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8页
第2页 / 共48页
第3页 / 共48页
第4页 / 共48页
第5页 / 共48页
第6页 / 共48页
第7页 / 共48页
第8页 / 共48页
第9页 / 共48页
第10页 / 共48页
亲,该文档总共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世界的物质性,2,一、自然界的物质性,2.自然界的事物都是按照自身固有的规律形成和发展的,有自己的起源和发展史,1.自然界先于人的意识产生,产生后也不受人的意识所支配,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 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3,人类的进化史:,4,劳动,创造了人的生理结构,形成了手脚分工,使猿脑变成了人脑,形成了语言和意识,使人结成了社会联系,形成了社会关系,劳动创造了人和人类社会,没有劳动就没有人,就没有人类社会,从古猿到人的进化中脑量的变化,劳动起决定性作用,5,(1)人类社会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2)人类社会在本质上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2、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地理环境是物质的 人口因素是物质的 生产方式是客观的,为什么?,因为:,6,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生产力(客观的物质力量),生产关系(客观的经济关系),劳动者,劳动资料,劳动对象,生产资料的所有制关系,人们在生产中的地位和相互关系(分工关系),产品的分配关系,都是物质关系,具有物质性,生产方式是客观的,生产方式,7,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意识,世界,自然界的一切事物都是的物质世界的组成部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一个客观的物质体系,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是在劳动中伴随着人和人类社会一起产生的,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8,1.为什么说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2._集中体现了人类社会的物质性。,3.物质是指_.它概括了宇宙间一切客观存在着的事物和现象的_.,自然界是物质的,人类社会具有客观的物质性,人的意识是物质世界的产物,构成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生产方式的客观性,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共同本质(属性),填空:,9,1、自然界是物质的,2、人类社会是物质的(三要素 ),3、人的意识是社会的产物,世界是物质的世界,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它的物质性,物质是不依赖于人的意识,并能为人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一)物质的概念,(二)世界是物质的,一、世界的物质性,10,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11,1.什么叫运动? 2.物质与运动的关系如何? 3.什么叫静止? 4.运动与静止的关系如何? 5.规律的含义? 6.人应怎样正确对待规律?,阅读思考:,12,斗转星移,海陆变迁 电子绕着原子核运动 铁生锈,事物腐烂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少小离家老大还,乡音无改鬓毛衰 小时四条腿,长大两条腿,老了三条腿 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人类社会也是不停运动,结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于运动和变化中,自然界是 不停运动的,13,机械运动,化学运动,生命运动,14,15,刻舟求剑者在物质和运动关系上犯了什么样的错误?,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把世界万物的运动归结为人的“心”、概念或精神的运动, 离开物质谈运动(唯心主义,离开运动谈物质(形而上学),16,2、运动和物质的关系,物质的唯一特性物质的根本属性,离开物质谈运动(唯心主义),或者离开运动谈物质(形而上学),都是错误的,17,火车上的男孩相对于行驶的火车,他的位置有没有动?,组成他人体的各细胞、各器官有没有运动?,运动,(相对于某一参照物没有发生某种运动),静止,18,张三从小孩到老年,他有没有发生变化?,张三从小孩到老年的变化过程中,会不会变成李四另外一个人?,运动,(性质没发生变化)静止,19,区别,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永恒的。,物质世界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联系:,20,“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人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只看到运动没看到静止,会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不可知论),飞矢不动,承认静止否认运动,会导致形而上学的绝对静止论,既看到运动又看到静止,讨论32页欧布里德的错在哪?,只看到运动没看到静止,会导致相对主义和诡辩论,21,物质,运动,固有属性存在方式,主体 承担者,静止,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根本性质不变,空间位置不变,22,小结:,运动,物质,静止,载 体,固有属性,存在方式,动中有静,静中有动,23,1马克思说:“一切存在物,一切生活在地上和水中的东西,只是由于某种运动才得以存在、生存。”这句话说明( ) A.只有地上、水中的东西是运动的,其他东西不一定是运动的 B.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 C.一切物质都是运动的,静止是不存在的 D.万物都在运动,但只是在人们眼里、心中运动,B,课堂练习,24,2思格斯说:“没有运动的物质和没有物质的运动一 样,是不可想像的。”这句话说明了( ) A.物质是运动的主体 B.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 C.一切事物都是运动的 D.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的 3运动之所以离不开物质,是因为( ) A.物质是运动的动力 B.物质在运动中存在 C.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 D.物质是运动的属性 4物质的根本属性是( ) A.客观实在性 B.可知性 C运动 D.永恒性,D,C,C,25,5古希腊的赫拉克利特认为,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 河流。这个观点( ) A.只看到了运动的绝对性 B.否认事物有相对静止的一面 C.看到了事物的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 D.认为运动和静止是完全不同的 6克拉底鲁认为,人不仅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甚至连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这种观点的错误 在于( ) A.否认了意识 B.否认了事物的相对静止 C.违背了事物是运动的原理 D.割裂了物质和运动的关系,C,B,26,世界是物质的 物质是运动的 运动是有规律的,知识提要,自然界是客观的 人类社会是客观的 世界统一于物质性,运动的含义 物质与运动的关系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探究世界本质,规律 规律的客观性、普遍性 按规律办事,27,大雁南往北返,青蛙冬眠,自然界的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28,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低,高,人类社会发展道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状况规律,人类社会的发展是有规律的,29,遗忘规律 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用无意义音节和有意义的文字为识记材料,对人们学习时记忆保持和时间推移的关系通过实验做了深刻研究,结果发现了遗忘先快后慢的规律:识记材料后的20分钟内遗忘42%,1小时后遗忘56%,9小时后遗忘64%,1天后遗忘66%,2天后遗忘71%,6天后遗忘75%,31天后遗忘79%,可用坐标曲线表示:,这一遗忘规律告诉我们,要想保持和巩固所学知识,必须趁热打铁,赶在遗忘之前及早复习,及时巩固。例如,每堂课上对所学内容尽量当堂消化巩固一次,晚自习或做作业时再巩固消化一次,做到“今日事,今日毕”。下次上课之前再挤时间回忆印证一次,单元小结再巩固一次,期中期末再纳入知识体系系统复习,这样多次重复,看似烦琐,实则高效,对熟练掌握大有益处。,思维领域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30,(1)、什么是规律?,规律就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2、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31,哲学所讲规律的含义关键词:,固有的:本来就有的。非人主观创造,更不是上帝创造; 本质的:非现象、表象。(苹果掉地),必须通过人的抽象思维透过现象看本质; 必然的:不是偶然的,这种联系必须是确定不移,一定会发生的联系才是规律; 稳定的:形成规律之后,不是多变的,很快消失的;,32,判断下列哪些是规律:,1、喜鹊叫喜,乌鸦叫丧 2、新陈代谢 3、价值规律 4、慧星、地震预示国家衰败,注意1:,规律不是主观想象的联系, 而是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例: 万有引力定律是自然界本身固有的规律,价值规律是商品经济发展固有的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联系成为社会发展固有的规律,33,规律的客观性是指,规律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火山爆发,规律是事物的固有联系,不是外部强加,不是主观意识赋予的,不是上帝或神创造的,规律是事物的固有联系,34,1、春夏秋冬四季更替,注意2:,2、水往低处流,3、苹果落地,4、万有引力定律,你知道哪些是规律吗?,规律不是现象的联系, 而是本质的联系,35,万有引力定律本质,苹果落地现象,36,多变易逝,隐藏于现象之中,浮现在事物表面,抽象思维把握,感官直接感知,规律是现象中稳定的深刻的东西,深藏在事物内部;现象是规律的外在表现形式,是人们认识规律的向导。,相对平静稳定,37,万有引力定律,价值规律,遗传规律,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38,1、守株待兔,判断下列哪些是规律:,注意3:,规律不是偶然的联系, 而是必然的联系,3、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状况,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39,(2)规律的特征及其要求,规律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必须按客观规律办事(方法论),规律具有客观性,自然界、人类社会、 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规律是不以人和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造福人类否则受规律的惩罚,意义,40,(1)因为它违背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是不科学的。 (2)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规律是客观的,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它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在其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规律。没有规律的物质运动是不存在的,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要求我们要遵遁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一旦违背规律,人们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想一想 ()“永动机”为什么无法制造出来?()焦耳的成功给了我们什么启示,41,(3)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规律.但不能改变和创造规律 (在客观规律面前,人不是无能为力的),42,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人们规定出来供大家共同遵守的制度或章程,客观的、普遍的、不能创造和废止,主观的、可以制定、修改、废止,规律决定规则,规则反映规律。正确、合理的规则是对客观规律的正确反映,注意:规律与规则的关系,43,()红灯停,绿灯行,()乌鸦报丧,喜鹊叫喜 ()国之将亡,必有妖异; 国之将兴,必有吉兆,()新陈代谢,规则,人制定的,强加的,唯心主义主观意识赋予,规律,生物体本身所固有的联系,上述哪些属于规律,为什么?,回答问题:,44,规律的客观普遍性原理表述:,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规律又是普遍的; 这要求我们必须遵循规律,而不能违背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规律的惩罚; 但是在客观规律面前人并不是无能为力的。人可以在认识和把握规律的基础上,根据规律发生的条件和形式利用规律,改造客观世界,造福人类。,45,一、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4.2 认识运动 把握规律,1、运动的含义 2、物质和运动的关系 3、静止的含义 4、运动和静止的关系,二、运动是有规律的,1、规律的含义 2、规律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3、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的要求 P33最后一段 P34最后一段,规律的客观普遍性原理,46,1、“揠苗助长”事与愿违,“庖丁解牛”事半功倍,据此回答以下两题:,“揠苗助长”的错误主要在于: A.夸大的规律的客观性 B.忽视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C.夸大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规律的客观性 D.夸大了客观条件对主观能动性的制约,C,47,2、“庖丁解牛”之所以事半功倍,从哲学角度看,是因为:,A.他尊重规律,能在事物的运动中把握规律 B.他具有创造思维,认识了一切规律 C.规律具有客观性和普遍性 D.人可以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实践的过程中认识规律,A,48,3、“天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