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7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8页 / 共17页
第9页 / 共17页
第10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 . 国家职业标准家禽饲养工制定中华人民国劳动和社会保障部中华人民国农业部说 明为了进一步完善国家职业标准体系,为职业教育、职业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提供科学、规的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国职业教育法的有关规定,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农业部共同组 织专家,制定了家禽饲养工国家职业标准(以下简 称标准)。标准已经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农业部 批准,自2005年5月13日正式施行。现将有关情况说明如下: 一、本标准以中华人民国职业分类大 典为依据,以客观反映本职业现阶段的水平和对从 业人员的要求为目标,在充分考虑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产业结构变化对本职业影响的基础上,对职业的活动围、工作容、技能要求和知识水平做出明确的 规定。二、按照国家职业标准制定技术规程的要求,标准在体例上力求规,在容上尽可能体现以职业活动为导向、以职业技能为核心的原则。同时,尽量做到可根据科技发展进步的需要适当进行调整,使之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一定的灵活性,以适应培训、鉴定和就业的实际需要。三、本职业分为五个等级,标准的容包括职 业概况、基本要求、工作要求和比重表四个方面。四、参加标准编写的人员有:吴健、陆雪林、尤明珍。参加审定的主要人员有(以姓氏笔画为序): 广军、晔、海平、杜健、泽霖、伟生、瑛洁、周清、宫桂芬、梁田庚。五、在标准制定过程中,农业部职业技能鉴 定指导中心、全国畜牧兽医总站、农业部畜牧兽医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指导站、中国畜牧业协会、市畜牧兽医站、畜牧兽医学院、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农业大学中兽医学院等单位给予了大力支持。在此,谨致忱!家禽饲养工国家职业标准1职业概况11 职业名称家禽饲养工。12 职业定义从事家禽和特种禽类日常饲养、管理、疫病预防的 人员。13 职业等级本职业共设五个等级,分别为:初级(国家职业 资格五级)、中级(国家职业资格四级)、高级(国家 职业资格三级)、技师(国家职业资格二级)和高级技 师(国家职业资格一级)。14 职业环境条件室、外,常温。15 职业能力特征具有一定的学习能力、表达能力、计算能力、空间 感和实际操作能力,动作协调。视觉、听觉、嗅觉 正常。16 基本文化程度初中毕业。17 培训要求171 培训期限全日制职业学校教育,根据其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 确定。晋级培训期限:初级不少于180标准学时;中级 不少于150标准学时;高级不少于120标准学时;技 师、高级技师不少于80标准学时。172 培训教师培训初级、中级、高级的教师应具有本职业高级及 以上职业书或本专业中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 职资格;培训技师和高级技师的教师应具有本专业高级 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173 培训场地与设备具有满足教学需要的标准教室,具备常规教学用具 和设备的实验室和场地。18 鉴定要求181 适用对象从事或准备从事本职业的人员。182 申报条件初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经本职业初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准学时数, 并取得结业证书。(2)在本职业连续见习工作1年以上。(3)本职业学徒期满一年以上。中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书后,连续从事 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经本职业中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 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2)取得本职业初级职业书后,连续从事 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3)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4)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中 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中等以上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 毕业证书。(5) 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高级(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书后,连续从事 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正规培训达规定标 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2)取得本职业中级职业书后,连续从事 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3)取得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核认定的、以高 级技能为培养目标的高等职业学校本职业(专业)毕 业证书。(4)大专以上本专业或相关专业毕业生从事本职 业工作1年以上。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书后,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以上,经本职业技师培训达规定标准学 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2)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书后,连续从事 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3)取得本职业高级职业书的高级职业学 校本职业(专业)毕业生,连续从事本职业工作2年 以上。高级技师(具备以下条件之一者)(1)取得本职业技师职业书后,连续从事 本职业工作3年以上,经本职业高级技师培训达规定标 准学时数,并取得结业证书。(2)取得本职业技师职业书后,连续从事 本职业工作4年以上。183 鉴定方式分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理论知识考试采 用闭卷笔试方式,技能操作考核采用现场实际操作方 式。理论知识考试和技能操作考核均实行百分制,成绩 皆达60分及以上者为合格。技师和高级技师资格还须 经进行综合评审。184 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理论知识考试考评人员与考生配比为1:20,每个 标准教室不少于2名考评人员;技能操作考核考评员与 考生配比为1:5,且不少于3名考评员。综合评审委 员不少于5人。185 鉴定时间理论知识考试时间为90分钟;技能操作考核时间: 初级、中级、高级不少于30分钟,技师和高级技师不 少于60分钟。综合评审时间不少于60分钟。186 鉴定场所和设备 理论知识考试在标准教室进行;技能操作考核在工 作现场进行,并配备符合相应等级考试所需的动物、用 具及设备等。2基本要求21 职业道德211 职业道德基本知识212 职业守则(1)诚实守信,尽职尽责。(2)尊重科学,科教兴农。(3)遵纪守法,爱岗敬业。(4)团结协作,奉献。(5)规操作,保护生态。22 基础知识221 安全知识(1)安全生产常识。(2)养禽机械设备使用常识。222 专业基础知识(1)家禽解剖生理知识。(2)家禽遗传育种知识。(3)家禽营养与饲料知识。(4)家禽环境控制与保护知识。(5)家禽饲养管理知识。(6)家禽疫病预防知识。223 相关法律、法规知识(1)中华人民国劳动法的相关知识。(2)中华人民国农业法的相关知识。(3)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的相关知识。(4)饲料及饲料添加剂使用规的相关知识。(5)动物防疫法的相关知识。(6)兽药管理条例的相关知识。(7)中华人民国环境保护法的相关知识。(8)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的相关知识。3. 工作要求本标准对初级、中级、高级、技师和高级技师的技 能要求依次递进,高级别涵盖低级别的要求。3. 1 初级职 业功 能工作容技能要求相关知识一、家禽饲养(一)饲料和禽种识别1. 能够看懂饲料标签2. 能够识别饲料原料、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预混合饲料种类3. 能够识别禽种的外貌特征1. 饲料标签知识2. 饲料原料、配合饲料、浓缩饲料和预混合饲料知识3. 禽种的外貌特征(二)饲喂技术1. 能分类保管饲料2. 能进行雏禽初饮、开食操作3. 能使用各种喂料器给家禽供料4. 能使用各种饮水器给家禽供水1. 饲料的保管方法1. 雏禽的开食方法2. 家禽喂饮设备的使用常识二、家禽管理(一)生产准备1. 能清扫、消毒禽舍及其设施2. 能准备常用养禽器具3. 能摆放喂料器和饮水器禽舍主要设施、设备、器具的种类和作用(二)禽舍环境调控1. 能读懂温湿度计2. 能使用控温和控湿设施设备进行温度和湿度的控制操作3. 能使用通风和光控设备进行通风和光照控制操作1. 温湿度计的使用方法2. 禽舍通风、光控设备的使用方法(三)生产阶段管理1. 能接运各阶段家禽转群2. 能对肉禽出栏进行停食、供水、装车3. 能利用称具称测家禽的体重、蛋重4. 能按次集蛋、装箱和存放5. 能填写现场生产记录1. 家禽转群要求2. 肉用家禽出栏要求3. 家禽体重、蛋重的称测方法4. 禽蛋集蛋、装箱和存放要求5. 养禽现场生产记录的填写方法 三、家禽疫病预防(一)养禽场卫生控制1. 能清理、洗刷和消毒喂饮器具2. 能进行禽舍、用具、水池、舍外环境、人员、禽体的消毒操作3. 能对禽粪及废弃物进行物理性堆积处理1. 养禽场常用的消毒方法2. 常用消毒器具的使用方法3. 禽粪堆积处理方法(二)禽病预防1. 能观察出禽群的异常行为2. 能发现病、弱禽个体3. 能进行投药操作4. 能进行驱虫操作1. 家禽的异常行为2. 病禽的临床表现3. 家禽投药方法4. 家禽驱虫方法3.2 中级职 业功 能工作容技能要求相关知识一、家禽饲养(一)饲料和禽种识别1. 能识别家禽各生产阶段使用的饲料种类2. 能识别禽种的经济类型3. 能描述各阶段家禽的品质要求1. 家禽各生产阶段使用的饲料种类知识2. 不同禽种的生产性能标准及品质标准(二)饲喂技术1. 能用感官判断饲料和饮用水的品质2. 能确定雏禽开食时间和方法3. 能够训练和观察家禽的采食、饮水4. 能进行换料过渡操作5. 能操作机械化的饲喂设备1. 饲料和饮水的品质感官判断方法2. 家禽采食、饮水行为特点3. 家禽换料过渡方法4. 养禽机械饲喂设备的操作方法二、家禽管理(一)生产准备1. 能计算饲养面积、密度和器具的数量2. 能安置简单生产设备3. 能维修简单生产器具1. 家禽饲养密度、主要设备、器具的需要标准2. 养禽常用生产设备、器具的使用和维修方法(二)禽舍环境调控1. 能设置和安装温湿度计2. 能用风速仪测定禽舍的通风量3. 能调节光照控制设备进行光照调整1. 禽舍温湿度计的安置方法2. 风速仪的使用方法3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