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GPS 测量技术在电子地图测绘中的应用前言随着互联网、汽车电子和无线手持设备对导航系统需求的剧增, 使得中国电子地图产业得到迅猛发展。面临这些需求, 许多城市和地区出现了各类电子地图。在电子地图的制作过程中,地图数据采集约占整个工作量的 70%80% 。目前, 电子地图的数据获取主要有三种方法: 扫描现有地形图资料、图像资料 ( 航片、卫星影像等) 数字化以及数字测图。其中数字测图是利用 GPS、电子全站仪等在野外实测直接生成数字地图, 这一方法适合于在没有现成图纸和航片时的大比例尺的地形测图,随着 GPS 测量技术的发展与广泛应用 , GPS 数字测图已经成为电子地图数据采集的首选方式。1、电子地图测绘的软、硬件设备电子地图测绘采用的是集 PDA 掌上电脑技术、GPS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技术和 GIS 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软、硬件为一体的公路数据采集系统, 如图 1 所示。在整个系统中对硬件部分的要求是: PDA 采用的是 Windows Mobile 2003 微软操作系统; 中央处理器主频率 CPU 为 624 MHz, 内存容量 RAM185M, 外加 1G PDA 扩展卡容量。GPS 采用蓝牙接口, 数据更新频率 1 次/s , 自动定位时间 45s , 定位精度小于 5 m; 对软件部分要求是:e-Road For PDA 和 e-Road For PC 软件操作系统。前者是将 GPS 接收的信号传输到 PDA 上, 后者是将 PDA 的数据传输到电脑上, 并对导出的地图数据进行合并和编辑。2、电子地图测绘的原理全球卫星定位系统 GPS 分成 3 个部分 : GPS 卫星星座、地面监控系统、GPS 接收机。一般在测绘中所使用的是第三部分 GPS 接收机。GPS 使用测距交会的原理确定点位, 其基本定位原理是每颗太空卫星在运行时, 任一时刻的位置都用一个坐标值来表示, GPS 接收机所在的位置坐标为未知值, 而太空卫星的讯息在传送过程中存在时间差, 将此时间差值乘以电波传送速度, 就可计算出太空卫星与 GPS 接收机间的距离, 如此就可依三角向量关系列出一个相关的方程式。每接收到一颗卫星就可列出一个相关的方程式, 因此, 至少同时接收到三颗卫星发出的信号后, 即可计算出平面坐标(经纬度) 值, 收到四颗卫星信号则可同时测出高程值, 五颗卫星以上可大大提高其测量精度。一般来说, GPS 接收机在运动中每秒的坐标数据都是最新的, 也就是说 GPS 接收机会自动不断地接收卫星讯息, 并实时地计算其所在位置的坐标数据, 同时记录下来。在 GPS 定位中, 根据其运动状态可以将 GPS 定位分为静态定位和动态定位。静态定位指的是对于固定不运动的待定点,将 GPS 接收机安置于其上, 观测数分钟乃至更长的时间, 以确定该点的三维坐标, 又叫绝对定位。若将 2 台或 2 台以上分别固定不变地安置在待定点上, 则通过一定时间的观测, 可以确定这些点之间的相对位置, 又叫静态定位。而动态定位则至少有一台接收机处于运动状态, 测定的是各观测时刻运动中的接收机的点位。在电子地图测绘系统中采用的是动态定位。GPS 以全天候、高精度、自动化、高效率等特点赢得广大测绘工作者的信赖。3、电子地图测绘的方法3.1 外业采集外业采集是整个测绘的核心工作, 采集组一般由 4 名成员( PDA 操作员、记录员、带路者、驾驶员) 和 1 台作业车组成。PDA 操作员要熟练掌握 PDA 操作技术, 事先对要测的路线进行编号, 对于已经有编号的路线要进行核对, 做到不重复, 不遗漏每一条路线; 记录人员要求反应速度快, 能领会操作员的意图, 配合操作员进行记录, 做到不遗漏 , 准确率达到 100%; 带路者要求熟悉当地地形, 对整个地区的路线了如指掌, 做到不走重复路, 以最佳路线测绘。驾驶员要平稳、匀速驾驶作业车, 并保养维修好。另外还要确保测绘设备具有充足的电量, 避免设备自动关机 , 造成数据丢失。因此, 要求在测绘之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最佳的效果。准备就序后, 首先要对 GPS 进行定位, 然后打开 GPS 蓝牙, 将其连接到 PDA 上 , 待其在 PDA 上显示为“3D”状态时就表示GPS 已联接上 PDA, 可以开始数据采集。采集数据前还要对将其测量数据进行命名, 方式建议采用当天的时间来命名, 并存入 SD 卡上, 这样方便数据的合并和校核。测绘过程中常见问题的原因及解决的办法有:( 1) 测绘过程中 GPS 无法定位。GPS 无法定位的原因可能是接收不到卫星信号, 这时可到一个空旷、周围建筑物少、天线少、外界干扰小的地带进行定位,待其定位好后再进行测绘。为了减少接收干扰, GPS 不能安置在根本接收不到卫星直射讯号的地方, 如室内、地下停车场、天桥下、树木密集、四面环山及隧道中。在汽车内, 应使用有长天线的 GPS , 并把天线用磁石置在汽车外。在地形复杂、建筑物多、干扰多的地方, 建议使用带有延长天线的 GPS 。如果碰到信号好的地带最好不要采用天线。( 2) 测绘过程中 GPS 信号飘逸。GPS 信号飘逸问题有多方面原因 : 在阴雨天卫星信号较弱, 很容易造成飘逸。当地某些地区使用了卫星信号屏蔽, 使信号飘逸。在信号很强时还使用了延长天线, 也会造成信号的飘逸。操作错误所造成。对于不可避免的信号飘逸可以在内业顶点编辑中进行处理。( 3) 测绘过程中行车速度过快。对于一般的车载 GPS 其数据更新频率是 1 次/s, 因此测绘过程中车速要保证匀速行驶, 速度不宜过快, 车速一般控制在 50 km/h, 防止在测绘过程中出现 GPS 接收信号中断, 而使测绘数据不准确。( 4) 测绘过程中不应长时间停留在某个区域。当正在进行路线测量时, 如果较长时间在某个区域停顿时,要求PDA 操作人员暂停测量。避免长时间停滞在这个区域造成在 PDA 显示的路线发生飘逸。( 5) 测绘过程中基本信息处理。由于 PDA 对路线的线形和里程是自动记录的, 为使测绘过程中保证测绘准确迅速, 要求 PDA 操作员对路线的基本信息不要过多输入, 只需旁边的记录员详细记录每一条路线的基本信息以及附属设施的基本参数。对于路线的基本信息可在内业处理过程中进行补充和完善。( 6) 测绘过程中跨区路线处理。由于地形复杂, 一些路线的基本信息在同一条线上都不尽相同。对于一些路线里程比较长, 是跨省或跨市( 区) 或跨乡( 镇)的, 要对这些路线进行分段, 对于带路者要熟悉这一区域的地形, 做到不出现任何误差。记录员要在记录本上详细记载分段情况以及分段路线的基本信息。对于跨省或跨市( 区) 乡( 镇) 的路线一定要在当天测完, 方便以后的内业处理。3.2 内业处理外业采集到的地图数据还需要经过整理修饰才能应用, 路线上的附属设施信息也需要完善, 因此要最后得到完美的电子地图, 内业处理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内业数据处理操作的流程如图 2 所示:内业处理是一个重要的环节需要各人员协同完成, 其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测绘地图的数据传输。将测绘的地形图通过数据线拷贝到 PC 机的硬盘上, 启动 e-Road For PC 进行数据的编辑。e-Road For PC 上的功能同 PDA 上的 e-Road For PDA 是一样的。因此, 可在 e-RoadFor PC 上进行内业的处理。( 2) 测绘地图的数据编辑。通过 e-Road For PC 在地形图上进行地图编辑。要求外业测量时的数据记录员将路线的基本信息和附属设施信息进行编辑完善, 保证不丢失任何数据。( 3) 测绘地图的数据合并。编辑完成所有的路线基本信息和附属设施信息后, 需要进行地形图的合并。合并前要选择好底图, 最好使用空底图, 这样可尽量减少路线的飘逸, 然后再进行合并, 合并时要按照外业测绘的时间顺序来合并。( 4) 测绘地图的顶点编辑。由于外业测绘过程中存在信号飘逸, 因此在内业处理中, 需要PDA 操作者对飘逸的路线进行顶点编辑 , 将飘逸的顶点拉到实际位置, 对于一些重复的顶点要进行删除。( 5) 测绘地图的校核。校核时最好让熟悉地形的带路者进行校核, 这样能确保每一条路线的准确性。如果当地有其他的地形图时, 可对照测绘地图的路线有无偏差。如果路线偏差比较严重或者信号飘逸严重,为保证数据的准确性最好是进行重测。4、结束语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 交通等领域对导航技术的需求更加迫切, 电子地图对于公路的设计和管理、公路交通的信息化都有着强大的推动作用, 推广与总结 GPS 和 PDA 技术在电子地图测绘中的应用势在必行, 必将会逐渐代替传统测绘技术。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