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4页
第2页 / 共24页
第3页 / 共24页
第4页 / 共24页
第5页 / 共24页
第6页 / 共24页
第7页 / 共24页
第8页 / 共24页
第9页 / 共24页
第1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选修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理教材 基础化,析考点 重点化,第1讲 东西方先哲,赢高考 经典化,对应学生用书P232,理教材基础化,习要点 夯基础,一、先师孔子 1地位:孔子既是中国古代大教育家,也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孔子的言论主要记录在论语中,成为儒家学派的经典。 2思想 (1)政治思想:主张“仁”(核心)和“礼”。要实现仁和礼,就必须遵循中庸之道。 (2)教育思想:在中国开私人办学之先河,主张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3影响 (1)孔子及儒家思想对中国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流思想,渗入生活的各个方面,孔子被神圣化。 (2)儒家思想也传到亚洲其他各国,成为东方文化的主干,与西方文化并称当今世界最具影响力的两种文化形态。 (3)儒家文化对法、德等国西方哲学和文化产生重要影响。,“仁”是孔子社会政治、伦理道德的最高理想和标准,仁体现在教育思想和实践上是“有教无类”;“仁”体现在政治上是强调“德治”;孔子把仁引入礼中,变传统“礼治”为“德治”,其“德治”是对“礼治”的继承和改造。,二、思想家柏拉图 1主要思想 (1)哲学思想:唯心主义理念论,理念是世界的本质,现实世界是理念的反映。 (2)政治思想:对现实政治不满,设计理想国。 (3)强调法治。 (4)注重教育:创立雅典学园,有利于后世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人才的培养。,2评价:柏拉图对西方乃至整个人类文明的影响都是不可估量的。他的理想国是最早的乌托邦思想的体现,其财产公有、普及教育的主张被空想社会主义者接受,影响深远,他的思想是人类宝贵遗产。,孔子与柏拉图的比较,三、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亚里士多德 1主要思想 (1)哲学思想:思想来源于具体事物,物质、精神世界不可分割。 (2)政治思想革命的原因在于不平等,法治优于人治。 (3)伦理思想:中道理论。 (4)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别具一格。,2对世界思想文化的贡献 (1)建立了多个学科的学科体系。 (2)提供了科学的方法论:“三段论”、“中道”、“法治”。 (3)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科学探求精神和对真理的追求精神。,中西方思想中“中庸”的比较 1相同:都强调“恰到好处”,反对两极。 2不同: (1)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有哲学思考,而孔子的“中庸”是出于礼法,没有太多的哲学思考。 (2)亚里士多德认为“中庸之道”是相对的,孔子从圣人的角度出发,强调要有度,“过犹不及”。,(3)亚里士多德主张舍两端而取其中,孔子没有否认两端是不好的。 (4)孔子的“中庸思想”主要体现在政治上,而亚里士多德的“中庸”思想则主要是在处理事情和人生态度上,两者有很大区别。,对应学生用书P233,析考点重点化,抓重点 重技法,(2013西安模拟)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孔子想回到西周,维护奴隶制,政治上是保守主义者,有他的落后一面,但他是伟大的史学家、教育家和人道主义的倡导者,他在历史文化遗产的继承、整理和传播上有卓越的贡献。 论孔子思想,材料二:孔子在历史文化领域有杰出成就,他的“爱人”、“仁民”观念以及他的教育思想,表现出新兴地主阶级的进步性,他想回到西周,只是因为不敢公开反对当时还比较强大的奴隶制,表现出他怯懦的方面。 略论孔子思想的阶级性 (1)两则材料都涉及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孔子在教育方面有何贡献? (2)材料一、二评价孔子时,采用的相同方法是什么?结论有何不同? (3)综合上述材料,说明应当如何评价历史人物。,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孔子及其思想的评价。第(1)问比较简单,根据教材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应结合材料进行分析,材料一、二都采用了阶级分析的方法对孔子及其思想进行了一分为二的分析,结论的不同之处可直接根据材料得出。第(3)问根据第(2)问答案分析即可。,答案(1)私人办学;教育及于平民;提出了合理的教育方法。 (2)方法:阶级分析、一分为二。 结论:材料一中的孔子代表奴隶主贵族,政治上是落后的;材料二中的孔子代表地主阶级,政治上是进步的。 (3)避免简单贴标签,应历史地看问题。,(2012江苏卷)孔子和柏拉图所追求的理想社会可分别称为“仁礼社会”和“理想国”;关于理想社会的秩序及其个体品德,他们的观点惊人相似。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古代圣贤孔子和著名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观点中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不免叫人惊讶。两者都不支持民主自治政府,但却都相信绝对的道德真理的存在,并且相信人们居住在和平与和谐中的可能性。两人都相信只有那些已经具有美德的人才能创建一个井井有条、和睦的政治社会。 美肯沃尔夫大历史视野 材料二:人们按照自己的物质生产的发展建立相应的社会关系,正是这些人又按照自己的社会关系创造了相应的原理、观念和范畴。 马克思哲学的贫困,请回答: (1)据材料一,揭示两位先哲的观念中关于社会秩序和个体品德方面的共同性;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孔子的“礼”和“仁”在构建“仁礼社会”秩序中的不同作用,并列举柏拉图理想国中各等级的品德。 (2)按照材料二的思路,概括两位先哲观念相似的原因,并以具体社会背景加以说明。,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东西方先哲孔子和柏拉图,两人都描绘了理想的社会蓝图,虽然由于时代的局限,不能实现。但两人对个人品德的观点,仍有现实意义。第(1)题,依据材料一中“相信人们居住在和平与和谐中的可能性相信只有那些已经具有美德的人才能创建一个井井有条、和睦的政治社会”概括回答共同性,结合孔子“仁、礼”的内涵和柏拉图理想国内容概括回答第二、三问。第(2)题,依据材料二信息并结合春秋战国和古希腊时代背景概括回答相似原因。,答案(1)共同性:社会的和谐,个体的美德。礼的作用:明晰等级;仁的作用:缓和矛盾。品德:智慧,勇敢,自制(节制)。 (2)原因:社会关系冲突春秋时期,礼崩乐坏;雅典民主政治弊病显现。,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