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二轮复习巨野一中 化学组要想唱歌先定调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准确定位一、研究“两纲” ,全面落实考试说明的要求1 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之间的关系 :考试说明考试大纲课程标准 (教材) , 考试说明既是命题者命题的依据,也是师生复习的依据。山东省高考模式,理科综合中化学学科 70 分必考和 8 分选考的比例提醒我们要合理安排本模块的复习时间。2研究考试说明最重要的一环是进行比较研究,要与往年比较,找出去年与今年考试大纲的不同之处,搞清删减、增加和修改了哪些内容,不做无用功,提高复习效率。本模块 2009 年考纲在“(二)化学键与物质的性质”部分增加的内容“6了解杂化轨道理论及常见的杂化轨道类型(sp,sp 2,sp3) ,能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或者杂化轨道理论推测常见的简单分子或者离子的空间结构。 ”要引起足够的重视。二、重视高考试题的教学价值挖掘1.教学大纲模式高考命题思想转变的启示:对高考的研究一般注重两个方面:“变化中的稳定”和“稳定中的发展” 。如果我们把每一年的高考试题放在十年流程中加以分析,不难发现基本的题型、题量、题旨、题材从 1995 年以来每年都是处于一种微小的“量变”中。1995 年命题思想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时,广大师生也曾困惑与迷茫相当一段时间,感觉旧的题型更顺手。但到今天,我们都基本摈弃了对 1994 年以前的高考试题的研究,为什么呢?因为课程标准的发展已经推动了我们教育教学的发展, “以知识立意的高考题”现在已经是无法应付“以能力立意的高考题” 。2.课程标准模式高考有前车可鉴:我们即将迎接的 2009 年高考是我省课程改革之后的第三次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所以我们可以遵循“变化中的稳定”和“稳定中的发展”g 规律把脉 2009 年高考。我们有理由相信 “以三维目标要求立意的” 试题取代“以能力立意的”试题,必然经历一段适应期。三、必须明确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自身的特点1.课程标准中有如下描述:“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的内容主要是讨论物质结构与性质之间的关系,较为抽象,在化学基本理论的学习与应用上的要求比其他模块要高。在讲解时应力求通俗易懂、深入浅出,要紧密联系学生已有的有关物质及其变化的经验与知识,尽可能通过化学实验或引用实验事实帮助学生理解。同时还要利用各种模型、图表和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 。这对我们的二轮复习同样有指导意义。2. 选修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利与弊分析:(1)选修内容是必修内容的深化与细化,有助于学生深刻理解元素周期律、化学键、物质性质等具体内容。(2)知识点少且发散性较弱,考点集中,便于集中攻克。(3)知识点之间相对独立,一般能够得分。(4)内容抽象、术语晦涩陌生,入门门槛较高。(5)由于是新内容,教法、学法、考法研究不系统,部分教师本人就不能驾驭。(6)知识的逻辑联系难以建立,死记硬背的内容增多、不易得全分。欲善其事利其器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二轮复习的效率策略二轮复习的主要任务有:查漏补缺;构建各章节的知识网络,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发展学生能力特别是应试能力。要完成这些任务,我们最重要是讲究复习效率。怎样的复习,效率才是高效的?最有效的应该是如何选择和组织有针对性的习题给学生训练。我认为我们可以这样做:一、清楚第二轮复习备考的基本思路。1.明确知识要点在研究考纲的基础上确定本模块的知识要点,作出命题预测制订复习对策,物质结构与性质命题预测及复习对策:(1)掌握元素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的规律;(2)能够正确地书写 136 号元素原子的电子排布式、轨道表示式;能够用电子层、电子亚层、电子轨道、电子自旋方向等概念来描述电子的运动状态(可不引入四个量子数)了解泡利不相容原理、洪特规则的应用; (3)知道电子在不同电子层、电子亚层之间发生跃迁会伴随着能量变化;(4)理解电离能、第一电离能的含义,能够解释同周期元素第一电离能的变化规律,能够用第一电离能解释元素得、失电子难易程度;(5)了解微粒间的相互作用有:化学键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化学键有:离子键、共价键、配位键;分子间的相互作用有:范德华力、氢键;(6)了解离子晶体中含有离子键,明确知道离子晶体的成键微粒、微粒间作用、解释离子晶体的物理性质;(7)通过 N2分子的成键特点,了解 键和 键 ;能够以 CH4、C 2H4、C 2H2为例,通过 sp3、sp 2、sp 杂化轨道理论解释键角、分子构型;能用键长、键能解释分子的稳定性(键的稳定性) ,能用键长、键角解释分子的构型和极性;(8)以金刚石、二氧化硅微粒认识原子晶体的结构特点和物理性质;(9)理解金属晶体中存在金属键,能够用金属键解释金属的导电导热性和延展性;(10)以Cu(NH 3)42+、Pt(NH 3)2Cl2为例,了解配合物中的配位键成键情况;(11)以干冰、冰为例,了解分子晶体区别于离子晶体、原子晶体、金属晶体的性质,能够用氢键解释 H2O、NH 3、HF 的反常性质;2完善知识点 教材在编写时是把某些同一知识分散到不同的章节中,或者先给出一个浅显易懂但不全面的知识,以后再去完善,再加上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与必修模块的特殊关系,这就决定了某一章节的知识(或初始知识)是不全面的。因此,在二轮复习中,要把这些分散的、不全面的知识变成集中的、全面的知识,使之较为完善。例如,元素周期律,必修部分介绍了元素的原子半径和元素化合价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而在物质结构与性质模块中又介绍了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和电负性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因此,在复习元素周期律知识时至少完善为:原子半径元素化合价元素的第一电离能元素的电负性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呈现周期性变化。3.构建各章节的知识网络,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巩固和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以发展学生能力。以第三章 物质的聚集状态与物质性质复习材料为例,教材内容框架:二、明确我们在第二轮复习的主要任务:查漏补缺。1.第二轮复习中查缺补漏是相当重要的。在复习时,应先将高考“考试大纲”印发给学生,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第一轮复习的情况,对照“考试大纲”中的每个知识点展开联想,发现自己不够熟悉的知识点或知识盲点,要认真研读课本的有关内容,结合复习弄清、弄懂、按“考试大纲”的要求掌握好每一个知识点。在查漏补缺的同时,要适时指导学生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抓住每一章内容的重、难点,找出每一章知识的关联点、延伸点;然后将知识的关联点串成线,就这条线上的每一个关联点展开联想,将所有与这关联点有关的知识扩展开来,画成图、列成表,形成知识面。最后,再将所有的知识面连结起来,形成知识网。这是一个将课本读薄的过程,知识经过这样梳理,学生复习时,将大大提高效率。在复习时,让学生做题后进行题后思考,探究这道题考查的知识点有哪些、考查的技巧有哪些、解答的思路是怎样的、自己在什么地方不甚清楚;这道题是否还有其他解法,采用其他解法如何解,比较哪种解法最佳;这道题若变一下题目的条件,应如何解,变换一下题目的问题,又该如何解答等等。课后,要求学生将题后思考的过程写成题析。老师再将学生的题析进行归纳总结,整理出最有代表性的解题方法和题后思考感悟,印发给学生,让学生对照着理清自己的思路和方法。当然,在精练的过程中,老师要注意选用不同的题型,分门别类地对学生进行训练,要学生比较每一种题的解题思路、解题方法有什么不同,总结出每一种题目的解题规律。通过这样的训练,大部分学生的解题能力将得到提高。2.合理利用教材(1)要特别重视课本的基础作用和示范作用。在教学大纲模式下,课本是复习时的最好蓝本,课本里蕴涵着众多科学思想的精华。同时课本也是历年高考命题的根本,因此在复习中教师和考生都必须将课本逐章、逐节、逐页地认真细读,消除知识上的盲点。备考中避免出现“重教辅书、轻教材”和“只重教材、忽视大纲”的现象。2009 年高考尽管是新教材实施后的第三次高考,但以往“3+2”考试的惯性晶体物质 物质的其他聚集状态认识晶体构成微粒 微粒间相互作用 微粒的空间堆积方式 不同聚集状态 不同尺度的 聚集状态金属晶体及其性质离子晶体及其性质原子晶体及其性质分子晶体及其性质非晶体、液晶、等离子体纳米尺度聚集体物质的其他聚集状态原子晶体与 分子晶体金属晶体与 离子晶体依然存在,个别教师对一些早被教材删去的内容还依依不舍,惟恐考到“宁可不用,不可不讲”。高考复习必须坚持以课程标准为纲,以考试说明为准则,而“以教科书为本”则要注意把握尺度。(2)需要注意“一纲多本”的教材使用机制。不同于教学大纲模式下的“一纲 9 一本” , “ 以纲为纲,照顾不同版本教材的交集” ,才是时下高考的方针,比如鲁科版教材里涉及的四个量子数,是课程标准和考试说明都没有提及的,这也是适度把握“以教科书为本”的原因所在。 “高考考什么,就练什么;考的多,就多练;考的少,就少练;不考,就不练。切不可平均用力!不考的坚决不讲、坚决不练,坚决不回答!”尽管有偏离素质教育的嫌疑,但为了抓时间,求效率,也有不得已而为之的必要。三、应试能力的强化训练1.从每一次理综测试后来看,学生考完后往往是喜形于色,但一对答案结果成绩并不理想,其中答题有很大的缺漏,不规范,不完整,或题目看错等。从高三复习的经验来看,不管你如何强调审题、答题规范,结果考试还是存在问题。由于审题失误而失分,十分可惜。审题、答题规范、应试技巧应细化、具体化,渗透在平时的每一次作业、考试之中,应长期坚持不懈地抓和落实。审题训练要抓四步:读、标、析、写。2阅卷中的一个普遍问题是化学用语书写不规范、语言描述太随意,造成大量失分。答题训练要诀:书写工整、规范答题;顺序答题、合理用时;学会放弃、不要纠缠;细心检查、不要漏答。当然,应试能力的强化训练要通过定时训练落实。总之,高三化学复习要讲究方法。只要坚持“细研两纲定方向,讲求策略要效率,强化训练抓落实” ,相信 2009 年的 6 月,定是我们大丰收的季节!2009 年 3 月原子结构与原子核外电子能级分布教学案例考点搜索1了解原子核外电子的分层排布,掌握电子层、能级及其表示。2掌握构造原理及核外电子排布规律,掌握 1-36 号元素的核外电子排布式3了解电子云与原子轨道概念,掌握原子轨道数目的判断方法4了解能量最低原子、基态、激发态、光谱知识梳理一、电子层与能级对多电子原子的核外电子,按 将其分成不同的电子层(n) ;对于同一电子层里能量不同的电子,将其分成不同的 ;能级类型的种类数与电子层数相对应;同一电子层里,能级的能量按 的顺序升高,即 E(s)E(p)E(d)E (f)。完成下表:各电子层所包含的能级类型及各电子层、能级最多容纳的电子数电子层(n)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符 号 K L N O P Q能 级(l) 1s 2s 2p 3s 3p 3d 5s 2 2 6 2 最 多 电 子 数 2 18 32 2n2由表中可知:各电子层最多容纳的电子数为 。能级类型的种类数与 数相对应s p d f 能级所含轨道数分别为 ,与能级所在电子层无关。二、电子云与原子轨道1电子云: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的概率密度分布。电子云是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的形象化描述,小黑点的疏密表示 。2原子轨道:不同能级上的电子出现概率约为 %的电子云空间轮廓图。s 电子的原子轨道呈 对称, ns 能级各有 个原子轨道;p 电子的原子轨道呈 ,np 能级各有 个原子轨道,相互垂直(用 px、 py、 pz 表示) ;nd 能级各有 个原子轨道;nf 能级各有 个原子轨道。各轨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