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4页
第2页 / 共34页
第3页 / 共34页
第4页 / 共34页
第5页 / 共34页
第6页 / 共34页
第7页 / 共34页
第8页 / 共34页
第9页 / 共34页
第1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六单元 情操与志趣单元教学重点1.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大意。2. 诵读不同体裁的古代诗文名篇,从不同角度感受古人的智慧和胸襟。3. 积累常见文言词语和名言警句,提高自己的文言文阅读能力。22 孟子三章精彩开篇词“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多么豪迈的语言。有谁知道说出这种铿锵誓言的人是谁?对,他就是继承并发扬孔子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孟子。孟子的学说即使到了今天,也仍然有他的指导意义。他提出的“取信于民”的政治主张,“逆境出人才”的成才观,至今仍放射出智慧的光芒。今天,我们就走近孟子,走近被称为“四书”之一的孟子。学习目标1.积累文言知识,掌握古今异义词及词类活用现象。2.了解孟子散文的特点,理解孟子的政治主张。3.学习说理论证的方法,品味对比、排比等修辞的表达效果。4.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含意,并从中得到教益,增强忧患意识,以乐观的态度对待生活。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授课时间: )一、教学目的要求:1。掌握课文的思想内容(中心论点)。2。学习课文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3。比较两篇短文的差异。4掌握课文的论辩语言。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目的要求1、2教学难点:目的要求3、4三、教学时数:一课时四、教学内容与过程:1预习:看注释,试译全文;编提纲,试背全文。2简介孟子和孟子:孟子,名轲,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并有“亚圣”之称。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的论争。全书共七篇,计261章,约35000字。得道多助,失道寡助选自告子。3初读课文,疏通文意。(1)学生接力赛诵读课文,后教师范读。(2)教师巡视,释疑点拨。(3)对照书下注释,学生独立思考,逐段疏通并翻译。4概括课文的中心论点。5同桌学生编写结构提纲。6课文重点论述了“人和”的重要性,联系以前学过的课文例子,举例论证。(提示: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陈涉世家等。)7提问:(1)本文论述的是不是军事问题?孟子是否主张打仗?(2)本文论述的作战目的是什么?(3)第一段和第二、三段之间是什么关系?二、三段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8整理:(1)通假字:“畔”同“叛”。(2)文章结构严谨、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3)字词:多音字:夫;一词多义:利、道、池、兵、之、而;古今异义:亲戚、去。(4)词性活用:域、固、威9小结:这篇课文运用了层层推进的论证方法,论述了“人和”对于战争胜负的决定作用,从而阐明了施行“仁政”的重要意义。10作业:1。领会本文的语言特点。2预习富贵不能淫一文,并简要比较两篇短文的差异。第二课时 富贵不能淫 (授课时间: )一、新课导入人们经常说“大丈夫说到做到”、“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那么是不是只要是男人就可以是“大丈夫”呢?我们现在一起来看看亚圣孟子对“大丈夫”的阐释。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 1.阅读课文,圈点课文生字词。 公孙衍(yn) 丈夫之冠(gun) 淫(yn) 2.作者链接孟子(公元前372公元前289),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散文家,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孔子的孙子子思的再传弟子,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儒家学派最有影响的大师,后人将他和孔子并称“孔孟”,有“亚圣”之称。他在政治上主张“法先王”,在孔子“仁”学的基础上,提出了系统的“仁政”学说,并借此游说齐、梁等国,曾一度为齐国客卿。当时天下以互相攻伐,富国强兵为能,因此视其主张为迂阔,远离实际,不予采纳,因此在政治上没有什么成就。他退而讲学、著述,他的学生们记他的言行,成为孟子七篇。3.作品链接孟子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也是先秦杰出的散文著作之一,内容包括孟子的政治活动、政治学说、哲学思想和个性修养。宋代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论语编在一起,称为“四书”。读孟子文,令人感到气势磅礴,感情激越,锐不可当。出于对当时执政者贪婪残暴行径的愤慨,对挣扎在苦难中人民的同情,对别家学说的敌视,对贯彻自己主张的强烈愿望,以及那种“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的救世责任感,使孟子的文章激切、刚厉、理直气壮。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一)理解词语1.重点实词岂不诚大丈夫哉(真正,确实)丈夫之冠也(行冠礼)2.古今异义以顺为正者(古义:准则,标准;今义:位置在中间)父命之(古义:教导、训诲;今义:命令)与民由之(古义:遵循;今义:理由) 3.词类活用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屈服) (二)翻译句子 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交流点拨】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2.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交流点拨】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3.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交流点拨】(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走在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交流点拨】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三)整体感知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交流点拨】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2.为了证明中心论点孟子采用了什么方法?【交流点拨】采用对比论证的方法。针对景春提出的“大丈夫”标准,孟子首先摆出自己的观点,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靠摇唇鼓舌、曲意顺从诸侯的意思往上爬,没有仁义道德的原则,因此谈不上是“大丈夫”。然后通过言“礼”来说明女子出嫁时母亲的嘱咐,由此得出“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的观点,进一步说明公孙衍、张仪之流不过是小人、女人,奉行的是“妾妇之道”,根本谈不上是“大丈夫”。最后摆出自己的观点,真正的“大丈夫”就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四)深层探究1. 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是怎样的?【交流点拨】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的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2.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有什么不同?【交流点拨】“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利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贫贱不能移”,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3.孟子认为,大丈夫怎样才能做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交流点拨】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四、拓展延伸孟子名言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2.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译文】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译文】人要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 4.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译文】即使有一种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它一天,又冻它十天,没有能够再生长的。 第三课时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授课时间: )一、新课导入有一个经典故事道理十分深刻,说的是有一只青蛙第一次不小心掉在了一口正煮着水的锅里,恰好水已经开了,青蛙吓坏了,使劲一跳,逃离了险境;第二次,青蛙又犯了同样的错误,又掉进了那口锅中,同样的锅里也在煮着水,不同的是,这次水还没有煮开,青蛙觉得还挺舒服:这个热水澡洗得好呀!结果呢?青蛙熟了!也就是说,青蛙在开水里逃生,在温水中死亡。这是什么原因呢?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从古人的经典中寻找答案吧。(板书课题)二、自学指导(一)预习与交流1.朗读课文,圈点课文中的生字词。舜(shn) 孙叔敖(o) 畎(qun)亩 傅说() 鬲() 奚() 法家拂(b)士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一)节奏划分(1)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二)理解词语1.重点实词舜发于畎亩之中(起,指被任用)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选拔、任用)管夷吾举于士(狱官) 百里奚举于市(集市)然后能改(这样以后) 征于色(征验、表现)而后喻(了解、明白) 入则无法家拂士(指在国内)出则无敌国外患(指在国外)2.通假字曾益其所不能(同“增”,增加)衡于虑(同“横”,梗塞、不顺)法家拂士(同“弼”,辅佐)3.词类活用苦其心志(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痛苦) 劳其筋骨(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劳累)饿其体肤(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饥饿) 空乏其身(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贫困)所以动心忍性(动:动词的使动用法,使惊动;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坚韧)4.一词多义行拂乱其所为(违背)(1)拂 入则无法家拂士(同“弼”,辅佐) 舜发于畎亩之中(从)(2)于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给)而死于安乐也(在)(三)翻译句子1.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先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所以上天将要把重大责任落到这个人身上,一定先要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之苦),使他受到贫困(之苦),使他做事不顺。2.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心里忧愁,思虑堵塞,然后才有所作为;表现在脸上,流露在言谈中,才能被人们了解。3.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如果一个国家)在国内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没有敌对的国家和外来的忧患,往往这个国家就会灭亡。(四)整体感知1找出文中阐述作者观点的语句。【交流点拨】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2.第一段在文中起何作用?【交流点拨】第一段用排比句式列举六位历史上著名人物的事例,说明担负重任并做出了成绩的人物并不是天生如此,而是经过一番艰苦磨练的,为下文得出结论提供了充足的事实论据。3.第二段主要论述了什么道理?【交流点拨】第二段主要论述了人要担负重任、有所作为、成就大事,必须在思想、生活、行为等方面经受一番艰苦磨炼,以及人处于困境中才能奋发,无忧惧则往往遭到灭亡的道理。(五)深层探究1.围绕本文的中心论点,作者是从哪两个方面论证的?请简述本文的论证思路。【交流点拨】围绕本文的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作者从个人、国家两方面进行论证。文章先谈造就人才的问题,以六个出身低微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