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9页
第2页 / 共59页
第3页 / 共59页
第4页 / 共59页
第5页 / 共59页
第6页 / 共59页
第7页 / 共59页
第8页 / 共59页
第9页 / 共59页
第10页 / 共59页
亲,该文档总共5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必修三 稳态与环境 第一单元 生命活动的调节 考纲解读,第1课时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课前落实 知识点一 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知识点三 细胞外液的理化性质及作用 判一判 (1)血浆渗透压与蛋白质含量和无机盐离子含量有关,主要无机盐离子为Na+和Cl( ) (2)H2CO3/NaHCO3是维持细胞外液pH稳定的缓冲物质 ( ) (3)细胞内、外的Na+、K+分布不平衡状态是通过消耗能量来维持的( ) (4)剧烈运动后,血浆pH为弱酸性( ) (5)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中溶质微粒的质量 ( ) (6)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教材解读 1.教材3页相关信息和图11三种内环境之间的关系。 2.教材4页资料分析注意Na+、Cl、HPO2-4、HCO-3的作用及内环境的成分。 3.教材5页思考与讨论与教材8页图14相联系,分析三种环境的关系。 4.教材7页问题探讨和调查,了解人体各种成分的参考值。,5.教材9页思考与讨论、与社会的联系和教材910页实验,重点关注教材10页表格设计。 6.教材1112页科学史话,近几年考生对生命科学史要适当关注。 7.教材6页练习二拓展题;教材11页练习一中的1和2,二拓展题;教材13页自我检测一中1判断和3画概念图。,自我校对 知识点一 1.血浆 组织液 细胞外液 细胞内液 体液 知识点二 蛋白质 气体 激素 蛋白质 盐溶液 知识点三 (1) (2) (3) (4) (5) (6) 知识点四 调节 器官、系统 相对稳定 神经体液免疫 理化性质 相对稳定 必要条件,考点透析 考点一 内环境及各组分之间的关系 核心突破 1.体液、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的关系,2.内环境的成分 (1)内环境的成分是指存在于血浆、淋巴和组织液中的物质,可分为以下几类: 吸收的营养物质:水、无机盐、葡萄糖、氨基酸、甘油、脂肪酸、维生素等。 细胞代谢废物:尿素等。 交换的气体:O2和CO2等。 细胞合成分泌到细胞外发挥作用的物质:抗体、神经递质、激素等。 (2)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并不完全相同,如血浆与组织液和淋巴相比,蛋白质含量较高。,易错必明 1.发生在内环境的生理过程(举例) (1)乳酸与碳酸氢钠作用生成乳酸钠和碳酸实现pH的稳态。 (2)兴奋传导过程中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 (3)免疫过程中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地结合。 (4)激素与靶细胞的结合。,2.“液体”并非都是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1)泪液、尿液、汗液、消化液等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 (2)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属于内环境,但血液不属于。血浆蛋白属于内环境成分,而血红蛋白是细胞内蛋白质,不属于内环境的组成成分。,针对训练 1.(2012上海)下图代表肌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关系。X、Y、Z表示三种细胞外液,叙述错误的是( ),A.若饮食过咸,则Y中渗透压会升高 B.X中的大分子物质可通过Z进入Y C.肌细胞的代谢产物可能导致X的pH降低 D.X、Y、Z理化性质的稳定依赖于神经调节,答案 D 解析 图中X是组织液,Y是血浆,Z是淋巴。若饮食过咸,则血浆中渗透压会升高,A正确;组织液中的大分子物质可通过淋巴进入血浆,B正确;肌细胞的无氧呼吸代谢产物是乳酸可导致组织液的pH略有降低,C正确;内环境的稳态依赖于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故选D。,2.(2011江苏)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抗原与抗体的特异性结合发生在内环境中 B.内环境成分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 C.组织液渗回血浆和渗入淋巴的量相差较大 D.血浆的成分稳定时,机体达到稳态,答案 D 解析 抗原与抗体的结合主要发生在血液中,其液体部分属于内环境;血浆中含有CO2、尿素等,组织液中含有神经递质;组织液渗回血浆的量很大,但组织液渗入淋巴的量较少;内环境的稳态包括内环境中化学成分和理化性质的相对稳定。,考点二 内环境的理化性质及内环境稳态 核心突破 1.内环境稳态的意义 (1)意义: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血糖正常保证机体正常的能量供应; 体温、pH相对恒定酶活性正常,细胞代谢正常; 渗透压相对稳定细胞维持正常的形态和功能。,(2)理化性质失调。 pH失调酸中毒、碱中毒; 渗透压失调(如呕吐等)细胞形态、功能异常; 体温失调发热、中暑等。,针对训练 3.(2012海南)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组织液渗透压增大,引起细胞吸水 B.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发生在内环境中 C.血浆中的HCO-3参与维持血浆pH的稳定 D.血浆中蛋白质的含量对血浆渗透压没有影响,答案 C 解析 组织液渗透压大于细胞内液时,细胞失水,故A项错误;细胞呼吸包括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二者均发生在细胞内,故B项错误;血浆pH的稳定与HCO-3、H3PO-4等离子有关,故C项正确;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无机盐、蛋白质的含量有关,故D项错误。,4.(2011上海)如图表示内环境稳态的部分调节机制。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若表示免疫分子,则包括抗体、淋巴因子等 B.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机制有神经和体液调节等 C.寒冷时,控制骨骼肌不自主战栗的神经中枢是大脑皮层的躯体感觉中枢 D.若表示促甲状腺激素,则的分泌量不仅仅受甲状腺激素的调节,答案 C 解析 抗体、淋巴因子、溶菌酶属于免疫活性物质,即免疫分子;神经、体液和免疫系统共同调节内环境稳态;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甲状腺激素均影响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寒冷时,控制骨骼肌不自主战栗的神经中枢位于下丘脑和脊髓。,方法技能 方法技能组织水肿的原因探究 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造成的,其水分可以从血浆、细胞内液渗透而来。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过敏反应中组织胺的释放引起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高,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 (2)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致使组织液浓度升高。,(3)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时,引起组织液浓度升高。 (4)严重营养不良引起血浆蛋白减少,渗透压下降。血浆渗透压受血浆蛋白含量影响较大,任何使血浆蛋白减少的因素都会引起血浆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减弱,组织间隙液增加。 (5)肾脏病变引起细胞内外液体交换失衡。急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球滤过膜通透性降低)、慢性肾小球肾炎(大量肾单位被破坏,肾小球滤过面积减小)等均能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引起水滞留。,【典例1】 (2012浙江)如图示人体皮下的组织,b、c、d表示细胞外液。下面各项中,可能引起此人组织水肿的是( ),c周围的管壁破损 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良 淋巴管阻塞 花粉等过敏原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 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 A.只有 B.只有 C.只有 D.,【课堂笔记】_ _ _ _,【解析】 组织水肿是组织液过多引起的,导致组织液过多的原因有:过敏反应、肾炎、营养不良、淋巴管阻塞以及毛细血管壁破损等原因。 【答案】 D,易错警示对内环境及组成成分模糊不清 【典例2】 (2011安徽)下列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的成分是( ) 血液、组织液和淋巴 血浆蛋白、O2和葡萄糖 葡萄糖、CO2和胰岛素 激素、递质小泡和氨基酸 喝牛奶,进入胃中,口服抗菌药物 肌肉注射青霉素 精子进入输卵管与卵细胞结合 A. B. C. D.,【课堂笔记】_ _ _ _,【解析】 血液包括血浆和血细胞,血浆是组成内环境的成分;递质小泡在突触小体中,属于细胞内部环境;喝牛奶和口服药物都在消化道中、精子进入输卵管都不是在内环境中发生的。 【答案】 A,【纠错笔记】 (1)准确把握细胞外液的内涵与外延:“细胞外液”属于多细胞动物的一个概念,单细胞生物无所谓“细胞外液”;细胞外液即内环境,二者内涵与外延相同,只是侧重点不同细胞外液相对于生物细胞的生活环境,而内环境相对于外界环境。人的呼吸道、肺泡腔、消化道、泪腺等有孔道与外界相通的液体应算作人体外部环境,如尿液、原尿、消化液等不是细胞外液。 (2)不存在于内环境中的物质一般指存在于细胞内的物质和分泌到消化道中的物质,可分为三类:细胞内合成的蛋白质:如载体;胞内酶:如呼吸酶、RNA聚合酶、解旋酶等;消化酶。,(3)特殊细胞的内环境:毛细血管壁细胞血浆和组织液;毛细淋巴管壁细胞淋巴和组织液;组织细胞(指除血细胞、淋巴细胞和上述两种细胞之外的其他细胞,如肝脏细胞、肾小管上皮细胞、消化道上皮细胞、皮肤表皮细胞等)组织液。 (4)不发生于内环境的生理过程:如细胞呼吸;细胞内蛋白质、激素等物质的合成过程;消化道等外部环境所发生的淀粉、脂肪和蛋白质的消化水解过程。,实验精讲 课题10 探究生物体维持稳态的机制 理论指导 1.实验原理 各种生物均具其特定的pH范围这是保证酶活性的前提,生物组织中pH之所以维持稳定,与其含有缓冲物质(如人血浆中含HCO-3、HPO2-4等)有关。,2.材料、步骤、结论,3.实验对比分析,(1)图解: 表示用NaOH对自来水的处理。 表示NaOH或盐酸分别对缓冲液和生物材料的处理。 表示用盐酸对自来水的处理。 (2)结果: 无论滴加盐酸还是NaOH溶液,生物材料的pH均保持相对稳定。 (3)结论: 生物材料的性质类似于缓冲液而不同于自来水,说明生物材料内含有缓冲物质,因而能维持pH相对稳定。,实战演练 【例】 为了研究血浆能否维持pH稳定,某同学将血浆等量分装到2支洁净的试管甲、乙中,分别测定pH并记录,再向甲试管中滴1滴5%的盐酸溶液,乙试管中滴1滴1%的氢氧化钠溶液,振荡1 min,再分别测定pH并记录,比较加入酸、碱前后pH变化。 (1)试评价并完善此方案:_。 (2)有同学猜想血浆通过缓冲作用来维持pH的相对稳定,他需要的实验证据是:_ _。,【解析】 设计实验步骤时要遵循对照和单一变量的基本原则,所以首先应该分组、编号(如:甲、乙),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血浆能否维持pH稳定,探究思路先测定血浆的pH,再分别滴加盐酸溶液和氢氧化钠溶液,一段时间后测定pH的变化,若pH变化不大,则血浆能维持pH稳定,若pH变化较大,则结果与之相反。但要使结果更具有说服力,还需增设两个缓冲液对照组。 【答案】 (1)缺少对照。应再增设一个蒸馏水对照组,处理方法同甲、乙两组 (2)增设两个缓冲液对照组,处理方法同甲、乙两组,加入盐酸、氢氧化钠溶液前后的pH也基本不变,高考随堂 考向一 内环境的组成及其相互关系 1.判断正误 (1)(2010安徽卷 B)内环境是一个主要由H2PO-4/ HPO2-4构成的缓冲体系。( ) (2)(2010安徽卷 C)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 (3)(2010海南卷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 (4)判断关系描述的正误。( ),答案 (1) (2) (3) (4),2.(2010江苏卷)根据下图判断,正确的描述是( ),对于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过程a较过程b和c更为重要 组织液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