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6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8页 / 共16页
第9页 / 共16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8 个文言虚词的用法及其举例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1【而】(一)用作连词。1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 。侣鱼虾而友糜鹿前赤壁赋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者劝学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蜀道难2表示承接关系。可译为就接着,或不译。苏子愀然,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赤壁赋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鸿门宴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3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游褒禅山记4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却“可是”。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固一世之 雄也,而今安在哉?前赤壁赋信也,吾兄之盛德而夭其嗣乎(陈情表)5表示修饰关系,即连接状语。可不译。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劝学)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寡人之于国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赤壁赋)6表示因果关系,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荆轲刺秦王)7表示假设关系。可译为如果假如。诸君而有意冯婉贞8表示目的关系,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鸿门宴)外连衡而斗诸侯(过秦论)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过秦论)(二)通“尔”,用作代词,第二人称,译为你的;偶尔也作主语,译为你。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蚤缲而绪,蚤织而缕(种树郭橐驼传)(三)固定词组【而已】放在句末,表示限止的语气助词,相当于“罢了”。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2我决起而飞,枪榆枋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逍遥游)【而后】才,方才。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出师表2【何】(一)用作疑问代词。1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廉颇蔺相如列传)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岳阳楼记)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寡人之于国也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2作动词或介词的宾语,可译为哪里什么。译时,何要后置。大王来何操?(鸿门宴)3作定语,可译为什么哪。其间旦暮闻何物,杜鹃啼血猿哀鸣。(琵琶行)然则何时而乐耶?(岳阳楼记)纵 江 东 父 兄 怜 而 王 我 , 我 何 面 目 见 之 ? 项 羽 之 死 (二)用作疑问副词。1用在句首或动词前,常表示反问,可译为为什么怎么。何敢助妇语(孔雀东南飞)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阿房宫赋2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深,可译为怎么多么怎么这样。开国何茫然(蜀道难)青泥何盘盘(蜀道难)新妇车在后,隐隐何甸甸。(孔雀东南飞)(三)何:通“呵”,喝问。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谁何:呵问他是谁何。意思是检查盘问。)(过秦论)【何如】【奈何】【若何】表示疑问或反问,译为“怎么样”“怎么办”“为什么”。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寡人之于国也)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鸿门宴)【何以】即“以何”,介宾短语,用于疑问句中作状语,根据以的不同用法,分别相当于拿什么凭什么等。何以解忧?惟有杜康(短歌行)不然,籍何以至此?(鸿门宴)君何以知燕王? (廉颇蔺相如列传)【何乃】译为“怎能”阿母谓府吏:何乃太区区(孔雀东南飞)【何其】多么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何-为】还(做某事)干什么呢?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天 之 亡 我 , 我 何 渡 为 ! 项 羽 之 死 3【何异于】有什么不同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寡人之于国也)【如-何】将-怎么办呢?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愚公移山3【乎】(一)用在句子末尾,作语气助词。1表疑问语气。可译为吗呢。客亦知夫水与月乎?(赤壁赋)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门宴)2表示反问语气,相当于“吗”、“呢”。 布衣之交尚不相欺,况在国乎?(鸿门宴)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此非曹孟德之诗乎?(赤壁赋)3表测度或商量语气,可译为吧。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4用于感叹句或祈使句,可译为啊呀等。危乎高哉!(蜀道难)西望夏口,东望武昌,山川相缪,郁乎苍苍(赤壁赋)(二)用作介词,相当于于,在文中有不同的翻译。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岳阳楼记)(乎:于)今虽死乎此,比吾乡邻之死则已后矣。(捕蛇者说)(乎:在)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前一个“乎”:在;后一个“乎”:比。)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劝学)(乎:对。)(三)可作词尾,译为“的样子”“地”。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赤壁赋)4.【乃】 (一)用作副词。1表示前后两事在情理上的顺承或时间上的紧接,可译为“才”“这才”“就”等设九宾于廷,臣乃敢上璧。(廉颇蔺相如列传)其家逼之,乃投水而死(孔雀东南飞)度我至军中,公乃入。(鸿门宴)2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可译为却竟(然)反而等;问今是何世,乃不知不汉。(桃花源记)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师说)夫赵强而燕弱,而君幸于赵王,故燕王欲结于君。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3用在判断句中,起确认作用,可译为是就是等。事所以不成者,乃欲以生劫之,必得约契以报太子也(荆轲刺秦王)今君乃亡赵走燕(廉颇蔺相如列传)4(二)用作代词。1用作第二人称,常作定语,译为你的;也作主语,译为你。不能作宾语。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陆游示儿)2用作指示代词,译为“这样” 。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齐桓晋文之事)【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无乃后乎(勾践灭吴)【乃尔】译为“这样”。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孔雀东南飞)5.【其】(一)用作代词,又分几种情况:1第三人称代词。作领属性定语,可译为他的,它的(包括复数)。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2第三人称代词。作主谓短语中的小主语,应译为他它(包括复数)。秦王恐其破壁。(廉颇蔺相如列传)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说)3活用为第一人称或第二人称。译为“我的”“我(自己)”或者“你的”“你”。失其所与(烛之武退秦师)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而予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游褒禅山记)4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个那些那里。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游褒禅山记)不嫁义郎体,其往欲何云?(孔雀东南飞)5指示代词,表示近指,相当于“这”“这个”“这些”。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游褒禅山记)6指示代词,表示其中的,后面多为数词。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石钟山记)(二)用作副词。1加强祈使语气,相当于“可”、“还是”。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烛之武退秦师)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伶官传序)2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3加强反问语气,相当于“难道”、“怎么”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移山)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矣 ,其孰能讥之乎?(游褒禅山记)(三)用作连词。1表示选择关系,相当于“是还是” 。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马说)呜呼!其信然邪?其梦邪?其传之非其真邪?(祭十二郎文)2表示假设关系,相当于“如果”。 5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送东阳马生序)沛然下雨,则苗浡然兴之矣。其若是,孰能御之?(孟子见梁襄王)(四)助词,起调节音节的作用,可不译。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佩缤纷其繁饰兮,芳菲菲其弥章(离骚)【何其】译为“多么”。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伶官传序)6.【且】(一)用作连词。1递进关系,而且,并且。例:言阿祢老且病,贺不愿去(李贺小传)2递进关系,况且,再说。且以一璧之故逆强秦之欢,不可(廉颇蔺相如列传)且君尝为晋君赐矣(烛之武退秦师)3让步关系,尚且,还。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鸿门宴)故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犹且从师而问焉(师说)4并列关系:又,又又,一面,一面示赵弱且怯也。(廉颇蔺相如列传)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何妨吟啸且徐行(定风波)(二)用作副词。1将,将要。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游褒禅山记)且为之奈何(鸿门宴)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孔雀东南飞)2暂且,姑且。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石壕吏)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孔雀东南飞)【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例: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殽函之固,自若也(过秦论)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赤壁赋)【且如】就像。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兵车行)7.【若】(一)动词,像,好像。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兰亭集序)验之以事,合契若神(张衡传)书若太古篆或霹雳石文者(张衡传)(二)用作代词。61. 表对称,相当于你你们;作定语时则译为你的。若入,前为寿 ,寿毕 ,请以剑舞(鸿门宴)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若属:你们这些)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你的)2表近指,相当于这这样如此。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齐桓晋文之事)(三)用作连词。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今若遣此妇 终老不复娶(张衡传)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烛之武退秦师)2表选择,相当于或或者。以万人若一郡降者,封万户。(汉书高帝纪)3至,至于。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齐桓晋文之事)【若夫】是用在一段话的开头、引起论述的词。近似“要说那”、“像那”的意思。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岳阳楼记)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若定】心中有数,从容不迫。指挥若定。8【所】(一)名词,处所,地方。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苏武传)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二)助词1放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所的人、所的事物、所的情况等。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兰亭集序)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2“所”和动词结合,后面再有名词性结构,则所字结构起定语的作用。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廉颇蔺相如列传)起,取武阳所持图(荆轲刺秦王)【为所】“为”和“所”呼应,组成为所的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