纳工伤保险费,5.2 风险管理,5.2.1 范围与评价方法 5.2.2 风险评价 5.2.3 风险控制 5.2.4 隐患治理 5.2.5 重大危险源 5.2.6 风险信息更新,5.2.1 范围与评价方法,制定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明确风险评价目的 确定评价范围 确定评价准则 选择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法,企业风险评价范围,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 常规和非常规活动 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 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 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 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 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 企业周围环境 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等,常用评价方法,工作危害分析 安全检查表分析 预危险性分析 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 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 故障树分析 事件树分析 作业条件危险性分析等,风险评价准则,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 设计规范、技术标准 企业的安全管理标准、技术标准 企业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等,5.2.2 风险评价,根据已确定的评价方法、评价准则,定期进行风险评价。 在进行风险评价时,应从人、财产和环境三个方面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分析。 各级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参与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5.2.3 风险控制,根据风险评价的结果,确定不可接受的风险,制定并落实所选定的风险控制措施,将重大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程度。 选择风险控制措施时应考虑可行性、安全性、可靠性。 措施应包括:工程技术措施、管理措施、培训教育措施、个体防护措施。 将评价结果和控制措施对从业人员进行宣传、培训。,5.2.4 隐患治理,针对风险评价出的隐患项目应下达隐患治理通知并限期治理。企业应建立隐患治理台账,明确治理措施、负责人、资金来源、治理期限。 重大隐患项目应建立档案。 企业无力解决的重大事故隐患应采取有效防范措施并报主管部门和单位政府。 企业对不具备整改条件的重大事故隐患,采取防范措施,制定计划,限期解决或停产。,5.2.5 重大危险源,按照GB18218辨识并确定企业的重大危险源。 重大危险源应登记建档,定期进行检测、评估。对重大危险源设置安全监控报警系统。 制定应急预案,配备必要的救援器材装备,每年至少进行一次重大危险源应急救援预案演练。 将本单位重大危险源及有关安全措施、应急措施报地方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对重大危险源的设备设施,定期检查并记录。 构成重大危险源周边的防护距离应满足国家标准或有关规定。老企业与周边的防护距离不符合国家标准的,应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并在规定期限内进行整改。,5.2.6 风险信息更新,应适时组织风险评价工作,落实所选定的风险控制措施。 定期评审或检查风险控制的结果 当发生事故或变更时,应及时进行风险评价,在下列情况发生时应及时进行风险评价,新的或变更的法律法规或其他要求 操作条件变化或工艺改变 技术改造项目 有对事件、事故或其他信息的新认识 组织机构发生大的调整,5.3 法律法规与规章制度,5.3.1 法律法规 5.3.2 符合性评价 5.3.3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5.3.4 操作规程 5.3.5 修订,5.3.1 法律法规,建立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管理制度。 明确责任部门及获取渠道、方式和时机,及时识别和获取使用的安全生产法律和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定期更新。 即使对从业人员进行宣传与培训。 及时传达给相关方。,5.3.2 符合性评价,每年至少一次对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进行符合性评价。 消除违法现象与行为。,5.3.3 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制订健全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规章制度发放到有关的工作岗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生产职责 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要求 安全生产会议管理 安全生产费用 安全生产奖惩管理 管理制度评审和修订 安全培训教育 特种作业人员管理 管理部门、基层班组安全活动管理 风险评价,隐患治理 重大危险源管理 变更管理 事故管理 防火、防爆管理,包括禁烟管理 消防管理 仓库、罐区安全管理 关键装置、重点部位安全管理 生产设施管理,包括安全设施、特种设备等管理 监视和测量设备管理 安全作业管理,包括动火作业、进入受限空间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起重吊装作业、破土作业、断路作业、设备检维修作业、高温作业、抽堵盲板作业管理等。,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包括剧毒化学品安全管理及危险化学品储存、出入库、运输、装卸等 检维修管理 生产设施拆除和报废管理 承包商管理 供应商管理 职业卫生管理,包括防尘、防毒管理 劳动防护用品和保健品管理 作业场所职业危害因素检测管理 应急救援管理 安全检查管理 自评等,5.3.4安全操作规程,根据生产工艺、技术、设备特点和原材料、辅助材料、产品的危险性编制岗位安全操作规程。 发放到有关的工作岗位,5.3.5 修订,明确评审和修订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的时机和频次,定期进行评审和修订。 发生变化或变更时,及时修订。 企业组织相关人员、参加评审和修订。 培训学习修订后的安全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保证使用最新有效版本,5.4 安全培训教育,5.4.1 培训教育管理 5.4.2 管理人员培训教育 5.4.3 从业人员培训教育 5.4.3 新从业人员培训教育 5.4.5 其他人员培训教育 5.4.6 日常安全教育,5.4.1 培训教育管理,制定并实施安全教育培训计划 保证培训教育所需人员、资金和设施。 建立从业人员安全教育培训档案 对培训教育效果进行评价 实施全员培训,对在岗人员进行经常性的安全培训教育 教育计划变更时,应记录变更情况。,5.4.2 管理人员培训教育,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管理人员应接受专门的安全培训教育,经安检部门考核合格,取得安全资格证,并按规定参加每年再培训。 其他管理人员由企业组织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5.4.3 从业人员培训教育,企业对从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每年接受再培训,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 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取得特种作业操作合格证书,并按规定参加复审。 对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