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6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8页 / 共16页
第9页 / 共16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教师使用资料word 可编辑 河南省教师资格考试0408年选择题试题及答案 判断题 1、现代生产力的各要素中,都渗透了教育的作用。因此,就其本质来说,教育是生产力。 2、现代教学论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教,就是为了不教。( ) 3、目前,我国正在进行教育体制和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要逐步实行“先就业,后培训” 的新型制度。( ) 4、教学大纲是由学校制定并颁发的,对某门学科的教学作出统一要求和规定的重要文件 5人的实践活动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 6上课是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对其他环节具有支配和决定性作用。( ) 7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继续。( ) 8社会上父学校德育的基本方法就是榜样教育法。( ) 9现代生产力的各种要素中,都渗透了教育的作用。因此,就其本质来说,教育就是生产 力。( ) 10目前,我国正在进行教育体制和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要逐步推广“先就业,后培 训”的新型制度。( ) 11.“多学近乎智,无知即无能”。说明知识的掌握与智力的发展是同步的。( ) 12现代教学论认为,从某种意义上讲,教师的教,就是为了不教。( ) 13职业技术教育属于专业定向性质的专门教育。( ) 14社会主义教育有着统一的教育目的,因此,各级各类学校在培养人才的具体要求上应 该是一致的。( ) 15.“孟母三迁”的故事向我们证明,环境因素决定了人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 ) 16.“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说明了家庭作业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17.“多学近乎智,无知即无能”。说明了知识的掌握与智力的发展是同步的。( ) 18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教师和学生两大要素。( ) 19因材施教的实质就是根据国家规定的教材向学生施教。( ) 20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是指教育独立于其他社会活动的特性。( ) 21教学大纲就是由学校制定并颁布的,对某门学科的教学作出统一要求的重要文件。 22现代生产力的诸要素中,都渗透了教育的作用。因此,就其本质来说,教育就是生产 力 23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因素,任何教学手段必须通过学生而起作用。( ) 24.据课程任务可将课程分为基础型、拓展型和研究型三类。( ) 25.一定的教育目的完全是由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 ) 26班集体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建立了班级领导核心。( ) 27道德情感对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起着激励和调节作用。( ) 28.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的基本方法是榜样示范法。( ) 29.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是由美国的柯尔伯格提出来的。( ) 30.根据课程任务,可将课程分为基础型、拓展型和研究型三类。( ) 31.学和教的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学生和教师两大系统。( ) 32我国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是三科四学。( ) 33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师的教是为了不教。( ) 34职业技术教育属于专业定向性质的专门教育。( ) 35班主任在组织班级教育力量中起核心作用。( ) 36教学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 37奥苏伯尔认为,接受学习是一种机械学习,而发现学习则是一种有意义学习。( ) 38.义务教育就是大众教育。( ) 39.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被人们视作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 ) 40.课外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 41.上课时整个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它对其他环节具有支配和决定作用。( ) 42.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是瑞士的皮亚杰提出来的。( ) 43.教学是以传授知识和掌握知识为中心,从而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 44.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被视作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 ) 45.锻炼法就是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 ) 46.评价是根据测验分数、观察和报告,对被测验者的行为、优缺点或价值做出的判断。( ) 47.安排课表应遵循整体性、稳定性和迁移性三大原则。( ) 48通过创设良好的情境,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方法叫锻炼法。( ) 2 教师使用资料word 可编辑 49目标管理是一种以自我管理为中心的管理模式。( ) 50.测验的效度是指一个测验经过多次测量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 51循序渐进原则就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去进行。( ) 52.重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内涵。( ) 53.个体主观能动性的最高层次是心理活动。( ) 54.教学过程的内部发展动力是教学任务同学生完成任务的需要与水平之间的矛盾。( ) 55.道德教育的认知模式是由科尔伯格创立的。( ) 56中国近代第一个被实施的学制是壬寅学制。( ) 57夸美纽斯主张“泛智教育”,而不是仅强调宗教教育。( ) 58网络教育是指在网络上构建“网络学校”。( ) 59开设哪些科目是教学计划的中心问题。( ) 60德育过程最一般、最普遍的矛盾是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 61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 62 为完成特定教学任务,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进行活动的结构称为教学组织形 式 63最早从理论上对班级授课制进行阐述的著作是(学记)。( ) 64对大多数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65师生在教育内容的教学上构成民主平等关系。( ) 67、成熟程度为一定年龄阶段身心特点的出现提供了可能和限制。 ( ) 68、教师职业的最大特点在于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 ) 69、在德育过程中,必须遵守知、情、意、行的一般教育培养顺序。( ) 70、“平行影响”教育思想是指把表扬和批评结合起来。 ( ) 参考答案: , , , , , , , , , , 河南省教师资格考试0408年简答题试题及答案 简答题 1.教学过程中,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基本阶段有哪些?p119 2.简述运用陶冶教育法的基本要求。P161 3.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包含的内容是什么?p81 4.怎样贯彻循序渐进教学原则?p124 5.如何理解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主导作用?p52 6.上好一节课的具体要求是什么?p134 7.贯彻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p122 8.中小学教学的一般任务是什么?p110 9.简述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促进作用。P32 10.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是什么?p127 11.简述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P105 12.简述班级授课制的优缺点。P119 13.简述课程实施的过程结构。P102 14.简述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P4 15.班级管理有哪几种模式?p174 16.简述教学策略的基本特征和主要类型。P142 17.简述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P157 18.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之间的辩证关系是什么?p116 19.简述高中德育目标的基本要求。P149 20.现代教师应树立什么样的学生观。P72 21.简述影响个体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P48 22.怎样理解和贯彻教学的因材施教原则?p125 23.简述学生文化的特征。P41 24.如何理解和实施德育的评价法?p162 25.班主任应如何了解和研究学生?p185 26.简述教学过程的结构及其主要任务。P119 27.简述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P81 4 教师使用资料word 可编辑 28.简述班集体的基本特征。P179 29简述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P24 30简述教科书的作用。P100 31简述20世纪以后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特点。P9 32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有哪些?P80 33简述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P91 34简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能动性的辨证关系。P117 该文章转载自无忧考网: 河南省教师资格考试历年单选题真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 1.一般说来,标志着教育学的发展进入独立形态阶段的是( ) A.洛克的教育漫话 B.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 C.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D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 2.主张教学的任务在于训练学生的官能,训练学生的思维形式的理论,被称为 ( ) A.传统教育论、 B.形式教育沦 C.实质教育论 D.现代教育论 3中国建立并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 A.壬戌学制 B.癸卯学制 C.壬子学制 D 壬寅学制“ 4关于教育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国际社会已达成共识,普遍认为( ) A经济发展先于教育的发展 B.教育发展先于经济发展 C教育与经济要同步发展 D.二者发展互不相关 5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 A.了解和研究学生 B.做好个别教育工作 C.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D.统一多方面教育力量 6. 结构课程论的代表人物是( ) A布卢姆 B.杜威 C.赫尔巴特 D.布鲁纳 7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 A.教育内容 B.教育质量 C.教育目的 D.教育方针 8.“产婆术”这一启发性教学方法的创造者是 ( ) A.亚里士多德 B.苏格拉底 C.柏拉图 D.昆体良 9主张教学的任务在于训练学生的官能,训练学生思维形式的教育理论,被称为( D) A.传统教育论 B.现代教育论 C.实质教育论 D.形式教育沦 10中国制定并颁布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 A壬寅学制 B壬子学制 C癸卯学制 D壬戌学制 11关于儿童发展的动力问题,存在着不同的理论和观点。其中,中国古代“内发论”的 典型代表人物是( ) A孟子 B孔子 C墨子 D荀子 12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 ) A进行科学发现 B进行技术发明 C对未知领域的探索, D创造性地运用教育规律 13在西方教育史上,著名的儿童发展“白板说”的代表人物是() A夸美纽斯 B卢梭 C洛克 D斯宾塞 14中国建立并实施的第一个现代学制是( ) A壬寅学制 B壬子学制 C壬戌学制 D癸卯学制 15活动课程论的代表人物是( ) A赫尔巴特 B杜威 C布卢姆 D布鲁纳 16主张教学的任务在于传授给学生实用的知识,而智能的发展则无关紧要这一理论被 称为( ) A传统教育论 B现代教育论 C形式教育论 D实质教育论 17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过程,该系统包含的要素有 ( ) 6 教师使用资料word 可编辑 A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 B学生、教师、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环境 C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体 D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 18.“产婆术”这一启发式教学方式的创造者是( ) A孔子 B柏拉图 C苏格拉底 D亚里士多德 该文章转载自无忧考网: BR19.义务教育就是( ) A强迫教育 B小学教育 C大学教育 D中等教育 20.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 ) A教育内容 B教育质量 C教育目的 D教育方针 21。学校全面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是( ) A班主任工作 B教学管理 C思想品德教育 D各科教学 22根据一节课所完成的任务数,课的类型可分为( ) A .单一课和综合课 B.新授课与巩固课 C.讲授课和练习课 D理论课与实践课 23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 ) A教育者与受教育者的矛盾 B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 C受教育者与德育内容方法的矛盾 D. 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的矛盾 24实用主义教育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 A。布鲁纳 B斯宾塞 C杜威 D洛克 25首先提出“普及教育”口号的是在( ) A奴隶社会 B封建社会 C社会主义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 26属于二级课程的是( ) A学校课程 B选修课程 C地方课程 D必修课程 27衡量和评价教育实施效果的基本依据和标准是( ) A教育目的 B培养目标 C课程目标 D教学目标 28教师劳动的创造性主要体现在( ) A进行科学发现 B.进行技术发明 C.对未知领域的探索 D.教育规律的创造性运用 29注重学生基础学力培养的课程是( ) A基础型课程 B拓展型课程 C研究型课程 D实践型课程 30与学记中提出的“学不跋躐等”原则在思想上一致的原则是( ) A因材施教原则 B循序渐进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巩固性原则 31属于二级课程的是 A学校课程 B地方课程 C必修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