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23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5页 / 共23页
第6页 / 共23页
第7页 / 共23页
第8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1 年高考考点扫描 一轮复习备战高考 高考一轮高考一轮考点扫描考点扫描 真题剖析真题剖析逐一击破逐一击破 2021 年高考考点扫描 一轮复习备战高考 2021 年高考考点扫描 一轮复习备战高考 39 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学平衡的移动 【基础拿分练基础拿分练】 1(2020浙江省 7 月选考)一定条件下:2NO2(g)N2O4(g) 。在测定 NO2的相对分子质 H0 量时,下列条件中,测定结果误差最小的是( ) A温度 0、压强 50 kPaB温度 130、压强 300 kPa C温度 25、压强 100 kPaD温度 130、压强 50 kPa 【答案】D 【解析】测定二氧化氮的相对分子质量,要使测定结果误差最小,应该使混合气体中 NO2的含量越多 越好,为了实现该目的,应该改变条件使平衡尽可以地逆向移动。该反应是一个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减小 的放热反应,可以通过减小压强、升高温度使平衡逆向移动,则选项中,温度高的为 130,压强低的为 50kPa,结合二者选 D。 2(2020浙江省 7 月选考)5mL0.1mol/LKI 溶液与 1mL0.1mol/LFeCl3溶液发生反应:2Fe3+(aq)+2I-( aq) 2Fe2+(aq)+I2(aq),达到平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加入苯,振荡,平衡正向移动 B经苯 2 次萃取分离后,在水溶液中加入 KSCN,溶液呈血红色,表明该化学反应存在限度 C加入 FeSO4固体,平衡逆向移动 D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22+ 23+2 cFe K= cFecI 【答案】D 【解析】A 项,加入苯振荡,苯将 I2萃取到苯层,水溶液中 c(I2)减小,平衡正向移动,A 正确;B 项,将 5mL0.1mol/LKI 溶液与 1mL0.1mol/LFeCl3溶液混合,参与反应的 Fe3+与 I-物质的量之比为 1:1,反 应后 I-一定过量,经苯 2 次萃取分离后,在水溶液中加入 KSCN 溶液呈血红色,说明水溶液中仍含有 Fe3+,即 Fe3+没有完全消耗,表明该化学反应存在限度,B 正确;C 项,加入 FeSO4固体溶于水电离出 2021 年高考考点扫描 一轮复习备战高考 Fe2+,c(Fe2+)增大,平衡逆向移动,C 正确;D 项,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K=,D 错误; 22+ 2 23+2- (Fe )(I ) (Fe )(I ) cc cc 故选 D。 3(2020全国新课标卷)二氧化碳的过量排放可对海洋生物的生存环境造成很大影响,其原理如下图 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海水酸化能引起 HCO3-浓度增大、CO32-浓度减小 B海水酸化能促进 CaCO3的溶解,导致珊瑚礁减少 CCO2能引起海水酸化,其原理为 HCO3-H+ CO32- D使用太阳能、氢能等新能源可改善珊瑚的生存环境 【答案】C 【解析】A 项,海水酸化,H+浓度增大,平衡 H+ CO32-HCO3-正向移动,CO32-浓度减小, HCO3-浓度增大,A 正确;B 项,海水酸化,CO32-浓度减小,导致 CaCO3溶解平衡正向移动,促进了 CaCO3溶解,导致珊瑚礁减少,B 正确;C 项,CO2引起海水酸化的原理为:CO2+H2OH2CO3 H+ HCO3-,HCO3-H+ CO32-,导致 H+浓度增大,C 错误;D 项,使用太阳能、氢能等新能 源,可以减少化石能源的燃烧,从而减少 CO2的排放,减弱海水酸化,从而改善珊瑚礁的生存环境,D 正 确;故选 C。 41 000 K 时,反应 C(s)2H2(g)CH4(g)的 K8.28107,当各气体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 H2 0.7 molL1、CH4 0.2 molL1时,上述平衡() A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达到平衡 D无法判断移动方向 2021 年高考考点扫描 一轮复习备战高考 【答案】A 【解析】当各气体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 H2 0.7 molL1、CH4 0.2 molL1时 Qc0.4、K8.28107;KQc向正反应方向移动,A 项正确。 c(CH4) c2(H2) 0.2 (0.7)2 5下列事实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SO2被氧化为 SO3,往往需要使用催化剂 2SO2(g)+O2(g) 2SO3(g) B500 左右的温度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反应 N2(g)+3H2(g) 2NH3(g)H0 CH2、I2、HI 平衡混合气体加压后颜色加深 H2(g)+I2(g) 2HI(g) D实验室采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Cl2+H2OH+Cl-+HClO 【答案】D 【解析】加入催化剂有利于加快反应速率,但不会引起平衡移动,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A 错误; 合成氨的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500 左右的温度比室温更有利于合成氨反应,是 从反应速率不能太低和催化剂的活性两方面考虑,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B 错误;在 H2(g)+I2(g) 2HI(g)平衡中,增大压强,浓度增加,颜色加深,平衡不移动,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C 错误; 氯气和水的反应是可逆反应,饱和氯化钠溶液中氯离子浓度大,化学平衡逆向进行,减小氯气溶解度,实 验室可用排饱和食盐水的方法收集氯气,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D 正确。 6已知反应 2SO2(g)+O2(g) 2SO3(g)H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减慢,逆反应速率加快,化学平衡逆向移动 B增大压强,化学平衡正向移动 C充入 O2,可提高 O2的转化率 D当气体密度不变时,反应达平衡状态 【答案】B 【解析】升高温度,v(正)、v(逆)均增大,A 不正确;正反应为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减少的反应,增大 压强,平衡正向移动,B 正确;充入 O2,新平衡状态下,SO2的转化率增大,O2的转化率减小,C 不正确; 2021 年高考考点扫描 一轮复习备战高考 若反应容器为恒容容器,气体总质量不变,密度为定值,密度不变时,反应不一定达到平衡,D 不正确。 7将等物质的量的 N2、H2气体充入某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并达到平衡:N2(g) 3H2(g) 2NH3(g)H0。当改变某个条件并维持新条件直至新的平衡时,下表中关于新平衡与原 平衡的比较正确的是() 选项改变条件新平衡与原平衡比较 A增大压强N2的浓度一定变小 B升高温度N2的转化率变小 C充入一定量 H2H2的转化率不变,N2的转化率变大 D使用适当催化剂NH3的体积分数增大 【答案】B 【解析】A 项,正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依据勒夏特列原理可知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 动,但氮气的浓度仍然比原平衡大,不正确;B 项,正反应是放热反应,则升高温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 动,氮气的转化率降低,正确;C 项,充入一定量的氢气,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氮气的转化率增大, 而氢气的转化率降低,不正确;D 项,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而不能改变平衡状态,不正确,答案选 B。 8已知:2SO2(g)O2(g)2SO3(g)H197.8 kJmol1。起始反应物为 SO2和 O2(物质的量 之比为 21,且总物质的量不变)。SO2 的平衡转化率(%)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如下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是() 压强/(105Pa) 温度/K 1.015.0710.125.350.7 67399.299.699.799.899.9 72397.598.999.299.599.6 77393.596.997.898.699.0 A一定压强下降低温度,SO2的平衡转化率增大 B在不同温度、压强下,转化相同物质的量的 SO2所需要的时间相等 C使用催化剂可以缩短反应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 2021 年高考考点扫描 一轮复习备战高考 D工业生产通常不采取加压措施是因为常压下 SO2的转化率已相当高 【答案】B 【解析】2SO2(g)O2(g)2SO3(g)H197.8 kJmol1,该反应为气体分子数减少的放热反应; 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在常压下,SO2的转化率已经比较高,所以在工业生产中不再采取加压措施,D 项正 确;在不同温度和压强下,由于反应速率可能不同,所以转化相同物质的量的 SO2,所需时间也不一定相 等,B 项错误。 9CO2催化加氢制取甲醇的研究,对于环境、能源问题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反应如下: 反应:CO2(g) + 3H2(g)CH3OH(g) + H2O(g) H1 =58 kJ mol-1 反应:CO2(g) + H2(g)CO(g) + H2O(g) H2 = +42 kJ mol-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增大氢气浓度能提高二氧化碳的转化率 B增大压强,有利于向生成甲醇的方向进行,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C升高温度,生成甲醇的速率加快,反应的限度同时增加 D选用理想的催化剂可以提高甲醇在最终产物中的比率 【答案】B 【解析】A 项,增大氢气浓度平衡正向移动导致二氧化碳消耗增大,所以二氧化碳转化率增大,故 A 正确;B 项,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增大压强,反应 i 的平衡正向移动,所以向生成 甲醇的方向移动,但是化学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化学平衡常数不变,所以增大压强反应 i 的 平衡常数不变,故 B 错误;C 项,升高温度任何化学反应速率都增大,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方向移动,升 高温度反应 ii 向正向移动,则反应 ii 的反应限度增大,故 C 正确;D 项, 催化剂具有选择性和专一性、 高效性,所以选用理想的催化剂可以提高甲醇在最终产物中的比率,故 D 正确; 故选 B。 10有可逆反应 A(g)3B(g)2C(g)H0。该反应的速率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 2021 年高考考点扫描 一轮复习备战高考 可见在 t1、t3、t5、t7时反应都达到平衡,如果 t2、t4、t6、t8时都只改变了一个反应条件,则下列对 t2、t4、t6、t8时改变条件的判断正确的是() A使用了催化剂、增大压强、减小反应物浓度、降低温度 B升高温度、减小压强、减小反应物浓度、使用了催化剂 C增大反应物浓度、使用了催化剂、减小压强、升高温度 D升高温度、减小压强、增大反应物浓度、使用了催化剂 【答案】D 【解析】t2时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且平衡逆向移动,排除 A、C 选项,t6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 率,平衡正向移动,所以只有增大反应物浓度,D 选符合。 【易错得分练易错得分练】 1将 NO2装入带有活塞的密闭容器中,当反应 2NO2(g)N2O4(g)达到平衡后,下列叙述正确的 是() A升高温度,气体颜色加深,则此反应为吸热反应 B慢慢压缩气体体积,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 C慢慢压缩气体体积,若体积减小一半,压强增大,但小于原来的两倍 D恒温恒容时,充入稀有气体,压强增大,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浅 【答案】C 【解析】升高温度,气体颜色加深,则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正反应为放热反应,A 错误;首先 假设平衡不移动,压缩体积即增大压强,气体颜色加深,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使混合气体的颜色在 加深基础上变浅,但一定比原平衡的颜色深,B 错误;同理,首先假设平衡不移动,若体积减小一半,则 压强变为原来的两倍,但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使压强在原平衡两倍的基础上减小,C 正确;体积不变, 2021 年高考考点扫描 一轮复习备战高考 反应物及生成物浓度不变,正、逆反应速率均不变,平衡不移动,颜色不变化,D 错误。 2对于可逆反应:FeCl33KSCNFe(SCN)33KCl 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A增大 FeCl3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增大 KSCN 的浓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C增大 Fe(SCN)3的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增大 KCl 的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答案】D 【解析】该可逆反应的本质为 Fe33SCNFe(SCN)3,K、Cl既不是反应物,也不是生成物, 增大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