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 6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效学习的实践研究课题开题报告研究成员:冯敏、周琼、王黎清、龚红梅、周雪梅一、课题提出1、研究背景(1)地理因素本课题组所在学校乐善学校是武胜县最大的九年一贯制学校,虽然地理位置相对优越,但地处乡镇,属农村学校,在农村学校系列中,教学质量位居全县前列,但与县城学校相比,教学质量仍有一定差距。因身处农村,见闻、资讯相对闭塞,学生的学习方法单一、学习效率低下,老师的教学理念更新慢,课堂教学仍属“教师中心式”模式,学生参与度低下,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未充分调动起来,课堂教学效果差。要提高教学质量,必须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2)教学因素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在城市数学课堂教学中,已被广泛采用,师生由此而受益的报道、案例层出不穷。但在农村初中数学课堂中,这种“学生中心式”的教学模式,少之又少,课堂沉闷,缺乏生机与活力,效率低下。对于农村的数学教师,应尽快更新相对滞后的教育理念,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让数学课堂成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的学习环境,从而提高数学教学质量。(3)科研因素长期以来,我们农村的老师习惯于教学,习惯于教书育人,却很少思考,很少研究,只满足于学习现有的理论,很少理论联系实际,很少进行理性思考,更不要说进行教学研究,这种状况长此已往,我们农村学校的数学教学不落后才怪。提高教学质量,就得在学生学习的主阵地课堂上下手,还课堂于学生,学生活动、让学生思考、让学生做主人,对于数学,让他们携手合作,去观察、去发现、去归纳、去探究、去应用,从而认识数学、感悟数学、学习数学,进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展数学。2、教育现状教育发展到现在,教育专家和教育部门提出了许多课改意见、方案。然而多年的教育传统使学生、教师都习惯于传统教育方式:“老师习惯于教,学生习惯于学” ,不断出现“学而不思” 、 “高分低能”的现象。国家教育部 2001 年 6 月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 中指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提倡学生主动参与,乐于研究,勤 2 / 6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和合作能力。 ”提出了转变学生学习方式的任务,促进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探究学习是学习方式的三个重要方式之一。 数学课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由此可见,数学学习只有引导学生开展“做” 、 “议” 、 “探”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再发现、再创造过程,才能促进学生思维能力与情感态度的协调发展。二、课题的目的意义1、对于学生在数学课堂中,广泛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学习的过程与科学家的研究过程类似,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在小组合作中探究数学知识、学习数学技能,培养数学能力,提升数学学习的有效性,真正把学生培养成一个有良好学习习惯、有科学学习方法、有理性思维、有丰富情感、善于沟通、长于交际的社会人,而不是拥有满脑子数学知识的书呆子。2、对于老师理论及理念要求,要加强理论学习,不仅要学习教育理论,更要学习学习理论,更新观念,坚持还课堂于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学实践要求,彻底转变“以教师教授为主”的课堂教学观,为适应“学生中心式”的课堂模式,老师要提升课程开发改编能力、课堂的随机反馈能力、集体辅导与个别辅导的能力,形成全新的教学思路和教学风格。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1、理论价值(1)研究“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效学习”课题,有助于我们理解新旧教学观对“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习”的不同看法,通过比较,便于对两种教育观做出取舍。传统的教学观认为, “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习”是精通数学知识的老师向学生传授数学知识的行为。学生的数学学习的有效性取决于老师的数学知识、教学技能和学生的数学能力。时至今日,这种观念依然根深蒂固。因事物具有普遍联系性,新的教学观主张,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习不只是师生的单一联系,更应是师生、生生、小组内、小组间等学习组织链接成的网际关系。即数学课堂学习并不是教师机械地向学生进行“单向的信息传递” ,还要受同学、学习小组等的交互影响,受自身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影响。充分认识数学课堂学习的广泛影响性、充分利用积极影响要素,诸如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群体的积极影响力,克服消极干扰,数学课堂学习必将高效。 3 / 6上述两种教学观,反映了两种教学认识论“知识传递型”教学认识论与“知识建构型”教学认识论的区别。 “知识建构型”教学认识论基于新的知识观和新的学习观,主张“知识”并不是靠教师传递的,而是学习者自身建构的。因此,新教育观应得到倡导。(2)研究“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效学习”课题,有助于我们放弃传统的“传递中心数学课堂” ,建立“对话中心数学课堂” ,放弃“教的课堂” ,建立“学的课堂” ,有利于数学老师角色的转变.数学学习,是由已知通向未知的路,在这求知的路上,我们要与新知相遇、与他人相遇、与自我内心相遇,既然相遇,就要对话、交流、沟通、思考。因此,数学学习的实践就是数学对话的实践。要想数学课堂学习高效进行,就要放弃传统的传授型课堂,建立新型的对话型课堂。与新课堂相适应,教师角色也得转换。由“传递”向“创造”的转变;由“学科”向“课程”的转变;由“控制”向“引领”的转变。2、实践价值(1)在初中数学课堂上,采用“对话中心数学课堂” ,充分发挥各种教学资源,最大限度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有效性。(2)提升课题组成员的科研能力,让更多的成员成为新型课堂的专家型教师。四、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构建主义学习理论皮亚杰认为人的认识是一种以主体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的主动构建过程。首先,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过程是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的过程, “学习是建构内在心理表征的过程,学习者并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原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建构新的理解”(D.J.Cunnighan,1991)。因此学习活动不是由教师单纯向学生传递知识,也不是学生被动地接受信息的过程,而是学生凭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与外界的互动,主动地生成信息的意义的过程。其次,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学生所学的知识也提出了新的理解,即知识不再是我们通常所认为的课本、文字、图片以及教师的板书和演示等对现实的准确表征,而只是一种理解和假设。学生们对知识的理解并不存在唯一标准,而是依据自己的经验背景,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知识的理解,对于世界的认知和赋予意义由每个人自己决定。2、现代认知学习理论认知学学生的主动探索,从事物和现象的变化中去发现原理,这是构成学生学习 4 / 6的重要条件。布鲁纳认为,学生学习的主要方式是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中,通过自己的探索从而获得问题的答案和形成观念的一种学习:即发现学习,发现学习并不只限于那种寻找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行为,还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所以,这种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发展学生探索新情况的态度。其一,布鲁纳强调指出学习过程是一种积极的认知过程。他认为学习的实质在于主动地形成认知结构。学习任何一间学科,都有一连串的新知识,每个知识的学习都要经过获得、转化和评价这 3 个认知学习过程。布鲁纳曾经指出:“学习一间学科,看来包含着 3 个差不多同时发生的过程。 ”同时他又强调说:“不论我们选教什么学科,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 ”其二,他非常重视人的主动性和己有经验的作用,重视学习的内在动机与发展学生的思维,提倡知识的发现学习。他说:“发现不限于那种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之行为,正确地说,发现包括着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形式或方法。 ”他认为发现学习具有以下一些优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潜力;有利于加强学生的内在学习动机;有助于学生学会学习;有利于知识的保持与提取。3、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实同主义教育理论代表人物杜威,从不同角度,多方面论述了教育本质问题。他提出三个重要论点:“教育即生长” 、 “教育即生活” 、 “教育即经验地继续不断的改造” 。他主张教育重心转移到儿童方面来,使儿童成为教育主宰。杜威在“做中学”理论中特别提出,应该在活动中设计问题,让儿童探究以前从未接触过的问题,使儿童的思维达到新的境界,要按照暗示、问题、假设、推理、经验这五步来设计活动课和指导儿童,只有这样,儿童的探究能力才能获得发展。杜威以其哲学、社会学、心理学理论为基础全面阐述了他的实用主义的教育观。概括起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关于教育本质。杜威在自己的教育理论中从各种不同角度,多方面且反复地论述了教育本质问题。他关于教育本质的观点,基本可以用他提出的三个重要论点来加以概括,这就是:“教育即生长” 、 “教育即生活” 、 “教育即经验的继续不断的改造” 。关于教育目的。杜威从多方面论述过教育目的问题,而最重要的是他关于“教育无目的”的论述。关于教学的基本原则。杜威教育理论体系的核心部分是他的教学理论,而“从做中学”又是他全部教学理论的基本原则。 5 / 6五、课题研究的目标、任务1、通过对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团队合作精神。2、通过课题的研究,加强理论学习,实现观念的更新,初步形成课程开发改编能力,课堂的随机反馈和辅导学生的能力,彻底转变“以教师教授为主”的教育观,形成全新的教学思路和教学风格。六、课题研究的对象武胜县乐善学校初中部全体学生七、课题研究的内容:1、学生认知起点的分析与定位。2、自主学习。3、小组合作学习。4、探究性学习。 八、课题研究的途径和方法根据本课题设定的研究内容和目标,在成功经验和先进理论指导下,以有效教学的行动策略研究为内容,走理论学习到实践总结再到理论提升最后实践论证的研究路线,认真探索有效教学的课堂模式,切实提高有效教学课堂策略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本课题研究,以对比实验为主,通过对比实验研究,积极探索课堂教学的有效性。1、行动研究法:在实验过程中,不断探索操作策略,使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2、文献法:借鉴前人研究的成果以指导课题研究,夯实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3、调查法:通过调查目前我校课堂现状,找准实验的最佳切入口和有效途径。4、检测法:通过检测,了解学生在实验研究前后的发展状况,从中归纳出通过实验取得的优势,从而扩大实验的力度。5、实验法:通过实验研究,掌握最有说服力的数据,以证实实验的效果。6、经验总结法:将课题研究内容、过程加以归纳,进行综述,撰写相关的阶段想小结,及时肯定研究成果,休整实验方案,撰写有关论文。九、研究的过程、步骤1、准备阶段(2011.11-2012.3)(1)制定课题研究的规章与课题的研究方案,开题。(2)组织教师学习相关理论,为课题研究的展开做准备。 6 / 6(3)调查课堂教学现状,对教师的教学能力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做初步的评估2、理论研究阶段(2012.4-2012.5):进行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等方面的调查统计分析,进行理论检索整理,对本次研究寻找理论支持,并指导后期的行动研究。3、行动研究阶段(2012.6-2013.7):(1)召开课堂教学研讨会。(2)不定期召开教学论坛,对“课堂教学中学生有效学习”的构建进行专题讨论。(3)收集课堂教学案例,对案例进行剖析,以案例研究促进教师提高,以寻找学生有效学习的方案。(4)召开课题中期评估工作会议。(5)在研究后期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能力再次进行评估,以做比较。 4、总结阶段(2013.7-2013.10)(1)对研究材料进行分类整理和汇总,撰写研究报告。 (2)对研究的成果进行汇编,形成系列成果,做好结题工作。 (3)申请课题鉴定,召开课题研究成果鉴定会。 (4)组织课题研究成果展示活动,推广研究成果。十、完成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包括基础外部条件、经费设备、资料占有情况、课题组成员状况等。十一、成果形式及完成时间整个研究过程大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