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第 课难忘九一八 重点:九一八事变和西安事变的经过和结果. 难点:分析西安事变的性质及其和平解决的历史影响. 一、 九一八事变 爆发时间: 年月 日夜. 简单经过: 日本侵略军有预谋地炸毁南满铁路柳条湖一小段路轨, 反诬是中 国军队破坏, 并以此为借口, 进攻中国东北军驻地北大营, 炮轰沈阳城. 九一八事变爆发了. 失败原因: 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是造成东北沦丧的主要原因. 事变影响: 中国人民的局部抗战开始了. ( ) 东北义勇军: 东北人民和未撤走的东北军部队组成抗日义勇军, 抵 抗日军的侵略. ( ) 中共抗日: 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在东北组织游击队, 开展抗日游 击战争. 二、 西安事变 时间: 年 月 日. 地点: 西安. 爆发: 张学良、 杨虎城扣押蒋介石, 实行“ 兵谏” .他们通电全国, 要求停 止内战, 联共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 又称“ 双十二事变” . 结果: 经过中国共产党和各方面的努力, 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 联共抗 日的主张.张学良释放了蒋介石, 西安事变得到和平解决. 意义: 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预 示了联合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九一八事变 ( 年河南省) 歌曲 松花江上 唱出了东北人民流离失所、 家破人亡的悲 痛, 也唱出了全国人民对日军野蛮侵占我国东北的愤懑之情.东北的沦陷 开始于(A) A 九一八事变B “ 双十二事变”C 七七事变D 八一三事变 “ 北大营两侧, 暴虐的中国军队破坏我南满铁路, 同我守备队发生冲突. ” 以 电报中这一伪造的情节为借口, 日本发动了(A) A 九一八事变B 西安事变C 八一三事变D 七七事变 张 学 良、 杨 虎 城 为 什 么 要发动西安事变? ( ) 根本原因: 日军进一步 侵略华北, 使中华民族处于亡国 灭种的 危 急 关 头, 民 族 矛 盾 激 化. ( ) 中国共产党提出建立全 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主张, 对 张学良、 杨 虎 城 起 到 了 感 召 作 用. ( ) 个人因素: 张学良、 杨虎 城具有爱国主义精神, 并且能够 接受中国共产党的主张. ( ) 直接原因: 蒋介石一意 孤行、 坚持“ 剿” 共. 西安事变为什么能够和 平解决? ( ) 中日之间的民族矛盾已 经上升为当时中国社会的最主 要矛盾. ( ) 日本侵华的目的是灭亡 整个中国, 已经严重威胁到了蒋 介石的统治地位. ( ) 中国共产党做出让步, 表达出与国民党合作的诚意. ( ) 全国性抗日救亡运动的 兴起, 对国民党政府有压力. ( ) 国民党内部有民族自尊 心的抵抗派要求联合共产党抗 日救国. 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 是中 国人民局部抗战的开始.西安 事变的和平解决, 标志着抗日民 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 七七事 变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 立. 思维整合 下图是九一八历史博物馆的残历碑, 该馆建立在事 变的发生地(B) A 锦州 B 沈阳 C 长春 D 大连 九一八事变以后, 蒋介石下达了“ 不予抵抗” 的命 令, 广大东北军将士“ 怒眦欲裂, 狂呼若雷, 群请一 战, 甚有持枪痛哭者, 挥拳击壁者” .这说明 (C) A 将士们对蒋介石的命令很支持, 呼声雷动 B 将士们对不打仗的命令高兴得快要发狂 C 将士们对蒋介石的不抵抗命令表示痛不欲生, 希 望能参加对日作战 D 将士们有的高兴, 有的不高兴 大型电视连续剧 中国地 取材于真实的历史事件, 讲述九一八事变后, 今辽宁省朝阳市清风岭地区一 个叫“ 赵老嘎” 的汉子, 带领全村民众, 浴血奋战, 使 清风岭成为傲然屹立在“ 满洲” 大海中的一个中华 孤岛.这里的“ 满洲” 是指(B) A 满洲族B 伪满洲国 C 后金政权D 大清帝国 西安事变 下面是某同学所画的某历史事件发展简单示意图, 据此可知该事件与下列哪位人物有关(B) 捉蒋放蒋送蒋 A 周恩来B 张学良C 邓世昌D 康有为 “ 大义当前, 不容反顾, 只求救亡主张贯彻, 有济于 国家, 为功为罪, 一听国人之处置. ” 这句话表明了 张学良、 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是为了(D) A阴谋夺权B炫耀武力 C投靠日本D逼蒋抗日 标志着国共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促进国共合作抗日 局面出现的重大历史事件是(D) A五四运动的爆发B七七事变的爆发 C九一八事变的爆发D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某知识竞赛的试题中出现了这样一组词语: “ 华清 池、 兵谏、 联共抗日、 和平解决” ,由此判断正确的是 (D) A北伐战争B南昌起义 C重庆谈判D西安事变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沈阳日军行动, 可作为地方事件, 望力避 冲突, 以免事态扩大.一切对日交涉, 听候中央处 理. 蒋介石致张学良电( 年月) 材料二是名少帅, 是伟丈夫, 青史长留兵谏事; 为天下悲, 为百世惜, 功名永铸民族魂. ( ) 材料一中的“ 沈阳日军行动” 指的是哪一事件? 说说 年蒋介石对日本侵略中国的基本态 度是什么? 答:九一八事变。 妥协、不抵抗政策。 ( ) 材料二中的挽联是为谁写的? “ 兵谏事” 指的 是什么事件? 答:张学良。 西安事变。 ( ) 这一“ 兵谏事” 最终是如何解决的? 有何历史 意义? 答:和平解决。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成为时 局转变的关键。 它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 初步形成,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毛泽东说: “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 是在曲折的道路 上发展起来的.这个战争, 还是在一九三一年就开 始了. ” 年在东北抗击日本侵略者的力量是 (A) A 抗日义勇军B 东北抗日游击队 C 东北联合阵线D 抗日联军 九一八事变后, 东北三省迅速沦陷的主要原因是 (B) A 日本侵略军大规模进攻 B 东北军执行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 C 抗日义勇军力量弱小 D 英美等国纵容日本侵华 ( 年苏州市) 右图是 年 月 日 解放日报 的 一篇新闻报道, 从中可以获取 的重要历史信息是(C) A 九一八事变爆发, 东北三省沦陷 B 蒋介石命令张、 杨进攻陕北红军 C 张、 杨逼蒋抗日, 西安事变爆发 D 中国全民族的抗日战争正式开始 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就西安事变结束时的局势 发表评论说: “ 西安事变可能已经以一种地方性的 失败告终了, 却仍然是一次全国的胜利.一个统一 的中国, 虽然缓慢且伴有剧痛, 终于在渐渐诞生. ” 她所说的“ 统一” 指的是(B) A国民政府实现了形式上的全国统一 B国共两党停止对峙走向合作 C蒋介石获释并重新执掌军政大权 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下面是某同学整理的西安事变资料卡片.卡片中 表述错误的是事实的(D) A 发生时间B 发动者 C 解决过程D 历史影响 ( 年张家口市模拟) 【 图说历史】 探究一 西北文化日报 报道的“ 张杨对蒋兵谏” 的原因是什么? 这次“ 兵谏” 的性质是怎样的? 答:中日民族矛盾的激化是张学良、杨虎城发动 西安事变的根本原因;蒋介石坚持“剿共”是事变 爆发的直接原因;张学良、杨虎城要求联共抗日, 具有爱国之心是事变爆发的个人因素。 性质:张 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是逼蒋抗日, 因而是一次爱国性质的“兵谏”。 探究二蒋介石屠杀了成千上万的共产党人, 中国 共产党为什么还主张和平解决西安事变, 并释放蒋 介石? 答:西安事变后,局势极为动荡。 处死蒋介石, 中国就有可能陷于纷争四起、群雄割据的局面。 而内战一起,必使日本有机可乘,有利于日本进 一步侵略中国。 在此背景下,中国共产党从全民 族利益出发,不计宿怨,提出了和平解决西安事 变、释放蒋介石的主张,有力地推动了国民党向 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方向转变。 探究三西安事变前的国共关系如何? 西安事变 后, 国共两党的关系以及时局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答:西安事变前,国共两党处于对峙状态。 西安 事变后,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局面初步形成, 预示了团结抗日新局面的到来。 探究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给我们什么启示? 答:中国共产党不计前嫌,愿意团结国民党共同 抗日,这表明中国共产党是真正代表中华民族利 益的政党。 在大敌当前之时,各阶层人民采取各 种方式赞同或 支持抗日,把民族利 益放在第一 位,这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抗日英雄杨靖宇 满腹棉絮草根, 战至最后一人.纵然肠剖颅断, 犹令倭奴惊魂. 东北抗日联军成立后, 杨靖宇担任总司令, 兼任 第一军军长和政委. 年冬天, 东北抗联第一军分 散打游击, 杨靖宇率警卫旅为掩护主力部队和伤病员 安全撤退, 在蒙江作战时遭到日军重兵围困. 年 月, 杨靖宇组织部队分散突围, 激烈的战斗使杨靖宇 的部队迅速减员.在月 日到月 日这天 里, 只剩下杨靖宇孤身一人与敌周旋. 年月 日中午, 由于叛徒的出卖, 手持双枪的杨靖宇在饥寒 交迫中, 被敌人重重包围在长白山的密林里, 因寡不 敌众, 年仅 岁的杨靖宇壮烈牺牲. 杨靖宇将军被杀害后, 残忍的敌人想知道杨靖宇 这样一个大人物吃的都是什么好东西, 怎能坚持抗战 那么多天.但是, 在解剖后他们吃惊地发现, 杨靖宇 的肠胃里都是树皮、 草根和棉絮. 第 课“宁为战死鬼,不作亡国奴” 重点:识记七七事变的时间、 地点、 发动者, 了解其经过, 认识其影响. 难点:识记南京大屠杀的时间、 人数, 认识日本军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 一、 血染卢沟桥 七七事变 ( ) 爆发: 年月日, 日本军队悍然向卢沟桥中国守军发起进攻, 并炮轰宛平城.中国守军奋起抵抗, 七七事变爆发. ( ) 结果: 年月底, 平津相继沦陷. ( ) 影响: 七七事变标志着全国性的抗日战争从此爆发, 也是日本全面 侵华的开始.从此中国开始了全民族抗战, 促使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正式形成.事变中涌现的民族英雄佟麟阁、 赵登禹鼓励了全国 人民抗战. 国共两党再次合作 ( ) 背景: 七七事变后, 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 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 时刻, 国共两党再次合作. ( ) 合作: 正式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开始领导全民族抗战.工农红 军改编为八路军、 , 奔赴抗日战场. 二、 南京大屠杀 时间: 年 月. 特点: 时间长, 手段残忍, 危害严重( 人数达三十万人以上) . 血染卢沟桥 一位抗战老兵在回忆录中写道: “ 赵师长说, 小日本借口丢了士兵, 来找茬 儿, 被我们击退了, 现在更艰苦的斗争还在等着我们. ” 材料中的事件指的是 (B) A 九一八事变B 七七事变 C 八一三事变D 南京大屠杀 “ 宛平城外狼狗叫, 卢沟桥上枪声激. ” 这首诗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中国产生的 最主要影响是(C) A 中国局部抗战开始B 红军长征胜利 C 全民族抗战开始D 国共十年对峙结束 歌词“ 卢沟桥, 卢沟桥, 男儿坟墓在此桥国家存亡在此桥!” 反映的历史 事件是(C) A九一八事变B南京大屠杀 C七七事变D八一三事变 为什么说七七事变标志 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七七事变后, 日本发动全面 侵华战争, 中国军民在全国范围 内展开抗日战争.日本的侵略 促成了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 以此为基础建立了抗日民族统 一战线, 团结全国各界群众投入 抗战.因此, 无论从战争的范围 还是从涉及的群众来说, 抗日战 争已从九一八事变后的局部抗 战转变为七七事变后的全民族 抗战. 对日军南京大屠杀的野 蛮行径你有何感想? ( ) 日本的对华战争是一场 残酷的侵略战争, 特别是南京大 屠杀, 暴露了日本帝国主义野蛮 的侵略行径, 使我们更加仇恨日 本法西斯. ( ) 我们要铭记历史, 以史 为鉴, 居安思危, 树立忧患意识, 懂得落后就要挨打的硬道理, 树 立为人类和平、 民主、 进步事业 而奋斗的精神, 树立反对战争、 争取和平的信念. ( ) “ 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 . 我们还要高度警惕日本军国主 义势力抬头, 坚决防止日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