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北宋的统治xxx“三学四导”导学案主备人:xxx 审核人: 时间: 2017 年下 学期 课型年级七课时1科目历史课题第28课 北宋的统治学习 目标知道北宋的建立,了解宋朝重文轻武的特点。重点难点1.北宋的建立与中央集权的强化2.重文轻武的国策导 学 过 程主讲人备课自主预学情趣导入:明确目标,个性导入 宋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在政治上采取哪些措施?提示:控制军权。“兵不识将,将不识兵” 强化君权。宰相权力一分为三:行政、军事和财政 文官任地方知府、知州,三年一换 集中财权,财赋收入归中央自主预习单:一、北宋的建立与中央集权的强化1.北宋建立:960年,_在陈桥驿发动兵变,建立北宋,定都_,他就是宋太祖。互助探学探究导研:合作探究,互助研讨 宋初的大将曹翰写下一首退将诗,有“曾因国难披金甲,不为家贫卖宝刀”之句;当时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 武将为什么会发出这样的感慨?为什么当时的人不以从军为荣?总结导评:精讲点拨,归纳总结 1.宋太祖:为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2.宋太宗:继续采取抑制武将、提升文官地位的政策,使文臣统兵的格局逐渐形成。提高拓学应用导思:学以致用,巩固拓展发展文教事业 人才是文化繁荣发展的第一推动力,北宋“修文”大工程主要立足于科举制度。科举制度始于隋,兴于唐,完善于宋。北宋科举制度在因循唐制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取士途径和取士规模,在考试内容和考试制度方面也进行了改革。北宋时期每届录取进士人数都在三四百名左右,使北宋文化界出现了人才济济的局面。由于北宋健全科举管理和考试制度,有效防止了徇私舞弊和权臣把持科场的行为,使寒门子弟也有机会通过公平公正的考试进入仕途,同时也保证了取士的质量,把不学无术之辈拒诸门外,使绝大多数文化精英集中在政府机构。教 后 评 价教学反思3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