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九年级政治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第三课第三节教案http:/www.DearEDU.com知识目标:1、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2、国家的长期稳定和繁荣昌盛要靠各族人民平等互助,团结合作,艰苦创业,共同发展,维护国家稳定和民族团结。导入新课:多媒体播放歌曲爱我中华师:正如歌中所唱的那样,我们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里,56个民族和睦相处,共同生活在祖国的大家庭里。讲授新课出示课题: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上,各民族历经几千年的劳作、生息和繁衍,形成了各自的一些特点。下面我们看看你对我国各民族的特点了解多少呢?(出示几幅少数民族的图片请同学辨认)在我们中华民族的大家庭里,汉族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92%,其它55个民族的人口约占全国人口的8%。这个数据说明了什么?生:我国以汉族人口为主,其他55个民族人口相对较少是少数民族。师:由于这55个民族人口相对较少,所以习惯上被称为少数民族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那么,它们的具体分布状况如何呢?(出示少数民族分布图)你能说出汉族、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藏族和壮族等民族分布在哪里吗? 生:回答。师:可见,我们的56个民族分布在祖国的四面八方,形成了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特点。人口普查的资料显示,我国几乎没有一个县或市的居民是单一民族组成的,如内蒙古自治区有49个民族杂居,北京有56个民族居住和生活。经过长期的经济文化的交往,各族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亲缘关系。一、五十六个民族是一家在我国有些少数民族还有或大或小的聚居区,在这些少数民族聚居地方我们实行了一个特殊的制度,问:你们知道是什么制度吗?(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问: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生回答:少数民族自己的事务自己管理,使少数民族真正当家作主。师总结:历史上,中国的少数民族聚集在边远地区、一直被视为不毛之地。新中国成立以来,世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实施,调动了各族人民的生产积极性,56个民族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互帮互助,和睦相处,共同进步,带来了边疆地区的巨大变化。因而,也许区域自治是符合我国国情,符合我国民族关系实际的基本政治制度之一。(过渡)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有利于民族团结,那么民族团结对于一个国家发展和生存会起到什么样的作用呢? 出示幻灯片(科索沃战争)上世纪90年代,南斯拉夫一词频见于世界各主要媒体,令世人瞩目。在短短的十年多一点的时间里,经历过内战、波黑战争及科索沃战争的南斯拉夫,从联邦到联盟,最终于2003年由塞尔维亚和黑山取而代之,有着74年历史的南斯拉夫最终从世界政治版图上消失了。南斯拉夫的最终解体,带给人民更是无穷无尽的灾难,战火不断、民不聊生,据报导2004年3 月科索沃地区又发生了激烈的民族冲突。这个惨痛的教训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民族问题是当今世界普遍存在的一个社会问题。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中,民族问题处理得好坏直接关系到一国的生存与发展。民族团结是一个国家统一、繁荣、昌盛的重要保证,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在我国民族团结是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也是各族人民的共同心愿。所以,我们要共浇灌民族团结之花。二、共同浇灌民族团结之花请同学们看一则材料(关于西藏的变化),我国少数民族的境遇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大的变化?你认为我们国家是怎样处理民族关系上会采取什么原则呢?我国采取的处理民族关系原则是: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幻灯片: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师:只有汉族和少数民族平等团结,相互帮助,加强民族经济交往,才能实现各民族之间的共同繁荣。师:那么在维护民族团结上我们国家具体是怎么做的呢?你能不能举出汉放帮助少数民族的事例?作为公民,我们中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履行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呢?三、实现祖国和平统一正是因为民族团结我们的国家才如此的兴盛和发达,然而在历史上中国积贫积弱,痛失国土,而今天我们的祖国日益强盛,新中国的统一局面,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国家的统一和民族的大团结日益巩固和发展。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为了最终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我党审时度势,高瞻远瞩提出一个前无古人伟大构想,制定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基本制度。(分析一国两制的含义)香港和澳门回归祖国,丰富了一国两制和理念和实践。事实证明,一国两制方针是正确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但是在祖国的统一方面,我们一直以来存在着一点的遗憾,遗憾是什么?台湾当局一意孤行企图分裂祖国,这是我们决不容忍的事情。 中国具有5000我多年悠久历史。繁衍生息在中国这块土地上,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在漫长的中国历史进程中,统一始终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面对日益繁荣强盛的祖国,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政府是有能力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用心 爱心 专心 121号编辑 2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