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 4 高考一轮复习旅游地理综合题突破训练 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隆冬时节,走进吉林市,沿松花江的堤岸望去,松柳凝 霜挂雪,戴玉披银,如朵朵白银,排排雪浪。这就是“雾凇”。雾凇通称“树挂”,是水汽 遇冷凝结在枝叶上的冰晶。它是在吉林市独特的地理环境中形成的。材料二下图为 “吉林雾 凇形成示意图”。 (1)人们常说“夜看雾,晨看挂,待到近午赏落花”。说出这句话体现的景观欣赏要求。 并简述吉林雾凇的形成过程。(8 分) ( 2)2019 年年底国家将丰满大坝定为病坝。丰满大坝若被拆除,下游雾凇景观或将因此消 失。简要说明原因。(2 分) 【答案】 .(1)注意把握观赏时机冬季,松花湖流出的江水水温较高,水汽大量蒸发;地处 山谷,风力较弱,水汽不易消散;气温低于20,水汽遇寒冷的空气及树枝而凝结。 (2)河流封冻。 【解析】( 1)这句话体现的景观欣赏要求是要注意把握观赏时机。冬季,松花江流出的江 水水温较高,水汽大量蒸发。松花湖地处山谷,风力较弱,水汽不易消散。冬季气温低于 20,水汽遇到寒冷的空气及树枝而凝结,形成雾凇。 (2)没有了松花湖的温暖水流供水,下游河流水温低,将会封冻。2.下图所示的“中国人的景 观大道” 是指从上海一直延伸到西藏樟木友谊桥的318 国道。该景观大道大致分布在30N 附近,是一条带状景观长廊。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依图简要说明这条景观大道附近的旅游资源的类型。(2分)( 2)简析该沿线旅游资 源东、西部差异较大的主要影响因素。(8 分) 【答案】( 10 分) (1)自然景观旅游资源、人文(文化) 景观旅游资源、 自然与人文 (文化) 景观旅游资源。 (2 分)(任答两个给满分) (2)地形与地势(地质与地貌);(2 分)气候与水文、植被(2 分)历史文化与风俗(2 分)人类活动与开发程度。(2 分)【解析】(1)从图中各旅游景点分析,其旅游景观类 型有自然景观旅游资源、人文(文化) 景观旅游资源, 也有自然人文 (文化) 景观旅游资源。 (2)自然条件对自然景观影响比较大,历史文化与风俗及人类活动不同对人文景观影响较 大。而东西部,地形与地势、气候与水文、植被差异较大,所以自然景观差别较大;历史文 化与风俗及人类活动也有很大不同,所以人文景观有很大差异。 3.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0 分) 2019 年 7 月 27 日至 8 月 12 日,第 30 届夏季奥林匹克运 动会在英国伦敦举办。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英国的旅游资源丰富,如巨人之路(由巨大的六角形玄武岩自然形成的岸堤)、西部高地地 质公园 (以曲折的海岸线和美丽的自然生态景观闻名)、 伦敦塔桥、 大本钟、 圣保罗大教堂等, 体现出旅游资源具有_的特点。 (2 分) (2)奥运场馆在赛后可作为旅游资源,这类旅游资源属于_(自然 /人文 )景观。 (2 分) (3)分析本次奥运会对英国旅游业的影响。(6 分) 【答案】 (1)多样性 (2)人文 (3)吸引大量游客,增加旅游收入;但同时也加重了当地的环境负担,给当地的基础设施带 来了较大的压力。【解析】(1)材料中列举的旅游资源既包括自然景观,又包括各类人文 景观,体现了旅游资源的多样性的特点。 (2)奥运场馆由人工建设而成,属于人文景观。 (3)奥运会对英国旅游业的影响可以从有利(扩大旅游游客量等)和不利(环境压力大) 两方面分析。 2 / 4 4.凤凰古城位于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然州西南部,人口约 5 万,2019 年被授予国家历史 文化名城称号,与云南丽江古城、山西平遥古城媲美。沿着沱江搭建的吊脚楼(如图9)独 具特色,别有风味。从 2019 年 4 月 10 日起,凤凰古城将原来免费进入古城改为凭门票进城, 向游客收取148 元的门票费。 (1)简析沱江两岸传统民居吊脚楼形成的地理原因。 (2)评价凤凰古城收取门票对景区发展所带来的影响。 【答案】 (1)沱江两岸地形崎岖,平地少; 夏季湿热, 吊脚楼有利于散热通风,保持干燥; 可以防止毒蛇,野兽等动物的侵袭;利于行洪;便于水上交通。(任答三点得6 分) (2) 有利:收取门票,可控制旅游人数;提高游客旅游质量,保护当地旅游生态环境。(2 分) 不利:高额的门票会影响游客的积极性。导致游客数量减少;影响相关产业的发展;减少 旅游收入。( 2 分) 【解析】( 1)因该地地形崎岖,平地少,建设吊脚楼可以适应起伏较大的地表,且比较牢 固;该地气候湿热,吊脚楼高出地面,有利于散热通风,保持干燥;该地植被较多,其中毒 蛇、野兽等动物较多,较高的吊脚楼可以防止其侵袭;因吊脚楼高出地面,利于河道行洪, 便于水上交通。 (2)从有利方面分析,因当地环境容量有限,收取门票,可控制游客数量,提高游客的旅 游质量,减少对当地生态环境破坏。从不利条件分析,门票较高,游客数量下降,会减少相 关产业的发展,影响当地经济发展。 5. 重庆位于四川盆地东部,与多个省份接壤,嘉陵江,长江等河流穿城而过,是我国最年 轻的直辖市。重庆素有“山城”、“雾都”之称,自古是我国西南重镇,拥有熔巴渝文化、 “都文化” 、 民族文化、 三峡文化于一炉的浓郁文化色彩,已成为我国重要的一座旅游城市。 试分析重庆市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并为其今后的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 10 分)有利条件:(1)重庆山地、河流众多;拥有古镇、陵园、三峡水库等人 文景观,旅游资源丰富多样。 (2)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状况较好。 (3)有水运、铁路、公路等运输方式,交通运输条件好。 (4)基础设施完善,接待能力强。(任答3 点共 6 分) 建议:( 1)加强景区的保护工作,及保护历史文化景观等同时保护环境。 (2)加强各种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知名度,拓展旅游市场。 (3)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培训及管理,提高旅游业的服务质量。(任答两点,共4 分) 【解析】根据材料,重庆山地、河流众多,拥有古镇、陵园、三峡等人文景观,旅游资源丰 富多样。旅游资源的集群状况和地域组合状况较好。有水运、铁路、公路等运输方式,交通 运输条件好。重庆历史悠久,基础设施完善,接待能力强。这些是发展旅游业的有利条件。 山区生态脆弱, 今后发展中要注意在保护中开发。加强景区的保护工作,在保护历史文化景 观等同时,保护好环境。加强各种宣传活动,进一步提高知名度,拓展旅游市场。加强从业 人员的培训及管理,提高旅游业的服务质量。 6.下图所示区域中的世界文化遗产,始建于公元366 年,以其现存规模大,保存完好的壁画 和 塑 像 闻 名 于 世 。 近 年 来 , 游 客 数 量 不 断 增 加 , 对 该 文 化 遗 产 构 成 较 大 威 胁 。 3 / 4 (1)简述图示区域文化遗产保护较完好的自然原因。(4 分) (2)说明为保护该文化遗产应采取的措施。(6 分) 【答案】( 1)地处内陆,气候干旱,空气干燥(利于文物保存) (2)合理控制游客数量,实行淡旺季门票制;加强监测和管理;数字化和多媒体展示等。 【解析】 第 1 题,根据图示经纬度信息可判断该地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地区,这里气候干旱,空气干 燥,有利于文物保存,这是文化遗产保护完好的自然原因。 第 2 题,对该地文化遗产的保护措施,可从对游客人数的控制题干文字有提示、对遗产自身 的监管方面组织答案,同时注意现代科技在世界遗产保护中的作用。 7.文化旅游是以文化资源为体验对象的旅游活动。近年来,随着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及与旅 游名城西安联系的加强,延安已成为重要的热点旅游地。下图是陕北文化旅游资源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 在陕北文化旅游资源中,延安最具特色的是_。(2 分)近几年来,延安迅速成 为热点旅游地的主要原因有那些?(4 分) (2) 今后延安在开发特色文化旅游资源的过程中,应注意的主要问题有哪些?(4 分) 【答案】 (1)类型多 ;数量多 ;地域组合好 ;游览价值高 (任答一点 ) 红色革命文化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交通快捷 ;受旅游名城西安的辐射作用强 (2)生态破坏 ;环境污染 ;文物古迹损毁 【解析】本题考查了旅游资源的发展条件、发展方向及注意事项等知识。 第(1)题,由图可知, 陕北地区发展文化旅游的有利资源条件是种类多(宗教、历史朝代建筑、 民间艺2 术等 )、数量多、地域组合好、游览价值高等。 陕北是革命老区,延安则是抗战时期的圣地,因此延安最具特色的是红色革命文化。最近几 年,随着延安交通条件的改善及西安的辐射作用,加之其拥有丰富的旅游资源,所以迅速成 为热点旅游城市。 第(2)题,今后延安在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应该注意生态环境和文化古迹的保护工作。 8.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北京什刹海景区景色优美,有恭王府、宋庆龄故居、郭沫若纪念馆,周边地区拥有整片保 存较为完整的胡同和四合院,保留着许多富有老北京特色的民俗活动和京城传统的各色小吃, 是北京著名的民俗旅游风景区。(1)说出该景区旅游资源的突出价值。(4 分)( 2)简析 旅游开发对当地社会文化的积极影响。(6 分)【答案】10 分)( 1)美学价值;历史 文化价值;经济价值(答出任意两点得4 分) (2)有助于中华文化的交流与传承,促进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2 分);促进历史文 物古迹的保护及民族传统文化发展(2 分);增加就业机会,(2 分);促进基础设施 的建设(答对其中三点即可,每点2 分,共 6 分。) 4 / 4 【解析】( 1)结合课本旅游资源的突出价值体系体现在美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经济价 值、科学价值。 (2)结合材料开发民俗旅游有利于文化交流,为吸引游客加强基础设施的减少,同时旅游 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也可增加就业机会。考点: 旅游资源价值; 旅游开发对社会文化的影响。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