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2页
第2页 / 共22页
第3页 / 共22页
第4页 / 共22页
第5页 / 共22页
第6页 / 共22页
第7页 / 共22页
第8页 / 共22页
第9页 / 共22页
第1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14章 信息系统开发方法,14.1 开发方法发展的回顾 14.2 系统开发过程中的认知方法 14.3 对象/需求调查,结构化:试图使开发工作标准化,较少随意性 结构化开发的目标:有序、高效、高可靠性、少错误。,图14-1 瀑布模型,14.1 开发方法发展的回顾1. 20世纪70年代,14.1 开发方法发展的回顾1. 20世纪70年代,由于开发不可能一条直路走到底,Glass提出了蛛网模型。它说明需求、设计、实现和测试要不断循环进行,然后达到全局成功。,图14-2 蛛网模型,对象是一组数据和一组操作的集合,这组操作可以存取和处理这组数据。对象可以组成分类(classes)。 OO方法的特点:它把数据和操作绑扎在一起作为一个对象。 数据是主动的;OO方法很容易做到程序重用,14.1 开发方法发展的回顾2. 20世纪80年代,14.2系统开发过程中的认知方法14.2.1从需求分析到系统开发,14.2.2 认知方法论,认知体系一般是指人类认识和了解客观事物的规律和方法,是人们认识客观事物和获取知识的途径和实现方法。 迄今为止人类了解客观事物的思维活动主要有两种,即抽象思维和形象思维。 抽象思维是以概念为基础的,对于形式逻辑、辩证逻辑和数理逻辑都已建立了有关演绎和归纳较完整的理论和方法体系 。 形象思维是以具体的形象为基础的 ,演绎或归纳都是在形象间“相似”这一关系上进行的。 人们利用形象思维去认识事物和改造事物时,首先是利用“相似原理”,对待研究的问题进行系统化的分类,分类之后再进行详细的解剖和分析;最后再进行综合优化,制定出改造事物的蓝图和构想。 将上述认识事物和改造事物的认识方法应用到对信息系统的调查、分析、设计和实现过程中,就是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的认知方法论。,14.2.3 分析事物的认知方法体系,系统分析=自顶向下+系统划分+关系结构 功能分析结构划分功能分解功能规范化 数据流程分析数据流程指标体系处理过程 信息模拟分析结构划分实体划分关系 抽象对象分析对象类继承消息通信 模拟渐进法模拟原型评价修正系统规范化,图14-5 开发方法三维分类,14.2.4 开发方法及其认知基础,1.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用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开发一个系统,将整个开发过程划分为五个首尾相连接的阶段,一般称之为系统开发的生命周期(life cycle) 系统规划阶段 系统分析阶段 系统设计阶段 系统实施阶段 系统运行阶段, 用户提出系统开发要求 识别和归纳用户要求 开发系统原型 分析和评价原型 不可行处理 不满意处理 修改原型 系统试运行 运行管理 图14. 7 原型方法的工作过程,2.原型方法,客观事物都是由对象(object)组成的,对象是在原事物基础上抽象的结果。任何复杂的事物都可以通过对象的某种组合结构构成; 对象由属性和方法组成。属性(attribute)反映了对象的信息特征,如特点、值、状态等。而方法(method)则是用来定义改变属性状态的各种操作; 对象之间的联系主要是通过传递消息(message)来实现的,而传递的方式是通过消息模式(message pattern)和方法所定义的操作过程来完成的; 对象可按其属性进行归类(class)。类有一定的结构,类上可以有超类(super-class),类下可以有子类(subclass)。这种对象或类之间的层次结构是靠继承关系维系着的; 对象是一个被严格模块化了的实体,称之为封装(encapsulation)。这种封装了的对象满足软件工程的一切要求,而且可以直接被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所接受。,3. 面向对象(OO)的开发方法,图14-8 OO方法,4. 上述三种开发方法的需求分析过程比较,对于同一个系统开发过程来说,使用不同的系统开发方法在其具体的操作过程上是有所区别的。 结构化系统开发方法:先对问题进行调查,然后从功能和流程的角度来分析、了解和优化问题,最后规划和实现系统 。 原型开发方法:先请用户介绍问题,然后利用软件工具迅速地模拟出一个问题原型,再与用户一道运行和评价这个原型,如不满意则立刻修改,反反复复,直到用户满意为止,最后优化和整理系统 。 OO开发方法:先对问题进行调查,然后从抽象对象和信息模拟的角度来分析问题,将问题按其性质和属性划分成各种不同的对象和类,弄清它们之间的信息联系,最后用面向对象的软件工具实现系统。,系统调查的原则 自顶向下全面展开 先弄清它存在的道理再分析有无改进的可能性 工程化的工作方式 全面铺开与重点调查结合 主动沟通和亲和友善的工作方式,14.3 对象/需求调查,图14-9 调查方式举例,14.3.2 初步调查与可行性研究,初步调查的范围 用户需求分析 现有企业的运行状况 管理方式和基础数据管理状况 现有信息系统运行状况,新建系统方案设想 根据用户要求,新系统应考虑是以覆盖整个组织的信息系统还是以某几个重点环节为主的局部环节信息支持系统。 新系统大致可按什么规模来开发。 新系统拟覆盖的范围,即新系统初步考虑可包括多少个子系统。 新系统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新系统预计的投入产出比。 系统开发的可行性分析(技术、经济、社会),14.3.2 初步调查与可行性研究,初步调查 是否立项 不立项原因 用户要求不 系统开发不 原系统经修改 具有可行性 具有可行性 可满足要求 原因 原因 管理方 基础数 技术水 财力物 技术能 准备不 修改使之满式不行 据不行 平不行 力不行 力不行 充分 足要求 终止系统开发 新系统方案设想 性质 规模 覆盖 拟解决 所需 范围 的问题 资源 新系统初步开发方案 图14-10 新系统方案设想的内容,图14-11 企业MIS系统的子系统,问卷调查表,问题既要能反映本系统的特点又要能全面地了解本业务的内容,业务流程调查方式,处理方式一栏是五个已经印刷好了的图例根据处理过程描述选择其一,将其涂黑并将它与上一步所选择的图例连接起来。地点、传输距离两个栏目的设置是为了今后考虑系统配置和建立局域网时所需。可行的时间区间一样是为了今后作为新系统处理该业务的时间流程做准备。并行相关作业一栏是让用户指出与该步操作有关的其他业务流程的图号(如果有的话),以便开发人员在开发此业务过程时兼顾到其他业务联系的需要。备注一栏是留给用户说明其他栏中的一些没有充分说明的问题。,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