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46页
第2页 / 共146页
第3页 / 共146页
第4页 / 共146页
第5页 / 共146页
第6页 / 共146页
第7页 / 共146页
第8页 / 共146页
第9页 / 共146页
第10页 / 共146页
亲,该文档总共14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新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目 录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2第一单元 声音71 听听声音72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113 声音是怎样传播的164 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215 声音的强与弱256 声音的高与低297 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348 制作我们的小乐器37制作我的小乐器学习单40第二单元 呼吸消化421 感受我们的呼吸422 呼吸和健康生活473 测量肺活量534 一天的食物585 食物中的营养636 营养要均衡687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718 食物在体内的旅行76第三单元 运动和力811 让小车运动起来812 用气球驱动小车863 用橡皮筋驱动小车914 弹簧测力计975 运动与摩擦力1036 运动的小车1107 设计制作小车(一)1178 设计制作小车(二)123单元复习资料127第一单元 声音127第二单元 呼吸和消化131第三单元 运动和力137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上册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二、教学目标:1.要求学生能够自己想出办法来增进对研究对象的了解。2.要求学生提高观察的准确性和精确性。3.要求学生不仅关注收集和了解事实,而且要学会对事实进行简单的加工、整理、抽象和概括。三、学生情况分析:1.整体学习状况:四年级现有2个教学班,学生整体学习比较认真,但缺乏灵活性、实验能力不是很好。他们普遍习惯于被老师牵着走,而不善于设法自主去获取知识并在生活中灵活运用知识。因而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往往只停留在了解上,理解不甚深刻,运用能力差。2.已有知识、经验:学生虽经过一年的科学学习,探究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各种条件的制约,学生的科学常识极为缺乏,科学探究能力和意识不强。家长和学校偏重于语、数、英教学,使学生没有多少时间和机会接触大自然,更没有得到大人和老师及时、周到的指导,使学生没能很好地在观察、实验、调查等实践活动中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培养思想情感。3.儿童心理分析:在小学阶段,儿童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意愿,他们乐于动手操作具体形象的物体,而我们的科学课程内容贴近小学生的生活,强调用符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方式学习科学,学生必将对科学学科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四、教材分析:1.本册内容情况:科学四年级上册由“声音”和“我们的身体”、“运动和力”三个单元组成。在三年级上、下册的基础上,本册教材将继续引领学生经历一系列有意义、有价值的科学探究活动,使他们获得更多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科学的理解,增进科学探究的能力。2.教学重点:重视对学生典型科学探究活动的设计,以探究为核心,培养小学生的科学素质.5.教学难点:通过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使学生形成较强的科学探究能力。特别是实验中控制变量、采集数据,并对实验结果做出自己的解释,学习建立解释模型,以验证自己的假设。五、基本措施:1.把科学课程的总目标落实到每一节课;2.把握小学生科学学习特点,因势利导;3.用丰富多彩的亲历活动充实教学过程;4.让探究成为科学学习的主要方式;5.树立先进的教学观念;6.悉心地引导学生的科学学习活动;7.各班建立科学学习合作小组,让学生在相互交流、合作、帮助、研讨中学习;8.给学生提问和假设机会,并指导学生自己动手寻找证据进行验证,经过思维加工,自己得出结论,并把自己的认识用于解决问题的实践;9.充分运用各类课程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10.组织指导科技兴趣小组,引导学生参加各类有关竞赛以赛促学。周次起止日期教学内容课时备注19.03-9.07始业教育1、听听声音229.10-9.14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声音是怎样传播的?239.17-9.214、我们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复习249.24-9.285、声音的强与弱6、声音的高与低2510.01-10.06610.08-10.12让弦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8、制作我的小乐器2710.15-10.191、感受我们的呼吸2、呼吸与健康生活2810.22-10.263、测量肺活量一天的食物2910.29-11.02练习课外延伸21011.05-11.095、食物中的营养6、营养要均衡21111.12-11.16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8、植物在身体里的旅行21211.19-11.23复习第二单元21311.26-11.30期中检测21412.03-12.071、让小车运动起来2、用气球驱动小车21512.10-12.14用橡皮筋驱动小车4、弹簧测力计21612.17-12.21练习5、运动与摩擦力21712.24-12.286、运动的小车练习21812.31-1.047、设计制作小车一2、设计制作小车二2191.07-1.11复习第一单元2201.14-1.18复习第二单元2211.21-1.25复习第三单元2221.28-2.01测试1第一单元 声音1 听听声音【教材简析】听听声音是声音单元的起始课,声音对学生来说并不陌生。教科书通过“听听周围的声音”和“描述你听到的声音”这两个活动展开,引导学生关注声音,关注身边的声音世界。“听听周围的声音”板块,主要是通过学生认真倾听,感受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我们虽然看不到它,但能感受到它。“描述你听到的声音”板块,通过用科学的词汇将听到的声音描述出来,并能对声音进行简单分类。通过对声音的描述,可以了解学生对声音原有的认识,激发学生想要更多的了解声音的问题,为后面声音问题的研究做好铺垫。【学情分析】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声音的世界里,声音对学生来说非常熟悉。他们随时随地都能感受到声音的存在,这对本课学习打下了良好的生活基础。对于声音,虽然学生非常熟悉,但并没有真正思考过关于声音的问题。没有思考过他们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这些声音又是通过什么物体发出来的,这是本节课学习的障碍。【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我们周围充满着各种不同的声音,我们虽然看不到它,但可以感受到它。2.声音可以用高低、强弱、悦耳和刺耳等词语来进行描述。科学探究目标运用语言描述听到的声音,并能给声音进行简单的分类。科学态度目标在认识声音的活动中,逐步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和态度,乐于与同伴交流。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初步认识到声音是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它随时随地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教学重难点】重点:细心倾听周围的声音。难点:能根据听到的声音高低、强弱给听到的声音分类。【教学准备】教师:班级记录表、微课影音资料和课件PPT。小组:作业本。【教学过程】一、导课:导入新课(预设3分钟)1.请同学们闭上眼睛,用半分钟的时间仔细听听我们周围的声音。提问:都能听到什么声音呢?(预设:读书声、脚步声)2.教师总结:是呀,只要我们仔细地、用心地倾听,你肯定能听到很多声音,声音无处不在。这个单元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声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听听声音。(板书课题)二、探索:倾听周围的声音(预设27分钟)(一)活动一:听声、描述声音 材料准备:课件微课影音材料、作业本、班级记录表1.课件播放声音,仔细听听,你能听到哪些声音呢?(要求学生:教室内保持安静;把听到的声音记录在作业本中。)2.研讨:这些声音是由什么物体发出来的?预设:鸡叫声、猫叫声、风声3.描述声音:你能描述听到的声音吗?(教师播放微课影音,学生观看)通过影音,你学会用科学词汇来描述我们听到的声音了吗?(预设:鸟叫声:很动听,一会儿高,一会儿低)4.小组交流:看了微课后,把你听到的声音先在小组内进行交流。5.反馈交流:教师将学生反馈的信息记录在“我听到的声音”班级记录表中。6.教师总结:无论在何时何地,我们总能听到一些悦耳的或刺耳的声音,这些声音是怎么发出来的呢?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逐一进行研究。(二)活动二:声音分类 材料准备:“我听到的声音”班级记录表1.提问:请大家看我们的班级记录表,这些都是我们刚才听到的声音,你能给这些声音分分类吗?2.讨论:小组内讨论分类标准。3.反馈:(提示学生按动物发出的声音、自然界的声音和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声音分类。)4.你还知道哪些关于声音方面的知识或问题呢?与全班同学一起分享一下吧!三、拓展:听一段乐曲(预设10分钟)材料准备:课件PPT音频1.今天,老师还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声音,请大家看大屏幕,会唱的同学可以边听边唱。(播放音频)2.手势比划:学生根据边唱曲谱边唱边用手势比划音符的高低。3.强弱变化:学生边唱音符边打拍子,感受曲子中声音的强弱变化4.教师小结:声音有强弱变化,这些强弱变化也给我们带来了美妙的视听体验。我们将在后面的学习中,逐一了解声音的魅力。【板书设计】1.听听声音 高、低、强、弱 动物发出的: 悦耳、刺耳 自然界发出的: 人类生产生活发出的:【活动手册使用说明】1.表格中的聆听周围的声音,需要学生边听边记录,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录习惯。2.表格旁边的科学词汇供声音描述时参考的,学生也可根据实际情况描述。3.表格下面的选择,需要在学生学习完整节课后使用。4.科学阅读部分作为这节课学习的补充进行阅读学习。【作业设计】一、选择题1.不能用来描述声音的是( )A.高、低 B.强、弱 C.多、少2.无论在任何地方,我们总能听到声音。( ) A.正确 B.错误3.下列声音中,( )属于人为制造的声音。 A.海浪声 B.歌声 C.风声二、简答题食品保鲜袋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物品,用哪些方法可以使一个食品保鲜袋发出声音呢?试着写出3种方法。2 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教材简析】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科学四年级上册声音教学单元第二课时的内容,是继听听声音之后,进行的又一项关于声音的研究。当一个物体在力的作用下,不断重复地做往返运动,这个物体就是一个振动物体,声音就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当我们观察一个发声物体时, 我们常常看不到这个物体的振动。本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多个物体发声时的状态,为学生提供观察发声物体振动的机会。聚焦板块围绕“这些声音是怎样发生的?”这个问题,开展全班讨论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