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分数乘整数说课稿一、教材分析 分数乘整数是义务教育阶段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分数乘法的第一部分分数乘法第一课时的内容。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认识过分数,掌握了分数的加减法计算法则。教学时要注重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生活经验出发,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情境中,理解一个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为本课探索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法则奠定了基础。同时,学习分数乘整数,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为学习分数乘分数以及后面为学习第三单元分数除法打下基础。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并能较为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过程与方法:经历探索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根据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推导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自主探索的精神,让学生体会分数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三、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能较为正确熟练地计算分数乘整数。 教学难点:能用简便方法计算分数乘整数。四、说教法 、学法 说教法: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实践创新的数学学习方式,强调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和交流的机会,促使他们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本节课为学生提供了现实而又有趣的数学学习内容和学习形式,在教学中主要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为了更好地突教法,我在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探索新知,并在探索过程中,掌握本课重难点。2.采用情景教学法,使学生在做中学,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生发现数学问题,探索数学问题提供丰富、生动、有趣的资源。新课开始,联系学生身边的生活实例引出分数乘法,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说学法: 我们常说:“现代的文盲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掌握学习方法的人”,因而在教学中重点放在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上,有意识地教给学生独立探索知识的方法。 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在探究新旧知识间的迁移过程中,突破本课重难点。 这样能够营造宽松的学习环境,使每位学生的自主性得到发挥,在课堂上让学生合作讨论,可以形成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多渠道的广泛信息交流,同时可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这节课主要让学生自主探索,类比得出分数乘整数的意义,进而推导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这样不仅使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同时关注学生的数学思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五、说教学过程 六年级的学生生动活泼、富有好胜心理,并且大部分学生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在课堂上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因此,在这节课中我设计了多种活动,大胆地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从而使学生轻松学到知识。同时,为了更好地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达到已定的教学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环节,下面我就具体说说这几个环节。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密切与生活的联系,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出示单元主题图,创设具体的生活情境,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谈话法,让学生同学们观察单元主题图,找出图中有用的数学信息,然后根据主题图提出数学问题,接着根据这些问题试着列出算式并观察这些算式中的特点。从而引进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设计意图:数学来自于生活,又必须回归于生活,在我们的身边时时处处存在着数学。通过学生身边的实例,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时刻离不开数学,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问问题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因此在教学中,我注重培养学生提问问题的意识和能力。】2.自主探究,获取新知本环节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活动。首先让学生复习整数乘法的意义。 通过多媒体投影展示以下情境,并配上声音:每人吃5个饼,4人共吃多少个饼? 让学生列出算式:“555554 ”后,紧接着追问“54”表示什么意思呢?利用上面的问题,让学生回想整数乘法的意义,为下一步学习打基础。【设计意图:基于分数乘整数的知识基础在于同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及分数的意义及整数乘法的意义等知识,所以设计这一环节,目的在于对整数乘法的意义进行复习,激起学生对旧知的回忆,为进入分数乘整数意义的教学做好铺垫。】其次是让学生感知分数乘法的意义。 完成上述环节之后,利用多媒体展示例1的情境图:“每人吃个饼,4人吃多少个饼? ”教师提问上面的问题应该列怎样的算式,怎样计算。提示学生类比整数乘法的意义列算式求解,放手给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小组合作,自主探究上面问题的解法的同时教师巡视指导。然后分小组汇报:学生可能列出加法算式如:也可能列出乘法算式:4或4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可以提问,你们能说一说为什么列出上面的算式吗?教师紧接着追问算式“4或4”表示什么意义呢?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吗? 【设计意图: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是为探究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服务的,在第一个教学环节中已经做就好了铺垫,在这里让学生类比整数乘法的意义,引出分数乘整数的意义。把原来的乘法概念扩展到分数范围,使学生较为顺利地解了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第三,利用意义探索计算法则。 教师提问上面的算式4该怎样算呢?让学生自己独立在练习本上试着计算, 也可以小组成员合作探究。学生自主探究或小组合作交流,教师巡视。在学生完成后,要求全班汇报,说说你得多少,怎样想的?指名学生回答。 指明两位同学到讲台板演如下: 教师给以鼓励性评价,接着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的2页试一试的问题。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给以适时指导。学生在练习本上做好后,集体订正。并请学生说说怎样想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自己独立完成上面的算式,一方面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明确了探究方向;另一方面,也为后面的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提供物质基础。】 趁热打铁,及时巩固,让学生口算下面的算式:2 5 4 2 学生完成之后让学生分组议一议:这些分数乘法有什么特点? 教师结合学生回答板书(分数乘整数),根据刚才的计算,你觉得分数乘整数怎样算? 根据学生小组交流师生共同小结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分数乘整数,用整数与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设计意图:本环节在进行大量计算的基础上,让学生观察这些算式的特点,从而进一步总结出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使学生对分数乘整数从感性认知上升到理性认知,从而使认知得到进一步升华。】第四,例2的教学。 首先出示教材第2页例2,算一算:2 。 教师发问,这个乘法会算吗?先自己试一试。 让学生自己尝试计算,并适时引导提问:你在计算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你怎么解决的? 教师巡视,发现学生不同的约分方法。(学生可能出现:计算结果不约分;先计算出结果再约分;或在计算过程中先约分再计算这三种情况)小组汇报,并抽学生板书。全班交流,指名学生说说计算过程中遇到什么问题,如何解决的。 针对三种不同的情况进行鼓励性评价,引导提问:你喜欢哪种方法?为什么? 在比较以上三种方法优劣和结合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老师强调总结:在分数乘法中,计算结果要化成最简分数。我们可以先将整数与分母约分,再按分数乘整数的方法计算。这样做,计算数据较小,计算更准确。 【设计意图: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各种解法的优缺点,既锻炼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同时可以通过对问题的比较分析,发现最优的解题思路方法。】紧跟着进行强化练习。计算: 6= 4= 8观察巡视学生是否先约分再计算。在约分时,是否有学生将分子与分子约分,为什么只能将整数与分数的分母约分。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请学生说说计算与约分方法。教师可以展示一种学生将分子与分子约分的错误方法,让学生辨析。 最后再次小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现在你能比较完整地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吗? 放手给学生总结,教师可做适当补充:先看整数与分数的分母能否约分,能约分的先约分,然后用整数与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设计意图: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足够自主的空间、足够活动的机会,让学生自探明之,自求得之,倡导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教学,才能有效地增进学生的发展,创建一种开放的、浸润的、积极互动的课堂文化。】(三)巩固应用及时反馈练习,可以巩固新知,提高学生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环节我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对教材第4页的课堂活动及教材第5页练习一的题目加以整理和归类,有针对性练习。【设计意图:本环节这样设计,使学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巩固新知,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四)归纳总结采取师生对话的方式小结本节课所学的重点知识。教师提问:本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指名学生回答本节课学习的要点。再问关于分数乘法,你还想知道什么? 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提出问题。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通过谈话的方式让不同水平的学生谈收获,让学生回顾参与学习活动的全过程,有利于反馈信息,检查效果。同时在学生总结学习的过程中激发学习的兴趣,为他们的终身学习打下了基础。在学生再次主动质疑中,提高了学生的质疑能力,让学生的学习因问题而精彩起来,延续下去。】六、说板书分数乘整数 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 分数乘整数 法则:用分数的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 简便算法:先看整数与分数的分母能否约分,能约分的先 约分,然后用整数与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不变。 例1 例2 【设计意图:科学的板书设计有利于学生全面理解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在本节课的板书中,我力求简单明了形象的反映知识体系以及知识的发展过程,突出本课的教学重点。 】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