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1页
第2页 / 共11页
第3页 / 共11页
第4页 / 共11页
第5页 / 共11页
第6页 / 共11页
第7页 / 共11页
第8页 / 共11页
第9页 / 共11页
第10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用心 爱心 专心1 江苏省淮安市江苏省淮安市 20122012 届高三第四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届高三第四次调研测试语文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一、语言文字运用(1515 分)分) 1下列各组成语中,没有错误的一组是(3 分) A出人头地 戴罪立功 丰功伟迹 风靡一时 B甘败下风 歌舞升平 诡计多端 含辛茹苦 C河清海晏 励精图治 心心相印 以逸待劳 D坐收渔利 流言蜚语 貌合神离 醍醐贯顶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 分) A2012 年 4 月 13 日,朝鲜官方宣布卫星未能进入预定轨道,发射失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刘为民 表示,自朝鲜宣布发射卫星计划后,中方对有关事态的发展一直表示关切和忧虑。 B手机贴膜使得心爱的手机美观耐用,所以很多人买了新手机后第一件事就是给手机贴膜,但是, 虽然贴膜保护了手机,却会给“主人”带来头晕、眼花、视力模糊等困扰。 C随着 3D 版泰坦尼克号上映刮起了一股怀旧风,让与电影相关的产品近期相当走俏,购物网 站中“海洋之心”项链、泰坦尼克船模以及限量版头等舱红酒杯等应有尽有。 D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对外宣称,东京政府决定从私人手中,此举目的是通过购买钓 鱼岛的程序化,留下历史痕迹。 3阅读下面这段文字,请用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不超过 10 字。(4 分) 谣言,作为一种舆论,一种危害性极大的舆论,对它的战争,就不能仅仅局限于法律途径和行政手 段,必须拿起舆论的武器。要分析和掌握谣言产生和传播的规律,正如解决癌症问题,必须认识到癌细 胞首先是一种细胞,并掌握这种特殊细胞生长与繁殖的规律,才能够找到应对之策。对于谣言这种舆论 的癌细胞,就要因时因地,运用不同的舆论武器,抢时间,争阵地,夺取舆论高峰,精确制导地克敌制 胜,这样才能把谣言的危害性和破坏性降低到最小程度。 答: 4今年正值杜甫诞辰 1300 周年,近日,一组杜甫画像惨遭涂鸦的图片在微博中广为流传。在 “杜 甫很忙”的系列画作中,诗圣杜甫时而成了泼留希金,时而成了奥特曼,时而听起了 iPod,时而又穿上 了女仆装令人捧腹。总之“忙”得不得了。近日,河南省诗歌协会会长马新朝就网友恶搞杜甫画像 发表声明,称杜甫精神是民族的精神之光,决不允许诋毁杜甫形象。马新朝称恶搞文化、穿越文化不能 没有民族底线,不能没有精神之光。 (1) “泼留希金”是哪位作家哪部作品中的主人公?(2 分) 答: (2)你是否同意马新朝会长的观点?请说明你的理由。(3 分) 答: 二、 文言文阅读(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 58 题。 答吴充秀才书 欧阳修 前辱示书及文三篇,发而读之,浩乎若千万言之多,及少定而视焉,才数百言尔。非夫辞丰意雄, 沛然有不可御之势,何以至此!然犹自患伥伥莫有开之使前者,此好学之谦言也。 修材不足用于时,仕不足荣于世,其毁誉不足轻重,气力不足动人。世之欲假誉以为重,借力而后 用心 爱心 专心2 进者,奚取于修焉?先辈学精文雄,其施于时,又非待修誉而为重,力而后进者也。然而惠然见临,若有 所责,得非急于谋道,不择其人而问焉者欤? 夫学者未始不为道,而至者鲜焉。非道之于人远也,学者有所溺焉尔。盖文之为言,难工而可喜, 易悦而自足。世之学者往往溺之,一有工焉,则曰:“吾学足矣。 ”甚者至弃百事不关于心,曰:“吾文 士也,职于文而已。 ”此其所以至之鲜也。 5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发而读之 发:启封,打开 B及少定而视焉 少:稍微 C然而惠然见临 见:看见 D难工而可喜 工:精巧 6全都表现了欧阳修关于“为文之道”深刻观点的一组是(3 分) 夫学者未始不为道,而至者鲜焉 非道之于人远也,学者有所溺焉尔 道胜者文不难而自至 也 终日不出于轩序,不能纵横高下皆如意者,道未足也 道之充焉,虽行乎天地,入于渊泉,无 不之也 修学道而不至者,然幸不甘于所悦而溺于所止 ABC D 7对这篇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 A本文主要阐述了道与文的关系,二者之间,道应为先,主张文章应该追求道。 B欧阳修赞扬吴充的文章“辞丰意雄,沛然有不可御之势” ,可见他并不反对文采。 C欧阳修认为,学写文章应先学道,道理充足,文章也就自然有了文采。 D欧阳修主张要在实践中“充道” ,反对作家脱离实际,在书斋里空谈作文。 8翻译文中加横线的句子。(10 分) (1)非夫辞丰意雄,沛然有不可御之势,何以至此!(3 分) 译文: (2)世之欲假誉以为重,借力而后进者,奚取于修焉?(3 分) 译文: (3)后之惑者,徒见前世之文传,以为学者文而已,故愈力愈勤而愈不至。(4 分) 译文: 三、古诗词鉴赏(10 分)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早寒有怀 孟浩然 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用心 爱心 专心3 【注】孟浩然早年隐居鹿门山,48 岁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返襄阳(作者家住襄阳,古属楚国, 故诗中称“楚云端” ) 。他不甘隐沦,却以隐沦终老。此诗大约是诗人返乡途中漫游长江下游时所作。 论语微子孔子使子路问渡口的典故。 这首诗写于哪个季节?请结合首联简要分析。 (3 分) 答: “遥隔楚云端”看来句意平淡,但细细咀嚼,却可体味到作者炼句之妙,请简要说明。 (4 分) 答: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一联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用了何种表现手法?(3 分) 答: 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20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114 题。 1956 年的债务 铁凝 父亲临终的时候,托付给万宝山一件事:1956 年,就是你妈去医院生你,我找对门的李玉泽借了五 块钱。后来,也忘了为什么为什么就是没有把钱还给人家。今年是 2009 年吧,五十三年了。六娃, 无论如何,你要亲手替我把钱还上。 父亲见他点了头,吃力地抽出一个皱巴巴信封,这里装着该还的钱,咱就按 1956 年的定期利息算吧, 58 块左右。万宝山从父亲手里接过信封,发现“福安市人民医院”字样,不觉感慨:到底是父亲,一辈 子精打细算,都病成这样了,也不知在什么时间、用什么办法弄到了医院不花钱的信封。已经躺上枕头 的父亲突然又奋力抬起身子,冲他的六娃张开了两条胳膊:我们爷儿俩抱了,你才算真的答应了我。 父亲 36 元工资要顾八张嘴,他嘱咐上街买菜的母亲说,你买茄子,是买一个大的呢还是买两个小的? 依我看你要买一个大的。为什么?两个小的会多出一个茄盖儿,占分量。 关于父亲的借钱不还,万宝山仿佛从记事起就知道。当年他想先吃冰棍后给钱,旁边一个大点的孩 子立即揭短似的说, “他们家大人借钱不还!”万宝山已经伸出去的手,像被这喊声烫着似的赶紧缩了回 来。长大一点的万宝山鼓足勇气去问父亲,他说,那五块钱啊,人家李玉泽都从来没催过我还钱,你们 着什么急呢!还有就在准备好还钱的时候他调到北京去了父亲振振有辞,但据万宝山所知,自从那 “著名”的五块钱之后,父亲终生没再向别人借过钱。 三十几年过去了,孩子先后离开了生养他们的这个城市,就仿佛共同被父亲的吝啬吓怕了,他们心 照不宣地拒绝再和父亲近距离地生活。只有万宝山留在离父母不远的地方,相隔两条马路。退休以后父 用心 爱心 专心4 亲时间更多了,他曾经要求万宝山把正在读小学的女儿放在他们身边照顾,被万宝山的爱人坚决拒绝。 父亲在春天去世,但万宝山执行父亲的遗嘱一直拖到秋天。他成人之后在一所中等卫生学校当水暖 工,假若去还钱的成本超出了要还的钱数,那他决不贸然行事。秋天了,学校组织老师和职工去北京参 观,这才给了他当面向李玉泽还钱的机会。 本打算进院的万宝山,站在A8 的木栅栏之外背过身去,一阵莫名地瑟缩。虽然他早已知道李玉泽父 子 的富裕生活,但眼前的场景还是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以他们今天这生活的气派,难道当真会记得五十 三 年前被别人借过的五块钱么?万宝山继而对自己有些怨忿起来:这是干什么,也是五十几岁的人了,不 远 几百公里,又打电话又问地址,最后煞有介事地向这幢别墅交出一个皱巴巴的轻薄的信封。这简直有点 滑 稽。 一想到“滑稽”这个词,万宝山决意离开 A8。他沿着来时的路,迅速朝着远远的那座罗锅桥走。他 步履轻快,不一小会儿就行至桥下。忽地,他的腿像被施了法术似的不能动弹,几个风筝引起了他的注 意。一个形象忽然在万宝山脑子里复活了:病床上的父亲张开胳膊对他的那个乞望。他仰望着空中的黑 鹰,该不是父亲的魂灵正俯视着他吧? 他脚步均匀地再一次朝着 A8 走,他发现,当他勇敢地把胳膊舒展开来的时候,久已潜藏在身体内的 什么东西嘎巴巴地奔涌了出来,他那颗发紧的心也略微感觉到了平安。 (选自上海文学2010 年第 5 期,有删改) 11 父亲生前生活在怎样的环境中?请结合文章相关内容简要分析。(4 分) 答: 12小说最后一段写万宝山决定还债,请分析其表现特色。 (4 分) 答: 13 请统观全文对父亲的叙写,分析父亲形象。(6 分) 答: 14 本文写了一个还债的故事,请探究其中的深刻意蕴。(6 分) 答: 六、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18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17 题。 “打而不痛”是诚信滑坡的重要原因 3 月 17 日,教育部公布消息说,目前已经抓获今年研究生入学考试泄题的主要犯罪嫌疑人。教育部 要求认真核查试卷,对作弊考生严肃处理,强化复试考核,确保录取公平公正。 对此,网上一些富有“同情心”的人质疑:考试作一次弊,就开除学籍和上了失信“黑名单” ,终生 都受到不良影响,对于这些多数尚未出校门的孩子,处罚是否“过于残忍”了? 尽管考研作弊的考生是少数,但如果他们得逞或败露后不受到严惩,对绝大多数认真学习和诚实考 试的孩子来说,既有失公平公正,也是更大的“残忍” 。还会形成不良的导向,如“处罚”不够,作弊者 的侥幸得手会刺激更多的人铤而走险。 诚信是一个人基本的品质,也是维系社会正常运转的一个基本要素。诚信意识的树立,固然需要个 人的道德修养,但法律框架下的威慑和处罚也是非常必要的,有时甚至比个人修养更必须。有些老外在 本国即使没车没人也不会闯红灯,以前都解释为其修养和习惯好,可同样是这些老外,他们到中国来很 快就学会了闯红灯,这里就有一个“敢与不敢”的“违法成本”问题。还有,大家都知道的,有不少在 诚信和质量上如雷贯耳的著名国际品牌在本国是不敢弄虚作假的,可到我国却屡屡失信。没有对失信 “打痛”的制度,仅靠个人或企业的“诚信自修” ,是很悬的。 我们必须这样狠。因为,实践不断证明,如果不用法律的铁腕和完善的制度把失信者都打痛打怕了, 用心 爱心 专心5 如果制度不能保证形成“守信者得利、失信者受罚”的利益导向,真正使失信者“一处失信、处处受制, 一时失信、长久受制” ,凭什么让人们相信在如今“陌生人社会”的“短暂性关系”里坚守诚信而仍会得 到公平对待而不吃亏?凭什么使对所有人诚实守信成为全社会共同的价值取向、行为规范和自觉追求? 事实上,这些年,我们对诚信滑坡问题解决的不好,甚至有些地方或领域的失信越来越严重,其主 要原因之一就是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说得狠,却下手软,漏洞多,处罚不到位。 就拿教育部门来说,类似这次重拳痛打考试作弊的措施,其实也不是新招,前几年就有,可真正落 实了吗?有威慑力吗?如真有,这次即使有人违法泄露了研究生入学考试考题,大概也不会有这么多的 孩子“坦荡荡”地做买家吧? 而泄题的考研辅导公司竟敢公开拿此做营销卖点,这可是“重拳痛打”诚实守信的广大考生了,同 时,也是在讥讽所有还有些诚实和良心的人们。如此种种,再不痛打,如何了得? (选自 2012 年 3 月 21 日扬子晚报) 15请简要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6 分) 答: 16阅读全文,请简要分析,当前为什么对失信者的打击“我们必须这样狠”?(6 分) 答: 17你认为如何确保国民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