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5页 / 共22页
第6页 / 共22页
第7页 / 共22页
第8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区域经济学复习范围 第一章 导论 1.1 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区域经济学的基本概念 狭义上:研究区域经济发展和区际关系的科学。 广义上:研究区域经济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研究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的发展变化规律。 联系上:研究区域经济学需要熟悉其他相关的经济学和地理学知识。 区位开发区域经济发展 有明确的主体 该主体控制着开发进程 开发过程不能脱离主体继续进行 多个主体共同参与 单一主体难以主宰发展过程 发展过程不依赖特定主体 未被充分有效利用的资源 自然资源、社会资源、人力资源 基于原有的基础 量的扩张、质的提高 时效性 特定的时期、空间 最终目的是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客观过程 社会、经济质量、文化 以科学合理的区域开发为手段 区域开发区域规划 实实在在的经济行为 起步于规划,但不局限于规划 对特定区域发展的预测和设想 可能实现,也可能废弃 政府是第一主体 企业是第二主体 只能以政府为主体 1.2 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区域经济学的研究对象与内容 六个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 放 、海陆统筹。 三期叠加:增长速度换档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集约、可持续、创新。 一、区域经济学的作用: 1.综合开发利用区域条件 2.确保生态环境良性循环 3.建立国家或地区经济系统 4.开展地域空间结构研究 二、中国区域经济学的特殊历史使命: 第一,研究的核心问题 : 深入研究中国作为一个特定区域的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 人们利用规律驾驭经济活动、提高发展效率的基本途径。 1.农业集体承包 2.城市公有多种所有制 第二, 区域经济学者有义务回答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要求及人们有 效作用于区域经济进一步发展的途径与措施。 1.港口发展问题 2.中等收入陷阱问题 第三,研究的历史使命 : 我国的政府需要一门系统阐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开发的 理论, 该理论应能够回答处于区域发展各个过程中所产生的基本问题以及政府可能采取的对 策。 1.3 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区域经济学的发展历程 一、经济地理对区域的认识: 1.对区域认识的延伸 在自然地理的基础上加入人类和经济的因素。 按照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人类和自然都应属于区域的特征。 把一个地区的自然特征和人类所从事的经济活动结合起来, 是经济地理学对区域进行研 究的主要特点。 2.区域的分类区划 自从人们认识了区域, 区划就成为人们对区域内部的组成及其区域之间相互关系认识的 一种必然手段。 首先把地表看作一个整体,然后对地表进行逐层分解,形成一个区域系统。 3.类型区(产业相同的一个地区) 类型区的划分是依据区域的相同性或相异性的关系, 即区内的相同性和区际的相异性来 划分的。 静态的排列。 划分需要有明确的自然或者经济标识。 4.系统区(长江流域) 系统区是区域之间位置关系和相互作用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 系统区的划分是将位置相连的区域放在一起, 并不强求自然和经济的统一性, 而仅仅是 去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二、经济地理学与区域经济学的关系 区域经济学是一门产生较晚的学科,它是借助地理学的一些方法论来研究经济问题。 认为“凡是研究经济现象位置移动的经济学都是区域经济学”的观点是错误的,这混淆 了经济现象位置移动与区域经济特征。 区域经济学不是经济地理学,经济地理学也不是区域经济学,但两者是在日益靠拢,日 趋溶合,无论从方法,还是从研究本身,都难以分清。 三、古典区位论 1.农业区位论 (1)杜能 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 、孤立农业圈层理论 、级差地租 (2)四个假设:城乡二元、自然禀赋相同、运费取决于运距、获取最大利润 (3)P = V ( E + T ) (4)划分为六大圈层 2.工业区位论 (1)韦伯 运费、产业聚集和劳动费对工业布局的影响,四个假设 (2)原料指数决定工业布局的原料地指向、消费地指向 (3)企业迁至劳动费最低点所减少的支出是否大于运费的增加 (4)企业的种类与结构,聚集的规模 3.运输区位论 胡佛 区位理论与皮革制鞋工业 经济活动的区位 。 运输成本:线路运营费(运距的函数) + 站场费用(常数) 。 终点区位优于中间区位理论 : 用一种原料生产一种产品的企业,在产销地可直达的条件 下应该布局在原料地或者消费地, 而在产销地不能直达且原料指数大于 1 时应该布局在港口 或者其他转运点。 对区位论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深化了运输因素的研究, 促进了古典区位理论向 现代区位论转化。 四、现代区位论 1.市场区位论 区位论对市场因素的研究,标志着古典区位论向现代区位论的转化。 产业布局必须充分考虑市场因素,企业尽量布局在利润最大处。 生产成本与运费、市场划分与市场网络合理结构。 谢菲尔的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费特的贸易区边界区位理论、 帕兰德的市场竞争区位理论、 罗斯特朗的盈利边界理论、吉李的自由进入理论。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 任何两地之间都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关系,两地的市场间分界点为 两地作用均衡点。 引力模型。 2.中心地理论 (1)克里斯塔勒 德国南部的中心地 (2)三个步骤:确定经济活动半径、形成多中心商业网络、纳入经济活动 (3)假设:研究地区为均质平原,资源、人口购买力、交通条件完全一致 (4)五个基本要点:多核心、六边形、大代小、同等同距、三模式 3.区域经济学 (1)廖什 区位经济学区位平衡理论 布局寻求最大利润 (2)部门经济边界与综合经济区边界(边界线和边界区域) (3)五组均衡条件:最大利润、占满空间、价格同成本、区域小、无差异曲线 (4)假设、啤酒企业为例、蜂巢状市场网、四个新观点 1.4 现代区域经济学及其主要流派现代区域经济学及其主要流派 一、主要流派 1. 新经济地理学派 克鲁格曼、藤田昌久 形成于 20 世纪 90 年代。 德国几何学;社会物理学;积累因果关系;当地外部经济;地租和土地利用。 2. 新制度学派 研究的中心是将制度要素引入到区域分析当中,研究政府及其体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并通过制定相应的区域政策,协调区域发展。 3. 区域管理学派 区域管理是区域经济学从理论到应用的桥梁, 其基本观点是借助管理学的方式把区域作 为对象进行管理。 二、中国区域经济学界目前研究面临的问题 1. 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2. 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和制度创新 3. 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区域关系 4. 区域经济政策 5. 区域开发 1.5 课后思考题课后思考题 一、中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区域经济学的特殊作用是如何体现的? 根据中国经济发展的特点, 深入研究适合中国国情的区域经济学是中国经济发展的迫切 需要,在中国跨世纪的发展中,中国区域经济学担负着特殊的历史使命。 第一, 是中国在新世纪发展中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的需要。 伴随着进入 21 世纪的钟声, 人类社会已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发达国家及相当一部分发展中国家都由工业社会进入信息 社会,技术进步日新月异,信息高速公路缩短了空间距离,把世界密切地联为一体。这无疑 使经济实力强大的发达国家在全球范围内寻求新的经济发展空间、 扩张其经济统治变得更为 容易,借助于知识经济的东风,发达国家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代。世界经济的发展给中国 提出了极其严峻的挑战。中国在新世纪的发展中,既要完成传统的工业化过程,又要追赶世 界知识经济发展的步伐。 中国已经多次错过参与世界发展的机会, 并因此受到太重的历史惩 罚。中国没有理由再次错过历史的发展机遇,也没有时间再次走经济发展的弯路。为此,必 须深入研究中国作为一个特定区域的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以及人们利用规律驾御经济活 动、提高发展效率的基本途径。这正是中国区域经济学所要研究的核心问题。 第二,中国是一个幅员辽阔的大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条件与环境千差万别。全国资源 有效利用必须落实到各个地区,需要因地制宜,充分挖掘、利用各地区的资源条件,使处于 传统工业化不同阶段的地区根据各自的区情加速工业化进程,缩小与世界发展的差距 ; 在工 业化已经达到较高程度的发达地区及已经进入工业化后期的某些城市, 则需要义不容辞地担 负起发展信息产业和知识经济、追赶世界发展步伐的历史重任。因此,中国区域经济学者有 义务回答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经济发展的一般要求及人们有效作用于区域经济进一步 发展的途径与措施。 第三, 由于中国特殊的国情, 各级政府将在很长时期内承担区域经济发展第一主体的重 任,它们将负责制定各自区域的开发与发展规划,并采取各项政策措施,参与、促进区域经 济的发展。 我国的政府官员需要一种系统阐述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与资源开发的理论, 该理论 应能够回答区域发展各个过程中所产生的基本使命。 二、举例说明类型区和系统区的相同点和相异点。 1类型区 类型区的划分是依据区域的相同性或相异性的关系, 即区内的相同性和区际的相异性来 划分的,显然,这是一种静态的排列。类型区的划分需要有明确的标识,这种标识可以是自 然的,也可以是经济的,然后通过主成分法去提炼和归纳。类型区在区域研究中之所以显得 重要, 关键在于它所表现出来的是一个区域享自然景观和经济景观的类型差异性差异研究是 区域研究的生命,有差异才有类型。但是,我们必须防止一种倾向 : 由于经济发展使得经济 性的标识日趋重要, 因而人们常常忘记了还有自然的存在, 或者把自然当作了经济的附属物。 2系统区 系统区是区域之间位置关系和相互作用关系的一种表现形式。 系统区的划分是将位置相 连的区域放在一起,并不强求自然和经济的统一性,而仅仅是去研究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例如,如果我们把一条河流的整个流域作为一个系统区,那么河流的上游、中游和下游之间 的所有自然和经济特征可能都是迥异的, 但所亭位置上的相连, 使我们完全有必要把它们看 做是一个整体来研究。先研究整体的特征,再研究各部分的特征。 经济地理学给区域经济学提供的基础, 中心点是区域的概念及其空间关系。 导然现代区 域经济学研究的内容看起来离地理学越来越遥远, 而且内容越来越庞杂, 但任何脱离区域的 空间关系的研究,都不应当属于区域经济学的范畴。 三、目前中国区域经济学研究的主要问题是什么? 目前中国区域经济学界正在下列几个方面进行潜心研究。 1.区域经济学的理论体系 2.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机制和制度创新 3.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区域关系 4.区域经济政策 5.区域开发 第二章 区域经济增长与条件评价 2.1 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区域经济增长的基本理论 一、基本概念 狭义:指一个区域内的社会总财富的增加。货币形式表示为国内生产总值的增加;实物形式 表示为各种产品生产总量的增加。 广义 : 除狭义上的含义外,还应包括对人口数量的控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以及产 品需求量的增加等。 基本特征:是一个长期的时间序列过程。呈现出:基钦周期(短) 、朱格拉周期(中) 、库兹 涅茨周期(长) 、康德拉季耶夫周期(长) 。 影响因素:不能把影响因素等同于生产要素(资本、劳动力和技术) 。 1.投入型生产要素:资本、劳动力、资源、技术等等; 2.形成生产环境的要素:硬环境(基础设施) 、软环境(制度) 二、区域经济增长理论 1. 均衡增长理论 不发达地区存在着生产与消费的低水平均衡状态, 这些地区的经济想要增长, 就必须打 破这种均衡,从而使整个区域的经济同时得到增长。 均衡增长理论适用于落后地区经济增长的描述和开发。 (1)低水平均衡的描述理论 赖宾斯坦:“临界最小努力命题理论” 。 内尔森:“低水平均衡陷阱理论” 。 纳克斯:“贫困恶性循环理论” 。 (2)打破低水平均衡的增长理论 纳克斯:“均衡增长观点” 。 罗森斯坦罗丹:“大推进理论” 。 2. 非均衡增长理论 非均衡增长与均衡增长的现实基础一样,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