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3页
第2页 / 共13页
第3页 / 共13页
第4页 / 共13页
第5页 / 共13页
第6页 / 共13页
第7页 / 共13页
第8页 / 共13页
第9页 / 共13页
第10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 .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 上册第二单元单元备课【单元教材分析】本组课文以“颗颗游子心浓浓思乡情”为专题编写,每篇古诗和散文都表达了漂泊在外的游子们,对家乡的怀念和赞美之情。其中包括脍炙人口的思乡诗泊船瓜洲秋思和词长相思,精读散文梅花魂和略读课文桂花雨小桥流水人家。配合本组专题还安排了“口语交际与习作”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平台”和“日积月累”中。 通过对本组课文的阅读,体会到作者对家乡的热爱和无限的眷恋之情,并领悟到作者是怎样将这种感情表达出来的。【单元课表描述】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3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基本的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5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课文的基本说明方法。 【单元总体构想】 整个单元的教学分为五个模块。 模块一:预习。引导学生阅读单元导语,自主学习生字新词,了解课文容,并初步感受文中表达的情感。 模块二:理解容。通过把握课文的主要容整体感知,细读文中的重点词句体会作者表达的感情,解决预习中的疑难。 模块三:领悟表达。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了解作者是通过写什么表达出了思乡之情。 模块四:语文实践活动:结合单元主题,举行“乡情歌颂会”的实践活动。 模块五:口语交际与习作:通过开展口语交际“谁不说咱家乡好”,引导学生关注家乡,热爱家乡。 模块六:整本书阅读。师生同读城南旧事,开展读书交流会。 【单元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认识18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并理解课文中出现的新词。 2.能背诵三首古诗,感知大意。 3.能饱含深情的朗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将自己的感悟通过朗读表达出来。 4.学习借景、事、人来表达情感的方法。 能力目标 1.学会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来理解诗词的大意。 2.在感悟语言所表达的情感时,能有意识地领悟表达方法。 3.能够通过交流,积累学习经验,反思学习过程。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五年级 上册5、古诗词三首【教学容】五(上)古诗词三首【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泊船瓜洲秋思长相思都是脍炙人口、情意绵绵的思乡诗,都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恋和热爱。泊船瓜洲全诗的大意是:从京口到瓜洲仅是一江之隔,而京口到也只隔着几座山。春风又吹绿了长江两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停船在瓜州之后,望着仅仅一江之隔的京口,想到离京口并不很远的,不禁勾起了浓浓的思乡之情。籍的秋思,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小小的片断寄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非常真切细腻地表达了客居他乡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全诗的大意是:秋风乍起,客居城的诗人想写一封信,给远在家乡的亲人,表达自己思乡怀亲的心情,可是要说的话太多了,竟不知从何说起。信写好后,又担心匆匆写就的信不能把自己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当送信人要出发的时候又打开已封好的信查看。长相思是一首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词的大意是:将士们跋山涉水,向山海关那边进发。夜里,住宿帐篷,每个帐篷里都点起了灯。入夜,又是刮风,又是下雪,将士们从睡梦中醒来,再也睡不着了,不禁思念起故乡来,因为故乡温暖、宁静,是没有寒风朔雪之声的。【课标描述】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能借助词典理解词语的意义。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会其表达效果。3阅读诗句,大体把握诗意,想像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学习目标】 1会写“洛、榆、畔、帐”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榆关、那畔、千帐”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词,默写泊船瓜洲秋思。3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4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表达方法。【教学重难点】 在学习语言的过程中,品味诗句,体会诗人的思乡怀亲的思想感情,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背诵,积累表达思想之情的诗词。【学习方法和指导】学生积累了一些表达思乡怀亲的诗词,善于利用学生的积累,引入新课的学习。三首古诗词所要表达的主题是一样的,但是表达的方法各异,泊船瓜洲是写景抒情,秋思则是叙事抒情,长相思则融写景与叙事于一体,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基于这个特点,可以在初读课文,理解容之后,把三首诗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教学。在体会相同感情的同时,感受语言的各自特点,揣摩表达方法的不同。【学习任务】采用多种方式训练学生诵读。避免单纯的朗读技巧的指导和机械的朗读腔调的模仿。联系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和对作者感情的体会,引导学生把握住作者的感情基调,读出自己的感受。切实提高古诗词背诵积累的质量。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让学生认真保质地默写下来【评价方案】1.通过完成检测第一题,落实学习目标4的达成。2.通过完成检测第二、三题,落实学习目标2的达成。3.通过完成检测第四题,检验学习目标2的达成。【资源】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今抚州市区)人,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改革家。王安石在文学中具有突出成就。其散文论点鲜明、逻辑严密,有很强的说服力,充分发挥了古文的实际功用;短文简洁峻切、短小精悍,名列“唐宋八大家”。籍(约766年 约830年)唐代诗人,和州乌江(今和县乌江镇)人。籍为门大弟子,其乐府诗与王建齐名,并称“王乐府”,著名诗篇有塞下曲征妇怨采莲曲江南曲秋思等。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叶赫那拉氏,满洲正黄旗人,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为性德,一年后太子更名胤礽,于是纳兰又恢复本名纳兰成德。清朝著名词人。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十八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十九岁参加会试中第,成为贡士。康熙十二年因病错过殿试。康熙十五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皇帝赏识,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他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情境导入 1、(播放月亮图片)同学们,这是什么?(一轮明月高挂夜空) 2、谈话:碧空如洗,圆月如盘。在这皎洁的月光下,客居他乡的游子,常常会以明月来吟诗作词,寄托思念之情。此时此刻,看到这圆盘一般的明月,我们也忍不住想吟诵古人思乡的诗句。 师: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生:据前所学或收集到的思乡诗句作答(静夜思,游子吟,九月九日忆兄弟和回乡偶书)附:游子吟(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九月九日忆兄弟作者: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回乡偶书(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师:同学们真会读诗!俗话说,胸有诗书气自华,读诗能冶人的情操。今天,我们将一起再来学习宋代诗人王安石写的一首思乡的古诗泊船瓜洲。 板书:泊船瓜洲 王安石二、知诗人,解诗题。 (1)齐读题目,问:谁来说说题目的意思?(把船停靠在瓜洲的岸边) (2)你了解这首诗的作者吗?指名介绍。 (王安石,字介甫,北宋抚州人,唐宋八大家之一,著有先生文集。王安石青少年时代是在父亲身边度过,因此他视为地第二故乡。他年轻时,中进士。写这首诗时,正是宋神宗第二次让他任宰相,推行新法。所以他前往上任,公务非常繁忙,经常东奔西走实行变革。这首诗是他有一回坐着船沿着长江向西行驶的旅途中写的。(板书:知诗人,解诗题)三、抓字眼,明诗意(一)、熟读古诗。(1)小声朗读,想想该怎样正确流利地朗读诗歌。(落实目标2) (2)自己大声试读几遍,再同桌互读评价。 (3)指名朗读,师生就重音、停顿、升降调进行评议和正音。全班配乐齐读。(二)理解诗意。(落实目标3)同学们打算以什么方法来理解这古诗呢?(学生有的说结合注释与插图,有的说用字典,有的说抓住重点词理解, 把句子补充完整。教师及时肯定,理解古诗在理解重点词的基础上融会贯通。) (1)下面请同学们按照自己的方法,试理解诗句的大概意思。(2)小组合作学习,分组交流对诗句的理解。 (3)指名说说诗句中重点词语的意思,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4)教师演示课件,学生根据演示背诵古诗。小结: 刚才,我们抓住了诗句中难理解的字眼,弄懂了诗的大意,也就是(板书:抓字眼,明诗意)四、体验情感(落实目标4)1、品词析句。(1)“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理解了诗意只是读懂古诗的第一步,刚才同学们已经感觉到王安石的思乡之情。那你是从诗中哪些词、句可以感受到诗人这种思乡的情绪呢? 预设: A. “一水间”,说明相隔很近;“只隔”说明仅仅隔了几座山。诗人联想到家园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层山了,也不远了。诗句中暗示诗人归心似箭的心情。(幻灯演示地形图) 板书:一水间 只隔 离家不远归心似箭B.“又”是什么意思?“绿”又是什么意思?点出了春天又一次到来了,描绘了长江南岸的景色之美。“何时”、“还”你又怎样理解?说明诗人多么想回到家乡,思乡之切。板书:又 何时 离家很久思乡之切 2、体会用词的巧妙据说,“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诗人在作诗过程中曾九过多次,最后定稿时才用了“绿”字。试想象,作者可能用过哪些字呢?你觉得用哪个字最好?为什么?预设:A.其他文字只表达春风的到来,却没表现春天到来后千里江岸一片新绿的景物变化。春风一吹,把江南的景色变得春意盎然。B.“绿”最能表现春天江南的美丽景色,表现他爱家。C.“绿”字写出了江南岸的一片绿色,写出了颜色的美,表达诗人对家乡的热爱,衬托出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D.出示江南春色的相关诗句,学生吟诵诗句,江南的景色美吗?于是王安石改字的故事传开了,他对字词的推敲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附:游园不值(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绝句(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江南春 【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