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0页
第2页 / 共50页
第3页 / 共50页
第4页 / 共50页
第5页 / 共50页
第6页 / 共50页
第7页 / 共50页
第8页 / 共50页
第9页 / 共50页
第10页 / 共50页
亲,该文档总共5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3节群落的结构,自主学习 新知突破,1了解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2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 3会判断生物的种间关系。 4尝试进行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1群落的概念: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_的集合。 2群落水平上研究的问题 优势种、_关系、群落的_、空间结构包括_、生态位和群落的范围与边界等。 3物种组成:群落的_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 (1)丰富度:群落中_数目的多少。 (2)特点:不同群落_不同。,群落及其物种组成,生物种群,种间,演替,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物种组成,物种,丰富度,思考探讨1.随海拔高度的增加、海水深度的增加,物种丰富度怎样变化? 2池塘中的生物群落是由所有的动物、植物构成的吗?为什么? 提示:1.物种丰富度都减少。 2不是,应该是所有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等。,4种间关系 (1)捕食: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作为_。 (2)竞争:两种或两种以上生物相互争夺_等,结果是相互抑制或一方占优势,另一方处劣势甚至_。 (3)寄生:一种生物(寄生者)寄居于另一种生物(寄主)的体内或_,摄取寄主的养分以维持生活。 (4)互利共生: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存, _。,食物,资源和空间,灭亡,体表,彼此有利,思考探讨3.由于过度密植,小麦植株相互争夺养料和空间等,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提示:种内斗争。,1种群与群落的比较,2.种群与群落的关系,3四种种间关系的比较,1概念:指群落中各个生物种群分别占据_。 2空间结构类型 (1)垂直结构:在垂直方面上,大多数群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影响植物分层的主要因素是光,森林中动物分层的主要因素是_和食物条件。 (2)水平结构: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土壤湿度、盐碱度、_和生物自身生长特点的不同,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不同地段分布着不同的种群,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异,常呈_分布。,群落的空间结构,不同的空间,栖息空间,光照强度,镶嵌,思考探讨4.竹林中竹子高低错落有致,是群落在垂直结构上的分层现象吗? 5影响高山植物和水生生物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分别是什么? 提示:4.竹林中的所有竹子为同一物种,由于生长的阶段不同而高低不同,所属范围为种群而非群落,不是垂直结构上的分层现象。 5温度和光照。,群落的空间结构的类型,记知识纲要,背关键语句 1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叫做群落。 2群落的特征包括:物种组成、种间关系和空间结构以及群落的演替。 3群落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4种间关系包括竞争、捕食、互利共生和寄生等。 5群落的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群落利用阳光等环境资源的能力。群落的水平结构与地形变化、土壤湿度、盐碱度、光照强度、生物自身生长特点,以及人与动物的影响等因素有关。,合作探究 课堂互动,群落的物种组成,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在对某地土壤动物丰富度的研究时,得出了下图所示的结果,据图分析正确的是(),A该研究小组在每一采样点采取分层定量采集 B鞘翅目为该地区土壤动物的优势类群 C土壤动物的丰富度与农药的使用有关 D蔬菜地较适合土壤动物的生活 自主解答_ 解析: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采样时不用分层定量采集,A错误;弹尾目为蔬菜地中的优势种,B错误;从图中不能反映出农药对土壤动物的影响,C错误;蔬菜地可以为土壤动物提供适宜的生活条件,D正确。 答案:D,物种丰富度的特点 (1)生物群落的生态环境越优越,组成群落的物种越丰富。 (2)丰富度随纬度的增加而减少。 (3)丰富度随海拔高度的增加而减少。 (4)丰富度随水深度的增加而减少。,1下图表示狼袭击麝牛群时的成功率与麝牛群大小间的关系,下列叙述中能正确说明图中所表示的含义的是(),A狼与麝牛间构成捕食和竞争关系 B狼与麝牛间构成互利共生关系 C种内互助有利于物种的生存和繁衍 D麝牛的种内斗争随种群增大而减弱 解析:麝牛是被狼捕获的对象,所以两者是捕食关系,A、B不正确;从图中可以看出随着麝牛群数量的增加,狼捕获麝牛的成功率会降低,说明了种内互助有利于物种的生存和繁衍,C正确;麝牛的种内斗争随种群增大而增大,D不正确。 答案:C,群落的结构,下列对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垂直结构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B垂直结构显著提高了植物利用环境资源的能力 C在水平方向上,不同地段的生物种类往往也有差别 D动物之所以有分层现象,主要与光照有关,自主解答_ 解析:群落的结构都是在自然选择的基础上形成的对环境的适应,A正确;群落的结构有利于提高对环境资源的充分利用,B正确;水平方向上不同地段的生物种类往往有所差别,C正确;动物的分层现象,主要与植物(食物或栖息环境等)有关,D错误。 答案:D,2下图表示甲、乙、丙三个种群生物对同种食物的不同大小个体的捕食比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甲与乙、乙与丙之间存在竞争关系 B甲、丙可以生活在同一群落的相同垂直结构层次 C乙对甲、丙的进化起选择作用,而甲、丙对乙的进化不起作用 D在某地区仅有该种类食物存在时,乙种群最可能保持数量的基本稳定,解析:由于甲与乙、乙与丙之间均存在共同食物,因此,甲与乙、乙与丙之间存在竞争关系,A正确;由于甲、丙之间食物相似性很小,故它们可分布在同一群落的同一垂直结构层次,B正确;生物之间通过竞争、捕食等关系进行着相互选择,从而实现生物之间的共同进化,C错误;由于乙种群生物食物范围比甲、丙大,D正确。 答案:C,探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下列有关“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相关叙述有误的是() A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小,适于用样方法进行调查 B该实验调查的指标是动物种类的丰富度和数量丰富度 C样土塑料袋上应标明取样的地点和时间 D可设计数据收集和统计表,分析所收集的数据,自主解答_ 解析:调查土壤中物种丰富度,不宜采用样方法和标志重捕法,而使用取样器取样法;首先收集土壤,并标明取样地点和时间,将数据记录到表格中,并进行分析。 答案:A,实验原理 (1)调查方法: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 (2)丰富度的统计方法一般有两种:一是计名计算法;二是目测估计法。,实验步骤,分析结果,得出结论 组成不同群落的优势种是不同的,不同群落的物种丰富度是不同的。一般说来,环境条件越优越,群落发育的时间越长,物种越多,群落结构也越复杂,丰富度越大。,3下列关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的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如果要研究不同时间同一块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应设计一个数据收集统计表 B调查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可采用样方法 C丰富度的统计方法通常有两种:记名计算法和目测估计法 D改变采样的时间会影响采集到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 解析:调查土壤动物的物种丰富度采用取样器取样法。 答案:B,高效测评 知能提升,1下列有关生物群落的叙述,正确的是() A群落中各种群呈“S”型增长 B群落的稳定性与群落中物种丰富度呈负相关 C群落内的种间竞争比种内斗争剧烈 D群落中垂直结构的形成有利于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解析:群落中,有的种群可能减少甚至消亡,不属于“S”型增长,A错误;群落内的种内斗争可能比种间斗争激烈,B错误;群落的稳定性与群落中物种丰富度呈正相关,C错误。 答案:D,2下图为某一区域M、N两物种的资源利用曲线(纵、横坐标分别表示被M、N两个物种所摄取的食物数量和种类),其中表述正确的是(),A曲线不重叠时,M与N之间一定不存在竞争 Bb越大,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弱 CM、N将呈现“J”型增长 Ddb时,M与N种间竞争激烈 解析:A项中曲线不重叠时,M与N不存在食物上的争夺,但有其他方面(如空间、其他资源等)的争夺,A错误;b越大,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越强,B错误;M、N有竞争,是“S”型增长,C错误;只有D项是正确的,db时,说明生态位交叉更大,竞争更为激烈,D正确。 答案:D,3下列有关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 B决定这种现象的环境因素除光照外,还有温度和湿度等 C种植玉米时,因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所以要合理密植 D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现象,合理搭配种植的品种,解析:分层现象是植物群落与环境条件相互作用的结果,可以由光照强度的不同导致,还有可能是温度和湿度的不同所致,A、B正确;玉米是一种植物,它的高低不同不属于群落的分层现象,C不正确;在农业生产上,可以利用分层现象进行合理搭配种植,叫做套种,如玉米与大豆等的套种,D正确。 答案:C,4下图a、b、c分别代表的是在2003 800 m的海拔高度内,山坡a、森林b、海洋c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据此判断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A在2003 800 m范围内,不同区域内植物的种类出现了很大的差异,温度是影响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 B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 Cb、c处的植物在垂直方向上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 D影响b处植物出现明显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水分,解析:在2003 800 m范围内,不同区域内植物种类的差异可受阳光、温度等不同生态因素的影响,A错误;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不同植物类群与群落垂直结构有区别,B错误;影响b处植物出现明显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光照,D错误。 答案:C,5下列关于群落的描述,不准确的是() A水平结构上种群分布与土壤的湿度、光照强度及生物自身的生长特点有关 B同一时间栽培,长势相同的人工马尾松形成树林,该群落不存在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C自然群落往往是向物种丰富度越来越高的方向发展,而且种间关系越来越复杂 D沙丘上造林说明了人类活动可以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解析:任何一个群落都存在垂直结构的分层现象。 答案:B,6下图表示我国湿润森林区及山地植被分布情况,请据图回答问题:,(1)此图表示群落中各种生物在空间上的_状况。 (2)图中纵排表示该群落的_结构,且具有明显的_现象。 (3)图中横排表示该群落的_结构,表明由于_、_、_等因素的影响,不同地段的_种类往往也有差别。 答案:(1)分布(2)垂直分层(3)水平地形阳光水分(湿度)植物,谢谢观看!,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