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0页
第2页 / 共90页
第3页 / 共90页
第4页 / 共90页
第5页 / 共90页
第6页 / 共90页
第7页 / 共90页
第8页 / 共90页
第9页 / 共90页
第10页 / 共90页
亲,该文档总共9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头颈部肿瘤影像诊断与鉴别,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 梁晨阳,2,头颈影像学研究进展,3,切片与影像对照研究,4,多排螺旋CT,5,3D Fiesta FOV 18 44 sl 0.8/-0.6 256x256 202”,REFORMAT,高分辨率MR,6,7,脂肪抑制技术,8,近年来,CT和MRI都有了许多新的变化和发展。使影像技术由解剖和大体成像,向动态和功能水平发展。如CTA,MRA(血管造影),MRS(磁共振频谱分析),PCT,PWI和DWI(灌注成像和弥散成像),FMRI(磁共振功能成像)等等。,9,Time to Peak,Perfusion (CBF),CT-6hr,Perfusion CT,10,下咽鳞癌,11,功能性MRI(fMRI) fMRI-广义上主要包括灌注成像、弥散成像和脑皮质功能定位。灌注与弥散成像较早应用于颅脑,近年试用于心脏。 近年内fMRI的发展明显拓宽了原有的概念与应用范畴。,12,功能性MRI 1、实时fMRI,快速实时显示。 2、螺旋fMRI,利用在K-空间螺旋采集的技术得到各种脑血流灌注的信息,如rCBU、rCBF、rMTT等。 3、弥散张量成像(DTI),进一步提高设备可达到的B值,4000-10000,从而获得更高分辨力的弥散影像。 4、动脉血质子自旋标记成像(ASL)。,13,动态增强MRI (dynamic contrast enhanced-MRI,DCE-MRI) 是指在静脉内注射对比剂后全过程连续采集所获得的一系列图像。 增强后肿瘤的信号强度可以反映肿瘤组织的灌注情况、血管通透性及细胞外间隙的体积,对比剂的流入及流出等药物动力学情况可以特异性的反映肿瘤的良、恶性及治疗方法的效果。,14,动态增强扫描(一),3D FSPGR序列 TR/TE:8.4/4.0ms 层厚:3.2mm 层间距:0mm FOV:18cm18cm Matrix:256160 NEX:1 Bandwidth:22.7KHz,15,动态增强扫描(二),对比剂: 马根维显,0.1mmol/kg 高压注射器经上臂静脉注射,2.5ml/s 第一个时相扫描结束后开始注射,4分59秒, 12个时相,13s,13s,Phase 1,16,TIC 分型,持续上升型,速升缓降型,速升速降型,速升速降型,正常颞肌,17,右泪腺腺样囊性癌 , Tpeak:81.3s,WR:28.3%,TIC为C型,18,PET与CT,19,现在的不足,新技术研究和运用明显不如其它系统 基础研究薄弱且难度大,课题少 空间分辨率和组织间对比度还不理想 人员相对较少,20,国内不足,眼、耳、鼻及头颈外科较其他科室规模小, 重视程度不够,发展较慢 普及程度不够,很少有专门的专业组 培训力量差,扫描不规范,诊断水平低,21,头颈部病变CT 检查,高分辨技术 常规技术 各向同性扫描 扫描方位:横断及冠状扫描为常规体位 靶扫描 增强扫描 图象后处理:MPR 三维重建仿真内镜,22,头颈部病变MRI检查,H质子成像 多参数成像:T1、T2、质子密度等 任意体位:横断、冠状、斜矢状 成像序列:SE、FSE、 FE、 STIR、DWI 增强检查 血管成像及水成像技术 图象后处理 无过敏及放射损伤,23,头颈部病变影像学检查的目的,显示头颈部解剖 了解头颈部变异 显示病变 定位 定量 定性,24,眼眶横断位扫描,基线:采用听眦线,平行视神经 范围:自眶上壁至眶下壁,有病变时应以病变侵及范围为扫描范围 显示野(FOV):1417cm 窗技术:软组织窗、骨窗 层厚、间距:3mm/3mm或2mm/5mm,根据病变种类而定,25,视神经管横断位扫描,基线:床鼻线。即前床突至鼻骨尖之间的联线 范围:自前床突至眶上裂 层厚:1-2mm,层间距1-2mm 显示野(FOV):1215cm 窗技术:4000/700Hu,26,视神经管冠状位扫描,基线:垂直于硬腭 范围:前床突前后 层厚:1-2mm,层间距1-2mm 显示野(FOV):1215cm 窗技术:4000/700Hu,27,泪腺良性混合瘤,含中胚叶上皮成分和外胚叶的间质成分及形态多样 ,多形性腺瘤 源于泪腺眶部,极少数发生于泪腺睑部或异位泪腺 外上象限的椭圆形或圆形肿块 等密度 ;长T1长T2信号影 ,信号不均匀 轻至中度强化 眶骨受压,无骨质破坏,28,29,泪腺恶性上皮性肿瘤,恶性混合瘤、腺样囊性癌、腺癌、粘液表皮样癌 ,腺样囊性癌为最多见且高度恶性 边缘多不规则呈锯齿状改变 中度至明显强化 眶骨虫蚀状破坏 侵犯周围结构,30,鉴别诊断,泪腺良、恶性上皮性肿瘤:骨质破坏的显示是关键 泪腺窝炎性假瘤、淋巴瘤:呈长条形,骨质改变不明显,31,神经鞘瘤,起源于颅神经、交感和副交感神经以及睫状神经的雪旺细胞 边界清楚、包膜完整的椭圆形或梭形肿瘤,内部多有囊性变和出血 Antoni A 构成实性细胞区和Antoni B构成疏松粘液样组织区,32,神经鞘瘤的影像学表现,肌锥内或肌锥外 、颅眶沟通 椭圆形 、少数呈哑铃形 等密度 略长T1略长T2信号 ,囊变 不均匀强化,33,眶脉管性肿瘤,包括海绵状血管瘤、静脉曲张、静脉性血管瘤及淋巴管瘤。 海绵状血管瘤、淋巴管瘤呈渐进性明显强化。 静脉曲张、静脉性血管瘤呈特别明显强化,有时可形成较大的血窦,34,海绵状血管瘤,实质为静脉畸形 MRI表现:圆形、椭圆形,边缘光滑,少数有分叶,长T1长T2信号,信号均匀,“晕环征”,“渐进性强化”,35,36,淋巴管瘤,囊性淋巴管瘤、海绵状淋巴管瘤 局限性、弥漫性淋巴管瘤 CT表现:形态不规则,可有高密度(急性)出血影、钙化 MRI表现:长T1长T2信号,出血时期不同,信号不同,增强后不均匀强化,37,视神经鞘脑膜瘤,可累及视神经各段和视交叉、颅内 CT表现:钙化、高密度肿块、周围骨质增生、肥厚 MRI表现:低或等信号,信号流空 增强后明显强化,“双轨征”、“袖管征”,显示颅内较好,38,视神经胶质瘤,15%30%伴神经纤维瘤病 多见于儿童、青少年,级,少数见于成人,级 梭形增粗,视神经迂曲、延长 等密度;长T1长T2信号 轻中度强化,少数不强化、明显强化,39,神经纤维瘤病,遗传性的皮肤、神经、骨骼系统发育障碍的全身性病变 周围神经和颅神经发生多发性神经纤维瘤 皮肤咖啡色素斑,40,神经纤维瘤病表现,丛状神经纤维瘤表现为周界不清楚、形状不规则的软组织肿块 眶骨发育不全 , 继发脑膜膨出或脑膜脑膨出 , 搏动性眼球突出 眼眶内肿瘤 :视神经胶质瘤,依次是脑膜瘤、神经鞘瘤、神经纤维瘤、神经纤维肉瘤 眼积水,41,横纹肌肉瘤,儿童时期最常见的原发眼眶恶性肿瘤 岁以下儿童 胚胎型、腺泡型和多形型 迅速发展的眼球突出 ,可很快侵及整个眼眶、副鼻窦甚至进入颅内,42,横纹肌肉瘤,不规则肿块,密度不均匀 位于肌锥外,可同时累及眶隔前和隔后结构,与眼外肌分界不清 累及整个眼眶、侵犯眶骨、眶周结构 长T1长T2信号影 中度至明显强化,43,鉴别诊断,炎症 淋巴管瘤 组织细胞增生症,44,转移瘤,成人转移瘤:常见为肺癌、乳腺癌、前列腺癌、消化道恶性肿瘤等 儿童转移瘤:常见为神经母细胞瘤、尤文氏肉瘤、Wilms瘤、白血病等 软组织肿块,溶骨性骨质破坏 儿童转移瘤:多骨受累,45,46,扁平型脑膜瘤,多见于蝶骨大翼 常有蝶骨骨质增生和骨壁肥厚 沿蝶骨大翼表面生长的扁平形软组织肿块 高密度 低信号 明显强化,47,肿瘤样病变,炎性假瘤 皮样囊肿 血囊肿 组织细胞增生症,48,眼眶囊肿,包括皮样囊肿及表皮样囊肿 一般无强化表现或仅边缘强化 多同时伴有眶壁骨质不规则缺损 脂肪抑制后信号减低,49,眼球肿瘤的影像学诊断,色素膜黑色素瘤,成人最常见的原发恶性肿瘤 脉络膜、睫状体、虹膜 典型呈蘑菇形,半圆形、结节 含顺磁性物质,短T1短T2信号,中度至明显强化,较小的须增强才能显示 伴视网膜脱离,50,视网膜母细胞瘤,儿童最常见的原发恶性肿瘤 球内期、青光眼期、球外期、转移 肿块内钙化 HRCT显示钙化较好 MRI显示Rb累及球外、视神经和颅内较好,51,视网膜母细胞瘤 眼内期,视网膜母细胞瘤 视神经受侵,52,脉络膜血管瘤,局限性、弥漫性 肿块较小,CT显示困难 MRI:较长T1较长T2信号,明显强化,53,转移瘤,脉络膜 扁平性肿块 信号多种多样 伴网脱、玻璃体内广泛转移 原发肿瘤,54,鼻窦检查方法,基线:听眶下线 HRCT技术 层厚2mm、层间隔5mm 窗技术:大于1500/150Hu FOV:12-16cm,55,鼻腔、鼻窦良性肿瘤, 鼻腔、鼻窦囊肿:粘液囊肿、粘膜囊肿面部裂隙囊肿、牙源囊肿及皮样囊肿 上皮组织肿瘤:乳头状瘤、腺瘤 纤维组织、原始间叶组织及肌组织肿瘤:纤维瘤、粘液瘤 脉管组织肿瘤:血管瘤、淋巴管瘤、血管内皮瘤、血管外皮瘤 骨骼组织肿瘤:软骨瘤、骨瘤、巨细胞瘤 神经组织肿瘤:神经鞘膜瘤、脑膜瘤、鼻神经胶质瘤,56,内翻性乳头状瘤-一般情况,常见,占鼻部新生物的3 男女比例为2-7:1, 多发生于40-50岁, 鼻塞、流涕、鼻部出血、失嗅、溢泪 病理属良性,常复发,且可侵犯骨质 2-3可发生恶变,57,内翻性乳头状瘤- CT表现,发生于中鼻甲游离缘,中鼻道及筛窦多见 直接征象:软组织密度肿块,小时呈乳头状 密度均匀,增强后轻度强化 骨质吸收破坏或骨质增生 复发者同时有术后改变 继发性鼻窦炎改变 肿瘤迅速增大,骨质破坏明显时,提示恶变,58,血管瘤-一般情况,为血管组织先天性异常 病理分为毛细血管型及海绵状血管瘤 鼻腔、鼻窦内的血管瘤多起源于粘膜,少数可原发于骨内 鼻腔、上颌窦多见 生长缓慢,呈膨胀性生长 表现为反复鼻出血、鼻阻,增大后引起突眼、眼球移位、视力下降及继发性鼻窦炎改变,59,血管瘤-影像表现,鼻腔鼻窦内软组织密度肿块影 边界清楚 密度均匀 增强后肿块轻到中度强化 肿块膨胀性生长 窦壁骨质受压移位或骨质吸收改变,60,骨化纤维瘤-一般情况,是一种良性骨纤维损害性疾病 好发于青少年,可累及任一面骨 筛窦多见,上颌窦次之 膨胀性,生长缓慢 病理以细胞成分为主,内含纤维性间质和骨样组织,基质中含钙化 大时压迫邻近骨质,61,骨化纤维瘤- CT表现,骨算法成像技术,不需要增强扫描 单发、类圆形或不规则形肿块,密度不均匀,含有不规则骨化,骨化呈斑点状或团块状,形态不一。 肿块边缘可见蛋壳样骨化(钙化),其下方可见环状或弧线状低密度影 增大向颅内或眶内侵犯并继发眼球突出、眼外肌移位,62,骨化纤维瘤,63,鼻窦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幼年期发病,青少年期出现症状,男多于女 临床表现:面部畸形,突眼、鼻塞、听力下降、头痛头晕,少数伴内分泌症状,发展缓慢 病理是正常的骨组织被坚韧的纤维结缔组织代替,由成熟程度不同的纤维组织和新生骨组织构成,可有液坏死 HRCT表现骨增厚,毛玻璃状及不规则底密或钙化 累及范围广泛,与正常骨质分界不清,64,鼻咽纤维血管瘤-一般情况,发病率占耳科住院人数的0.3 -0.7% 好发于10-25岁的青少年 男女比例为13.4:1 进行性鼻阻塞与反复性顽固性鼻出血 增大邻近骨质压迫、吸收与破坏 可侵入眼眶或颅内,65,鼻咽纤维血管瘤- CT表现,鼻咽部软组织密度肿瘤 显著强化 具有侵袭生长特性,肿瘤生长表现为: 1.向前形成鼻腔内肿块,可侵入鼻窦 2.向上侵及颅底,颅底骨质破坏,侵入颅内 3.蝶腭孔扩大,肿瘤侵入翼腭窝,并向颞下窝发展 4.破坏眶壁骨质或沿眶下裂向眼眶侵及,66,鼻咽纤维血管瘤-CT、DSA,67,鼻腔、鼻窦恶性肿瘤,发病率为0.7-4.3/10万 分为上皮性恶性肿瘤、非上皮性恶性肿瘤及鼻窦转移瘤,68,CT基本征象,软组织肿块,密度均匀,有液化坏死或钙化 侵袭性生长,侵及邻近结构如眼眶、翼腭窝、颞下窝、面部软组织甚至颅内 骨质破坏 增强大多数中度或明显强化,坏死区无强化,69,上颌窦癌,鳞癌最多 好发于上颌窦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