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50页
第2页 / 共150页
第3页 / 共150页
亲,该文档总共1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3年四川师范大学教师教育与心理学院615心理学基础考研真题及详 解 一、单项选择题:第160,每小题两分,共120分。每题4个选项中, 只有一个选项符合试题要求。 1最早用实验方法研究感觉阈限的心理学家是()。 A赫尔姆霍茨 B费希纳 C韦伯 D冯特 【答案】C 【解析】1840年德国心理学家韦伯通过实验发现了差别感觉阈限的定 律,即韦伯定律。A项,赫尔姆霍茨开创神经冲动传导速度的测量,为 后来实验心理学对心理活动和反应时间的测量做了准备。B项,费希纳 是德国著名的物理学家、心理学物理学的创始人,1860年他的心理物 理学纲要的出版奠定了他在心理物理学上的创始人的地位。D项,冯 特被公认为实验心理学之父,于1879年在莱比锡大学创立世界上第一个 专门研究心理学的实验室,这被认为是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学科的标 志。 2在有酒香味的房间里呆一会儿后就闻不到酒香味了。这种感觉现象 是()。 A感觉迟钝 B感觉适应 C感觉后效 D联觉 【答案】B 【解析】感觉适应是指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 生变化的现象。持续闻酒香味而闻不到酒香味,说明感受性降低,属于 感觉适应。A项,感觉迟钝又名感觉抑制,可因各种因素引起感觉阈限 升高或因情绪抑制所造成,对强烈的刺激不能感知或感觉轻微。C项, 感觉后效是指当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不是马上消失,而是保留一段时 间,逐渐消失。D项,联觉是指对一种感官的刺激作用触发另一种感觉 的现象,如“色-听联觉”。 3对裂脑人的研究表明,大脑左半球具有的机能主要是()。 A形象思维 B音乐 C绘画 D语言 【答案】D 【解析】裂脑研究说明,两半球可能具有不同的功能。语言功能主要定 位在左半球,该半球主要负责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和逻辑推理 等。而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欣赏音乐和艺术等则定位于右半球 4强调心理学不应该以意识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学派是()。 A人本主义 B机能主义 C构造主义 D行为主义 【答案】D 【解析】行为主义的两个重要特点:反对研究意识,主张心理学研究 行为;反对内省,主张用实验方法。A项,人本主义着重于人格方面 的研究,强调人有自由意志,有自我实现的需要。C项,构造主义主张 心理学应该研究人们的直接经验即意识,并把人的经验分为感觉、意象 和激情状态三种元素。B项,机能心理学也主张研究意识,但是他们不 把意识看成个别心理元素的集合,而看成川流不息的过程。 5在下列选项中,“聚精会神”、“全神贯注”所体现的注意特征是 ()。 A稳定性 B指向性 C集中性 D选择性 【答案】C 【解析】注意的两个特点包括:指向性,是指人在每一瞬间,他的心 理活动或意识选择了某个对象,而忽略了另一些对象,指向性不同,人 们从外界接受的信息也不同;集中性,指当心理活动或意识指向某个 对象的时候,它们会在这个对象上全神贯注起来。“聚精会神”和“全神 贯注”都是描述全部精神集中在一点上,体现的是注意的集中性特征。 6盲人的听觉能力一般都比较好些,出现这种状况的心理学解释是 ()。 A感觉适应 B感觉对比 C联觉 D感觉补偿 【答案】D 【解析】感觉补偿是指人的某种感觉能力丧失后,为适应生活的需要, 使其他感觉的能力获得突出的发展,以资补偿。例如,盲人丧失了视 觉,但其听觉和触觉、振动觉却得到了特别的发展等。B项,感觉对比 是指同一刺激因背景不同而产生的感觉差异的现象。如同一种颜色把它 放在较暗的背景上看起来明亮些,放在较亮的背景上看起来暗些。 7阅读时,用不同颜色或符号标记画出书中重点和难点,其所利用的 知觉特性是()。 A加深记忆 B选择性 C理解性 D恒常性 【答案】B 【解析】知觉的基本特性包括:选择性,知觉时优先把对象从背景中 挑选出来的特性;整体性,人的知觉系统具有把个别属性、个别部分 综合成整体的能力或特性;理解性,人在知觉过程中,要在过去的知 识经验的基础上,对知觉对象做出某种解释,使它具有一定的意义; 恒常性,知觉的客观条件在一定范围内改变时,我们的知觉映象在相当 程度上保持它的稳定性。题干中,用不同颜色或符号标记画出书中重点 是人对外来刺激进行选择性加工的过程,反映了个体知觉的选择性。 8很多人围观一件事,如一个人欺负另外一个人,结果很多人不愿伸 出援手也不报警,这种现象是()。 A责任扩散 B法制意识淡泊 C缺少利他精神 D从众 【答案】A 【解析】责任扩散是指当发生了某种紧急事件时,如果有其他人在场, 那么在场者所分担的责任就会减小,愿意援助的人数也就越少。C项, 利他精神是指个体有益于他人、公众和社会,不期待回报的精神;D 项,从众是在群体压力下,个体在认知、判断、信念与行为等方面自愿 地与群体中的多数人保持一致的现象。题干中由于多人在场,在场者需 要担负的责任减小,没有表现出援助行为,是一种责任扩散的现象。 9在下列选项中,“潜移默化”的记忆过程属于()。 A有意识记 B无意识记 C意义识记 D内隐记忆 【答案】B 【解析】根据识记时有无明确的目的,把识记分为无意识记和有意识 记。无意识记是指没有明确的识记目的,不需要任何有助于识记的方 法,也不需要做出意志努力的识记。无意识记具有很大的选择性,凡是 对人有重要意义的、与人的需要和兴趣有密切联系的、能引起人的较强 的情绪活动的事物容易被无意识记,无意识记是记忆的过程。由于无意 识记不需要意志努力,因此社会环境中的各种影响往往会通过无意识记 而被 “潜移默化”接受。D项,内隐记忆是指在不需要意识或者有意回忆 的情况下,个体的经验自动对当前任务产生影响而表现出来的记忆,是 识记的结果。 10短时记忆信息储存的有效方法和最重要的心理操作是()。 A识记 B保持 C复述 D再认 【答案】C 【解析】复述是短时记忆信息存储的有效方法。它可以防止短时记忆中 的信息受到无关刺激的干扰而发生遗忘。复述又分为两种:机械复 述,将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不断地简单重复;精细复述,将短时记忆中 的信息进行分析,使之与已有的经验建立起联系。 11看到砖头用于建筑的功能之后,就想不到它还有其他特殊功用,这 种心理现象是()。 A知识表征 B原型启发 C心理定势 D功能固着 【答案】D 【解析】人们把某种功能赋予某种物体的倾向称为功能固着,在它的影 响下人们不易摆脱事物用途的固有观念,因而直接影响到问题解决。只 着眼于砖头的建筑功能,而看不到其他的功能属于功能固着。A项,知 识表征是指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表征;B项,原型启发是指因受到某 种事物的启发而找到解决问题的途径或方法的现象;C项,心理定势是 指重复先前的心理操作所引起的对活动的准备状态。 12愤怒时“怒目圆睁”、狂喜时“手舞足蹈”、悲痛时“号啕大哭”,这种 情绪状态是()。 A激情 B应激 C心境 D心情 【答案】A 【解析】典型的情绪状态包括激情、心境和应激三种。激情,指一种强 烈的、爆发性的、为时短促的情绪状态,激情状态往往伴随着生理变化 和明显的外部行为表现,例如,盛怒时全身肌肉紧张,双目怒视;狂喜 时眉开眼笑,手舞足蹈等。B项,应激是指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 做出的适应性反应。C项,心境是指人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 13有个别学生不喜欢念书,但又怕父母责备和老师批评,这种心理冲 突是()。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答案】B 【解析】双避冲突是指两种不利于自己或令人讨厌的事情同时出现,而 这个人如果躲开其中一件却又必定会碰到另一件时所出现的心理冲突, 称之为双避冲突。对于个别学生来说学习和父母责备都是令自己烦恼的 事情,因此这种心理冲突属于双避冲突。A项,双趋冲突是指两个都很 有吸引力的目标同时出现在一个的面前,而这人必须选择其中一个而放 弃另一个的心理冲突。C项,既对人有吸引力,又要付出代价的目标出 现在面前时所引起的心理冲突,称之为趋避冲突。如有人想致富,又不 想干事情。D项,多重趋避冲突是指一个人面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 的,而每个目的又分别具有趋避两方面的作用。 14小陈行为表现为冷静,思考问题细致,言语不多,交友稳重,则其 气质类型是()。 A胆汁质 B多血质 C粘液质 D抑郁质 【答案】C 【解析】气质分为四种典型的类型:粘液质,这种人情绪平稳、表情 平淡,思维灵活性略差但考虑问题细致而周到,安静稳重、踏踏实实、 沉默寡言、喜欢沉思,自制力强;胆汁质,这种人情绪体验强烈、爆 发迅猛、平息快速,思维灵活但粗枝大叶,精力旺盛等;多血质,这 种人情感丰富、外露但不稳定,思维敏捷但不求甚解,活泼好动、热情 大方、善于交往;抑郁质,这种人情绪体验深刻、细腻持久,情绪抑 郁、多愁善感,思维敏锐、想像丰富,不善交际。 15把特质分为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的心理学家是()。 A奥尔波特 B卡特尔 C吉尔福特 D艾森克 【答案】B 【解析】卡特尔受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启发,用因素分析的方法对人格特 质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基于人格特质的一个理论模型。模型分成四层, 即个别特质和共同特质、表面特质和根源特质、体质特质和环境特质、 动力特质、能力特质和气质特质。A项,奥尔波特首次提出了人格特质 理论,将人格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两类。C项,吉尔福特提出 智力的三维结构模型。 16下列智力测验中,属于非言语类测验的是()。 A比纳-西蒙量表 B韦克斯勒智力里表 C斯坦福-比纳量表 D瑞文推理测验 【答案】D 【解析】瑞文推理测验是由英国心理学家瑞文于1938年设计的一种非文 字智力测验。该测验以智力的二因素理论为基础,主要测量一般因素中 的推理能力,即个体作出理性判断的能力。它可排除或尽量克服知识的 影响,努力做到公平,这是比纳量表和韦氏量表所不能代替的。 17托尔曼认为,学习的实质是形成认知地图。他得出该结论的依据来 自于()。 A顿悟学习实验 B位罝学习实验 C系列学习实验 D对偶学习实验 【答案】B 【解析】托尔曼的认知-目的说是建立在他及其同事进行的大量白鼠学 习实验的基础之上的,其中位置学习实验和奖励预期实验是其典型代 表。位置学习实验以白鼠为对象,研究其在高架迷津中的取食行为。结 果发现,当白鼠沿通路1到达B处受阻后,它并不是按其偏好顺序先奔向 通路2,在再次受阻后再奔向通路3,而是一开始就避开通路2,径直选 择距离最长、最不愿意走却是唯一的通路3了。据此,托尔曼认为白鼠 是根据对迷津的认知地图而不是依照过去的习惯来行动的。 18在下列选项中,属于个体为实现一定目的而行动的内部动力是 ()。 A需要 B动机 C理想 D信念 【答案】B 【解析】动机是指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 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A项,需要是有机体在生存和发展的过程中,感 受到的生理和心理上对客观事物的某种要求。它往往以内部的缺乏或不 平衡状态表现出其生存和发展对于客观条件的依赖性。需要是有机体生 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它反映了有机体对内部环境或外部生活条件的稳 定要求。 19一般来说,会弹电子琴的人学弹钢琴就比较容易,这是()。 A相互作用 B技能自动化的结果 C正迁移作用 D智力技能己形成 【答案】C 【解析】已经掌握的技能可能对掌握新的技能起促进作用,也可能妨碍 学习新的技能。这种现象叫技能的迁移。其中,正迁移是指已经掌握的 技能对学习新技能的积极影响,例如,会开摩托的人,容易学会驾驶汽 车;擅长绘画的人,也容易学会书法等。 20通过符号再现的“部分报告法”,斯柏林发现视觉感觉记忆储存信息 的时间是()。 A1秒 B2秒 C1分钟 D无限长 【答案】A 【解析】部分报告法表明感觉记忆消失得很快,如果提示时间延后0.3 秒,则部分报告法的储存量急剧下降,如果延后1秒,则与全部报告法 一样。结果表明感觉记忆的储存时间很短,视觉记忆为1秒。 21皮亚杰认为儿童的心智起源于()。 A动作 B成熟 C经验 D同化 【答案】A 【解析】皮亚杰研究了儿童智力在各个年龄阶段上的个体发生发展,从 认识的起源一直追踪到科学思维的发展。他认为,儿童的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