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3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5页 / 共23页
第6页 / 共23页
第7页 / 共23页
第8页 / 共23页
第9页 / 共23页
第1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三节、 产业布局的实践,谷柄峙,一、国际分工与国际产业转移,(一)国际分工与国际产业转移的关系 什么是国际分工? 国际分工的特点?,国际分工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国民经济内部的分工超越国家界限广泛发展的结果。,国际分工的重要特点是不同国家的生产力水平不同!,总的来说,国际分工是国际产业专一的前提和基础,而国际产业转移也会对国际分工格局的演进起重大作用,并且不断地改变国际分工格局。,(二)产业革命以来国际分工格局和产业转换的演变,1、18世纪中叶至19世纪末:工业国与农业国 2、20世纪60年代至今以后较长一段时间:劳动密集型产业国、资本密集型产业国、技术密集型产业国,1、国际转移是双刃剑 2、在此前提下的六种战略: 1)强化中央政府,动员与集中成长资源 2)防止寻租行为 3)加速产业成长实施产业引进、消化、创新、扩散的全过程控制 4)形成寡头垄断的产业支柱支撑并带动市场 5)重建产业基础 6)控制市场准入,实行对外开放与对内保护的均衡,(三)国际分工和国际产业转移背景下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战略,我国在国际分工和产业转移时可采取的策略,1、加快经济体制改革步伐、大力发展教育进一步扩大市场开放、以再造投资环境优势,进一步扩大吸纳国际产业转移的规模 2、优化吸纳国际产业转移的结构,加速产业结构升级的高度化 3、正确处理区域性引进和全方位吸纳的关系、实行市场多元化战略 4、转换引资方式、增辟融资渠道 5、正确处理吸纳国际产业转移与保护本国产业关系,保护国内市场,二、全国性产业布局,(一)全国性产业布局的总体目标: 效率目标和公平目标,效率与公平那点事?,我国现阶段产业布局目标: 适度倾斜、总体协调、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二)产业密集带的形成与全国性产业布局,1、产业密集带形成的原因 密集空间聚集过程与产业空间扩散过程的交互作用 2、产业密集带的空间演进 你知道有哪几个阶段么?,(一)存在的问题? 缺乏系统性,内耗无序状态,内耗严重,整体组织性差,协调配合不够,新陈代谢功能地,对外界刺激反应不灵敏,局部地区有病态反应等 (二)我国设想 长江产业密集带 沿海地带 陇海铁路 京广和京九铁路,3、我国产业密集带的发展和全国性产业布局的设想,(三)全国性产业布局的调整,1、改革开放前,坚持平很布局的思路 2、改革开放后、突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布局政策取向,(1)区域间发展不平衡 (2)区域产生结构在一定低层次上严重趋同 (3)区域间不正当竞争、地区封锁、市场分割,阻碍生产要素合理流动 怎么办呢? 坚持全国性产业布局非均衡协调发展的思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一)地区性产业布局的依据 1、自然环境上有一定类似性和关联性 2、经济发展与布局现状有相似性和互补性 3、拥有实力雄厚的经济中心,三、地区产业布局,1、传统社会的产业布局 2、工业化初期的地区性产业布局 3、工业化社会中期的地区性产业布局 4、工业化社会后期的地区性产业布局 5、后工业化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地区性产业布局,(二)地区性产业布局的基本走势,主要考虑因素: 1、经济水平发展 2、人才、技术水平 3、基础设施水平,(三)地区性产业生长点的选择,1、增长及发展模式 2、点轴布局模式 3、网络布局模式 4、区域梯度开发模式,(四)地区性产业布局的主要模式及其在中国的应用,(一)特征 1、综合性 2、薄弱性 3、地区不平衡性,四、县城经济发展,你知道产业集群、县城经济与区域创新的内在联系嘛?,县城经济基本发展模式 1、工业为主导的发展模式 (泉州模式、苏南模式) 2、专业市场发展为主导的发展模式 (义乌模式) 3、农业产业化的发展模式 (中澳模式),1、中西部县城积极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同时积极开展循环经济 2、积极把握国家宏观调控机遇,积极探索声现象管理体制改革途径 3、壮大民营经济,发展产业集群加强区域创新能力培养 4、将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特色产业有机结合,(四)县城经济区域协调、平衡发展对策,谢谢!,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