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8页
第2页 / 共78页
第3页 / 共78页
第4页 / 共78页
第5页 / 共78页
第6页 / 共78页
第7页 / 共78页
第8页 / 共78页
第9页 / 共78页
第10页 / 共78页
亲,该文档总共7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考前指导,-高三文科数学,考前:记定义、公式、性质、易错点 考时:熟题-认真对待 生题-化生为熟 难题-化大为小,一.三角 (一)任意角的三角函数及三角恒等变换 【主干知识】 (1)同角三角函数之间的关系: 平方关系:_; 商数关系:_. (2)诱导公式: 公式:S+2k;S;S-; ; 巧记口诀:奇变偶不变,符号看象限,当锐角看.,sin2+cos2=1,(3)两角和与差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sin()=_; cos()=_; tan()=_. 辅助角公式:asin+bcos=_ = cos(+).,sincoscossin,coscossinsin,(4)二倍角的正弦、余弦、正切公式: sin2=_; cos2=_=2cos2-1=1-2sin2; tan2=_. (5)降幂公式: sin2=_; cos2=_.,2sincos,cos2-sin2,(6)公式:,r|,(7)任意角的三角函数 定义:设角终边与单位圆交于P(x,y),则_=y, _=x,tan=_.,sin,cos,【规律方法】1.用定义法求三角函数值的两种情况 (1)已知角终边上一点P的坐标,则可先求出点P到原点的距离r,然后用三角函数的定义求解. (2)已知角的终边所在的直线方程,则可先设出终边上一点的坐标,求出此点到原点的距离,然后用三角函数的定义来求相关问题.,【规律方法】2 利用同角三角函数的关系式化简求值的三种常用方法 (1)切弦互换法:利用tan= 进行转化. (2)和积转化法:利用(sincos)2=12sincos进行变 形、转化. (3)常值代换法:其中之一就是把1代换为sin2+cos2.同角 三角函数关系sin2+cos2=1和tan= 联合使用,可以 根据角的一个三角函数值求出另外两个三角函数值.根据 tan= 可以把含有sin,cos的齐次式化为tan的关系式.,【规律方法】3.利用诱导公式解题的原则和步骤 (1)诱导公式应用的原则: 负化正、大化小,化到锐角为终了. (2)诱导公式应用的步骤: 【提醒】诱导公式应用时不要忽略了角的范围和三角函数的符号.,【规律方法】4.三角恒等变换的思路与方法 思路: (1)和式:降次、消项、逆用公式. (2)三角分式:分子与分母约分或逆用公式. (3)二次根式:切化弦、变量代换、角度归一.,方法: (1)弦切互化:一般是切化弦. (2)常值代换:特别是“1”的代换,如1=sin2+cos2=tan45等. (3)降次与升次:正用二倍角公式升次,逆用二倍角公式(降幂公式)降次.,(4)公式的变形应用:如sin=costan,sin2= ,cos2= , tan+tan= tan(+)(1-tantan), 1sin= 等. (5)角的合成及三角函数名的统一: asin+bcos= (6)角的拆分与角的配凑:如=(-)+,= 可视为 的半角等.,(二)函数y=Asin(x+)的图象与性质 【主干知识】 重要性质 (1)增减性:,(kZ),(kZ),-+2k,2k,(kZ),2k,+2k,(kZ),(kZ),(2)对称性:,(k,0)(kZ),x=k(kZ),【规律方法】1.三角函数的性质 (1)运用整体换元法求解单调区间与对称性: 类比y=sinx的性质,只需将y=Asin(x+)中的“x+”看 成y=sinx中的“x”,采用整体代入求解. 令x+=k+ (kZ),可求得对称轴方程; 令x+=k(kZ),可求得对称中心的横坐标; 将x+看作整体,可求得y=Asin(x+)的单调区间,注意 的符号.,(2)奇偶性: 函数y=Asin(x+),xR是奇函数=k(kZ); 函数y=Asin(x+),xR是偶函数=k+ (kZ); 函数y=Acos(x+),xR是奇函数=k+ (kZ);函 数y=Acos(x+),xR是偶函数=k(kZ); 函数y=Atan(x+),xR是奇函数= (kZ).,(3)周期性: 函数y=Asin(x+)(或y=Acos(x+)的最小正周期T= , 注意y=|Asin(x+)|的周期T= . (4)最值(或值域): 求最值(或值域)时,一般要确定u=x+的范围,然后结合函数 y=sinu或y=cosu的性质可得函数的最值(值域).,【规律方法】2.三角函数的图象 函数表达式y=Asin(x+)+B的确定方法,三角函数图象的两种变换方法 (1)y=sinx y=sin(x+) y=sin(x+) y=Asin(x+)(A0,0).,(2)y=sinx y=sinx y=sin(x+) y=Asin(x+)(A0,0).,(三)解三角形的综合问题 【主干知识】 (1)正弦定理,2RsinA,2RsinB,2RsinC,(2)余弦定理 (3)面积公式 SABC= bcsinA=_=_=_.,b2+c2-2bccosA,a2+c2-2accosB,a2+b2-2abcosC,【规律方法】正、余弦定理的应用 (1)边角互化:求角;求边;求三角形面积;确定三角形的形状 (2)结合基本不等式:求三角形周长、面积的最值,二.数列 【主干知识】 (1)等差数列通项公式:an= _. (2)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Sn=_=_. (3)等比数列通项公式:_.,a1+(n-1)d,an=a1qn-1,(4)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Sn=_ (5)等差中项公式:_. (6)等比中项公式:_. (7)数列an的前n项和与通项an之间的关系: an=_,2an=an-1+an+1(nN*,n2),(8)等差(比)数列的性质盘点,【规律方法】(一) 1.求通项公式an (1)列方程求基本量 (2)Sn与an的关系的应用(讨论,检验) (3)叠加法:an+1=an+f(n) (4)叠乘法: 2.求最大(小)项:化为判断an+1和an的差的正负,【规律方法】(二)求Sn 1.分组求和的常见方法 (1)根据等差、等比数列分组. (2)根据正号、负号分组. (3)根据数列的周期性分组. 2.裂项后相消的规律 (1)裂项系数取决于前后两项分母的差. (2)裂项相消后前、后保留的项数一样多.,3.错位相减法的关注点 (1)适用题型:等差数列an乘以等比数列bn对应项 (anbn)型数列求和. (2)步骤: 求和时先乘以数列bn的公比. 把两个和的形式错位相减. 整理结果形式.,三.立几 1.三视图 画法规则: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 摆放规则:侧视图在正视图的右侧,俯视图在正视图的下方. 2.直观图 横等长,纵折半,3.平行与垂直 (1)线面平行与垂直的判定定理、性质定理,(2)面面平行与垂直的判定定理、性质定理:,【规律方法】 1.证平行 判断或证明线面平行的常用方法 (1)利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a,b,aba). (2)利用面面平行的性质(,aa). 判定面面平行的常用方法 (1)利用面面平行的判定定理. (2)利用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平面平行.,2.证垂直 判定线面垂直的常用方法 方法一:利用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两垂一相交) 方法二: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与交线垂直) 面面垂直的证明方法 (1)面面垂直的判定定理(2)用面面垂直的定义 线线垂直的常用方法:线面垂直线线垂直 3.求体积(找底和高),四.概率统计 1.利用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样本的数字特征 (1)中位数: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中位数左边和右边的直方图的面积应该相等,由此可以估计中位数的值. (2)平均数:平均数的估计值等于频率分布直方图中每个小矩形的面积乘以小矩形底边中点的横坐标之和. (3)众数:在频率分布直方图中,众数是最高的矩形的中点的横坐标.,2.最小二乘法估计的三个步骤 (1)作出散点图,判断是否线性相关. (2)如果是,则用公式求 , ,写出回归方程. (3)根据方程进行估计. 【提醒】回归直线方程恒过点,3.独立性检验(1)22列联表. (2)K2统计量. K2= (其中n=a+b+c+d为样本容量).,a+b,b+d,4.求古典概型概率的基本步骤 (1)算出所有基本事件的个数n.(列举法,列表法) (2)求出事件A包含的所有基本事件数m. (3)代入公式P(A) 求出P(A). 5.几何概型的概率公式(画图) P(A)=_.,五.解几 【主干知识】 1.直线与圆 (1)直线的斜率公式 已知直线的倾斜角为(90),则直线的斜率为k= _. 已知直线过点A(x1,y1),B(x2,y2)(x2x1),则直线的斜率为 k=_(x2x1).,tan,(2)距离公式 A(x1,y1),B(x2,y2)两点间的距离: |AB|=_. 点到直线的距离:d=_(其中点P(x0,y0),直线方程为 Ax+By+C=0). (3)直线与圆相交时弦长公式 弦长l=_,其中R为圆的半径,d为圆心到弦所在直线的距离.,(4)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 当不重合的两条直线l1和l2的斜率存在时: (i)两直线平行:l1l2k1=k2. (ii)两直线垂直:l1l2k1k2=-1. 当两直线方程分别为:l1:A1x+B1y+C1=0,l2:A2x+B2y+C2=0时: (i)两直线平行l1l2A1B2-A2B1=0且A1C2-A2C10或B1C2-B2C1 0. (ii)两直线垂直l1l2A1A2+B1B2=0.,2.圆锥曲线 (1)三个定义式: 椭圆:|PF1|+|PF2|=2a(2a|F1F2|); 双曲线:|PF1|-|PF2|=2a(2a|F1F2|); 抛物线:|PF|=|PM|,点F不在直线l上,PMl于M.,(2)直线与圆锥曲线相交时的弦长: 设而不求,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进行整体代入.即当直线与 圆锥曲线交于点A(x1,y1),B(x2,y2)时,|AB|=_ = _. (3)抛物线的过焦点的弦长: 抛物线y2=2px(p0)过焦点F的弦AB,若A(x1,y1),B(x2,y2), 则x1x2= ,y1y2=-p2,弦长|AB|=x1+x2+p.同样可得抛物线 y2=-2px,x2=2py,x2=-2py类似的性质.,|y1-y2|,3.圆锥曲线重要性质 (1)椭圆、双曲线中a,b,c之间的关系: 在椭圆中:_;离心率为_. 在双曲线中:_;离心率为_. (2)双曲线的渐近线方程与焦点坐标: 双曲线 =1(a0,b0)的渐近线方程为_; 焦点坐标F1_,F2_. 双曲线 =1(a0,b0)的渐近线方程为_, 焦点坐标F1_,F2_.,a2=b2+c2,c2=b2+a2,(-c,0),(c,0),(0,-c),(0,c),(3)抛物线的焦点坐标与准线方程: 抛物线y2=2px(p0)的焦点坐标为_,准线方程 为_. 抛物线x2=2py(p0)的焦点坐标为_,准线方程 为_.,【规律方法】 1.直线与圆 几何法判断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